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视角下服装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模式①
——基于Zara的案例研究
2015-07-19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袁月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袁月
供应链视角下服装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模式①
——基于Zara的案例研究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袁月
本文基于企业供应链的视角,研究服装企业Zara如何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纳入服务要素,分析其供应链管理中通过自主研发商品管理智能系统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办法,以及企业如何基于品牌和核心技术对当今变幻莫测的市场快速做出应对措施。最后对我国服装企业的服务化转型提出几点建议。
供应链 Zara 制造业服务化 商品管理系统
随着制造型企业市场竞争的全球化,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逐渐开始向服务化转型,通过服务创新来提高顾客满意度,将企业价值链由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增强企业竞争力。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制造业服务化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Vandermerwe[1]首次提出“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指制造企业由仅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加服务构成的“产品—服务包”转变。刘继国认为制造业服务化包括投入和产出服务化两个层次。Andy总结了世界各国制造业涉及服务的12个方面,其中设计和研发服务占比重最多,说明制造业服务化以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为主。姜铸[2]以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为中介变量。实证研究表明,服务创新与制造企业服务化程度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国内外学者对于制造业服务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最初单纯地认为制造业服务化仅仅是在产出环节中纳入服务要素,到在产品生产的整体环节中逐渐全面地理解制造业服务化内涵,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实践成果。但少有学者基于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视角对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进行研究。从供应商到生产、到仓库、到分销商、最终到消费者,企业整体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通常都是分离的和独立的。如何在这些环节中增加服务要素的比例,通过创造优质的服务来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为了研究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快销服装品牌Zara的案例,分析服装企业基于供应链管理向服务化转型的路径和模式,并对我国服装企业提出相应的建议。
2 案例分析
Zara成立于1975年,是西班牙Inditex服装零售集团旗下的一个子公司,拥有制造和零售两部分业务,产品涉及男装、女装、童装、鞋包及配饰等,以其鲜明的设计风格引领着全球的时尚潮流。Zara实现了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使供应商成为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同时,通过自主研发的信息系统以及生产外包两方面的投入要素服务化,实现流程再造。
2.1基于自主研发的商品管理智能系统以提升产品附加值
Zara是一个典型的将信息化融入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十分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强信息传递,并有侧重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整条供应链中。其成功取决于大规模投资自主研发的商品管理智能系统,每个系统模块在其供应链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Zara在服装产品设计阶段借助自主开发的系统,能够实现产品信息和库存信息的有效管理,并为产品设计提供决策帮助。首先是产品开发管控系统,把整个商品运营过程中需要做的工作串联起来,一环扣一环,实现各部门的互相监督。其次是历史数据分析系统,从颜色、面料、产品生命周期趋势等方面,全方位解读上一季产品的销售优劣势并预估市场增长空间。再次是市场调研系统,包括门店信息、竞争品牌以及消费者需求搜集模型。最后是流行趋势分解系统,是把繁杂费时的流行信息搜集和整理工作用简单的模型规范起来,将流行元素层层分解提炼,再套用到产品设计中,使产品风格区别开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产品生产阶段,先进的商品管理系统使得Zara能够管理数以千计的半成品布料、各种规格的装饰品以及库存商品。商品需求企划系统包括了价格分布结构、重点产品规划、尺码规划等方面,规范了简单易决策的分析模型,便于提高产品生产的准确性,并且还从宏观的角度设计了产能,规划了生产计划模型,以便科学地决定生产规模。
产品配送阶段,Zara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以确保设计出的服装能够快速上市,大量投资于生产、分拣和配送的机械设备。为了加速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周转速度,Zara甚至将总部和多家供应商之间方圆几十公里的地下掏空,通过自动化的传送带日夜不停地完成物流运输,地下传送带将产品从制造工厂运送到西班牙总部的货物配送中心。
订单处理阶段,信息技术的投资还体现于Zara的每位门店经理都配备一台总部设置的标准的掌上电脑,用于向总部传递订单信息、销售趋势以及顾客反馈等相关情况,并引入了ERP系统用于信息的有效反馈,门店经理能够实时地把产品信息传递到相关部门。
