互联网经济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①
2015-07-19南京科技职业学院郑小明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郑小明
互联网经济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①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郑小明
互联网经济是指互联网在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而形成的经济总和,具有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用户至上、持续创新等特征。当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还存在意识不强、能力较弱、效益不高等问题。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互联网经济的要求,坚持合作共享,树立开放的社会服务观;坚持极致理念,打造社会服务的平台和品牌;坚持用户至上,提高社会服务效益。
互联网经济 社会服务 平台 用户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经济时代,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互联网经济的要求,加强社会服务观念,构建社会服务平台,打造社会服务品牌,提高社会服务效益。
1 互联网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1.1互联网经济的内涵
互联网改变了世界,它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当前,人们对于“互联网经济”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互联网经济属于工业经济的范畴,实质就是互联网与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高度交互融合、创新与运用,以能源网络化、制造数字化、组织模块化为主要标志,呈现出工厂家庭化、消费个性化、发展生态化、人际和谐化等发展趋势。[1]实际上,互联网经济就是互联网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形成的经济总和。互联网经济使得人们获得信息、知识的成本大大降低,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交流、交易,对交易技术、交易结构和交易绩效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交易技术层面,互联网解决了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双赢。互联网降低了产品的搜寻成本和匹配成本,提高了交易双方的信任度。较低的交易成本使得长尾产品、冷门产品和小众产品得以盛行。在交易结构层面,互联网使交易双方实现了地位平等,解决了市场势力不对称、不均衡的问题,使交易双方都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网络将无数个体团结起来,把无数的散客集合成组织,实现了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在交易绩效层面,消费者在交易谈判中的力量变得强大起来,并超过生产者获得支配地位,提高了消费者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话语权,形成了消费者主权。消费者通过参与企业生产降低了商品供给价格,有利于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帕累托改进[2]。
1.2互联网经济的特征
互联网经济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它的出现改变了甚至颠覆了对传统经济的认识。在传统经济条件下,占主导地位的资源是土地、劳动、资本等物质资源;在互联网经济时代,经济的主要资源是信息、知识等非物质资源。信息和知识具有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收益递增、规模报酬递增和非排他性等特点。知识性、虚拟性和网络性是互联网经济的基本特征。互联网经济不仅带来了物的现代化,变革了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造就了全新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而且改变人类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经济精神和理念方面具有以下特征:
(1)开放、平等、协作、共享。开放就是“互联互通”。在互联网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实现从有边界发展到无边界发展的突破。平等就是“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去等级化”,高层为中层服务,中层为基层服务,基层为用户服务。协作就是从“公司生产”转向“社会生产”,每个公司面向外部经营自己的长板和优势,一个产品你做一段我做一段,然后大家集成。共享包括分享、免费,在互联网背景下,极低的边际成本使得分享成为可能;“虚拟资源”的大量使用使得免费成为可能。
用户至上、创新为王。互联网经济打通了虚拟与实体、打破了时空约束,一切都极致化、一切都模块化,主义。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各自的内部都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相互之间也互联互通,使用户至上和创新成为了可能。以用户为中心开展经营活动,用户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将产品质量做到极致。互联网经济重塑了企业与用户的关系,使用户从产品使用者变成了产品的创造者,从而将企业和用户融为一体。[3]用户是创新的源泉,创新是互联网经济的首要原则。在互联网经济条件下,要想使产品让消费者感到惊喜和震撼,必须针对消费者的“痛点”进行不断的创新。此外还有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以及经济模式的创新等。
2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与现状
2.1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
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涵义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服务,是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职院校在完成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开展的经常性、服务性活动。本文中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主要指狭义的社会服务,其主要形式有:(1)培训服务。培训服务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是高职院校对企事业单位的员工进行知识培训、技能培训以及学历或非学历培训。(2)加工服务。高职院校依靠校内的设备承接企业委托的产品加工任务。(3)决策咨询服务。主要是高职院校的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以及教师个人依靠自己的专业优势为企业或事业单位提供市场策划、发展规划以及行业规划等方面的咨询服务。(4)技术开发服务。一般是高职院校的技术中心或者教师个人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等方面与企业达成合作,并签订技术开发或产品开发合同。[4]此外还有“订单式”人才培养、对口支援与交流、产学研合作等形式。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政府、行业、企业和社区。对政府而言,除了需要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以外,同时希望高职院校能够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提供技术指导、技术转让、技术合作研发等,则是高职院校服务行业、企业的主要形式。高职院校服务社区的主要内容有:面向市民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组织高职院校优秀学生进入社区开展助学活动、面向市民开展政策咨询活动和文化活动等。
