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分析及运行效率研究──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2015-07-17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401331
叶 勇(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分析及运行效率研究──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叶 勇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摘 要:教务管理与教学运行是高职院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加完善和创新教学管理体制,提升教学运行效率,必须强化先进教学管理理念,优化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制度,深入落实二级学院管理改革工作,提升管理人员素质,依托教学管理软件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构建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从而全面提升教学管理质量和教学运行效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务管理;教学运行;效率
目前相关学者虽然针对本科院校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高校分层治理关系的构建、高校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校院两级权责划分等方面做了一些研究[2-3],但涉及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体制创新和运行机制提升方面却比较少,本文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为例,重点探讨教学管理体制的优化和提升教学运行体制高效性的的重要因素。
1 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依据
由于教务处作为全校唯一职能部门负责整体教学活动安排,因此所下达的教学计划、管理制度和办法难免带有指令性,缺乏针对性,从而使得学生的培养方式较为单一机械,严重违背了学分制下尊重学生个体、因材施教的理念,影响了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再者,学分制中的选课制、导师制、重修制以及弹性学年制都因不同专业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一致,传统的教务部门统一管理,势必与专业特色和构成相违背,因此对目前的教学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2 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与实施
2.1 校院两极管理体制改革是教学管理机制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
学校自2012年开始正式启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并印发了《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和《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二级学院实体化运行管理办法》,为教学管理机制的优化和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2 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具体举措
2.2.1改革思路与目标
以激发学院活力为核心,以目标管理为导向,以健全制度为保障,以考核监督为重点,建立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推进管理重心下移,促进学院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激励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是人口增长因素。有利面是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节水理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减轻了资源压力;人口空间流动改善了部分地区的资源过载状况。不利面是人口持续增长,农田灌溉系数仍较低,城市人口舒适性需求持续提升,水资源缺口依然很大。
2.2.2改革的重点难点
建立学院专家教授委员会、二级教代会,建立健全学院“党政共同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积极探索落实各项制度的有效途径与办法,更好地配置与协调党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管理权力。
2.3 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
全面实施学院各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改革工作;组织制定学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学过程进行管理并对教学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和督导,对教学质量承担责任;负责日常的教学建设、教学研究活动;安排任课教师教学任务,组织考试和成绩登录;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计划;负责新专业的论证申报;精品课程建设及申报。
3 优化教学运行机制
教学运行机制的创新与优化,要强化激励与约束功能,致力于有效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和科学化的要求[4];重点是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3.1 加强教学运行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
整个教学运行工作包括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行政管理三个板块,教学板块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课程标准制定、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教学计划管理等;学生学习模块最重要的是学籍管理办法,主要有入学、休学、复学、选课、成绩考核、学籍异动、学分奖励、毕业标准审核等;而行政管理模块主要涉及培养方案编制指导意见的制定、学分制学籍管理实施细则、教学计划的审核、排课制度的制定等宏观性文件的制定和发布。实行学分制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学校先后制定了《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指导意见》、《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同时根据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与时俱进地修订了有关管理制度,从而在制度层面上保证了教学运行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3.2 实行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行激励机制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是将绩效分配制度与教师待遇挂钩;二是在课程建设、教材、教研立项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和奖励,对在课程、教材、教研立项方面取得的教学成果给予相应奖励;三是每年评选一次校级和市级“教学管理先进个人”、“教学管理先进集体”和“教学名师”等奖项,促进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二级学院的积极性。
3.3 实行校院两极联动管理机制
教务部门学籍管理的职责是进行宏观管理和整体任务的安排和协调,而各二级学院则具体的实施和落实。因此加强和二级学院的联系是保障学籍管理工作正常高效运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3.4 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素质
基础信息的准确性是确保教务管理顺畅运行的前提,包括提供的信息、上报的数据、撰写的材料、政策的解释都需严格到位。教务人员应该做到四个准确性:课表的准确性、成绩的准确性、教学计划的准确性、学籍的准确性。这强化了对学校计划进程和开课学院任务落实的检查审核,强化了对各学院教务人员的成绩管理的指导和监控,强化了对教学规章制度解释和执行的严肃性。
3.5 继续完善教务系统管理软件
目前各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软件基本能涵盖学分制下学籍工作的绝大部门功能,但随着很多高职院校实行二级学院管理改革以来,部分学籍管理权限逐步下移,二级学院管理自主意识和权力也随之增强,对教务管理系统的个性化需求也不尽一样,造成学籍管理工作信息化手段相对滞后,难以及时解决相关学籍问题。另外一方面,学籍管理工作对计算机操作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加强管理人员计算机网络知识培训也迫在眉睫。
3.6 扩充选课资源,完善选课管理
学校率先在重庆甚至整个西南地区借助席卷全球的“慕课”风暴,于2013年推动了基于“慕课”理念的“虚拟学习社区互动交流平台”项目。该平台共设置100门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必修课供学生网上修读学分。同时还设置了课程辅修模块,让学生可以学习和获得更多、更好的课程资源。此外还设置了移动学习模块,学生都可以利用手机终端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当前课表、参与任课老师的答疑、各类教务公告、网络提交作业等,解决学生不能及时了解相关教学活动的难题。同时,该平台还包含了名校名师录制的公共选课修,涉及到人文、历史、自然和科学等热点话题,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选修课开设不足和质量不高的瓶颈问题。
3.7 过程监控,多元评价,构建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教学运行机制的高效运行,离不开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建立教师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实质是建立教学信息收集和处理、加工,促进教学工作不断改进, 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体系[5-6]。学校按照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教职成(2011)12号、教高(2012)4号等文件有关加强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精神,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引入麦可思等第三方评价机构,按照“管、办、评”分离的思路进行了机构改革,构建起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4 结语
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体制和高效地教学运行机制是实现高校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高校内涵建设的客观要求。作为教学管理者,应当不断改进管理办法,更新管理理念,加强管理意识,创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抓好工作细节,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的管理方法与手段,积极创新,提高管理效率。新形式下,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将变得更加复杂,要求也会更高,教学管理者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规律,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晴. 创新高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72-73.
[2] 高有智.关于高校教学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J]. 现代企业教育, 2013(18):25-27.
[3] 周玉泉. 高职院校教学运行机制建设探索[J]. 教育与职业, 2011(35):23-24.
[4] 宋艳丽, 胡亚学. 高等职业院校院系二级管理改革探析[J]. 职业时空, 2014(03): 62-64.
[5] 李昌永.新升格本科院校学生工作“二级管理”管理机制与运行模式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4(04):15-17.
[6] 郑晋. 试论学分制下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01):122-123.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学分制条件下高职院校教务运行管理高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编号:132100),主持人:叶勇。
作者简介:叶勇(1977- ),湖北利川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