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当代困境与理性审视
2015-07-17王大鹏
王大鹏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一项重要的科学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非常积极的引导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在精神层面上有着其独特的理解和认识,基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需要我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予以坚持,这样才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坚实可靠的思想基础。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人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在认识和看法上出现了的误区,尤其是当代人价值观念的变化,使得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当下陷入了发展困境,如何完成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发展和坚守,弥补当代青年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是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就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当代困境与理性审视展开分析和论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和作用进行了阐述,并就马克思主义信仰所面临的时代困境开展深入探讨,最后对发展和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出了对应策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 困难 坚守 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15-03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唯物主义解释历史、辩证法、和对资本主义批判所发展出来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拥有着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人类史上诞生的重要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在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下,我国正向着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迈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哲学影响下所形成的信仰价值观念,我们需要坚守和继承马克思主义信仰,依靠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化解生活中的困扰,以更好地实现自我理想,实现个人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内涵及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
信仰是一种基本的态度,是精神层面的追求,能够引导人们从事相关活动,同时也是人们行为和思想的重要准则,信仰对于人们的价值观念起到决定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与相信的基础上,在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过程中,在人们脑海中所形成的对马克思主义的崇敬和追求。
科学信仰的建立和坚持,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下所诞生的科学信仰,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信仰全然脱离了宗教信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起了积极的引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的是共产主义的社会景愿,反对的是剥削和异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强调的是事实上的公平,而这也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是一种科学的、理性的价值观念,并且是在人们的思想发展过程中通过教育和思考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利武器,它对科学、思想和哲学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高速的科学发展和复杂的社会形势面前,人们容易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失去正确的价值观念,失去正确的精神支持,最终导致个人的沉沦和价值观念的扭曲。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正确引导下,人们可以从迷失中解脱出来,更好地完成个人健康成长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传统信仰的颠覆,马克思主义信仰将科学和信仰两个概念有机结合,在强调人们对价值和思想坚持和追求的同时,保证信仰对人们价值观念的科学引导,保持两者之间的关系协调。
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虚幻的,不是对神明的崇拜,而是坚持依靠科学理念来解释和理解超自然、超人类现象,使人们正常的、现实的生活能够被科学的、真实的思想所支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科学的信仰,在矛盾中不断寻求正确的解答,在辨证中不断寻找统一的思想,始终坚持革命批判的精神,带领人们去寻求真理,面对现实。
马克思主义信仰认为人是价值的主体,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同时也是价值的实现者,马克思主义信仰将人作为主体,把人民的现实利益摆在了一切的首位。在其他众多信仰中,关注更多的是神明和虚幻,这样的信仰注重情感上的寄托,而并不会对现实生活带来太多的影响。而马克思主义信仰则直接面对现实,将科学作为信仰的重要凭借,把人放在一切利益的首位,立足于现实生活,以直接改变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和状态作为出点,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键所在。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诸多著作当中,都讲解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性以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普及价值以及人类的奋斗目标,激励着人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抗争,寻求自由和平等的社会。马克思主义信仰所坚持的这些观念,也是中国共产党所奋斗的最终目标。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作用
(一)指引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信仰首先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念。信仰的形成对于人们的发展来说是非常必要的。科学信仰的建立,将为人们的思想提供正确的引导,规范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杜绝不良思想和诱惑对个人精神上的冲击。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所逐渐形成的科学理念,马克思主义信仰寄托的是理性的情感关怀以及正确的精神主张,马克思主义信仰中有着对社会和意识形态的正确看法和认识,在马克思信仰的影响之下,人们能够更为清晰地认识社会,实现主客体的统一,坚持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路线,建立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础的价值观念,更好地推动个人发展以及社会发展。
(二)团结和维护民族利益
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更好地调动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需要统一的精神来实现,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能够有效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确立,使得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改变长期的不利局面,完成八年的抗日战争,引导中国走上正确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可见,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特殊历史时期,承载的是人们对强大统一国家的期望,以及国家繁荣富强的美好理想。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持,可以在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中体现出自身具备的特殊力量,实现对国人思想的统一,对民族凝聚力的充分调动,在团结一致的力量下化解国家危机,实现中国民族的振兴。
(三)党政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基础,更是党政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社会主义道路是共产党人长期探索和实践中所确立的国家发展道路,而社会主义建设任重道远,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重重困难和阻碍。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帮助共产党人坚持社会主义思想,为共产当人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柱和依靠。回顾过去,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险阻,而正是凭借着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人和先进群众才能够为了社会主义建设抛头颅洒热血,最终换来革命的成功。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使得共产党人和先进群众拥有了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崇高的理想品质,向着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方向不断迈进。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所面对的时代困境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困境
从整体上来看,当前人们马克思主义信仰仍旧较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也较为稳固。在国内有关调查当中,多数公民都认可与相信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且在生活和生产当中都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行为活动和思想的主要引导。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多元化趋势不断加深,导致部分人群脱离了马克思信仰,使得马克思主义信仰面对着较为尴尬的理论困境,而这一现象正在逐渐恶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开始有所消退。