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形式和服务对象来看,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要提高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准确定位是关键:一是高职院校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和长板是什么,能凭借什么来为社会服务,能为服务对象提供哪些方面的服务;二是高职院校要清楚怎样开展社会服务,在了解用户需要的基础上如何对服务进行优化。
2.2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现状
由于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升格或者几所中等学校合并而成,办学历史不长,社会服务的物质和人员基础薄弱,教师对社会服务的热情不高,科研总体实力较差,成果转化率低,使得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总体情况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2.1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意识不强
首先,一些高职院校认为社会服务只是学校的“副业”,未能将社会服务纳入内涵建设和学校发展规划的范畴,社会服务的管理组织与制度不完善,管理机构不健全,专职人员缺乏。其次,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缺乏积极服务意识,他们习惯于在校内从事单纯的教学科研工作,不愿意也不善于与企业沟通,主动了解企业的需要并开展服务。再次,社会责任意识不强。一些公益性较强社会服务项目,比如为社区提供助学活动、对口支援与交流等,由于其经济效益差,甚至没有经济效益,很少有高职院校主动承担或者承担的积极性不高。最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主动性不够。一些高职院校原先隶属国家有关部委,在服务区域经济方面,“主动适应,主动服务”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2.2.2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较弱
首先表现为科研能力和培训能力不强。一些教师的专业知识往往滞后于行业的发展,缺乏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现场了解,科研和培训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次是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缺乏系统性。一方面是高职院校对社会服务没有一个整体的系统性规划;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合作和为地方服务中没有形成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缺乏连续性。第三,高职院校服务的内容不丰富。许多高职院校把主要精力或者全部精力集中在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培训服务上,而在科研成果转化、技术开发、决策咨询、文化传播等方面涉及很少。第四,发展不够平衡。表现为服务行业强、服务区域经济弱;技术培训服务能力较强,科研服务能力相对较弱。
2.2.3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效益不高
由于顶层设计不足,社会服务基础薄弱,且缺乏系统性、长期性和稳定性,诸种原因导致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效益不高。首先表现在高职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当低,研发能力缺乏创新,研发成果不被认可。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往往停留在形式上,未能真正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需求,校企关系不紧密,这些都导致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意识滞后,服务成效不大。其次,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存在供需矛盾。一方面是总量上的供不应求。虽然这些年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供给总量有所增加,社会服务模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但并未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是结构上的供需矛盾。社会所需求的主要服务内容、形式与高职院校实际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形式存在错位现象;社会对高职院校所需求的主要是技能和实践方面的服务,要求以工作为中心,但作为服务供给主体的高职院校却对自身的定位并不准确,盲目跟本科院校攀比,追求“小而全”,在社会服务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方面做得不够[5]。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首先是高职院校对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将社会服务仅仅看作是学校一个方面的工作,不能从内涵建设和长远规划的高度来认识社会服务的重要性。其次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运行机制不完善。由于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方面缺乏激励机制和分配机制,社会服务往往被教师看作是份外之事,教师对参与社会服务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如何开展好社会服务工作缺少研究。
3 互联网经济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启示
3.1坚持合作共享,树立开放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观
3.1.1强化社会服务观念
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是高职院校的职责和使命,也是高职院校存在的依据和发展的根本。因此,高职院校要牢固树立以服务求生存的理念。一是要强化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服务观,变被动服务、单一服务为主动服务、系统化服务;二是要强化协调发展的服务观,高职院校应理顺与企业、政府的服务关系,通过各种渠道将学校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三是要强化合作双赢的服务观,在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社会化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和综合实力[6]。
3.1.2深入推进校企合作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的合作意愿、合作内容及合作成效是影响校企合作关系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些因素,可以将校企合作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初级层次的合作主要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某个环节寻求企业的支持与参与。中级层次的合作,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均有合作意愿和合作需要。企业较全面地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同时高职院校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指导、员工培训培养等方面的服务。校企合作的高级层次是校企互动、资源共享,实现互惠双赢、产教深度融合。高职院校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互动模式,与企业相互渗透,全面推进校企合作的内容与层次,在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7]。
