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2015-07-17陈英秀
陈英秀
[摘要]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最高体现。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从掌握学生作文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个共同的写作目标,找出学生的亮点加以表扬,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师生共写作文,引导学生阅读欣赏优秀的作品,让学生品尝写作成功的喜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有序的作文训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有效激发作文兴趣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00037
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很多学生怕上作文课,写作没有材料,错别字多,词汇贫乏,言不及义。针对学生作文中的诸多问题,每接手一个新班,我都是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入手,循序渐进,经过三年的学习,学生的写作水平显著提高。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动机,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陶行知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分。
一、掌握学生写作的具体情况
初一学生是从各个村屯的学校集中到一起的,学生之前的学习情况、写作能力教师一无所知。因此,在学生迈进中学门槛的第一天,教师必须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态度、对写作的看法以及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有哪些困难,让他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也可以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让他们自由随意地进行创作,没有任何要求,这最能体现学生的写作水平,方便教师了解他们的写作能力。通过多条途径,基本掌握学生的整体写作情况,接着就能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了。
二、提出有效的写作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总体目标要求如下:“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农村学生大多是少数民族学生,写作功底薄,表达能力差,知识面狭窄。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可在总目标的前提下,设置多个短期目标,一步一步往整体目标努力。第一阶段是初一上学期,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第二阶段是初一下学期,目标让学生乐于进行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第三阶段是初二年级,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写作意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第四阶段是初三年级,要求学生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具有比较自觉的写作目的。
三、找出学生的亮点加以表扬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很久以前就指出:“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在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坚持对学生的优点、努力、进步、成绩进行肯定,采取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写作的初始阶段,学生的每一篇作文我都仔细看,仔细琢磨,努力寻找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加以表扬、鼓励。比如,哪个学生的构思巧妙,哪个学生的某个段落写得好,哪个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哪个学生的某个词用得好,哪个学生进步了,我都指出来加以表扬。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学生就会信心满满,不那么害怕写作了。同时,对于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不足,也要一一提示他们,让他们明确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并引导他们纠正。有教师的具体指导,学生的作文才能进步较快,这样无疑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四、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茅盾先生说过:“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高尔基也说过,对初学写作者来说,不在读书和模仿中写些什么,就很难有什么创造。可见仿写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模仿是中学生学习写作的必要途径。农村中学生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很少,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他们的知识容量也相应的变小。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把初中语文教材中适合学生模仿的文章挑选出来作为写作的例子,学生就像练字有了字帖,自然有兴趣去尝试。
五、师生共写作文
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教师出了作文题,只是解析作文题目、搭建结构框架等,文章则由学生自己去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共同研究者。我在给学生布置作文题时,自己也写一篇同题作文,作文写成后,拿出来与学生共同讨论,并和学生一起探讨构思过程,把自己的习作思路、思考角度、思索过程、选择材料、语言运用等展示在学生面前。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引导学生阅读欣赏优秀的作品
农村的学生除课本外,几乎没有什么文字阅读的经历,武侠电视片、流行音乐等视听形式是闲暇消遣的主要方式,他们对阅读缺乏兴趣和动力,不想看书,也看不下去,觉得没意思,即使勉强读了也往往不知所云。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写作就无法进行。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从阅读抓起。因此,引导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优秀的作品,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阅读欣赏也要分阶段进行。初始阶段,找些带着真情实感、文字质朴浅显的,符合学生身份的文章让他们阅读,引起学生内心真善美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阶段,找些文字优美、思想性强、写作技巧高超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欣赏的切入点由字、词、句开始,到篇章结构,再到写作方法,循序渐进。学生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掌握了一些写作文的技巧,就会跃跃欲试,要亲自“挥笔上阵”。
七、让学生品尝写作成功的喜悦
社会的进步和学生的成长呼唤写作的快乐,学生最需要的就是生命意识的滋养和心灵的感动。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生命有足够的尊重,尽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触动学生的心灵,张扬学生的写作个性,鼓励学生作文创新,才可以让学生享受到写作的快乐。多年作文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品尝写作成功的喜悦是最有效的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途径。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闪亮的“金子”,细到写得好的开头、写得妙的结尾、选材好的内容、构思巧的结构,哪怕是写得好的一句话、运用恰当的一个词语,甚至是用得好的一个标点,都要及时点评,给予肯定表扬。哪怕是成绩再差的学生,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肯定,都会燃起写作的欲望。
如果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能为他们搭建展示的舞台,为他们创造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地表现自我,感到只要自己努力一下就会获得成功,那么他们厌恶作文的不良心理就会慢慢清除。教师要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如办墙报、做手抄报、进行作文竞赛等,把好的文章张贴在学习园地里,或者通过修改后发表在不同的刊物上。学生的作文如果在报纸杂志上发表,就会大大地激发写作欲望,增强写作信心,在同学羡慕的目光与掌声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这种快乐会激励他们产生上进的动力,获得成就感。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是漫长也是曲折的过程。只要教师导之有法,引之有序,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就能享受到作文教学成功的喜悦。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