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株潭高职院校服务两型经济的现状及对策研究①

2015-07-17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刘喜梅

中国商论 2015年30期
关键词:实训学院院校

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刘喜梅

长株潭高职院校服务两型经济的现状及对策研究①

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刘喜梅

长株潭地区是国家正式批准的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发展“两型经济”已确立为长株潭地区的发展战略。本文对长株潭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两型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长株潭高职院校服务两型经济的服务实施模式与实现途径。

高职院校 服务 两型经济 现状 对策

长株潭地区是国家正式批准的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发展“两型经济”已确立为长株潭地区的发展战略。在这一背景下探索长株潭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教育与科研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让本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两型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不仅是本区域内各职业技术学院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各级政府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湖南省长株潭地区为例,通过实地走访教育主管部门、长株潭各主要职业院校,浏览职业院校的官网等调查方式,对长株潭地区38所高等职业院校服务两型经济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以分析株潭高职院校服务两型经济发展现存问题,并提出提升服务能力的建议,使本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两型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1 长株潭高职院校服务两型经济的情况调查

目前,湖南省共有各类高等职业院校68所,其中长株潭地区就有46所,占全省职业院校数量的68%,且全省国家级示范、国家骨干、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大部分均集中于此,是全省高职教育服务两型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现从专业设置、资师建设、工学结合模式、科研服务、当地就业率等几个方面详细分析长株潭高职院校服务两型经济的情况。

1.1专业设置: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定位存在错位

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人才培养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关键是专业设置要与区域经济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匹配。根据湖南省两型改革办公室[2010]30号文件公布的 《“两型”产业分类标准》,对长株潭地区38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进行了梳理,将各学院设置的主要专业按与两型经济发展的密切程度分为八类,即环境保护类、农林牧渔类、地质水利类、通信及信息类、经济管理与教育类、新闻出版与艺术类、加工制造类、医卫类等八类专业。

从长株潭38所高职院校各类专业设置数量统计情况来看,一方面,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规划有一定差距。虽然长株潭地区职院的专业基本覆盖了工、文、经、管四大门类,但在交通设备制造、有色冶金业、食品加工业、陶瓷业、先进制造技术和环保节能降耗等高新技术产业、纺织业等专业上还显不足,如纺织业及原料等专业工业是湘潭市优先发展的“两型产业”,但目前长株潭境内职院无1所开设了相关专业。另外长株潭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农业在经济中仍占有校大的比重,而目前长株潭3市中开设了涉农专业的高职院校只有1所,占总专业比重的1.82%,这显然与农业产业在长株潭经济中的地位不匹配,不利于农业两型化的提升。另一方面,专业设置与“两型”社会建设对人才的要求存在较严重的错位。长株潭“两型”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要求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积极探索老工业的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和可再生能源、加大水资源的综合保护和利用,以及江、河、湖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加大城镇和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而这些工作的开展既需要大量的环境保护与治理人才,也需要大量掌握先进的低碳生产制造工艺的人才,而目前三市仅有5所学校开设了地质水利类专业,专业总数16,仅占总专业比重的1.95%。同时,三市职院开设的工科类专业还多面向传统的加工业,对新型装备制造业支撑不够,风能发电、光伏制造与发电、航空制造等产业还缺少足够的专业支撑,未来对这些产业的人才需求还存在一定的缺口。

1.2师资建设:学校“双师”型教师缺少对行业企业的深造学习

师资是高职院校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资源,直接反映了学校的办学能力与办学水平。从所调查38所高职院校公开数据来看,38所院校共有专任教师16611名,副高以上职称4552人,占27.4%,省级以上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382人,占3%;大部分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资中均有一定比例的双师型师资,其中有20所职业技术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50%。同时,相当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从教以后不注重主动去企业进行业中继续深造,造成“双师型”教师对行业中一些新的技术缺乏足够的了解,抑制了教师教学与科研发展能力,降低了高校服务两型经济的能力。

1.3工学结合模式:学校实训基础设施不足且利用率较低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重要方式。德国等高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将该教学模式视为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根本,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近年,长株潭三地高职院校也在大力探索推进该模式。从39所职业院校的情况来看,有19所院校明确将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作为学校培养学生的主要培养方式,占50%,有10所院校成立了职教集团,占26%,有32所学校开设了订单培养专业,占84%。但目前困绕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推进的是各院校的实训基础设施不足、实训设施的利用率不高问题。目前职院实训基地主要有校外校内基地两种。对于校外基地,产权属于企业,校内学生常态化地到校外实训基地学习难度较大;对于校内基地,学校虽然有产权,但由于国家及地方对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相当一部分实训基地实训设施过于陈旧、利用率不高。