3.2坚持极致理念,打造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平台和品牌
3.2.1构建立体化服务平台
平台是做好社会服务的重要基础与根本保障。首先是建设并维护好各类服务基地。基地既是开门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要与企业、社会组织“攀亲结对”、“结姻联盟”,建立一批实践实训基地、科研实验基地和调研基地,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和学生依托基地开展各类社会服务,实现高职院校、基地和社会的“多赢”。其次要加强科研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建设。高职院校要通过校地共建、校企合建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建设好科研机构和实验室,加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支撑地方和企业的自主创新。第三,要发挥学术平台的作用。高职院校要举办各种学术论坛、学术沙龙,充分发挥各类学术组织和学术平台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学术平台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可以整合服务资源、放大服务效益、扩大社会影响力。[8]第四,建设科技研发平台。高职院校要根据企业发展需要,与企业共同打造研发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与企业参与科技孵化园、产业孵化园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社会化。
3.2.2打造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品牌
首先要打造培训品牌。高职院校的培训要立足企业需求,通过“量身定制、个性化、人性化”的培训能够使学员在知识更新、创新思维、技术和能力等方面学有所获,从而赢得口碑和市场。在培训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参照企业培训目标量身定制课程模块和授课大纲;要以学员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学员能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技能。同时,高职院校要针对培训学员的“痛点”,设计细致完善的培训服务流程,提高学员培训的满意度[9]。其次,要突出办学特色,建设专业品牌。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学科专业布局,有针对性地调整学科专业、科研主攻方向,积极引导教学科研人员对区域社会经济问题、技术问题开展应用性研究,集中有限资源重点打造专业品牌,是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做好社会服务的基础。
3.3坚持用户至上,提高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效益
3.3.1提高服务的针对性
首先,高职院校要清楚自己的长板和优势是什么。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优势是“术”而非“学”,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有针对性地为社会和企业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其次,高职院校要对服务准确定位,具体包括服务的范围、领域、形式、层次及服务对象等。除了高职院校所在的城市外,周边城市及社区、县镇和广大农村都是高职院校的服务范围,高职院校应通过不断地向基层、农村延伸,扩大自己的服务范围。服务领域应根据学校的专业特色和教师科研、技术开发等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需要,在技能培训、技术开发与应用、技术推广、技术咨询、决策咨询、科学普及等方面提供服务;服务层次应依据高职院校的科技实力来定,一般以中间层次的技术服务为主;高职院校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广大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服务是高职院校应该努力的方向[10]。
3.3.2增强服务供给的有效性
首先高职院校要加强社会服务职能,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互动、互“哺”机制。社会服务作为连结高职院校与企业、社会的桥梁,是高职院校师生丰富实践经验、提高技能的有效途径,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科技创新的源动力。其次,高职院校服务要以企业、社会需要为导向,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急企业之所急,真正能够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积极为其提供优质服务,为企业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企业培育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才能赢得企业的支持与信任。最后,高职院校应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转变思想观念,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让教师通过各类基地参与合作企业的实际生产,提升他们为企业服务的能力。政府有关部门也可通过搭建各类平台促进社会服务,推动高职院校和社会服务对象之间的互惠、互补合作,构建供需双方共赢的持续发展模式。
[1] 周洪宇,鲍成中.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J].教育研究,2013(10).
[2] 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
[3] 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
[4] 章文君.运用系统集成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J].教育发展研究,2012(3).
[5] 陆妙燕.关于供需视角下的高职社会服务发展模式[J].职教论坛,2012(5).
[6] 莫志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8下).
[7] 曹志平.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观念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9下).
[8] 章文君,陈兰云.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五化”模式[J].现代教育管理,2014(1).
[9] 李蕾.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途径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5(4).
F724.6
A
2096-0298(2015)12(a)-181-04
江苏省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制度体系研究与构建》(2013SJD630029)。
作者介绍:郑小明(1978-),男,湖南武冈人,在读博士,南京科技职业术学院, 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职业教育、教育领导与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