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造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2015-07-13赵耕

园林 2015年3期
关键词:鼠尾草薰衣草花园

文·图 ◎ 赵耕

>GARDEN SHOW Ⅱ本期专题·私家花园秀Ⅱ

不造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文·图 ◎ 赵耕

5年前,我拥有了自己的花园,在北京郊区,大约800平方米。这个面积对花园来说颇为尴尬,比常见的住宅花园大,又够不上“大花园”的标准,也尝试找过景观设计师,却总觉得他们拿出的方案不够“走心”,还不如自己来设计、建造。

本期专题策划 ◎ 陆红梅

这一折腾,一下子就花去了将近4年时间,反复修正,甚至推倒重来,花园才有了今天的样子:第一年,铺装花园“主干道”,在前院外围堆假山,挖“8”字形的荷花池,建藤架和瓜架,在东南角开辟一小片竹林;第二年,将前院中心部分化整为零,建红砖花池、平台、汀步,造宿根花境,又在花园西北角单独建了月季园;第三年,将最初只有一面的假山改造成岩石园,改造后院,进行硬质铺装,为月季和铁线莲架设方尖碑花架……灰头土脸的三个春天过后,我的花园终于有了想象中的模样 ,我将它命名为“Neverland”。住在里面,我可以永远拒绝长大,永远做个快乐的彼得潘。

花园设计

如果你也想当自己的花园设计师,请务必先从“读万卷书”开始。这几年我把市面上所有能找到的国外花园设计书都搬回了家,塞了满满一柜子。那些充斥着美丽花卉图片的花园书虽然好看,却只能用来提升兴趣,很难真正帮到你。就像室内设计分为“软装”和“硬装”一样,你总不可能不铺地砖、不刷墙壁,先买一堆漂亮窗帘和灯具回来吧?花园设计也一样,最忌讳只见细节,不见全局。首先要明确风格和结构,把所有的土木工程都做好,然后再考虑种什么花、什么草。

这么多花园书看下来,有两本我愿意不厌其烦地推荐:一本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庭园规划与设计》,另一本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的《花园规划与设计》。前者全部是实用设计案例,初学者找个与自家花园大小、形状类似的,照猫画虎就好;后者更是涵盖了花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如何铺地架桥到如何用修剪下来的树枝做花园装饰,堪称一本百科全书。

可能的话,在真正开始设计花园前,你还应该多出去走走,看看其他人家、其他城市、乃至其他国家的花园,会大有收获。去年我就在荷兰的扬·博卡姆普花园见到了一座和我家花园先天条件极其类似的庭院,如果早认识它几年,我的花园建造会少走多少弯路啊。

2. 小桥与藤架,造园第一年的产物

1. 养护简单的观赏草运用得当,便是花园的焦点

造园

是的,造园过程中我犯过很多错误——有些至今还没来得及纠正。曾经以为,铺好道路,有了假山、池塘、藤架这些基本要素,其余位置只要随心所欲种上喜欢的植物就好。事实却远没有这样简单,如果不把花境化整为零,到了北京多雨的夏季,所有美丽的植物都会疯长起来,毫不客气地彼此倾轧,而酷热的天气和可怕的蚊虫让你根本不可能走进草丛去照顾它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倒伏得一塌糊涂,在秋天还没到来前就变成一片荒草。而那些可供行走的汀步石,早在6月就找不到它们的影子了。

于是我用了一冬天的时间设计、画图、选材料,在第二年春天把花园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二次改造。《庭园规划与设计》的封面图就挺适合我家花园的中心位置,不必非去找和书上一模一样的材料——要知道,那些国外花园里使用的材料,99%国内根本就找不到——选相近的替代物就好。工人拉来附近拆迁留下的一车旧红砖,铺设了高低错落的长方形花池和一座平台。砾石路是我一直喜欢的,也是欧式花园重要的点睛要素。听很多人抱怨过,砾石路不适合北京,用不了几年就会被灰尘和杂草湮没。其实,只要铺上一块地布,再盖上有足够厚度的石子,就能很好地防止杂草,还不放心的话,在地布上洒些除草剂吧。