1.4创新能力:学校创新能力不足

高职学院的创新能力是高职学院发展的源动力,直接体现其科学研究能力与教学研究能力。因此,我们对长株潭地区38所高等职业院校近5年来的专利批准情况进行了统计。五年来,38所高职院校共申请了75项专利,但覆盖只有7所院校,其他学校均未申请。从教学研究情况来看,近几年来,长株潭地区高职院校获得的国家级、省级教研教改项目较少。以2011年国家教育规划课题的立项情况来为例,长株潭地区高职院校仅立项2项,占全省立项比例的9%,均说明长株潭地区高职院校创新能力不足。

1.5本地就业率:学校学生本地就业率低于50%

长株潭三市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本地经济发展输送技能型人才。因此人才培养应将“依托长株潭,服务湖南”为服务目标,力求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适用人才。从调查的38所职业学院来看,虽然各院校就业率均在90%以上,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业企业不在长株潭三市。原因有两个:一是学院建立的就业基地绝大多数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学院与企业签定的定单培养协议也多半是来自上述地区;二是东南沿海就业机会与薪酬均高于内地。以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毕业学生在长株潭本地就率不足40%。形成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高,服务区域经济的毕业生却很少现象,“就业导向”和服务区域经济的办学定位严重错位。

2 提升长株潭高职院校服务两型经济发展能力的建议

2.1根据“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和地方产业结构适时调整学校专业结构与课程结构

在长株潭三市乃至湖南省的“两型”社会建设中,长株潭境内高职院校应该本着“地方经济增长点在哪里,我们就应把专业办到哪里”的原则,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入手,着力打造与区域经济建设紧密联系的特色专业,切实成为湖南省职业教育主力军。具体而言,应立足三市的产业规划,进一步扩大通信、计算机、加工制造类等工科专业数量;开设一批与三市未来产业发展目标相匹配的热门专业,如风力发电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设备制造技术、纺织技术等相关专业;优化一批传统工科专业的课程结构,如机械制造、化学化工、有色冶金、建筑工程等专业的课程结构,将“两型理念”与“两型技术”融入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加大农林牧渔类、环境管理与保护类的专业数量与招生规模,有力支援长株潭地区的第一产业的发展;加大对经管、教育、新闻传媒、艺术、医卫类专业的整合,对一些职业学院就业率不高的传统专业逐渐缩减招生数量,直至停招,对两型社会建设中急需的行业,如社会管理、家政服务等要加大招生力度。

2.2多渠道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

加强学校教师团队建设,树立“教授手上要有油”的理念[1],定期组织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训进修,鼓励教师取得技能证书,参与企业技术开发与服务,培养“双师”教师;明确人才引目标,重点引进高级技工;不定期聘请专业大师来校宣讲有关专业、行业发展最前沿的新知识;对高水平大师本着“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引进思路,面向全国甚至全球聘请高水平大师,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的奖励力度,真正实施人才强校工程,以此促进高职学院人才的培养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

2.3加强长株潭三市高职院校优质课程资源、优质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合理共享

长株潭三市高职教育虽在省内职业教育上处于领先地位,但相比沿海等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还有一段差距,特别是缺少一批在全国职业教育中有一定知名度的精品课程与实训基地。为此,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高职院校与企业的积极性,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精品课程与实训基地;同时牢固树立“资源节约”理念,在人才培养中要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优质精品课程资源,实现三市内高职院校优质课程资源的充分共享,使优质课程资源既服务于本校人才的培养,又服务其他学校的人才培养,还服务于社会人员的培训[1];另外,面向学生、面向社会开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提高学校实验室的使用效率;最后,建立校企共同育人的战略联盟,使企业除了在解决学校实践教学,学生工学结合实习实训外,还能够深层次地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4着眼地方实际需要开展地方特色科研服务

着眼于地方实际需要,形成自身科研特色。科研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地方高校必须深入了解社会,分析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找准特色研究项目,找准服务的对接口,形成自身的科研特色与强项[2]。比如,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突出对“石化”行业相关研究取得多项科研成果,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就“环境保护”相关研究取得多项研究成果等。地方高职院校可以以这些特色项目为突破口,带动其他学科,形成长株潭地区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研究的科学研究体系。

[1] 喻靖文.武汉城市圈内高职院校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要破解的几个问题——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9(4).

[2] 赵洁,张霞,王鲁克,罗家英.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5).

F207

A

2096-0298(2015)10(c)-190-03

①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资助项目《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评价指标与提升策略研究》(湘教科规领[2014]005号文,XJK014CGD019);湖南工程学院院级重点学科项目资助(校教字[2013]3号)。

刘喜梅(1978-),女,汉族,湖南湘潭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财务管理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实训学院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