文化多元化趋势下,人们能够借助更多的渠道和途径来了解、接受西方文化,这种现象对于社会和个人价值观念的建立都较为有利。然而,人们在了解、接受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人们会受到文化信息的虚假性以及多元文化主义大肆鼓吹的影响,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地位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面对时代困境的情况下,社会秩序将会受到影响,人们容易养成不良嗜好,价值观念容易扭曲,犯罪行为逐渐增多,最终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很大程度是由于部分年轻群体开始慢慢丢失马克思主义信仰。年轻群体富有活力,思想活跃,对于新鲜事物和思想的关注程度较高,并且容易受到其他思想的干扰和引诱。在国际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年轻人热衷于利用各种途径去了解外界,感知思想和认识思想,而由于自身的识别能力和反思能力不足,年轻人的思想和信仰容易得到侵蚀,马克思主义信仰也会随之被抛弃。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并且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得到了证实,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为中国社会和历史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对于年轻群体而言同样如此,马克思主义信仰有能力帮助年轻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帮助年轻群体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但是,在当下时代,年轻群体个性张扬,自我意识膨胀,马克思主义信仰开始被年轻群体所无视和抛弃。
(三)社会发展方向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差距
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国家建立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信仰使共产党人和先进群众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激烈的战斗当中,捍卫着国家荣誉和民族的尊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动摇。
马克思主义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放在现实生活的首位,多数人也因此而认可和矢志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行为和思想的标杆。然而,在现实社会面前,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使得人们开始质疑马克思主义,并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和意义产生了怀疑。社会主义建设是一条曲折和艰苦的道路,在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并影响到人们的信心。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来改善民生,促进居民经济收入的提升,但是仍有部分人群向往西方发达国家,偏执地认为我国的社会建设脱离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四)权利与金钱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动摇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持,使共产党员经过坚持不懈的战斗完成了祖国的复兴和民族的振兴,保证了国家和公民的权利,而在国家建立之初,共产党员也是公正廉洁,团结群众,浩然正气。然而,时至今日,在金钱和权利的冲击之下,部分共产党员利欲熏心、以权谋私,抛弃了马克思主义信仰,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共产党员是国家建立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共产党员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者,如果无视国家法纪、以权谋私、大肆开展权钱交易,最终将会破坏良好的社会风气,给社会主义发展带来严重阻碍。
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发扬与坚守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既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更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任何国家和社会,都需要一个正确的、科学的理论做指导,这样才能够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更好地维护居民利益。马克思主义作为重要的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言是非常必要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苏联,在战争期间,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引导下同仇敌忾,抵御外敌入侵,并最终取得了和平和富强。但是,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在苏联后期出现了动摇,加快了国家的分裂,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动摇的典型案例。为此,我们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地位,依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指导社会发展方向以及人们的思想,不动摇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性质,加快国家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二)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信仰也是科学的、现实的和具有深刻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社会和世界的理解和认知非常透彻,而在人们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引导之下,能够更为清晰地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人们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容易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质疑,这一现象是必然的。为此,我们应该坚持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结合,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进行深入的解读和理解,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社会性予以剖析和引申,进而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人们共同的追求,依靠马克思主义信仰来推动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宣传与推广
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弘扬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宣传和推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宣传和推广,需要由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首先,政府方面必须要明确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的价值,深入社会基层开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指导和教学,定期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宣传日,使人们能够更为清晰地认识马克思主义信仰,并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精神支撑。其次,企业应该承担起马克思主义信仰宣传和推广的义务及责任,企业内部可以提倡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组织企业员工定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交流会,使员工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个正确的认识,并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和追求。
(四)注重马克思主义精神的领悟与升华
马克思主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精神强调公平、平等,马克思主义精神中强调的是人的作用和价值,实现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最终追求。如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根本原因在于人们没有真正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思想,只是将马克思主义当做口号,最终使得马克思主义信仰陷入艰难的发展困境当中。时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弘扬与传播,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基础,加大对生产力的发展力度,加快社会建设,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才是当务之急。只有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才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才能够真正地关注马克思主义信仰,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可,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精神的领悟和升华。
总结: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我国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持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是非常必要的。然而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人们开始质疑马克思主义信仰,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陷入发展困境。为此,在新时代,我们需要从时代性出发,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研究,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宣传,坚持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弘扬提供更好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化解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
参考文献:
[1]罗忠荣,杨永志.信仰的内涵与发展——兼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超越性[J].广西社会科学,2014(06):138-142
[2]戚杰强.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的两种视角及局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06):16-19
[3]李志雄.灵魂的分裂与完善——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信仰的当代困境、对策和启示[J].学习与探索,2009(02):184-187
[4]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05
[5]顾玉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构建的三重维度[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60-63
[6]隋灵灵,曲丽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2(19):118-120
[7]李玉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信仰构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9):41-42
[8]范迎春,李清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困境反思——基于风险社会的视角[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