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主体性研究

2015-07-17周红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主体性小学数学教学

周红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不仅仅是课改的新要求,同样也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所以,近年来,好多教师不再墨守成规的教学了,而是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思维方式,尽量的让学生发展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事实证明,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怎么样才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本文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82-01

新课改中对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教师在教学活动里面是主导,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在教学中积极开展主体教育。只有教育工作者务实求真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引导他们充满激情的参与数学活动,才能有效的提高他们的能力与水平,才能有利于他们的发展和创新。那么怎么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探索者呢?

一、第一次接触,让学生自己感知

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因素并不是是否能够做到一件事的决定因素,尤其是在年少的阶段,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不相上下,所以他们是否能够取得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有努力的去学习。而小学生的学习最显著的特点是“离不开感知”,感知对他们获取数学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事实上,他们接受文字信息要比接受图像信息更难,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更渴望有乐趣的学习。正是因为这些,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创造条件,让他们清晰的感知日常生活和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可以创设学生身在其中的生活场景,让他们学会观察、搜集并处理信息,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比如说,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观察能力不强,在教学时,我们可以让他们看自己想看的,从喜好的表面开始看,然后由我们逐步引导他们从数学的角度去感知。在教一年级《数一数》时,可以先让他们观看播放的动画,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然后引导出包含在这些动画里面的数学知识。就此,把学生的兴奋点迁移到学习内容上,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听讲,去看图,去思考。

二、第一次认知,让学生发散思维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思维十分的开放,但是如果长时间没有发散自己思维,久而久之,思维便会被束缚,就会缺乏创造性和创新精神,为了避免这种遗憾的发生,在我们对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要十分注意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做自己想要做的。例如在教《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环节:

1、画、量:在点子图上,分别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画好后分别量出各个角的度数,再把三个角的度数相加。

2、折、拼:学生用自己事先剪好的图形,折一折。指明介绍折的方法:假如折的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可以先把它上面的一个角折下,顶点和下面的边重合,再分别把左边、右边的角往里折,三个角的顶点要重合。发现:三个角会正好在同一直线上,说明它们合起来是一个平角,也就是180度。继续用该方法折钝角三角形,得到同样的结果。

3、撕、拼:可能有个别学生对折的方法感到有困难。那么还可以用撕的方法。在撕之前要分别在三个角上标好角1、角2和角3。然后撕下三个角,把三个角的一条边、顶点重合,也能清楚地看到三个角合起来就是一个平角——180度。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步骤,不仅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把握住了课堂,他们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体,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课下巩固,让学生自主练习

小学数学中的练习课占了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时间的很大比重。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的练习课教学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所以上好练习课,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保证,也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重要举措。练习课的上法,需要有以下技巧:

1、练习设计应与教材习题紧密结合。练习课的练习设计要做到“课本习题为主,课外习题为辅”。当教材习题太少,或者已经处理完了,但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与教学实际,需要加大练习量,这时可适当补充习题。

2、练习题设计要注意形式新颖,循序渐进,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我们在练习设计中要特别注意从班级学生实际出发,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在练习中有收获。

巩固知识时,适当的习题练习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物极必反,教师一定要注意控制好习题的数量,否则将会出现抄袭,作业质量低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除此之外,有条件的话可以利用时实践让学生巩固好所学的知识。

通过习题的练习以及实践的巩固,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同时他们也会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从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希望自主学习,在无形之中便指引着他们发挥主体性。

总的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动性,首先需要的就是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感知,去认识,去巩固。其次还需要教师采取更具有可操作性和高效性的教学行为,不但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展学生们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 李春华.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J].关爱明天,2014,(4):31-31.

[2] 叶 青.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J].未来英才,2014,(1):25-25.

[3] 徐欣荣.论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J].新课程(教师版),2011,(6):56-57.

[4] 赵冬臣,马云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质性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7,16(2):71-76.

猜你喜欢

主体性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