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保障

2015-07-13毕琳琳大连艺术学院教务处116600

大众文艺 2015年12期
关键词:分院艺术类指标体系

毕琳琳 (大连艺术学院教务处 116600)

艺术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保障

毕琳琳 (大连艺术学院教务处 116600)

艺术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是指艺术类专业教师进行艺术教学和组织艺术教学的能力,是艺术类专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本文从艺术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和体制保障提出几点经验供其他学校参考。

艺术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

我们认为,艺术类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显性能力和隐性能力,显性能力主要指教师的教学基本素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隐性能力主要指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教师专业建设能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针对艺术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本文就艺术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保障提出以下观点,希望能对其他学校有借鉴意义。

一、构建艺术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体系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所谓指标,指的是衡量目标的单位或方法。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内容的具体规定,根据教师的多方面表现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它规定评价哪些方面,可以是量的要求也可以是定性要求,或者两者兼有。艺术类专业具有其特殊性,因此要从专业理论与实践、艺术类专业之间的差异等多方面研究构建起符合艺术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我们认为,构建艺术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全面性与简明性原则。即所有可能影响艺术类教师教学能力的因素尽可能都要被考虑进去,同时又要做到条理清晰,层次结构分明,避免指标体系过于繁琐复杂。

第二,特殊性与可比性原则。设计具有艺术类专业特色的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判的结果对艺术类专业领域的教师一般都适用,并且可以在这些教师之间进行比较。

第三,可靠性与可操作性原则。即评判结果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反映应该是有效的可靠的,同时评判过程易于理解和操作。

第四,科学性原则。建立指标体系要有统一的分类基准,各项指标都有明晰的内涵,指标的外延互不交叉和重叠。

二、艺术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内容

1.指标体系清晰,考核权重合理

我们构建的《艺术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四个一级指标,分别是教学基本素养、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根据各一级指标分别占15%、40%、15%、30%的权重,每个一级指标下设至少4个个二级指标,合计40个二级指标,部分二级指标的权重根据教师的职称高低会有权重分配调整,例如“参加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情况”总权重是10%,但助教此项权重3%,副教授及以上此项权重17%;“参加专业培训及相关水平测试情况”总权重是10%,但助教此项权重17%,副教授及以上此项权重3%,两项的权重和20%不变,但是根据职称的不同,对教师提出不同的权重要求,可以按阶梯提高教师的能力,避免了一刀切,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2.根据指标体系制定相关考察表格

为了更好地考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我们根据《艺术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修订了日常听课记录并向各专业提供教师业务汇报考核参考用表:《理论课授课、质量考评参考标准》《音乐、表演类技能(实践)课授课质量考评参考标准》《艺术设计、美术类技能(实践)考评参考标准》。将教师教学能力的日常考核和教师业务能力的综合考核结合在一起,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变成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提高的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调动了教师自我提高的意识和主动性。

三、艺术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保障体系

1.组织保障

建立了领导管理体系,分学校、分院两级进行,校级教学例会每两周一次,在每个月的第一周和第三周星期五上午召开,由教学副院长王贤章主持,教务处具体组织,督导副院长参加,督导办、实践中心协助;每学年第一次教学例会为全校性的大型教学工作会议,放在开学前一周召开,院务委员会和所有中层以上干部都要参加,会议的主旨是以教学为中心协调全校各方面的工作。分院的教学例会每周一次,由分院院长主持,副院长具体组织,各教研室主任或全体教师参加,放在每周五;周三或五下午为教研日,时间不得少于两个小时。依据教学工作的需要,教务处可适时组织各种类型的专项工作会议,时间安排要同分院例会错开,内容要相互衔接。

2.制度保障

(1)建立了教学检查督导体系。每学期期初、期中、期末进行教学大检查,采取各单位自查和学校检查的方式进行。学校到各分院(部)检查和听取汇报,分析评估各单位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状况,研究确定各单位的整改措施。

(2)落实学校、分院、教研室三级查课、听课、评课制度。教务处每个月检查一次查、听课情况,作为分院领导月考核的内容。教学助理在上报查、听课情况时,要杜绝虚报和造假行为。

(3)年终总结考核机制。每学期组织教师业务汇报,每学年末组织教师学年考核。

3.其他保障

(1)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学校还组织了教师课堂竞赛、第一课堂实践教学观摩交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2)学校又新建了一批播音工作室和美术工作室等实践教学场所,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空间,也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体现提供了更广阔的场所。

[1]刘慧,王贵成,冯军.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探讨[J].职业时空,2010(6).

[2]束人龙,新建本科院校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1(5).

[3]陈凡,吴跃文.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标准体系研究_以美国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10(9).

[4]刘丹平,杜洪振. 浅论高校青年教师发展性教学评价[J].江苏高教,2009(6).

[5]周萍,纪志成.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 2011(2).

毕琳琳(1981—),女,辽宁大连人,讲师,硕士,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研究。

猜你喜欢

分院艺术类指标体系
探秘霍格沃兹分院式
艺术类专访心得
来听,分院帽之歌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旗袍秀——旗媛淑院福清分院揭牌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艺术类金币收藏作品
大型公立医院联办分院药剂科管理之探索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