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类选秀节目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讨
2015-07-13曹陆军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数码媒体系510990
曹陆军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数码媒体系 510990)
音乐类选秀节目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讨
曹陆军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数码媒体系 510990)
近些年来随着音乐类选秀节目的不断涌现,对中国音乐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甚至是已接近饱和状态。本文基于分析我国电视音乐类选秀节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希望能对我国音乐类选秀节目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节目;情感;观众;收视率
从2004年的《超级女声》到如今收视率火爆的《中国好声音》《最美和声》和《中国梦之声》等,我国音乐类选秀节目已经走过了十余个年头。毋庸置疑的是,此类节目在国家积极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部分人群的文化诉求和审美标准。但是,当我们从不同角度审视这种文化现象的时候,就能够从中发现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做出深入的思考。
一、当前我国电视音乐类选秀节目的存在的问题
(一)节目同质化,模仿抄袭普遍
当《超级女声》开播并大热时,随后各大卫视基本都开设了此类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并且在节目内容设置、评选方式等方面基本雷同,如《我型我SHOW》《加油!好男儿》《快乐男声》等节目。在《中国好声音》推出后,全国又有多家省级卫视推出类似的节目,无论是节目的编排、节目的流程都和《中国好声音》有着较高的相似性。这种一窝蜂式的制作同类型节目带来的不是繁荣,而是观众的审美疲劳。
(二)缺乏高质量的音乐人才,选手负面信息多
时常关注音乐类选秀节目的观众都清楚大多数的音乐选秀节目旨在挖掘有歌唱天赋的业余歌手,但是在音乐选秀节目舞台上却充斥着一些选秀老手,这些选秀老手们在不同的舞台上诉说不同的心酸故事,他们期许着在某次选秀中一战成名,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撇开道德不谈,这种做法亦破坏了正常的选秀规则,对其他选手不公平竞争,并且无法达到真正选秀的目的。此外,一些优秀选手成名后就爆出聚众吸毒等丑闻,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商业利益驱动,社会责任缺失
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现代社会,有些卫视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采取了一些相对不雅的方式,比如虚假情节和炒作。本来电视节目的主要目的是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帮助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使节目能够体现其社会责任。在“超女”热播期间,有女生为了获得家人经济支持参加《超级女声》而离家出走;有女生为了让自己和电视上的选手一样苗条,不合理减肥,并因此与家人产生矛盾等等,此类节目的社会责任缺失问题就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在这种主旨下,节目怎么可能成为具有社会责任,表达真实诉求的优秀节目呢?
二、我国电视音乐类选秀节目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节目的创新
优秀的电视音乐选秀类节目,应始终以创新为己任,在节目进程中,不断加入新思维、新模式,在保证节目质量的同时,给观众以新鲜感和好奇心,保持较高的收视率,这样才能使节目长时间播出。
(二)树立良好社会责任意识
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下,作为掌握话语权的电视媒体,其节目应以树立良好社会责任为基础。盲目模仿国外节目中恶俗、低级趣味等搏眼球、求收视率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因此,节目需要做好选拔优秀演唱者这个初衷,保持良好的秉性和责任意识,使节目成为具有社会责任,表达观众真实诉求的优秀节目,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做好商业利益和节目内涵的平衡
音乐内涵是电视音乐选秀类节目的灵魂,电视音乐选秀类节目的制作方和播出方需要在保证音乐内涵、节目自身质量的前提下,做好商业开发与运营推广,才能使节目受到观众欢迎,并长久存在。忽视了音乐内涵和商业利益任何一方,均不能达到节目的高收视率和高美誉度。在2012年播出的《中国好声音》,其关注焦点放在音乐本身,相对较好地平衡了节目的音乐内涵和商业开发。
(四)完善选秀产业链
作为电视音乐选秀类节目的副产物,产业链往往比节目本身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我国音乐选秀节目虽然在近十年间有较大进步,但相对国外优秀节目的完善产业链,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首先在政策方面,国家应对相关产业链的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其次节目本身应合理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完善已有的产业链营销方式,并找到新的利益点;最后,产业链的完善和创新需要兼顾社会效益,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注重其社会责任的体现。
(五)讲究宣传策略
当然,创造一个成功的音乐选秀节目品牌,仅仅注重以上几个方面是远远不够的,对节目的前期宣传、后期推广以及播出时机的选择也是一个品牌节目的必要因素。在这一方面,《中国好声音》就做的很好。它在开播之前就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强力的宣传,正所谓用极大的悬念感吊足了受众的胃口,而在受众极大的期待中又迅速抽身,给受众一种回味无穷、意犹未尽之感。这样具有创意性的策划就非常成功,在受众有不耐烦心理之前退出舞台,在受众满怀期望、翅首以待之时让受众等待,非常符合受众的悬念心理,这样获得的播出效果也很是可观。在节目的播出时机上,这档节目也非常讲究,使整个节目播出效果赢得了极大的升华。当然,在宣传的时候,不可为了博观众眼球而采取一些没有底线的宣传,要本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进行合理的宣传,树立积极的形象。
[1]黄安妮.浅析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发展[J].视听界,2012(07).
[2]任玲玲,熊磊丽.中国音乐选秀类电视节目模式的创新因素分析[J].南方电视学刊,2013(01).
[3]姚芳.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分析[J]. 中国传媒科技,2013(20).
曹陆军(1979- ),男,汉族,湖南省华容县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影与电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