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的结构
——解读乔姆斯基与福柯的哲学范式

2015-07-13涂超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名作欣赏 2015年33期
关键词:福柯范式辩论

⊙涂超[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人性的结构
——解读乔姆斯基与福柯的哲学范式

⊙涂超[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本文就Human Nature:Justice versus Power:The Chomsky-Foucault Debat一书中乔姆斯基与福柯所开展的辩论的学术讨论部分(第一阶段)进行梳理解读,对论辩双方的哲学范式与方法论思想进行重估与对比分析,探讨福柯与乔姆斯基在哲学本体论与方法论方面所秉持的不同范式的具体内容及其启发意义。

乔姆斯基 福柯 人性 哲学范式 本体论

一、引言

1971年11月,福柯与乔姆斯基同时作为嘉宾出席荷兰一家公共电视台的一个系列哲学家电视辩论节目中,参与该系列节目的第三场辩论,辩论主题为“人性(Human Nature)”。该辩论的整理记录者,同时也是辩论主持人荷兰哲学家方斯·厄尔德斯评论道:“在过去四十年中,人们对乔姆斯基和福柯这场辩论的兴趣越来越浓,主要原因是乔姆斯基和福柯揭示了当前居于西方文化和政治中心的冲突。”①他认为,乔姆斯基与福柯的冲突在于福柯是一位经验主义者,而乔姆斯基是一个理性主义者。

在人文学术领域,对于“人性”的基础认知决定了其学科的研究范式,具有本体论的哲学意义。对于乔姆斯基与福柯这两位对当代学术影响颇深的学者来说,了解其学术争论、辨析其哲学观点具有基础性方法论意义。本文主要针对福柯与乔姆斯基论辩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辩论的学术部分,对其哲学观点及研究范式的异同做一对比与梳理。

二、讨论

从辩论的一开始,乔姆斯基就表明了自己关于“人性”的观点。他以语言为例,指出语言机制作为一种“人性”是具有实际内容的,即先天赋予的语言能力或其他方面的认知能力。他评论道:“一个对语言学感兴趣的人会面对一个典型的经验性问题。在他面前的一个成年人,由于获得了非凡的能力而能够阐明自己的思想、理解别人的话语,这是一种高度的创造性……”②就是说,乔姆斯基认为至少语言方面的证据表明人类并不是生来“白板(Blank Sheet)”一块,而是具有一种依据贫乏材料而获得复杂知识的先天结构。

而福柯从知识论的角度出发,对“人性”(Human Nature)这个概念并不予以承认,至少是采取了相当谨慎的怀疑态度。他评论道:“我有些怀疑人性这个观念,原因在于一门学科能够使用的概念或观念并不具有同一设计标准。一般来说,在科学讨论中,它们既没有相同的功能,也不属同一可使用类型”“在认识史中,我感觉似乎人性观念主要起了认识论指示器(epistemological indicator)的作用,用以指明某些词汇与神学、生物学或史学关联或对立的关系,(因此)很难认为它是一个科学概念。”福柯在此将“人性”这个概念放置于宏观背景之下,认为它们既然是作为一种“指示器”的功能存在,那么就不能认为它能够成为科学研究的实在对象。也就是说,相对于乔姆斯基,福柯显然至少在这个概念上是坚持非实在论的。

乔姆斯基对此的反驳是,科学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可以吸收一些被排斥在外的概念、全新的思想,成为包含越来越多的现象的学科。乔姆斯基提出一个问题:“今天的物理科学,包括生物学,能否发展出一些原则和概念,使之能阐述人类天赋的智慧?”乔姆斯基显然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充满了信心:“生物学和物理学可能应该思考组织的概念并扩展它们的领域以便最终占领它们。”乔姆斯基认为,所谓“人性”不仅具有具体的内容,它们同时可以(也应当)由科学来回答。可见,乔姆斯基对于人类知识的进步,尤其是科学的发展采取了一种相当乐观的态度:至少在语言学领域,乔姆斯基不仅毫不怀疑语言学是否能成为一门科学,而且早已自觉开始了关于语言学的科学化的研究。在回顾17、18世纪的哲学思想的同时,他以科学的进步为例,说明了科学可以逐步扩大自身的领域,解决以往并不属于科学范畴的问题。他明确地说他自己“不像考古学家那样对待历史”,而“研究17世纪是为了从中发现有特殊价值的事物”。他以笛卡尔与洪堡特的哲学理论为例,进一步阐释了关于人类主体性的研究应当经得起科学验证,其理论应当“具有数学科学的特性、严格性、精确性及结构,使我们能从中获得结论、假说等等”。

福柯则对人类的“主体性”持谨慎怀疑态度,强调自己的出发点与乔姆斯基有本质不同。福柯显然更倾向于从更加宏观角度来对主体的创造性进行质疑。他以科学史中的发明举例说,一项发明不仅需要确定时间、地点,而且还需要一位发明者,而普通的或集体的发明由于主体的缺位而自然贬值——因此思想史的目的不是在于挽救主体,“而是要挽救真理”;因此“更基本的应把认识的理论和认识的主体放进认识的历史中”。可见,福柯认为科学史忽略了“理解主体与真理的关系”,他认为知识的发展依据某些规则的运作,他的目的在于揭示这些规则如何运作,最终消除主体的“两难境地”。“而他(乔姆斯基)呢,是希望再现主体的两难境地。”他明确地说在其研究范围内,为了解决类似问题,“就要使用(与乔姆斯基)相反的方法”,因为“不管什么方法,创造性这个问题无法用同一种方法解决,因为所属的学科不尽相同”。

