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职教育院校机械基础专业教室建设思路

2015-07-17刘静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任职教育机械基础

刘静

摘 要:学生是机械装备最直接的操作使用和维护管理者,属于技能应用型人才。学生生具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为了保证其能力素质的培养,在机械基础专业教室建设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目标和学时少、内容多的实际,为学生搭建三个平台并完善一个系统:即直观认知平台,全面展演理论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动手操作实践平台,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岗位操作培养基本技能;拓展创新平台,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为未来岗位技术革新打下一定的基础;补充完善虚拟教学系统,构成一个硬件软件结合、互为补充的教学保障系统。

关键词:任职教育;机械基础;专业教室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029-01

机械基础是机电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技术基础课程。我院机械基础课程体系包含机械制图、机械识图、机械基础三门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机械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具体来讲,就是使具备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建立完整、清晰的机械概念,具备一定的认识、分析机械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不仅影响相关专业课的学习,也影响到未来岗位的履职能力。要解决这个矛盾,不能只停留在嘴上说说,文章中写写,而是要贯彻落实到教学的各个方面。

一、直观认知平台

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理解能力相对较差,要想让他们听得懂、学得会,应设法将教学内容直观化。此外,他们属于技能型人才,其教学重点不在于深入的理论分析,而重在直观的认知和实际应用,在于实际操作、使用以及维护管理机械。再者,学生虽大多来自于部队,对装备外观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内部结构仍缺乏感性认识,仅仅靠在理论课教学中演示一些实物模型、录像、动画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不便于课后复习掌握,往往是课上听懂了,下课又忘了。为帮助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加对所讲内容的感性认识,并便于课后自主学习,在机械基础专业教室建设中,首先搭建一个机械基础知识直观展示的认知平台:将包括形体或零件的图物对照、常用机构、通用零件的语音多功能控制陈列柜放置在教室的两侧和后面,使其置身其中,可以随时随地由物想图、右图构物、图物对照,以培养学生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还可以从中直观地看到常用机构的组成及运动演示,通用零件的结构、材料及其失效形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可以将以前费尽口舌也难以使学生理解的内容,通过直观的展演,一目了然。在多媒体技术早已普及的今天,对录像、动画出现了“审美疲劳”,对这种实物模型却充满了兴趣,因为它看得见、摸得着,真实感更强。

二、动手实践平台

任职院校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和工程实践技能,是未来岗位操作使用及维护维修装备必备的能力。该能力是在具体操作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在机械基础专业教室建设中,设置动手绘制大作业的实践环节,为满足操作要求,绘图室配备了绘图桌、丁字尺、图板等各种绘图工具以及多媒体设施,可根据课程或专业需要完成三视图、剖视图的绘制以及零件的测绘等任务。通过动手实践,也会使理论上抽象模糊的东西变得具体而清晰。对机械零部件进行解剖、分析、测绘,做到操作与装备结合,可以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正确使用、维护机械设备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三、拓展创新平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任职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创新。创新并非神秘莫测、高不可攀,在机械领域,合理利用基础知识,对构件大胆拼接、对传动系统创意组合,巧妙实现别人不曾实现的功能,就是一种创新。

1、在学生掌握常用机构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搭建实验台,组合出其他多种机构,实现不同的功能。该实验台提供组成机构的各种构件、运动副的连接零件以及一个多层、多维的框架,能够拼接平面连杆机构、齿轮机构、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等。通过不同构件和运动副的创新组合,可以实现多种机构运动方案,改变运动尺寸,也可实现特定的运动规律。通过这样的拼接实验,并使其运动,立马可以检验机构运动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在机械传动、通用零件学习之后,通过机械传动创新组合实验台,将不同的传动方案组合,改变其传动方向或传动比,满足不同的传动要求。创新实作属于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完善虚拟教学系统

硬件可以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但由于教学班次多,并受场地和经费限制,只能保证主要班次在机械基础专业教室上课,不能满足所有班次均在里面上课的要求,其余班次只能错时参观、实作和课后学习。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还需在原有课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补充和完善虚拟展示系统,如增加一些虚拟零件模型、习题对应的虚拟模型、机构运动演示动画等,以满足多班次、多教室上课的需求。构成一个硬件软件结合、互为补充的教学保障系统。

建设理论实践集成模式的机械基础专业教室,打破了理论教学和实训的空间限制,是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形成基地式教学训练模式,理论实践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学以致用,可以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等新的教育理念,解决了课时少、内容多以及能力培养等问题,适合认知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必将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任职教育机械基础
技能培训实战化的任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装备课程建设向实战贴近面临的挑战与解决之道
提高《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与尝试
锻造适应院校任职教育发展的教员队伍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军械士官大专“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装备维修保障专业实战化训练改革的思考
基于FLASH的《机械基础》课件设计与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