3. 山顶小亭是最后完工的部分

园子的西北角紧靠菜园,大约有100多平米的面积,原是一块低洼地,杂草丛生,我把它改造成了一直想要的月季园。所有的构筑物一律使用白色,全力衬托花朵的绚烂。木凉亭和铁艺拱门、花架都是定做的,其中木凉亭的造型来自波士顿的一座花园。

月季园中的白色石子路在铺设前经过了审慎的考虑,毕竟北京风大土大,白色的路面并不是最适宜。最终的方案舍弃了地布,底部直接用水泥硬化,两边用截短的原木围边以利排水,然后在沟槽内铺满白石子,再在上面放置汀步石。落叶的问题可以用大功率吹叶机解决,白石子大约每5年铲出来清洗一次即可。即使是无花的季节,白色道路与白色凉亭、白色拱门、白色花架,也能构成花园中最醒目的焦点,尤其是在阴暗的天色或是月光下,仿佛大雪铺地一般皎洁浪漫。

月季园北边的狭长后院,第一年是一片野花草地,夏季绚烂的时候真的很美,但同样会遇到倒伏的问题。于是转过年来,我把这里也铺上了地布,再铺上厚重的大号渗水砖,留出位置建了3座木制方尖碑,每座方尖碑爬一棵月季、一棵铁线莲,以此和月季园中的花朵形成呼应,使月季园的存在不至于太突兀。如今不到两年工夫,长势旺盛的藤本月季几乎要把2米高的方尖碑完全吞没,每年5月底也成了我家花园最美的季节。

月季虽美,却不能盛开整年,因此我在月季园中种植了四棵乔木:两棵海棠、一棵杏和一棵山楂。杏和山楂树形优美,且丰产,盛夏的杏子和深秋的山楂都很有观赏性,它们的春花也养眼。更美丽的则是一棵西府海棠和一棵垂枝海棠‘Louisa’,花开之日一时占断春光,即使月季尚未开放,它们的存在也让这个角落丝毫不会冷清寂寞。

另一个曾经令人头疼的角落是园子西南角的小山,中国人造园总喜欢有山有水,这座小山紧靠荷花池,近水的一侧叠了山石,做了瀑布,相当漂亮,可背面只是用黄土简单地垒高,很快就长满荒草,不但一点没有想象中的野趣,甚至是有碍观瞻。两年后我终于下决心把这里改造成岩石园。中国传统花园里没有什么岩石园,只有假山。假山寸草不生,岩石园的主要目的却是为那些低矮美丽的高山植物提供生长空间。所以施工前一定要和师傅沟通好,简单一句话——要土包石,不要石包土。工人们运来两大车山石,还动用了吊车,土山总算变成了石山。

虽然很难找到国外岩石园中那种朴拙浑圆的大石头,这座用假山石造就的岩石园效果还是相当令人满意的。我在石缝中种植了薰衣草、美国薄荷、绣线菊、玫瑰、卫矛、花叶草庐……主角则是各种景天。第二年又在山顶建了一座小凉亭,顶上爬一棵亭亭如盖的紫藤。现在,曾经棘手的“荒山”反而成了园中最整洁、最好打理的一角,在凉亭下挂一只大号铜管风铃,风起处,花园中便回荡起欧洲小城的教堂般的钟声。

6. 低矮的草花柔化了道路的边线

植物选择

说到花园控们最喜欢谈论的植物种植问题,借用已故香港时尚评论家黎坚惠的名言——“购物的最大诱惑,是本地无。”得不到的才最好,这是人的普遍心理。具体到花园中,常见东北园主吵着要种三角梅,广东园主闹着要种海棠树。不是不能成功,但往往要付出十倍的精力与财力。不说别人,我也曾无数次在园中试种鲁冰花、香豌豆、法国薰衣草……可那些在国外花园中开得如梦如幻的家伙,到了我的花园里,轻则水土不服,重则一命归西,甚至根本就发不了芽。

