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杉复壮记

2015-07-14张雪松

园林 2015年11期
关键词:凤凰山云杉生长量

文·图 ◎ 张雪松

园林技艺GARDEN TECHNOLOGY

云杉复壮记

文·图 ◎ 张雪松

云杉在唐山地区的园林应用中不多,很少有成片栽植的,往往是几株或是一两株点缀在角落里,其生长量又很少,所以很不起眼。其实,云杉是一种非常具有观赏效果与文化内涵的植物,亦是圣诞树的雏形和主角,其绵延恒久的树龄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株云杉植物已经有九千多高龄了。笔者由衷感叹东北原始云杉林的神奇与瑰丽,毕竟不是每一种植物都可以充当圣诞树这样神圣的角色,更没有几种植物能够将生命延续到几千年——云杉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的植物!

笔者所管辖的绿化区域内,无大面积的云杉林地,基本呈片状或线状零星栽植。最初发现长势欠佳的云杉,主要表现为树势衰弱、枝少叶稀、生长停滞、叶色黄枯。无论哪种栽植模式,其生长状况均不佳,有的甚至死亡,严重影响栽植区域的景观效果。作为技术人员,尽管对云杉的病害防治经验与复壮经验不多,但仍需尝试挽救这些严重感染病害、生长势极度衰弱的云杉。为了确保复壮工作切实有效,缩短复壮时间,笔者查阅大量资料,结合自己实际的操作措施,云杉复壮很有成效,总结如下,以飨同行。

复壮前准备工作

1. 详细调查所管辖区域内云杉的栽植模式、立地条件、生长状况、感染病害种类以及原有的管理模式,作为制订云杉复壮计划的参考。

调查结果显示:管辖区域内的云杉分散在几个地方,本次复壮的主要实验区域确定为西北井大坑边沿线状栽植的云杉。该处土壤较瘠薄,下部存在部分建筑垃圾,濒临水坑,有零星大树遮阴,小气候较好,几乎无地被。该处地势为小缓坡,不易驻留雨水,但可以做水圈。其他区域为展馆绿地云杉,成块状分布;老粮库云杉,成小片状分布。树高为2~3米,地径4~5厘米。2011年观察枝少叶稀,树叶呈枯黄或红褐色。主要病害是云杉落针病和云杉赤枯病。

2. 对周边区域云杉的栽植模式、立地条件、生长状况、感染病害种类以及原有管理模式进行详细调查,作为复壮措施效果的对比资料。

调查结果显示:周边主要对比区域为凤凰山公园北部临街线状栽植云杉,其他对比区域为凤凰山公园东侧点块状分布的云杉。凤凰山公园北部临街云杉栽植地点为公园挡土墙上,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土质较好,南侧有零星大树遮阴,小气候好,树下地被主要是麦冬草。云杉位于双层挡土墙的外墙,地势较低,可以在雨季获得充沛的降水供给。在2011年以前生长极为茂盛,树高为5~6米,地径8~11厘米,枝繁叶茂,冬季也郁郁葱葱,是一道非常美丽的风景线。2011年观察发现大量云杉出现内堂落叶,絮状物挂满枝杈,部分云杉叶色枯黄。主要病害为云杉毡枯病和云杉落针病。

复壮1号树2012年7月拍摄,落针病严重 

复壮1号树2013年3月拍摄

复壮1号树2014年8月拍摄 

复壮1号树2015年6月拍摄

制定复壮计划

浇水计划:云杉返青水与防冻水务必浇足浇透;5月上旬至7月中旬干旱期,要补充水分3~4次;7月下旬至8月下旬雨季大雨过后,要做好云杉树穴排水工作。

施肥计划:春季施基肥一次,复合肥一次;5月补充“碧护”激素肥料一次;6~8月补充有机酸液态肥料一次。

喷药计划:3月中旬喷施45%晶体石硫合剂200倍液一次;5~7月喷施广谱杀菌剂3次,甲基托布津和百菌轮流使用,间隔期7~10天;10月底喷施百菌清一次。

管理计划:春季做好水圈,便于浇水施肥;春秋季清扫落叶,集中销毁防止病害蔓延。

复壮具体实施工作

复壮年限:笔者管辖区的云杉复壮实施工作从2012年开始,连续4年实施复壮计划。

复壮实施:基本按照复壮计划实施,遇到个别事件或是气候变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行科学调整,包括调整喷药次数、药剂种类。

