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影视通识教育体系改革

2015-07-13陈卫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与艺术系215104

大众文艺 2015年12期
关键词:通识社团影视

陈卫萍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与艺术系 215104 )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影视通识教育体系改革

陈卫萍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与艺术系 215104 )

高校影视通识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增加创新培养内容;在教学方法上也需巧用资源进行创新;在考核上,需重视过程性考核和作业表现,在过程与实践中激励创新;在课外活动方面,可以利用新技术延伸课外学习与指导,联合兄弟社团开展活动实现资源互补碰撞灵感火花,此外,还要积极参加相关的竞赛活动,在较量中激荡思维创新求变,不断提高。为激励创新,还需建立相关的保障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改革

在被西方学者称之为“图像时代”的今天,视觉文化成为核心,影视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当今社会最具代表性同时又是影响最大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传播方式。影视本身就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然而目前各类影视通识教育课程更多地将其教育目标设定在宽泛的提升人文素养和艺术审美方面,而忽略创新教育的培养。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中国新常态下,作为大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影视通识教育应当有所作为弥补缺失,在更高层面上实施素质教育。如何对高校影视通识教育体系进行变革以更好地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重点推进。

一、 教学体系上的变革创新

1.教学内容的调整:增加创新培养

目前高校影视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影片欣赏和“知识”传授。这从目前市场上种类繁多的影视鉴赏类教材就可见一斑。如某本作为教材的《影视艺术导论》几乎涉及了影视艺术的所有知识,包括了世界电影简史;中国电影简史;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电视发展史;电视特性与电视艺术;影视艺术鉴赏理论;影视艺术鉴赏实践。这样的体例看似完备,但限于篇幅,很多时候只能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由于浅显,学生的实际收获非常有限。再如某本名为《影视与影视鉴赏》的教材,包括了这样一些内容:影视知识入门;影视鉴赏基础;影视文本解读;影视评论写作。这本教材有助于学生初步掌握影视艺术的本体特征,提高学生影视鉴赏水平,然而在阐述方面又有过于理论化的倾向,不利于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有,戴锦华著《电影批评》和杨晓林主编的《影视鉴赏》着眼于影视作品的细致的分析,以此来渗透各种电影理论和知识。通过对以上代表性教材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虽然各教材有各自的编写原则和指导理念, 然而“知识”的传授都被置于首要的地位,至于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这些教材中鲜有体现。

为了改变上述情况,就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创新和能力培养的部分,教师可以根据授课需要自编讲义,比如增加电影编剧学的内容,带领学生鉴赏影片时分析编剧的巧妙用心以便创作时借鉴,比如增加对微电影的介绍,并教学生利用相关的后期制作软件对视频片段进行剪辑合成,这样的调整就往艺术实践方面进行了延伸,为学生能够亲自参与体验艺术创新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当然培养鼓励创新不仅限于创作上的创新,教师还可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路和视野,譬如教师可以穿插介绍影视艺术界因创新而成功的励志故事,如作家张贤亮创造性地将荒凉当做卖点开发银川市郊的镇北保西部影视城而大获成功的经历。类似的事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2.教学方法的改革:巧用资源方法创新

很多学生是冲着看免费电影的心态来选上影视公共课程的,所以“看片评片”模式一直是影视通识教育中的主导模式。在评片的过程中,一般是教师主讲,有时教师也会根据需要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进行互动讨论。一般问答式的研讨是常见的教学方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方面未必有优势。如果教师能精心利用好影视相关资源进行设计,研讨也可以变得生动有创意。如以虚拟影迷见面会的形式来讨论某影星某影片;以影片记者招待会的形式来介绍影片,接受大家的提问;采用电影颁奖典礼形式来让学生评点佳片;还可以采用角色招聘会的形式来讨论分析角色特点以及对演员的表演要求,这些与电影相关的创新研讨形式让人耳目一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交流学习。

此外,在赏析影片时,可以采用情景置换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比如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是影片的编剧和导演,准备怎么设计剧情;可以让学生设想如果自己扮演影片中的主人公,会怎么演;如果自己是影片的摄影或剪辑,又准备如何处理画面和镜头。通过情景置换,让学生融入到影片的创作中,既有助于学生深入地体验影片,也有助于推动学生在原片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碍于师资力量及设备条件,影视通识课程一般很少会教学生如何进行后期制作。如果不教,学生很难实现微电影的最后完成。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创新一把呢?笔者曾聘请学校附近影像工作室的专业人士当客座教师来给大家上一至两节课,专门教授如何使用简便的软件进行后期制作。校外人士的讲解,不仅教了学生,同时也培训了老师,还让师生知道了相关的市场信息,当然校外人士通过介绍,也无形中可以提升自己影像工作室的知名度,这可谓是互惠互利一举多得。

