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承载力下流动老人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
2015-07-19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春
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王春
城市经济承载力下流动老人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
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春
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年轻人在城市定居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老人由于种种原因加入到流动人口的行列。他们是否能够适应城市生活?本文从基本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精神文化适应和个人发展四个方面来研究老年人在城市生活的适应状况,分析不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建议对策,希望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帮助老年人尽快适应城市生活,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流动老人 城市生活 适应问题 解决对策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结构的变化、各项体制的健全及流动机制的开放,创造了人口大面积流动的条件。国内外的学者从社区、文化、人类学、社会网络等角度来研究流动人口,研究的主要群体为进城务工的青壮年流动人口,而那些出于各种原因进入城市的流动老人却很少被研究。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开展的对316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的人当中,80岁以上的占到36.8%,70岁以上的占40.0%。调查中,29.9%的人说自己的父母正在流动,14.1%的人表示会选择让父母流动,31.7%的人表示不会,24.4%的人表示不好说。可见流动老人群体在当今社会已经普遍存在,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他们在流动的过程中适应程度各异。如何适应新环境、进行积极的重新社会化是流动老人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2 流动老人的基本情况和社会适应状况
2.1流动老人的基本情况
流动老人是指年龄在60岁及以上、离开原居住地、生活在异地的老年人。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从乡村进入城市的老年人群体。由于老年群体的特殊性,调查主要采取的是访问为主,问卷为辅的方法,以W市F县的流动老人为访问的对象,以聊天的形式进行问卷的答写与记录。总共对30名老人进行了访谈,回收问卷30份。问卷的主要内容涉及流动老人的基本情况、流动的意愿和方式、与环境的互动状况及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等。
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男性老人17个,女性老人13个。60~64岁,3人;65~69岁,7人;70~74岁,12人;75~79岁,5人;80岁及以上,3人。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0人,占33.33%;初中/中专,13人,占43.33%;高中/大专,7人,23.33%;本科以上,0人。在对老人对流入地区的适应时间情况进行统计时发现,适应需要很长时间的占26.67%;适应期较长的占43.33%;适应期较短的占13.33%;能完全适应的占16.67%。
表示从流动老人的基本情况来看,自己生活无忧,大部分和老伴生活在一起。子女的工作都很稳定。流动老人的身体状况是大都患有一种或者多种慢性疾病,但是生活能够自理。在对流动老人的流动地域类型调查中发现,他们92.86%属于城乡间流动。由于距家较远子女也不愿让父母亲长途奔波,仅有7.14%属于城际间流动。在对流动老人的流动意愿的调查中发现,有57.14%的老人属于非自愿性流动,其余42.86%的老人属于自愿流动。流动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帮助城里的子女带小孩。其次是子女在城市生活都很忙,没有时间照看家里,让父母来城市同他们居住在一起,方便互相照顾。最后是城市良好的医疗条件有助于老人身体的康复。
2.2流动老人社会适应情况
2.2.1流动老人的基本生活适应
流动老人的基本生活适应,即进城老人在城市的生活中能够自理、存活的程度。在调查中有沟通障碍的占30.00%,饮食差异的占43.33%,气候不适应的占16.67%,生活方式差异占70.00%,居住环境不合心意占13.33%。在访谈中了解到,老人进入城市有很大的心理落差,导致了老年人对城市生活的担忧。对于进城看病的老人来讲,城市中昂贵的医疗费已经使他们有点望而生畏。在流动老人的家庭生活过程中,父母一方面不能干涉子女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还要顺应子女给自己安排的生活方式,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而且,在大多数流动老人中,选择个体流动的老人,在家的生活起居主要由老伴照顾,各方面的习惯彼此都很了解。但是,在城市生活中子女对老人的生活习惯存在盲区,老人的生活大部分靠自理才能解决;而且,较长时间的两地分居会引发对老伴的思念,无法面对面地诉说心事的思念情结难以排除。可见,在基本生活适应的过程中流动老人表现出对新生活的环境、家庭生活的担忧,这些因素造成流动老人不能迅速地适应新城市的生活。