痛定思痛,什么是最好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北京冬天的酷寒与碱性土壤种不了那些五彩斑斓的绣球和杜鹃,但是牡丹、芍药、月季……这些美丽的蔷薇科植物偏偏要经过严冬的洗礼才会开得更艳呀。

如果实在放不下某种花园情结,你也可以寻找相似的替代物。比如草坪,一片如荫的绿草确实会为欧式花园“提气”,但对北京的家庭花园来说,完美草坪不易得。首先,它可不能用种草籽的方法,必须得铺草皮,才不会留下一块块难看的“斑秃”,而草皮每隔几年就要更换一次,造价相当可观;其次,草坪需水量非常大,除非你不在意它是碧绿还是枯黄;再次,也是最要命的,草坪一周起码要修剪一次,特别是在夏天。

7. 春之海棠

8. 多使用白色、蓝色、粉色这些清浅的色彩,会在视觉上扩大花园空间

9. 最梦幻的五月

10. 秋之红叶

11. 冬之丹柿

其实,匍匐福禄考、垂盆草、穿心莲、佛甲草、匍匐百里香……以上这些植物都可以替代草坪,并能在北京成功越冬。特别是匍匐福禄考,它极耐寒、耐旱,可以有效覆盖地面,控制杂草。一年有9个月的观赏期,大部分时间是翠绿的,入冬之后转为优雅的酒红色。最大的优点是,每年春天能开成一片壮观的绣花针垫,日本人说的“芝樱”就是它。只是有一点必须提醒一下,这些草坪替代物有个共同的特点——不能踩!

再说薰衣草。人人都爱薰衣草,那一片连绵起伏的蓝紫色花海,符合我们心中对于“浪漫”的所有想象。但能够适应北京气候的薰衣草品种太少,很难种出照片中的“普罗旺斯效果”。与其年年栽种,年年伤心,你不如改种同样有直立蓝紫色花穗的荆芥、藿香、婆婆纳、分药花或者鼠尾草。

这其中在北京表现最好的就是鼠尾草。一年生鼠尾草每年春天在北京花乡的路边市场大约5毛钱就能买到一棵,入地后能热热闹闹一直开到11月,夏天基本不用浇水,否则很容易猛窜起来。嫌年年种植太麻烦的话,也可以选择宿根鼠尾草,坚持花后修剪,一年能开四五茬。它的株形和颜色与薰衣草最为接近,对植物不太了解的人很容易把它错认成薰衣草。为了得到轻盈浪漫的效果,我在花园的中心位置造了一片蓝白色花境,宿根鼠尾草‘蓝山’‘雪山’和‘五月夜’是其中的骨干植物:每年5月,它们与浅粉色的蔷薇,丝绒质感的猩红色藤月‘福斯塔夫’同时达到盛花期,是整座花园最具梦幻色彩的一角。蔷薇花落,纯白品种‘雪山’又成为我家那棵巨大的紫色铁线莲‘波兰精神’完美的前景;一直到仲秋时节,星星点点的鼠尾草还可以与盛开的紫菀和邱园蓝莸形成呼应……无论主角是谁,蓬勃的鼠尾草永远是蓝白花境中最忠实、最出色的配角。

我的花园中有将近300种植物,我用其中9种拼了个九宫格,依次是欧洲雪球、垂枝海棠‘Louisa’、欧月‘玛格丽特太子妃’、铁线莲‘波兰精神’、荷花、猬实、矢羽芒、紫藤、木绣球‘Annabelle’。

12. 九美图

如果说5年花园生活让我悟出了什么道理,那便是一句话——与大自然合作而非对抗,你便能收获最美的结果。赵耕 80后北京人,《北京日报》编辑,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爱花园、爱香水、爱足球,爱一切美丽而有生机的东西。新浪微博@广藿

猜你喜欢

鼠尾草薰衣草花园
薰衣草,都可以用在护肤品中?
可爱花园
绒毛栗色鼠尾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夜晚的花园
一望无边的薰衣草
鼠尾草酸对β-淀粉样蛋白损伤的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亚临界水萃取康定鼠尾草中丹参酮类成分工艺的优化
南京地区薰衣草育苗技术
鼠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