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泽军笔下的“开放道德”
——以小说《正义没有追诉期》为例
2015-07-13张友文湖北警官学院武汉430035
⊙张友文[湖北警官学院, 武汉 430035]
郝泽军笔下的“开放道德”
——以小说《正义没有追诉期》为例
⊙张友文[湖北警官学院, 武汉 430035]
《正义没有追诉期》这篇小说并不仅仅以富含救赎主题和忏悔意识取胜,其中的主要人物高科长所具有的“开放道德”才是此文言说的重点。开放道德相对于封闭道德而言,后者是一种以义务为特征的道德,它源于社会施加给个体的压力,而彰显价值立场的开放道德才是伟大的。
《正义没有追诉期》 忏悔意识 开放道德 “这一个” 价值判断
2014年的《检察日报》连载了内蒙古郝泽军的两篇小说,即《关进笼子》和《正义没有追诉期》。前者讲述的是一个优秀看守所所长李卫兵是如何一步步地沦为阶下囚的。李卫兵本是有功之臣,他为筹建看守所立下了汗马功劳,且先后三十二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贡献如此卓越的看守所所长为何自己反倒被关进看守所呢?仅凭这引人入胜的情节,读者都会带着好奇的心情一路读下去。当然,其中的人生悖论也是可以说道说道的。窃以为,这个中国警察故事讲得特别好,我很喜欢,也是我在全国部分高等院校和公安实战部讲授“公安文学”时必讲的篇目之一。这个警察故事给我的感觉是非常真实的,既没有美化也没有恶搞警察,而是实事求是地描写警察形象,恰到好处地讲述中国警察故事。
若把后者与前者相较,我们会发现后者的故事性稍弱,但其间所蕴含的文学性和人生况味却不可小视。
当我第一次读《正义没有追诉期》时,认为其中的救赎主题和忏悔意识值得解读。如果进一步展开的话,还得围绕主人公张永强做文章,道出这个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张永强并不算是十足的“蛇蝎之人”,他也有良心的挣扎、内心的痛苦,沉重的负疚感使他产生了一种良知责任和道义责任。简言之,作者并没有把张永强这个人物刻画成善恶观念的寓言品,而是描绘成一个有血有肉、充满原罪感的生命个体,详细地写出了其人性由泯灭到“复活”的过程,从而使得作品弥漫着浓浓的悲剧气氛和忏悔情调。张永强这个人物与托尔斯泰《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颇为相似,他的人生也分为两个阶段,即“动物的人”压倒“精神的人”的阶段。如他在担任校长期间,不仅强奸了女教师潘玉琴,而且长期威胁,多次蹂躏她。另一阶段是“精神的人”压倒“动物的人”阶段,也就是他弃恶从善,以实际行动拯救自己的灵魂,走向道德自我完善的过程。当张永强发现自己的罪恶时,他从内心深处渴望偿还罪恶的债务,时刻都在寻找灵魂解脱的途径,绝对真诚地以整个灵魂来祈求救赎,如他多次匿名给刘新玉汇款,后来还将大笔款项捐赠给家乡建立学校。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良心不安。他每做一次善事,内心深处就会感到一种轻松,在精神上获得一种解脱。
莫言说:“数十年来,我一直坚持直面现实、直面人生,但作家不是政治家,小说不是批判文章,大家可以看看我的绝大部分作品,看看我的《天堂蒜薹之歌》《丰乳肥臀》《酒国》,看看我刚刚出版的《蛙》,可以说我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最痛的现实矛盾与冲突。写作的根本目的,不是对某项政策的批判,而是对人性的剖析和自我救赎,写人的灵魂,写人的忏悔,那才是作家所要做和可以做的。”①诚如是,《正义没有追诉期》就直抵张永强的灵魂深处,发掘其忏悔意识。文本中张永强这个人物所承受的良心折磨和心灵搏杀,均因为作者郝泽军在表现情感的同时,并没有忘记理性和道德的承担。
在文学批评多元化的时代,本人对文学伦理学批评和道德批评也是比较感兴趣的。以上所述,本人只是站在道德批评的立场上解读。但是,“无论是文学伦理学批评和道德批评,研究的对象都是文学作品中的道德现象,都需要做出道德价值的判断,并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②。由此可见,作者郝泽军在张永强这个人物身上依然彰显出人性的亮色,试图在世俗的人世图景上表现人物的良心和道德上的挣扎。
当我第二次、第三次细读文本时,我倒认为主人公不是张永强,而是那个控申科的高科长。有些读者可能不同意我的观点,说高科长在小说中露面的机会并不多,他只是一个案件调查者、事实真相的澄清者,甚至说他只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我认定控申科的高科长才是《正义没有追诉期》中的主人公自有理由。且看他对张永强所言:“‘不过,你(潘玉琴之父)放心。那桩事已经过了法律的追诉时限,我来不是要追究哪个人的责任,只是我们有责任要把事搞清楚,给当事人一个说法。’‘我’见张永祥面带难色,于是宽慰道。”实际上,“这起申诉案已经过了法律追诉期,按照规定,应不予受理。但是,面对一位老泪纵横,满腔期望而来的老人,‘我’又不忍心一推了之”。种种迹象表明支撑高科长行动的不是道德义务,而是道德情感。作为一名检察官,他没有义务去追诉这个已经过了法律追诉期的案子。那么,高科长身上所体现的就是“开放道德”,而不是“封闭道德”。