2.2.2流动老人人际交往适应
流动老人人际交往的适应,即进城老人能够与他人沟通、交流以及建立良好关系的程度。调查中发现,流动老人与当地人经常交流的占26.67%,偶尔交流的占60.00%,不交流的占13.33%。经常参与当地集体活动的占13.33%,偶尔参加的占53.33%,不参加的占33.33%。在社交方面不适应的占70.00%,仅30%的老人在进城的过程中能够和当地居民有很好的互动。其中,有些老人表示不能适应城市高楼的生活,邻居彼此之间的关系淡漠,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道德评价标准以及在情绪表现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些导致流动老人在城市的归属感很弱,不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讲的“熟人的社会”,那里人们的打招呼方式彼此都一样,而且在情感上都很接近,生活方式基本相同,集体意识很强烈。城乡的对比说明很多老人在城市里找不到归属感。是否能够融入当地社会环境,并产生良性互动是流动老人适应城市生活的一大问题。
2.2.3流动老人的精神文化适应
流动老人的精神文化适应,即进城老年人能够顺应变化中的思想、观念及各种文化现象的程度。在调查中发现,老人的价值观与精神方面不适应的各有4人,调查中老人谈到的主要是在城市的文化爱好不同。例如,一位城际间流动的老人说到,“我在上海的时候,上海人喜欢沪剧。我们是关中人喜欢秦腔,我听不懂他们的语言,更不知道他们的戏里面都唱了些什么”(71岁,男)。其次是城乡背景的不同,例如一位乡城间流动的老人讲到“我们进城一般都谈论的是农村里面谁家的收成怎么样,关于农业方面的比较多,城里面的人根本不听”(70岁,男)。这些造成一种交流上的错位,共同的兴趣难以发现,也产生不了共同语言。可以看出,在精神上的追求与文化程度的不同也影响着进城老人生活的幸福指数。
2.2.4流动老人的个人发展适应
流动老人的个人发展适应,即进城老年人在城市社会生活中能够发挥自身潜能、扩展自我价值的程度。在调查中有60%的老人是帮助子女带小孩照顾家庭,有的老人在发挥自己的价值,巡逻值班。但有时也会因为与居民的沟通不畅会产生矛盾冲突。而且,在生活中年轻人不尊重老人的一些看法、思想等。例如,有的老人在进城之后依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而子女却认为这是错误的想法。还有的老人在流入的地区放弃了自己的爱好,也有的老人积极学习现代知识。例如,一位老人讲“我以前会书法,但是现在也不写了,觉得累,也没有意思”(男,71岁)。在与另一位老人交谈的过程中老人说“我现在学着上网,跟着时代的步伐前进”(男,70岁)。可见,老人在发挥自己的“余晖”方面既有环境的影响,也有个人因素的影响。
3 流动老人适应不足原因分析
3.1文化落差带来流动老人焦虑感
卡尔沃罗(Kalvero oberg)认为,由于离开自己所熟悉的社会文化环境而对新环境的不熟悉,会导致人们产生焦虑、困惑等一系列的负面情绪,这称之为“文化休克”。从卡尔沃罗的文化休克理论来分析流动老人,流动老人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对流入地区环境的不熟悉,熟人的社会变成了“陌生人”的社会,人们之间的关系朝着利益最大化方面发展,因而区别于原居住地的“远亲不如近邻”。这与在原居住地的社会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样因对新家庭、社区、社会环境不熟悉而导致的压力,使他们在心理上都会产生一种迷失感,当他们想要积极地融入这个陌生的环境时,却发现自己很难积极地适应陌生的环境,就会有一种被拒绝的感觉,产生一种困惑感、焦虑感,最后进入一种无权感。
3.2社会支持网络不足造成流动老人归属感降低
社会支持网络是人们获得信息、情感交流、归属感等的重要途径。社会支持网络的大小决定着人们的人际交往关系,也反映着对社会环境适应的快慢程度。在农村,老人的生活氛围很和谐,社会支持网络都比较完整和紧密,街坊四邻都很照顾,这种良性的互动在农村的生活也是维持关系的重要纽带。但流动老人进入陌生的环境,远离了自己生存的社会支持网络,社交网络也只局限于亲人子女;在陌生的环境中,有益于他们的社交网络突然断裂,老人对这种陌生的环境在适应的过程中会产生不适,造成归属感降低减弱。
3.3城乡差距带来流动老人心理不适应
在调查的过程中有的老人说到:由于自己的文化程度低,不适应城市的生活;农民背景出身,不习惯城市的生活。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老人是由于自己的文化水平有限,导致适应困难,无法融入城市生活群体。人际方面受限制,可能会导致情绪低落,产生自卑心理。只有在与相同背景的人交往时,他们才会感到轻松自在。从城乡差距来看,近年来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没有在文化层面逐渐地消除城乡差距,特别是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相对较慢;而且,城市居民对农村的老人也存在某些歧视和不公平的待遇,这些使得老年人在城市的生活缺少安全感。最后,老年人在流动的过程中,会有一种“过客心理”,导致他们不积极主动地融入当地的生活,缺乏与当地居民交流的意愿,对别人持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
3.4流动老人主体角色和权威感的丧失带来不适应
老年人在原居住地有自己的自由生活、饮食习惯、娱乐方式、行为习惯、交往圈子。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流动老人在经济方面基本上都可以独立。在原生活的地方有被尊重的荣誉感和满足感,在家庭中有一家之主的权威感。在新城市的生活中,老人们则被动地依赖子女,服从子女的安排,还要适应子女的生活、饮食习惯,要承担子女的家务劳动,由被人服从者到服从别人者的角色的转变使得老人不仅从思想上,而且从行为上都会产生一种抗拒意识,久而久之则会产生不满的情绪。
