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高年级作文能力的培养

2015-07-16河北省抚宁县骊城学区第一小学066300

学周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文章作文教师

(河北省抚宁县骊城学区第一小学066300)

浅谈小学高年级作文能力的培养

刘公辉(河北省抚宁县骊城学区第一小学066300)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采取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基础,让学生对写作充满热情,以多种多样的活动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主动性,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环节。《语文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作教学要能使学生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写作目标要具体而明确,能够结合实际需求,使用一些常见的表达形式进行写作。这个目标看似简单,但是很多学生都无法顺利达到,他们对作文有一种畏惧心理,一说写作文就无从下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要做的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写作的热情,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准,促进教学方法的优化。当学生对写作充满了积极性的时候,我们的作文教学距离成功就不远了。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自由表达

对于写作兴趣,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由此可见,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我们必须要让他们喜欢作文,乐于写,想要写。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在作文训练中,教师要多带领学生观察,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能有话可写,也有想要与人分享的内容,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心声得以表述,个性得以张扬。

(一)让学生敞开心灵

受年龄影响,小学生的表达欲望非常强烈,当看到某种新鲜事物,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或是对某件事非常感兴趣时,他们就会忍不住想要说出来。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我经常组织他们聊天,聊完后再写出来。如上个月的4×100接力跑比赛结束后,我便将习作课改为了“聊天室”,让学生说说对于本次比赛的感受。在这种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我比赛时太紧张了,差点把接力棒掉了。”有的说:“我们组这次赢,大部分原因是接棒的时间缩短了。”看来,在比赛中,技巧也是很重要的。结合学生的发言,我在黑板上罗列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然后让他们以《接力跑比赛》为题写一篇作文。结合自身的经验与其他同学的观点,学生的思路变得非常清晰,他们的这篇作文完成得也非常顺利。

(二)让学生在评改中得到提高

在语文教师之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写作文难,批改作文更能。诚然,改得简单了,作文教学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改得详细了,教师的工作量太重,甚至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教学。那样,我们的作文评改怎样做才能既简单又有效呢?以我看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作文的评改之中,通过作文来连接师生之间的关系,让作文评改的过程成为师生之间进行心灵的沟通、自由的交流的过程。

我们可以利用的评改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学生自主评改,一种是生生交互评改。这两种方式都能够让学生掌握作文评改的主动权,真正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体。在学生评改前,教师要将一些必要的评改方法教给他们:一是查看题目,作文内容与题目是否贴切;二是要看文章是否有条理,详略是否得到,文章的素材是否充实;三是要看文章中是否有错别字或是主谓搭配不当、没有宾语等类型的病句;四是要看文章中的修辞使用情况,能否为文章增色。当学生修改完自己的文章后,再组织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互评改。交互评改有很多其他评改方式所不具有的优点:首先,在评改其他学生的文章时,学生的思路会更加开阔;其次,学生能够从修改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借鉴他人的优点,吸取他人的长处。这样做,不仅能够让学生逐步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还能够让学生有成功的修改体验,将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教师站在组织者与引导者的高度为学生进行指导,既提高了评改的效率,又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以阅读积累素材

作文不仅需要真情实感,还需要熟练的技巧,将各种知识融合到文章中。如果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他们写出的作文就无法具备深刻的思想与丰富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多读一些优秀书籍,如名著、科学知识、名人传记、童话故事等,只要学生有兴趣,就可以鼓励他们多读。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足以说明多读的必要了。

为了让学生的阅读更有趣味性,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一些相关的活动,如读书沙龙、心得交流会等,也可以通过办板报、手抄报等形式来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在大量的、广泛的阅读中,不仅学生的思想能够受到净化,而且他们的艺术素养、文化素也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学生的词汇积累与素材积累也会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这些都能带他们走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扰。

三、以策略促进学生作文创新

(一)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读懂、求精,剖析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激发他们的求异思维。当学生将求异思维融合到自己的作文中时,教师要及时进行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形成自己的独特思维。小学生的心灵比较敏感、脆弱,教师要注意维护他们的观点、见解,即使与众不同,那也是学生主动意识的萌芽,教师要细心呵护,耐心培植,终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

(二)设立自主自能作文

进行作文的自我训练是学生自我建设、独立奋斗、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地感知、操作、观察、分析、探索,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自主学习,不仅智力品质得到发展,而且首创精神也得到了培养。自主作文,通常可以用日记(周记)的形式来完成,学生自主选题、选材,取各自想写、好写、乐写的内容,各展所长,发挥各自优势,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不仅极具特色,而且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三)拓展观察思考空间

生活是作文之源,要想作文创新,文章本体的材料必须向生活提取。叶圣陶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而,指导学生作文创新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辐射、导向、延伸功能,把学生作文同学校、社会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会生活、增强实践能力中,提高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拓展思路。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它有着固有的原理和方法可循。作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在作文教学这方面,我很庆幸自己在“循规”中不忘“寻变”,从而找出一种适合自己教育对象的方法。

(责编 张亚欣)

猜你喜欢

文章作文教师
最美教师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