那么,何谓“开放道德”呢?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在《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一书中指出,“开放道德”不是出于社会对个人施加的压力,而是出于个人的抱负和创造;不是对规则的遵从,而是对崇高境界的追求。“开放道德”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它体现的不是社会义务而是个人抱负;第二,在开放道德的影响下,个人的行动是出于自我的选择,因此,在内心不会激起源于自我利益的对抗;第三,开放道德激起的不是人的理智,而是人的情感。③《正义没有追诉期》中的高科长接手此案不是“我应该”,而是“心甘情愿”,就像雷锋同志那样感到快乐和幸福。石里克说过:“按照我们的观点,出于义务而做好事的人的道德水平,要低于那些出于倾向而做好事的人。”④
再看凡一平的小说《卧底》中的那位司机黄山水,他被检察院的检察长派回家乡做卧底。检察长安排他去做卧底,说明组织对他非常信任,相信他有能力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他回到家乡之后,时任副县长的亲哥哥又把他推荐给县委书记当司机。县委书记对他也很信任,让他参与机密的事情。后来,黄山水的亲哥哥和县委书记都被捕了,原来是他“出卖”了他们。那么,这个黄山水究竟是为民除害的英雄?还是卖主求荣的宵小?我个人认为,黄山水这个人物身上所体现的就是“封闭道德”。柏格森解释说,封闭道德是一种以义务为特征的道德,它源于社会施加给个体的压力。黄山水这个人物就与高科长这个人物不同,他打入内部、潜伏卧底是源自于义务。作为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他有义务“卧底”,与此同时,他还必须服从检察长的命令。于是,在正义、法律和亲情、乡情之间,他就总处于自我压抑的状态之中,不得不面临两难的痛苦选择。不管他如何选择,都会陷入背叛与失信的尴尬境地。仔细想来,黄山水这个人物就不是值得大力颂扬的英雄,因为他身揣“小我”和“小家”,不得不用“大我”压制“小我”。他虽然扳倒了县委书记和亲哥哥,内心却无法高兴。但是,《正义没有追诉期》中的高科长就不一样,他把沉年积案搞得水落石出,内心并没有丝毫负担,也没有所谓的组织给他施加任何压力。他能全身心地调查走访,多方寻找证人证言,完全是带着崇高的情感去做这件事。因此,高科长的人格真正配得上“伟大”二字。因为他是一个自愿的奉献者、一个勇于自我牺牲者,以帮助他人为已任。
《正义没有追诉期》开篇伊始就交代了故事的来龙去脉。高科长接到一起三十多年前发生的案件:一个豆蔻年华的乡村女教师自杀了,她在遗书中声称校长张永强强奸了她。张永强不但不承认,还嫁祸于人,侥幸逃过了公安机关的调查。各级公安机关和信访部门当时明确答复控告人指控张永强强奸潘玉琴证据不足——只有潘玉琴遗书中的记述。即使当时有些情节未能查清,也因时过境迁,难以补救;退一万步来讲,即使张永强有重大嫌疑,也早已过了法律的追诉期。现在对控告人提出依法立案、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诉求,已毫无意义。但是,高科长并不是从法律的角度审视这一棘手案件,也就没有一推了之,而是在道德情感的驱使下深入调查,拨开重重迷雾,使真相大白天下,并让当年的作恶者张永强公开赎罪。这样一来,既告慰了死者,又安抚了生者——死者的父亲,当然也滋润了读者的心田。
综上所述,《正义没有追诉期》的独到之处是因为富含“开放道德”。高科长无私的行动告诉我们读者正义无价,正义没有追诉期。这个人物所具有的“开放道德”的确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感召力。高科长就像模范人物雷锋同志一样是因为在道德情感,而不是道德义务的引领下,读者才会愉快地、自愿地、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地跟随、效仿他。这么说来,我更加坚信地认定高科长就是小说中的主人公。高科长堪称“这一个”,尽管“这一个”刻画得不够鲜活,如嘴是不是在浙江,脸是不是在北京,衣服是不是在山西都不清楚。但是,他能想方设法地让暴发户张永强的良心伏法,仅这一点就足够了,可以让我们对他刻骨铭心。
“文学与社会生活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会以各种方式反映到文学中来,影响文学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另一方面,文学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也会以各种方式介入社会生活,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行为,因此值得高度重视。”⑤同理,《正义没有追诉期》所彰显的价值立场一定能启迪读者、引发思考。
① 王久辛:《大师莫言》,《传记文学》2010年第6期,第21页。
②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19页。
③ 朱鹏飞:《主旋律艺术与开放道德——浅谈柏格森道德对于主旋律艺术创作的启示》,《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3期。
④ 石里克:《伦理学问题》,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79页。
⑤ 赖大仁:《价值观迷失将导致文学沦落》,《文艺报》2014年12月29日第1版。
作 者:张友文,文学硕士,湖北警官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