4 增强流动老人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大部分老人认为“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但是迫于现实的种种考虑,他们也会不得不选择临时或永久地与子女一起在城市中生活。对于如何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各种环境层面、心理层面的不适应问题,帮助他们尽快地融入新生活,以下是几点建议。
4.1政府加快将流动人口纳入到城市服务体系建设之中
政府应该加快服务体系建设,让流动老年人和城市老人一样享有同等的照顾优惠政策。同时,尽快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系统,实现养老基金、医疗保险基金等社会福利的异地互迁、互认。让流动老人在异地能够享受到当地政府提供的养老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救助等方面的便捷服务。通过这些措施,尽可能消除老年人自由流动的障碍,保障他们与城市老年人享有同等的权利及照顾优惠,保障并促进老年人在城市生活中的健康生活,促进他们享受城市优厚的卫生待遇。
4.2构建流动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既包括人们实际得到的各种客观的帮助,更强调老年人所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老人们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他们就会更有信心去应对面临的困难,其社会适应能力就会越强。因此,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挖掘社区力量,尽可能多地争取家庭支持均有助于增强社会支持网络。
社区可以针对来自不同地区的老年人开展娱乐活动或文化交流,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如节日里有社区的问候,在平常能够看到戏曲,有节目表演,多增加一些娱乐活动。完善社区工作,发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大众性的娱乐文化,积极开展有关流动老人的集体活动,对来自不同地区的老年人一视同仁,为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切实的服务,这样,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精神方面的寄托,也有助于老年人缓解对环境方面的不适应,而且也能够增加社区活力,完善社区功能。
作为子女应该积极主动地和父母多聊聊天,了解老人的需求和心理状况,多陪他们出去散散心,锻炼锻炼身体。当家人发生矛盾时,子女应多和父母交流,多体谅包容父母。对异地分居的老人,子女应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通话和视频条件,经常让老人团聚,尊重老人的去留意愿。
4.3流动老人积极进行自我调整、转变心态融入流入地
凯文的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主张老年人应该通过新的社会参与、新的角色来改善老年人由于原有社会角色的中断所引发的情绪低落,在新的社会参与中重新认识自我,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适当限度。
老人作为流动的主体。首先应该先从自身的角度进行心态的调整,主动去学习,积极地接受新事物,同时多理解、支持、包容子女,耐心地听取儿女的建议,积极地适应这种角色的转变。其次,在实际行动上,老人应该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新生活,主动地与周围人进行交流,在交流与活动中寻找新朋友扩大交际圈,寻找新的兴趣点,发挥自己的一些才艺或特长,或共同开发一种兴趣或爱好,以缓解在城市生活中的孤独寂寞。
5 结语
关注流动老人群体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积极地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实现自由流动,并过上健康、快乐、幸福的老年生活,这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1] 马建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DBOL]. http://www.stats.gov.cn/ztjc/zdtjgz/zgrkpc/ dlcrkpc/dcrkpcyw/201104/t20110428_69407.htm,2011-4-28.
[2] 陈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老年人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2006(6).
[3] 苗瑞凤.老年流动人口城市适应性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9).
[4] 王聪聪.民调:98.0%的人表示身边存在“老年漂”[N].中国青年报,2011-4-28(07).
[5] 邬沧平.社会老年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6]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 陈国明.跨文化适应理论构建[J].余彤,译.学术研究,2012(1).
[8] 张文宏,阮丹青.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J].社会学研究,1991(3).
[9] 吴华,张韧韧.老年社会工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0] 陈蕃.21世纪老龄问题研究[M].北京:宇航出版社,1993.
F222.34
A
2096-0298(2015)12(a)-1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