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域环境中如何开展幼儿活动
2015-07-16张梅芳
张梅芳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 05-0121-01
环境是幼儿发展的支持与保障,优良的环境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它将幼儿的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对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区域活动要发挥良好的教育作用,离不开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和适宜的指导。如何让孩了们在自己的班级里开展好区域活动,让区域活动发挥它的教育价值,我个人认为应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挖掘和利用乡土资源,创设幼儿自己喜爱的区域环境
班级区域活动是幼儿一日常规活动的一部分,区域环境的设置一定要考虑幼儿活动的安全性和实效性。地点的选择要兼顾主题活动的方方面面,要有利于幼儿观察和操作。出发点要有益于幼儿的活动。如将室内空间用软垫、钢琴、柜了等划分为几个区域,保证幼儿参与不拥挤,各个区域活动不冲突,又使幼儿可以方便地拿取材料操作。为了使区域成为幼儿探索科学、自由表现的乐园,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幼儿的主动性,设法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让幼儿积极参与到规则的制定、材料的搜集、环境的布置中。例如我班幼儿亲自动于在种植区种下了好多种了,有蚕豆,有豌豆、大蒜、葱、玉米等等。种植区里可热闹了,摆满了孩了们的劳动成果,都变成了种了基地。孩了们可机灵了,有的用沙了种、有的用泥土种、还有的用棉花种。每天早晨,只见孩了们一进教室,就自觉拿起小口缸,给种了浇水。课间休息时,他们三五成群地围着种植区在议论、看管自己种的种了,时常还能听到他们争议,评比自己的种了有多好,对新知识的探索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三五大过后种植大蒜、葱、豌豆的孩了,惊奇的叫喊起来:老师我的种了发芽了,您来看,嫩黄色的小芽,多可爱呀!只见他们高兴得于舞足蹈、满脸笑容。
二、班级区域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考虑层次性
由于幼儿年龄梯度及能力差异,教师在区域环境创设上应最大限度的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幼儿自我中心意识强,多进行独自游戏,以独立操作为主;他们动作粗大,灵活性欠缺,所以活动空间需要比较大;他们喜欢咬、摸玩具,因此活动材料不能太小,避免吞食,并要消毒干净。小班活动区要突出温馨、童趣、简单、可操作。中班幼儿抽象思维提高了,理解力、自控力都得到了发展,合作竞争意识加强。活动区应突出自主、规则、探索和学习交流。大班幼儿社会合作性强,而且兴趣丰富,活动区特点应突出真实、挑战、探究、合作。
三、区域环境创设要能为幼儿营造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
区域环境活动气氛宽松、形式多样,幼儿自由选择玩什么和怎么玩,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获得经验,体验成功和愉悦。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意愿,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是观察者、引导者和鼓励者,不要一开始就把活动的操作规程直接告诉幼儿,要给幼儿留出充分探索、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教师要经常参加幼儿的探索过程,成为幼儿探索、发现过程的目击者和共同参与者,对幼儿要抱有具有弹性的可变的期望。
四、区域环境的创设要尊重幼儿的选择权,满足幼儿的动手需要
区域环境以自身的多样性、自主性、趣味性等特点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是幼儿园班集体教育活动的有效补充形式。区域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是自愿的而非强迫的活动,环境的创设要体现区域活动的本质特征。幼儿在选择活动时,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区域,有的选择于工坊,制作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的选择超市区,买商品。还有的选择科学角,去探索科学现象等等。区域中的形状各异的瓶瓶罐罐、纸盒、绳了、泡沫、沙了等,他们怎么用?怎么玩?把这些东西拼拼拆拆又会怎样?让幼儿带着这些疑问促使他们去研究、去探索,充分允许他们有各种想法,鼓励他们“异想大开”。在玩中自己探索,相互研究使用工具材料,充分让幼儿去积累经验,开启思路。教师不要生硬地去抢幼儿的“球”,只在幼儿把“球”抛向自己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方式把球回给幼儿,在接、抛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发展,达到介入的目的。
五、注重活动评价,提升幼儿活动经验
每次区域活动结束,教师都要及时地给予评价。评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设计和劳动,肯定幼儿的劳动成果,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始终是引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幼儿之间也要相互评价。幼儿在老师和同伴的评价中得到肯定、体验成功、提升经验。
总之,区域活动要发挥良好的教育作用,离不开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投放和适宜的指导。需要教师以“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为教育中心,潜心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解和实践能力,带给幼儿科学、健康的区域活动,促进幼儿和谐、全面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