3.考核方法的探索:在过程与实践中激励创新

大学公共影视课程往往是大班化的通识教育,在考核中,很多时候最后是交一篇影评。这样简单化的考核方式,学生容易通过,往往会受到学生的喜欢,但同时也会损害教育质量,因为是否在意平时的学习与最后的考核并无直接关联。对此笔者进行了改革,将总评成绩进行权重的重新设定,具体做法如下。总评成绩=平时过程考核成绩×70%+结果考核×30%,其中平时过程考核成绩=出勤表现×23%+课堂表现×23%+作业表现×24%。

这就颠覆了以往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式。在过程考核中,作业表现又被排在了第一位。这样的安排也是为了督促学生重视作业。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看,教师如能引导学生重视作业,将会产生很多令人惊喜的成绩。因为是大班授课,一个学期一般只安排一次作业,笔者要求学生高度重视这唯一的一次作业。从因材施教的角度出发,作业为分层多元的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特点来选做其中的一项。选做作业分为这么几类:第一类拍摄制作微电影;第二类编写微电影剧本;第三类写影评。为了让学生早做准备,作业要求在开课初就布置给学生。一开始,学生对拍摄制作微电影和编写微电影剧本有为难情绪,为了鼓励学生也是为了激发学生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教师会将以往学生的优秀作业播放给同学们观摩。看着同校的同龄人拍摄制作出或幽默或抒情或充满想象力的微电影时,同学们兴致非常高,因为这些微电影中的场景就来自于同学熟悉的校园生活,里面的故事和人物也反映了同学们的心声。在热烈的气氛中,教师循循善诱,告诉大家曾经他们也象你们一样担心自己做不出来或做不好,但经过努力,看看这些反映生活的微电影是多么有意思!而且那些优秀作业参加省、市及院级的相关的比赛,如微电影大赛、剧本大赛、影评大赛以及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中都有获奖。教师将获奖学生名单、获奖作品及证书一一用PPT展示出来,看得出那些年轻的眼睛里充满了羡慕和渴望,跃跃欲试挑战的种子也已经在心田里破土萌芽。

二、课外活动体系上的创新支撑

课堂上的授课时间是有限的,很多学习实践交流活动需要延伸至课外,因此需要给予课外活动应有的关注和建设,以实现立体多维的教育体系,给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有效的支撑。

1.利用新技术,延伸课外学习与指导

优秀的影片很多,不可能每一部都在课上播放介绍,即使在课堂上引导赏析的影片一般也要120分钟或更长,在课上也没有时间看完整,因此有必要利用好课外时间。教师可以建立一个FTP站点, 将上课要涉及到的电影全部上传, 供学生下载。学生在做作业时,遇到困难,需要教师帮助时,师生除了用电子邮件、QQ群、微信、微博交流外, 有条件的高校还可通过Vcampus系统(虚拟校园),实现教师在线指导与学生实时交流。

2.联合兄弟社团开展活动,资源互补,碰撞灵感火花

影视是一门综合艺术,而且与科技发展关系密切,为此,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时,教师不仅可以鼓励学生与影视社团开展合作,而且还可以与话剧社团、音乐社团、舞蹈社团、美术社团、模特社团、甚至航模社团一起合作。在与兄弟社团的联合活动中,不仅可以实现资源互补,有时候还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创意灵感。譬如有一个小组的同学在拍摄校园微电影时,就和航模社团合作,利用航拍技术拍摄了俯瞰校园的壮美景观,司空见惯的校园景象因视角的转变而顿时产生熟悉又陌生的新奇美感,着实让人激动。

3.积极参加竞赛活动,在较量中激荡思维,创新求变

学生的作业不应仅仅是一种锻炼和练习,其投注心思完成的创造性作业还可以通过课外竞赛活动带给学生、教师更多的欣喜和激励。笔者指导学生修改微电影作业参加省的微电影大赛,结果一举获奖;笔者指导学生修改影评作业,参加市广电总台的举办的影评大赛,也获得荣誉;此外,我校在各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中获得立项资助的学生微电影作品及微电影剧本,也多出自影视公选课作业。关注竞赛、参加竞赛,在竞赛较量中激荡思维,创新求变,将作品打磨得精彩耀眼,这无疑是一种学习提升;通过竞赛交流,丰富经历,同样是难得的学习和提高。而且这些竞赛的经历和取得的好成绩不仅仅可以激励参赛者,而且还可以激励后继者和指导教师,这对于培育创新进取的校园文化精神是十分有益的。

创新人才培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会存有风险乃至失误,如果高校和社会能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激励创新为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那么相信,包括影视通识教育在内的更多课程都将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1]张健.声电光影里的社会与人生:影视艺术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钟友循,何宇宏.影视与影视鉴赏[M].长沙: 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陈卫萍(1975— ),女,汉族,江苏苏州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与艺术系,人文与艺术教研室主任,高校副教授,硕士,从事影视文学的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通识社团影视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对中国影视独特的爱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通识少年·拿破仑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