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S策略干预学生应对方式,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2015-07-16甘肃省陇西县渭州九年制学校748100

学周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青蛙师生关系师生

(甘肃省陇西县渭州九年制学校748100)

STS策略干预学生应对方式,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陈小虎(甘肃省陇西县渭州九年制学校748100)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不仅是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还会对教师进行模仿和受课堂气氛的感染。对于教师积极的应对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吸引力会使得学生产生重复这一行为的愿望,模仿便产生了,积极的应对方式便传递到学生那里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中,教师发出的信息及情绪刺激能被学生迅速接受,这是对学生进行积极应对方式干预的“沃土”。

应对方式教学策略生物教学

从学生心理角度优化是指从学生的认知特点、行为特点及学生的视角去优化课堂教学。教师除了可以通过模仿、课堂感染这样的从上到下的干预方式之外,还可以从学生角度进行,例如,在课堂上的教师提问,如果教师能在提问中注意语言语气,去激励学生大胆回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特别是对因怕答错而不敢回答的学生,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而精彩时,一定不要吝啬表扬;就是他的回答存在某些不足时,也要在其中发现他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如果学生遇到困难而犹豫徘徊时,鼓励学生“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曾有教育专家说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尽管不能说是绝对正确,但也是有其一定道理的。

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就是营造良好的学生心态,这对学生的应对方式的改变有推动作用,同时也能提高教学效率。

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很重要的方面。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过程,还是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是师生情感共鸣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师生不断地情感交流,特别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信任,所以教师应该努力去寻找一条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之路。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的,教师没有深入到学生中间,不经常与学生交往,就不能产生亲密的感情。一般师生之间的联系与交往要经历:接触→亲近→共鸣→信赖四步。师生初次接触难免有生疏感,学生难免有敬畏心理,教师应善于打破这种心理障碍,主动创造自然、和谐的接触气氛;经过多次良好地接触,学生感到教师平易近人,而产生愿意与教师亲近的感情;有了亲近的感情,在学习与生活中教师的诚挚关怀、耐心引导被学生所理解,或在共同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师生之间有了情感上的共鸣,再坚持情感的交流,把学生领上学习与进步的成功之路,学生必然信赖教师,师生之间心相通、情相连,学生的心窗向他们信赖的教师敞开着,这种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结果,也是成功地进行教育的重要条件。

在授课的环节中,对学生应对方式进行干预,会使改变在“润物细无声”中悄然发生。在教学活动中同时进行对学生的应对方式的干预,方法多种多样,形式可以千变万化,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大胆创新。

一、实验课体验法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通过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在高中生物必修三中实验也有不少:实验1个、探究实验5个、模型建构1个、课前调查1个、课后实验2个。

例如,在探究实验课中,采用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结论和应用、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等步骤。对一个问题可以分组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角度让学生自由发挥,学生在思考和操作过程中,不仅能掌握教材知识点,而且对于小组合作式学习会有所体会,使学生在实验中既能提高能力,又能形成良好的应对方式,例如以求助的方式解决问题:也就是通过小组成员之间彼此提出问题,相互讨论,别人的想法可能就是自己要的答案……以此学生能体会到从其他人那里是可以寻求到帮助的;再者,通过不同的分组方法,使不同的学生之间相互接触,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也会有利于学生遇到问题时能积极应对解决。

二、暗喻引导教学法

人是生物的,又是社会的,生物学科能把个体和社会很好地联系起来,所以在生物教学中将知识与人的行为和心理的有机结合,更能使学生受到启发并能乐于接受改变。

例如:讲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时,将这样的一个事例来引起学生对于应对方式的思考:“温水煮青蛙”的故事。知识点对应之后,教师可以问学生:“青蛙为什么会死呢?我们是否也会像青蛙一样被‘安逸’死掉呢?”——当然不能!当我们面对一种生活情境要求我们必须做出适应时,我们可能就会像青蛙一样,奋力适应。但更多的时候,我们遇到的是我们意识不到的,需要我们改变的小事情,而我们的不在意,就很容易养成消极的应对方式,这时,如果我们想改变就要花费更多的心理能量了。所以,“青蛙”在我们身边是存在的,积极的应对应该从小事做起,这种积极的应对方式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三、倾听策略

倾听是在接纳基础上,积极地听,认真地听,关注地听,并在倾听时适度参与,这是倾听的含义。

倾听是一种积极地听。倾听时教师应该非常积极,通过倾听,教师往往掌握了学生歪曲的认知、消极的行为模式、负性的情绪等消极、灰暗、负性的一面。一位想学习而不愿意吃苦的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成绩苦恼,认为自己不聪明、不停地抱怨家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情绪低落。苦恼、情绪低落等是负面情绪;抱怨是消极的行为模式,其中消极、灰暗、负性的一面显而易见。但即使这样,不容置疑的是学生还有积极、光明、正性的一面。学生有觉察自己的问题的能力,有改变自己现状的愿望,有解决自身存在问题的动机,等等,这些都是积极、光明、正性的。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倾听来掌握这些内容,学会辩证、客观地看待学生及其存在的问题。

倾听是一种关注的听。关注的目光和表情是关注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倾听的具体表现。如教师可以说“我能听得懂,请继续”,“我在听,请接着讲”等话语,有时可以点点头。别看这些语言、动作很简单,它给学生的信息是教师很认真,学生会觉得很受重视,可以消除学生的顾虑,进而更深层地剖析自己。只有这种“听”的行为,才是打开学生内心世界的钥匙。

四、鼓励策略

鼓励,就是教师通过语言等对学生进行鼓励,鼓励其进行自我探索和改变。通过鼓励,可以促进谈话,促进学生的表达和探索。鼓励的另一个作用是通过对学生所述内容的某一点、某一方面作选择性关注,引导学生向着某一方面作进一步深入的探索。因此,教师应该把握学生所谈的内容,根据谈话目标的需要及经验等有选择地给予鼓励。鼓励策略和倾听策略是密不可分的,是合为一体的,所以,教师的鼓励可以通过语言“嗯”“好的,请继续”“我在听”等等这样的语言,同样也可以通过行为,例如点头、目光关注等等。

教师要“授之以渔”,帮助学生获得成长,提高其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和调整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建立健全人格,提高心理素质,最终自己帮助自己解决心理问题和具体问题,而不是“授之以鱼”。这也是和日常教育中的“谈话”不同的地方。

(责编 赵建荣)

猜你喜欢

青蛙师生关系师生
小青蛙捉虫
谁能叫醒小青蛙?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青蛙便签夹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