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情感教育渗透 构建和谐语文课堂
2015-07-17梁建祥
梁建祥
摘 要: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
关键词:情感教育;渗透;构建;和谐;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355-01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可见语文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它属于人文学科,除了给人以知识、能力和智力外,还具有思想教育,感情熏陶。在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渗透。现就语文教学中如何情感教育渗透,构建和谐语文课堂作些探讨。
一、情感教育渗透,构建和谐语文课堂要求培养和谐的教师素质,发挥教师情感去陶冶学生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即是一个具备高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的和谐的人,才能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构建和谐语文课堂。首先,语文教师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爱因斯坦说: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想要上好每一堂课,教师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全面的素质。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情感富有的源头,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无形中,给学生以深远的影响,大有助于语文教学。其次,语文教师应注意教学语言的情感化。教师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语言,能帮助学生深入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当教师吃透了教材,把课文中的思想感情渗入到自己的思想中,通过极富感染力的情感性教学语言表述出来,做到“情动于衷而言溢于表”,以情动人,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课文中的感情基调。再者,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对生活对工作充满热情与激情,时时刻刻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心态,有一副热心肠,一片冷静心。教师的热心肠会感染学生,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进而师生交流达到默契和谐;教师的冷静心会让他理智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他都会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确保上课时充满激情,充分发挥自身情感去陶冶学生。
二、情感教育渗透,构建和谐语文课堂要求营造和谐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
初中语文教学面对的是已有一定情感体验的学生,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充分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来实施情感教学,应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与氛围来调动学生的激情。一是要精心设计导语,把学生领入作品的情景中去。导语的设计要从情感出发,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击情,才能扣击心灵。那充满感情的语调、表情、心境,以及结合课文所做的提示性的语言、动作,会创设一种学习情境,会激活学生思维,会让学生产生期待。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二是借助音乐,创设情境。在教学中借助音乐形象,烘托、渲染课文内容,不仅能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例如: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放音乐《好汉歌》,雄壮的旋律、豪迈的歌词让学生感受到梁山好汉豪爽、见义勇为、该出手时就出手。学生在学习时热情高涨,很好的理解文章中鲁提辖义勇救金氏父女的举动。三是利用图片、绘画的直观性,再现美的意境。文学作品是借文学语言形象地反映生活的艺术,它是通过描绘生动如画的景物,塑造栩栩如生的形象,表现意蕴深邃的思想来感人的。因此,讲解课文要让画面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意境在他们心中冉冉升起,使视觉所形成的兴奋状态逐步扩大,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 特定氛围,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愉悦和欢畅。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情感教育的渗透,构建和谐语文课堂保驾护航
树立正确学生观,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像苏霍姆林斯基倡导的那样认识学生的个性。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永远是一种人际关系,学生的学习态度取决于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沟通学生心灵和理智的渠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为情感教育的渗透,构建语文和谐课堂保驾护航。
1、教师要献出爱心,把情感投入学生中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把情感投入学生中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要关仁爱护学生,对优生差生一视同仁,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要理解和信任他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接触他们,要时常面带笑容,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实践证明,教师把情感投入学生中去,就能通过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就能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实际上就是心理学讲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老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学习热情。
2、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要善于换位思考,进行角色互换。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应以真诚为基础。表里如一的真情实感是师生情感交流成功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时常进行换位思考。遇到问题时,应自问:“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怎么想?怎么做?”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进行角色交换。只有这样,师生之间地情感才会越来越深。如果师生之间关系好,相互尊重,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的老师可亲、可敬、可信、可爱,学生喜欢你,因此就会喜欢听你讲的课。“亲其师而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语文教师若能经常进行换位思考,角色互换,就能建立良好地师生关系,为情感教育的渗透,构建和谐语文课堂保驾护航。
总之,我们应当明确: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认知目标,也要重视情感目标。只有充分重视培养健康完善的情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切实地把它落实于教學工作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陶冶情操,愉悦性情,滋润心灵,健全人格;只有注重情感教育渗透,构建和谐语文课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我们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高素质的一代人才,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走向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