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档案”讲生动故事
——电视节目《档案》的文本分析

2015-07-14王珍珍山西大学文学院太原030006

名作欣赏 2015年14期
关键词:高潮档案栏目

⊙王珍珍[山西大学文学院,太原 030006]

用“档案”讲生动故事
——电视节目《档案》的文本分析

⊙王珍珍[山西大学文学院,太原 030006]

在当下国内电视节目普遍缺乏创作自信心和类型节目同质化泛滥的背景下,北京卫视于2009年2月4日推出了故事类纪实栏目《档案》,经过时间的检验与市场的淘洗,最终成为了口碑与收视率双赢的金牌栏目。本文将从叙事文本方面对这档节目进行探讨,并揭示这档故事类栏目成功的秘诀。

叙事 创新

北京卫视推出的故事类纪实栏目《档案》,经过时间的检验与市场的淘洗,成为了口碑与收视率双赢的金牌栏目。在当下国内电视节目普遍缺乏创作自信心的语境下,这档原创节目无疑给了业内一剂强心针;在类型节目同质化泛滥的背景下,这档精品栏目又引领了创新浪潮。综观荧屏,以揭秘、解密为主旨与立足点的栏目屡见不鲜,而《档案》能够一马当先,与自身的创新形态是分不开的。这档故事类栏目成功的秘诀,无非是“讲好故事”的成功驾驭,本文将从叙事文本方面对其进行解析。

叙事是民族文化心理和社会心态的反应,优秀的叙事文本采取独特的叙述视角带给受众共同的心理认同。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将情节定性为悲剧艺术最重要的成分,他指出情节是行动的摹仿,是事件的安排。亚氏的理论,奠定了叙事艺术中情节至关重要的地位。情节是叙事结构的重要指数,推动了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与结束。《档案》的成功就在于叙事本体的独特:别具匠心的叙事结构,线性叙事的深度挖掘,戏剧式叙事的细节呈现,意味深长的结尾构造。总而言之,《档案》的叙事成功在于一个好故事的建构。

开篇——在叙述体式上《档案》将戏剧的闭锁式结构融入电视视听叙事手法中,而不是采取因果结构叙事。在叙事有限的时空中,有层次地多角度地展示复杂人物关系与矛盾不断积累导致的高潮爆发过程。闭锁式结构将“矛盾危机”一开场就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设置悬念吸引观众很快进入剧情,同时这一结构使得叙事艺术布局紧凑,结构严谨,增强了节目的感染力。《溥仪新生记》中开头就是三维模拟制作的场景:一道铁门,一位少妇摁响了门铃。这个铁门是哪儿的?这个少妇是谁?她来干什么?这一连串的疑问都抛给了观众。开篇就营造了特殊的环境、特殊的人以及压抑的情绪,这种叙事艺术立刻就将观众征服。闭锁式结构的特点还在于运用“回顾”式的方式表现人物的性格和事件的前因,将从前发生的事件和当前的关键性戏剧点贯通形成因果关系,以紧凑的节奏集中描绘从高潮到结局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叙事的历时性展现岁月风云,体现人物命运与人物关系的变幻莫测。档案类节目都以解密、揭秘为立足点,以引起观众的好奇心为叙事策略。《档案》给人耳目一新感觉的首先就是巧妙的悬念设置。闭锁式结构使得叙事结构别具匠心,这一结构成就了《档案》的独特叙事,以集中地讲述高潮爆发的前因后果而生动紧凑地组织了全片,给予节目一个精彩开篇的同时,更给人环环相扣的紧张观影感受。

发展——亚里士多德在美学著作《诗学》中说过:“情节既然是行动的摹仿,它所摹仿的就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如亚氏所言,“完整的行动的摹仿”就能达到叙事艺术震撼人心的效果,即使在叙事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语境中,简单的线性叙事依然具有纷繁复杂并让人眼花缭乱的多线索叙事所不能超越的魅力。《档案》就成功地运用线性叙事讲述了一段段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

《档案》的叙事内容分为时代大叙事与个人小叙事两种类型,以此形成气势磅礴的史诗风格和凄婉哀伤的抒情基调。栏目记录声震寰宇的著名战争、扭转乾坤的历史会晤、举世瞩目的社会事件、备受关注的人物命运,这些选题都以别致的角度切入,没有对事件进行高屋建瓴的俯瞰或者教科书般的照搬,而是用一个个生动的细节进行线性的衔接。无论时代大叙事,还是个人小叙事,节目的创作思维都不追求复杂多变的叙事线索,而是另辟蹊径,对事件进行侧写,发掘事件背后的真相。《“铁娘子”撒切尔与〈中英联合声明〉》中,从撒切尔出席1997年香港回归仪式却回避了一切有关“香港回归”问题的采访切入,在阐释中英复杂较量的主旨诉求中,没有书写剑拔弩张的历史事件,而是以中英谈判中的重要主角——撒切尔首相为切入点,以历时性的线性线索侧写了中英较量。《档案》在翻动厚重磅礴的历史档案的同时,折射出真实敏感的人类内心,在观照政治属性与历史风云的主旨诉求中,《档案》对于史实资料重新梳理,涤荡流言蜚语,以线性逻辑叙事,还原事件的真相,给予大众更真实广袤的观影感受。