针对福柯的质疑,乔姆斯基对他在讨论中所使用的“创造性(Creativity)”这一概念进行了澄清。他的“创造性”是指人类的一般性创造活动如儿童对于语言的习得与使用,这种创造性区别于一般语境之下的艺术和科学领域里的创造性,“比如牛顿的创造”。这种创造性来源于语言学对人类语言的观察,洪堡特称之为“有限手段的无限使用”,乔姆斯基则将其发展为语言理论中的“离散无限性”,这种能力体现为先天存在于人类大脑里的语法结构。这启示了乔姆斯基对于人类知识的本质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说,物理学或生物科学或其他学科的成功都建立在某种程序之上,这种程序类似正常儿童发现语言结构的程序。”虽然乔姆斯基没有明言,但他暗示人类知识的获得是有先天条件限制的:“一方面这些条件限制和制约了我们可能获得的知识面,而另一方面它们又使我们得以实现通向知识复杂体系的归纳性跳跃。”而正是由于人类头脑的这种特性,人类才得以发现某些可能被理解的结构。

福柯与乔姆斯基观点最不一致的地方是他并不把规则性的原则置于精神或人性的内部。和乔姆斯基所坚持的“内在主义”相反,他觉得难以接受这些规则与人的精神或本质有关联,而应把这些规则置于人类实践的其他领域中去,如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的实践;“在人类精神之外,存在于社会形式中、生产关系中、阶级斗争里等等”。福柯以18世纪的医学进步为例,说明了这种进步并非从“比沙的个性中寻找答案”,而是“西方医学界用了四千年或五千年的时间才产生出从病损尸体中寻找病因的想法”。

可见,福柯所关心的是更为宏大的主题。他并不对精神的内在能力感兴趣,而关注的是社会、经济和其他方面的条件及组织原则。乔姆斯基将其描述为“我们俩人分头在一座大山下挖隧道”,他总结说:“科学的创造性行为依附于两点:一是精神内在的特性,其次是特定的社会条件和智力条件,”“问题并不在于搞清我们应研究其中的哪一个。”

三、结语

乔姆斯基与福柯在对于“人性”这一哲学概念的学术态度上具有鲜明的本体论与方法论差别。首先,在本体论上乔姆斯基是实在论者,而福柯的思想则带有形而上学的哲学色彩;乔姆斯基将自己的研究范畴严格限制在人类知识的先天方面,他坚信人类的“天赋理念”是具有实质内容的,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的,他本人也对此持相当的乐观态度。而与之相对的福柯则并不认为在人性的内部存在一个可能的结构,至少相对于更加宏大的社会领域的结构性原则,人类精神的内部构造并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乔姆斯基的研究方法与心理学相似,他的着眼点在于个体的能力,“作为一个特定的生物学构造的人类,一开始在我们头脑里就有某种可能存在的智力结构的规则、某个可能存在的科学的规则”,因此通过对于个体经验的研究,可以获得人类的“先天理念”的结构性特征;而福柯则明确表示,他“不认为个人经验问题很重要”,因为“局限在一个比较短的时期内,情况的确是(乔姆斯基所说)这样的。但如果涉及到一个长的时期,令人惊奇的是辐散状的可能性的膨胀”。而这种“辐散状的膨胀”并不简单取决于一个个新的科学发现,而取决于外在的规则在一个宏大的体系内对人类知识的进步(或转变)的影响。

乔姆斯基与福柯的争论,其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在关于人类本性的本体论上所坚持的不同观点,这决定了乔氏与福氏风格迥异的哲学气质与方法。究竟是什么塑造了人性,我们应当如何研究人类本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乔氏与福氏的这场争论今天仍在继续。

①厄尔德斯编:《乔姆斯基、福柯辩论录》,方斯、刘玉红译,漓江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

②Noam Chomsky,Michel Foucault.The Chomsky-Foucault Debate:On Human Nature.New Press,2006:2.(文中有关该作引文皆出自此版本,故不再另注)

[1]F.J.纽迈尔.乔姆斯基语言哲学述略[M].外语与翻译,1998(4).

[2]Chomsky,N.Syntactic Structures.Mouton,The Hague. 1957.

[3]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4]威廉·冯·洪堡特.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涂超,硕士,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

编辑: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本文受四川省教育厅社科项目“进化心理学理论下的语言起源研究”资助(项目编号14SB0087);受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项目资助(项目编号SCWY14-22)

猜你喜欢

福柯范式辩论
马奈与福柯:“物-画”与再现危机——跨媒介视域中的图像叙事解读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中的认知范式转移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今天我们如何谈论福柯
作为直言者的福柯
同影子辩论
福柯美学视阈的贾樟柯电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