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贯穿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2015-07-17贤冬玲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古文弘扬高中语文

贤冬玲

[摘要]高中语文教师帮助学生认识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让其热爱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要避免传统文化传承的断链,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注意贯穿传统文化的教育,这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传统文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0002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华优秀博大的传统文化逐渐被当今的青少年遗忘。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贯穿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

一、传统文化教育被忽视的教学现状分析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反映中华传统美德,彰显历史杰出人物事迹的优秀课文,如孔子的《论语》、屈原的《离骚》、曹操的《短歌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等。阅读是眼睛和心灵共同的享受,读者通过阅读与作者交流,情感在自由旅行,徜徉在字里行间,穿梭于时光之中,体验着历史的悠远,体验着文中人的悲喜,体验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但是,当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已然被高考束缚,为了答题获得高分,绝大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依赖于课内资源,认为完成所要求的训练任务,学生就能在考试时得高分,使用相同的教材、单一的思维去教学,太过注重答题技巧的传授,甚至可以让学生在没有读完文章的情况下就完成题目解答,古文的阅读尤其如此,完全没有真正阅读的意味。此种“唯题目解答是瞻”的教学忽略了阅读教学的真正意义,对学生的文学意识和素养培养是极为不利的。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贯穿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完成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需要教师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大胆实践,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欲望,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1.彰显教学内容中传统文化推崇的精神

语文阅读教材可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依托,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可以将一些经典的古文作为素材,去取代华而不实的题材,让学生能深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正确的文化认识和意识,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

例如在《论语》的导读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分析孔子思想中的“仁”。孔子的仁政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展开阐述,他提出了“克己复礼为仁”的看法,实际上就是提倡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为人处世,“仁”不仅仅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问题,也是社会上人与人相处之道。此外,他还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希望通过建设充满仁爱的社会来治理国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仁爱”思想中所提倡的“爱人、礼让、尊亲、同情”等优秀文化。通过利用这些传统文化精髓去影响和启发学生,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或者挑选出一些此类古文作为阅读训练素材,让学生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氛围里,感受古人智慧的同时懂得人生的道理。

2.将传统文化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后通过写作加深对文章的思考,其效果好于教师的讲解或者学生自己单纯的阅读。学生通过笔端表现出的阅读感受不仅印象更加深刻,理解和思考也会更加透彻,从而最大限度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

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完成《陈情表》《论语》的学习后,让学生就文章的读后感想进行写作;逢清明、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时让学生自行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去查阅节日史,并搜索一些与节日有关的古诗文,如苏轼的《水调歌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拿到班上进行节日古文学习讨论,然后选择一篇或几篇自己颇有感触的文章写一篇感想,体裁不加限制,能表达自己情感即可。如此,便可让学生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能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底蕴,并付诸笔端,既达到有效训练阅读的目的,丰富阅读量,同时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写作能力。

3.高扬传统文化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

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触,只是课本中的几篇古文,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去思考文中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例如屈原在《离骚》中树立的美政理想,“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是作者对自我品性与价值的高度肯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是在君王不信任自己、党人围攻自己、弟子背叛自己、众人不理解自己的艰难处境下,仍然忧患国家、君王、国民,而不为自己的荣辱担忧,这种社会责任感开启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强烈自我意识,也是我们需要树立的楷模。通过阅读了解传统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这是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意蕴,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积累和文学素养,有效地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陈剑平)

猜你喜欢

古文弘扬高中语文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称象
嫦娥奔月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