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

2015-07-16李春燕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钢一幼075100

学周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分享者同伴玩具

李春燕(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钢一幼075100)

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

李春燕(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钢一幼075100)

我国城市家庭中普遍是独生子女,通常是四个老人、一对夫妻照顾一个孩子。优越的社会条件,特殊的家庭地位,狭小的交往范围,淡漠的人际关系等因素,使这些孩子在家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要怎样就怎样,不仅任性、执拗,还自私、孤僻、独占心强、合作意识差。进入幼儿园,小朋友多,教师少,各种资源有限,幼儿经常为了争抢同一件玩具而发生争吵甚至打斗,严重缺乏谦让、分享意识。幼儿在家中说一不二的地位在幼儿园丧失,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得不到教师和同伴的支持,于是产生挫败感,对幼儿园产生恐惧、厌恶的情绪。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分享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也被视为一种传统美德,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教师在幼儿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幼儿进行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培养,这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制定分享规则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教师在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之前,应制定分享规则,一方面指导幼儿进行分享,一方面保障分享者的权利,约束被分享者的不好行为。教师可以制定以下分享规则。

(一)文明分享规则

幼儿园的各种资源有限,无法充分满足所有幼儿的需要,因此,有时教师会要求幼儿从家带一两件玩具或其他物品到园,在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时,与其他小朋友共同分享等。制定文明分享规则的目的在于,要求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不能随意毁坏。若毁坏了,被分享者应该担负一定的责任。

(二)礼貌分享规则

幼儿看到同伴在玩玩具,也想要和他一起玩,应礼貌地向拥有者发出请求。例如:“我能一起玩你的玩具吗?”不玩的时候,应礼貌地表示感谢,例如:“我玩得很高兴,谢谢你。”

(三)平等分享规则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明明,我们是好朋友,我们一起玩这个飞机吧!”“你不是我的好朋友,我不和你玩!”对于只愿和要好的同伴分享的幼儿,教师应引导他们学会与其他同伴共同分享。比如,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你非常想和自己的好朋友分享这个玩具,是不是?别人想和你一起玩,怎么办?你不同意,他是不是很失落呢?别人把自己的玩具给你玩,你会不会很高兴?别人不愿意把玩具给你玩,你会不会失落呢?让幼儿通过情感的换位来体会、感受别人的心理,并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建立起平等分享的规则。

(四)轮流分享规则

玩具有限,幼儿众多,难免会出现几个幼儿同时喜欢一个玩具的时候。此时,要制定一定的规则,让他们轮流来,比如由抽签决定先后,或按座次决定先后等,总之,要使幼儿学会轮流分享。

二、营造分享氛围,激发分享意愿

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通力配合。在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为幼儿营造分享的氛围,以此激发幼儿的分享意愿。如果幼儿时刻处于分享的氛围中,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的物品、喜怒哀乐与他人分享,幼儿就会从心底生发出分享的意识。

(一)营造平等的分享氛围

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长辈觉得,自己苦点累点没关系,绝对不能亏待孩子,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孩子,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这就给幼儿一种错觉:好吃的理所应当是我的,别人绝对不可以乱动。家长要摒弃这种观念,家中的食物全家人一起享用,孩子不可以独占食物。家长同时也要有意识地把自己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事讲给幼儿听,与他们分享自己的快乐、忧伤。渐渐地,幼儿就会明白情感是需要分享的,于是会把自己高兴的或伤心的事讲给家长老师同伴听,让大家分享他的情感。

(二)创设“孔融让梨”的分享氛围

教师在阅读时间可以给幼儿多讲“孔融让梨”之类的故事,使谦让、分享的意识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幼儿的骨髓当中。当幼儿遇到食物不够多,玩具不够玩的时候,会主动让出自己的食物或玩具,或同其他幼儿共同分享自己的食物或玩具。幼儿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时,会体验到自己的行为带给他人的快乐,从而爱上分享。

三、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一)使幼儿懂得分享是互利的行为

在幼儿看来,分享是把自己的东西分给他人,这是对自己所拥有东西的失去,因此他们不愿和他人分享。教师和家长应该理解幼儿的这种心理,在幼儿分享后,适时给他们以称赞和鼓励,并引导他们体会关心、帮助他人的快乐和内心满足感;在幼儿得到他人的分享时,引导他们体会得到别人关心和帮助的感动与温暖,使幼儿明白,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一种互利。

(二)给幼儿创造分享的实践机会

家长应多带幼儿出门,去有同龄幼儿的邻居家、亲戚家做客。去的时候给幼儿带点吃的或一件幼儿喜欢的玩具。做客时,和主人家的幼儿一起玩耍,把带去的吃的或玩具与他们分享,关系融洽,友谊升温,幼儿从中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幼儿教师应经常组织幼儿开展有趣的活动,使幼儿在共同活动,共同分享活动的快乐。

(三)为幼儿树立分享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时,家长要切实发挥榜样的力量:妈妈买来水果,把又大又好的拿给爷爷奶奶吃,把美味的菜肴留给工作晚归的爸爸,把读到的有趣故事讲给孩子听……幼儿在家长和教师言行的悄然影响下,也会渐渐养成乐于分享的行为习惯。

(责编 张敬亚)

猜你喜欢

分享者同伴玩具
等待太阳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分享经济时代协同消费前因机制研究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