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体的时装化
——读珍妮弗·克雷克的《时装的面貌》

2015-07-13周姗姗北京服装学院100029

大众文艺 2015年12期
关键词:面貌内衣化妆

周姗姗 (北京服装学院 100029)

身体的时装化
——读珍妮弗·克雷克的《时装的面貌》

周姗姗 (北京服装学院 100029)

《时装的面貌》一书把时装置于现代性发展语境中,探讨时装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及其与身体相互作用的问题。本文将克雷克展示的时装的面貌概括为三个主题:时装的技术化、偶像化和性别化进行解读。

身体;时装;技术化;偶像化;性别化

《时装的面貌》是美国时装文化研究专家珍妮弗·克雷克的重要著作,该书综合了文化研究、社会学、艺术史等跨学科的研究成果来寻找时装的真正面貌。阐述的中心论题是:时装系统如何受到社会行为的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社会行为,这种阐释时装的方法引起理论研究界的广泛关注。克雷克把身体和服装联系起来解读时装的概念,指出身体在两种意义上来说是被建构出来的——既被身体技术所建构又通过习惯性表现方式或具体生活得到体现。因此,“时装是一种文明技术,即自我形成和自我表现过程中公认的行为准则”。

一、时装技术化

如果说身体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最原初的工具,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改善这个工具的条件与应用来更好地认识世界。时装就是改善我们身体“工具”的有效技术。因为身体是感知世界的重要而有缺陷的工具,时装便依赖身体又试图改造身体,表现身体又制造身体。这里的时装不单指服饰,还指形成和表现身体的技术(如:化妆、健身、整容等),这种身体技术和服饰技术使得身体、时装契合于环境又有别于他人。身体通过服装、化妆品和举止而得到改造的种种技术形成妇女的个性、性别特点和社会地位。

化妆是女性身体管理过程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女性似乎总是时刻仔细观察自己的身体并挑剔地找出缺陷之处,然后勤劳地改正它们,尽管在改造身体的过程中技术会带来肉体上的痛苦,却仍然受到女性们的热烈追捧。波德莱尔在《现代生活的画家》一书中赞美化妆:“使用香粉搽面,目的和效果在于使自然过度地洒在脸上的各种斑点消失,在痣和皮肤颜色之间创造出一种抽象的协调,这种协调和紧身衣产生的协调是一样的,这就立刻使人接近了雕像。也就是说,接近了一种神圣的、高级的生命。”对于波德莱尔来说,人为的东西将人和粗糙的自然区分开来,是在自然之上进行进一步的润色和提高,而通过技术改善自身的这种行为,其实也就使得人的自然身体向社会身体转变。现在,适度的化妆被认为是对他人的礼貌和尊重,作为视觉技术的化妆和嗅觉技术的香水成为西方人主要的身体装饰。

二、时装偶像化

克雷克女士在书中利用对美国模特体重的调查结果:一般的模特、舞蹈演员和女明星的体重比95%的妇女要轻,美国的模特体重现在比一般的美国妇女轻23%”,可她们却是当代妇女的榜样。老佛爷卡尔·拉格菲尔德说:“那些攻击我们的模特太瘦的人,都是躺在沙发上看着电视吃着薯片抱怨的肥妇人,她们不过是嫉妒罢了。”这番话引起一些社会人士的反感,但更多的人还是愿意为了拥有骨感美的理想身体付出努力。女性按照大众传媒中大篇幅宣传的化妆、减肥、健身、整容技术和各种有关完善外表的教导改造自己的身体。大众消费媒体的疲劳轰炸使得所有女性坚信,改造自己的身体成为偶像化形象的目标不仅美好,且完全可以实现。然而她们不知道的是,理想形象实际上是对时装模特特征大规模改造的结果,在消费主义和大众媒体的价值导向和审美标准的操纵下,摄影师通过道具、时装等来塑造模特的身体。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谈到驯服人体的一种力量——纪律,“纪律是要建立一种关系,要通过这种机制本身来使人体在变得更有用时也变得顺从,或者因更顺从而变得更有用”。现在离福柯描述的年代已远去,但看似为人们提供更多选择自由的大众传媒就是一种更新的监禁系统,无形中规训着消费者的思想和行为。消费社会中的时装系统通过大众媒体营造出理想偶像,是在建立一种人际关系。它首先通过塑造超级模特,使得女性们对自己的身体感觉糟糕,然后许诺给消费者:若你们采用了我所提供的各种技术,你将得到的是快乐——一种由外界判断的,他人目光中的快乐。拥有这种被羡慕的快乐的人,于是成为了有魅力的人。这就造成一种矛盾的现象:人们追求身体自由,又甘愿忍受消费文化对身体的“暴力”。

三、时装性别化

与外衣相比,内衣以它对身体的表现能力加强了身体的魅力,并成为“外衣”和理想“女性”体形的基础,更加突出时装的性别化特征。人们都认为内衣裤是贴身之物,这种说法实际上把内衣放在了最具色情意味的焦点。因为内衣是赤身裸体之前最后的一个预备阶段,一个穿衣服与赤身裸体之间的“中间阶段”。妇女们常常能体会到内衣的性意味,她们选择的内衣不仅有装饰特点和修饰体形的功用,而且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诱惑力。”

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中说,女人的风度从姿态、声音、见解、表情、服饰和品味等体现出来,女性必须观察自己和自己的行为,因为她给别人特别是给男性的印象,将会成为别人评判她一生成败的关键。因此,她把自己变作对象——而且是一个极特殊的视觉对象:景观。由于内在于女性的“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双重目光,女性无时不刻地注重服装对身体的建构,内衣成为一种将身体描绘成一种神秘场所的技术,更加得到女性的重视。反观消费社会中的男性内衣广告,男性模特似乎越来越趋同于女性,他们观察自身的身体,同时成为视觉对象,他们迎合摄影师的需求去表现自己,使得男性身体转化为注视、显示和装饰的对象。时装的性别之分乍看是通过男女模特不同的身体展现有所表现,可是这种性别区分的表现方式、时装系统中不同性别的身体观念似乎是越来越模糊了,一切都只向着一个目标:通过裸露,唤醒人们的欲望,激发人们的消费。

总的来说,《时装的面貌》为读者展示了当代重要的时装现象,讨论了众多影响时装发展的社会行为,大大扩展了时装研究的范围,使得“时装”成为一个泛化的概念,时装原本的意义似乎不再单纯,而是成为一种在不同时期和社会背景中必然发生的规律。时装有无数幅面孔,它与身体相互作用,借助于有关服装、装饰和身姿的规则来体现社会性身体的特点,被时装装饰的身体也不断根据自我的种种变化在时装方面得到重新造就。而如果与身体脱离,时装却不再拥有任何实质性的面孔,易变却虚无,仅仅是一种伪装。时装应被看作“身体性自我”的积极技术,各种技术的常态化使得身体可以达到甚至超过一种审美标准,而这个标准是我们自然的身体通过自我发展无法达到的。通过大众传媒所渲染的时装技术获得理想身体,人们因此得到“快乐”,这也是消费社会中时装的独特面貌。

[1][美]珍妮弗·克雷克著,舒允中译.《时装的面貌》.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2][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著,程相占译.《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商务印书馆,2011.

[3][美]约翰·伯格著,戴行钺译.《观看之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英]乔安妮·恩特维斯特尔著,郜元宝译.《时髦的身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面貌内衣化妆
2022 秋冬中国内衣色彩流行趋势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给语言“化妆”
化妆
新·面貌
“中国内衣文化周”蓄势归来
好奇北极熊“穿”内衣
少女的化妆
办好一处书屋改变全村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