发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枫桥经验”,历经50余年的演变发展,至今依然保持着勃勃生机,成为具有标杆意义的基层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 “枫桥经验”的灵魂和精髓,就在于依靠群众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在坚持这一核心内涵的前提下,“枫桥经验”的诞生地——浙江诸暨市,紧贴时代脉搏,不断开拓创新,使“枫桥经验”从理念、机制到操作路径,都不断丰富发展。2011年以来,诸暨市在“大调解”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为基层社会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构建提供了一个宝贵样本,这也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升级版的精华部分之一。
销售阶段,Zara的促销预警与决策系统可以帮助店长分析什么时候促销以及用什么形式促销,选择最适合的产品,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好的效果来进行促销,这将有助于提高促销效率,减少让利并且提高销售额。而库存预警与清仓决策系统用来消化季度末剩余库存,以零库存为目标,采用倒退的方式来计算每天销售的货品数量,这就是Zara保持零库存的原因之一。
可以看出,Zara的信息技术投资侧重于供应链前端,而到供应链的后半部投资额相对减少,此时只要确保流程的快速运行和信息的有效反馈。在供应链之初整合大量信息并结合品牌特性,在设计阶段保证了产品符合消费者需求,后期也就无需在供应链的末端做太多调整。Zara大部分信息系统都是由信息技术部门自主开发的,既保证了信息系统能够覆盖独特的业务流程,又能降低信息技术的采购成本。
2.2基于品牌和核心技术基础上的生产外包
Zara接近一半的产品由400余家外包商完成,主要采用就近合作的方式进行管理,保证外包商能够对其订单的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剩下一半的产品由自己的工厂和外包商完成加工,有机地结合了核心业务自营与人力密集型工作外包。纵向一体化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制作面料、染色、剪裁、缝制等几个环节。
(1)面料采购。Inditex集团通过收购或兼并面料供应商,获得供应商的控制权,实行供产后向一体化。Zara所用40%的面料是由Inditex的另外一家子公司Comidex供应,主要提供面料生产、采购及布料处理等。其余面料从位于西班牙、远东、印度等国的260家供应商购买,每家供应商的平均份额低于4%,防止对某一个供应商过分依赖,也降低了供应商议价能力。
(2)染色和剪裁。Zara自己通过CAD裁剪材料,以西班牙总部作为主要的生产基地,通过自营模式建设了20多个高度自动化的染色、剪裁中心工厂作为中央控制枢纽,这些工厂都有自己的利润中心,进行独立管理。通过保持对染色和剪裁领域的控制,使Zara具有按照需求来生产的能力,能为新的款式提供所需的布料。
(3)缝制。Zara选择将附加值低的服装缝制部分外包,将剪裁完成的布料运送到位于西班牙总部附近的小工厂或家庭作坊进行成衣缝纫,这样保证了极端情况下的大规模生产能力。这些工厂通过与剪裁和印染中心之间建立了共享的信息平台,通过地下传送带网络实现物料传送,收集、运输剪裁后的半成品。
Zara两方面的服务化转型为企业构造了4项优势:第一,能够快速地应对顾客的需求变化。通过自建工厂,Zara可以不受外包商的限制,灵活地根据顾客真实需求增加或减少某些产品的产能,自主调节整个供应链。第二,通过增加对整条供应链不同节点计划、产能和决策的控制权,提高了整条供应链的效率。第三,通过自主研发的信息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在整条供应链上进行沟通与信息共享。第四,供应链上所有环节都能够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即缩短前导时间以及控制产品成本。
3 结语
3.1借助信息技术,创新供应链管理模式
现阶段,我国的服装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主要集中在加工方面,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争取价格优势,难以形成真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进入的行业壁垒相对较低。服装行业属于创意产业,其生产模式也应该迎合时尚需求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制造——销售”模式,在供应链管理中引入适合企业自身情况、满足企业需求的信息技术系统,从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变,建立以需求为导向并且围绕品牌建设的创新型生产模式,加速产业升级,提升整体竞争力和获利能力。
3.2纵向一体化,实现流程再造
我国服装企业应该意识到打造动态协调供应链的重要性,与上下游企业建立起有效协作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增强企业的垂直整合能力,掌握原材料的供应权和议价权,从而掌握控制成本和扩张规模的能力。参与供应链的各个企业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信息、管理和协调上的优势,在合理、高效的协调机制的引导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对市场多元变化的反应能力和反应速度。
[1] Vandermerwe S,Rada J.Servitization of Business:Adding Value by Adding Service[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1988,6(4).
[2] 姜铸,李宁.服务创新、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5(05).
F768
A
2096-0298(2015)12(a)-159-03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项目的长城学者培养计划资助“北京零售企业提升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CIT&TC D20140307)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电商发展新趋势及对北京零售企业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14JDJGA050);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北京零售企业竞争力提升关键问题研究”(SZ201410011004)。
袁月(1993-),女,安徽滁州人,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企业运营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