高潮——《档案》的戏剧化叙事凸显了这档节目的叙事本体特色:纪实风格的故事化处理。叙事艺术的魅力很大程度来源于高潮,《档案》在叙事历程中,对于高潮的把控,成就了这档节目在日趋多元的文化语境中的视听魅力。节目采用好莱坞三分钟悬念解套法来形成若干悬念,在揭秘的过程中,创造出高潮迭起的叙事节奏。“悬念”的设置给予了这档节目源源不断的叙事灵感,构建文本最具活力、最富张力的艺术元素。这一机制建构了一个危机四伏的情境:剧中的阴谋策划人和观众都知道当事人已身涉险境,自身安全受到威胁,甚至连当事人自己也知道这一情况,但其后果如何,局中人和观众都被蒙在鼓里,以此造成了伴随着恐惧感与紧张感的高潮,观众的收视心理受到极大刺激。《美国奥罗拉影院恐怖的一夜》开篇就以舞台独幕剧的形式,制造了一个充满悬疑气氛、紧张万分的戏剧空间:美国奥罗拉市巴黎大街的公寓内,罗德里格斯被楼上狂躁的音乐吵醒,上楼找邻居理论。在深夜孤寂的楼道内虚掩的大门前,手足无措的罗德里格斯不知道自己已经一只脚迈进了“鬼门关”。悬疑的音乐、阴森的空间将高潮到来前的恐怖戏剧环境营造得扣人心弦,观众此时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发现”与“突转”必须由情节的结构产生出来,成为前事的必然的或可然的结果。“发现”与“突转”作为叙事技巧,为高潮的爆发做了情节的铺垫与转折。《美国奥罗拉影院恐怖的一夜》在第一个高潮(罗德里格斯是否会死于非命)平复之后,以“突转”的方式掀起了又一个叙事高潮——震惊世界的“奥罗拉影院屠杀惨案”。高潮的力度与强度逐步增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高潮设置中,观众的心理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欣赏心理期待又进一步加强了。

情感高潮与情节高潮的共时性与历时性在节目中以情节的铺展与情绪的渲染为手段来多层次地呈现,《档案》的叙事艺术成功得益于蕴含了情感与情节的双重高潮。凭借剧情情节的跌宕起伏、环环相扣,高潮激烈爆发的同时,观众观影过程中情绪情感不断累积直至宣泄与爆发。艺术化的情感在戏剧化的叙事中,以情节的爆发点为起讫,激活了观众的情绪点,以对生命的高度关注和对人类本性的探索作为激活人类情感共鸣的符码,增强了《档案》的叙事厚度与深度。

结尾——“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成为当今社会的两大标签,随着社会多元价值体系的建立,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下,对于社会各个领域经典价值体系的“裂变”,以批判和解构为宗旨对当代社会精神体制进行反叛。后现代主义作为人类命运的忧思者,也是反抗非人性的代言人。《档案》这档先锋纪实节目,其结尾就契合了时代思潮。

《档案》的结尾以干脆利落的形式表现出超越主流认知体系的个体关怀,以平等交流的姿态,呈现出当时代大幕落下之后,那份对于人生、对于历史的思辨与坦然。结合时代大叙事的叙事题材,《档案》背负厚重历史诉求与政治元素,契合社会主旋律和核心价值观,但纵观全局,除了风云际会的时代背景,你能感受到全片折射出的人性光辉。即使在个人小叙事中,对备受瞩目的社会名流的“碎片化”的生平展现,没有人云亦云的道德评判或者娱乐八卦,留下的是对人性动人光辉的追忆。《那些年邓丽君留下的未解之谜》结尾处,邓丽君甜美婉转的歌声带给人无限追思,更能在人们心中泛起层层涟漪,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让观众产生“斯人已逝,幽思长存”的哀伤诗意。结尾,在为戏剧化故事划上句号的同时,带给观众无限的思辨意识。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中,《档案》以亲切平等的姿态在娓娓道出一个个扑朔迷离的故事之后,如一个洞察世事的朋友向观众传播节目的理念,并以富有感情又委婉自然的方式传递给大众种种情思。

《档案》的成功很大程度源于“好故事”的讲述:别具匠心的叙事结构,线性叙事的深度挖掘,跌宕起伏的高潮设置,意味深长的思辨结尾。总而言之,《档案》的叙事特色,在于全局观照,在于开头、发展、高潮、结尾各个环节的精致把控。

故事类纪实栏目《档案》最优化运用电视视听手段构建叙事特色,以富有层次与动态的双重节奏和精彩纷呈的叙事本体满足了当代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以精品化意识为指导方针,日益蜕变为一档极具影响力的品牌栏目。这档原创纪实栏目,在穿越磅礴历史风云的同时,以人性与情感的细致表达,超越主流认知体系的个体关怀,传达出那份对于家国命运与生命体悟的真切认同。

[1][法]皮埃尔·卡尔迪尔.关于电视[M].徐钓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

[2]高鑫,周文.电视专题[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3][美]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盘剑.影视艺术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5][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6][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王珍珍,山西大学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美学。

编辑: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高潮档案栏目
声音栏目 与您同行 食安天下 掷地有声
百折再看高潮来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Baa, Baa, Black Sheep
中共在国统区掀起的两次宪政运动高潮
栏目主持人语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北京卫视《档案》的叙述方式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