复壮效果:经过三年的复壮工作,原有栽植区域的云杉不仅恢复了长势,其生长量已经超过了普通管理区域的健康云杉生长量;观赏效果有显著提高,以前由于叶少枝稀,叶色黄枯,严重影响周边区域景观效果的发挥,现经精心复壮,植株枝繁叶茂,健壮秀丽,成为周边区域景观的一大亮点。

复壮对比效果

复壮对比区云杉:实验选择的是凤凰山公园临街的线状栽植云杉。该处云杉树形高大,栽植多年,原来曾经是该公园的一大名片,一条在唐山地区很少见的云杉风景线。由于其感染病害,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和有效控制而生长衰弱,枝条叶片枯落严重。在养护管理方面,该处云杉存在严重施肥不足,灌溉基本靠天,致使原有的景观效果不复存在。虽然养护人员也对其病害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没有详细周密的复壮计划,虽然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景观效果小有改观,但由于云杉是一种隐芽寿命较短、萌芽力与成枝力都很弱的植物,所以云杉叶片一旦脱落将很难再生。有些小树可以经过几年发枝展叶逐渐弥补树冠单薄空虚的局面,但有些大树叶片一旦大量脱落,即便治愈病害,也很难再打造丰满冠形的效果,其观赏价值将大打折扣,苗木价值也严重缩水。在对比观察区,有7~8株云杉由于其病害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导致严重脱叶死枝,有2~3株云杉树势极度衰弱,濒临死亡。

实验区云杉:复壮显著提高高生长量,现在枝长生长量为6~20厘米/年;复壮也显著提高粗度生长量,现在地径生长量为0.3~0.8厘米/年。原有的衰弱树已经恢复正常生长;原有的病树已完全恢复健康;原有的较健康植株已进入加速生长阶段;原来灰绿、枯黄、红褐色的病态生长线于2015年变成了浓绿茂盛的健康景观线。

对比分析:试验区的云杉处于幼年期,对比区域云杉处于青年期,青年期的云杉生长量应该比幼树期的云杉生长量更大。经过观测,对比区域高生长量与粗度生长量严重低于正常生长量,不仅低于试验区的幼年期云杉,有些甚至出现了生长停滞现象。2014年观测其枝长生长量仅为1~6厘米/年,地径生长量为0.1~0.3厘米/年。该区域存在大量衰弱树、濒死树、病树。现存云杉的观赏价值与商业价值已经所剩无几。

复壮2号树2012年7月拍摄,树势较壮,轻微落针病

复壮2号树2013年5月拍摄 

复壮2号树2014年8月拍摄

复壮2号树2015年6月拍摄

复壮3号树2012年7月拍摄,落针病与赤枯病严重

复壮3号树2013年3月拍摄 

复壮3号树2014年8月拍摄

复壮3号树2015年6月拍摄

复壮后的养护计划

浇水除了返青水、防冻水外,基本可以靠天;施肥每年2~3次即可,肥料种类可以灵活掌握;药剂管理除了春季3月中旬的石硫合剂外,春季发芽后喷施百菌清一次即可。可见,一次复壮可以多年受益。复壮后的云杉自身已经具备较高抗逆性,其正常的树冠和叶片总数可以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给自身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完全可以进入粗放管理模式。

2013年5月,对比区域凤凰山公园,大云杉毡枯病危害严重

2014年8月,对比区域凤凰山公园,线状栽植的大云杉落针病与毡枯病害严重,叶色黄枯,落叶严重,景观效果极差

2015年6月,复壮区域西北井大坑线形栽植的云杉复壮后景观效果突出

2015年6月,复壮区域老粮库片状栽植的云杉复壮后景观效果突出

复壮后语

笔者的云杉复壮实验,从观察到实施一共持续了4年,复壮效果显著。云杉并非是难于管理的植物,但却是病害多发的一种常绿树,人工管理区域必须保证基本的肥水与药剂供应,才能防患于未然。天然云杉林必须做好病害的观察和诊断工作,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本实验进行的云杉复壮措施实施简便,注重细节,并已经经过实践检验,推广与应用前景广阔。

张雪松 唐山市大城山公园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凤凰山云杉生长量
湘北绿桐I号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分析
北大河林业局森林生长量、枯损量调查与分析
在凤凰山上
云杉大苗的起苗与包装
云杉的管理与栽培技术探讨
凤凰山
凤凰山歌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云 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