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姆的朋友观
——以《患难之交》为例
2015-07-13陆春霞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盐城224002
⊙陆春霞[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论毛姆的朋友观
——以《患难之交》为例
⊙陆春霞[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毛姆作品中常见的话题之一,本文试图分析其作品《患难之交》中不同人物对朋友的理解,以及毛姆所塑造的错综复杂的朋友关系,从而构建毛姆所要表达的理性与感性相交织的、理想和现实相矛盾的、善良与邪恶相纠缠的朋友观。
毛姆 《患难之交》 朋友观
一、序言
人性一直是威廉·萨姆塞特·毛姆作品所关注的话题。但人性不存在于孤立的抽象的单个人身上,只体现在人和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交往中,与社会关系、历史条件始终联系在一起。因此,毛姆作品中的人性就体现在各式各样的关系中,如《面纱》中瓦尔特·费恩与凯蒂的爱情关系,《月亮与六便士》中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刀锋》中拉里·达雷尔一直在探寻的生与死之间的关系等。本文以毛姆短篇小说《患难之交》为例,试图揭露作者隐藏在人性背后的朋友关系,勾勒作者的朋友观发展轨迹。
二、朋友观的嬗变
朋友关系不同于父子、兄弟等血缘关系,它是一种社会关系,朋友有选择性平等性的特点,且选择性决定了它的平等性。朋友在交往过程中,双方应共尽义务、共享权利,朋友相交重义,有福共享,有难同当;义和信并举,推诚相待,倾心相结。但朋友关系因为缺乏如血缘关系、工作关系、婚姻关系等约束,存在很大的变动性,容易被利益、德行、社会环境这些外界因素所左右。朋友关系可以建立,也可以破裂。所以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个人知识积累、身份地位、经济条件、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停地变化,朋友观往往也处于不停的变化和调整之中。本文试从小说中的两位主要人物的朋友观,分析提炼作者毛姆的朋友观发展轨迹。
(一)理性且传统的友谊观的抛弃
本文的标题“A Friend in Need”来自一句古老的众人皆知的谚语“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所以当读者读到这半截谚语标题时,自然推测作品还是一个关于陷于困境的人如何得到其朋友帮助的老套故事。因为传统宗教的道德核心就是博爱,上帝既是造物主又是救世主,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儿女,无论贫富贵贱,大家都是兄弟姊妹,都要互相关爱,做到爱人如己。所以当朋友陷入困难时,理应相助。此为爱于心,见于行。
文章的标题为读者奠定了传统的理性朋友观的基调。也正是作者拟定的这一标题,为读者理解下文作了铺垫,为文章发展作了预设。因为读者一直到文章的结束才明白这是一个被别人看作朋友的人如何置于他的落难朋友于死地的故事,此时的读者不免会唏嘘不已。读者对宗教虔诚的信仰换来的却是无尽的失望和失落。这正如《人性的枷锁》中的菲利普,他从小笃信基督教,企求上帝能帮助自己治好自己的跛足,但奇迹没有发生,让菲利普无限失望。同时他的叔叔,一个自私、冷漠、虚伪的牧师也让菲利普对宗教信仰产生了怀疑,从而最终摆脱了宗教的枷锁。《患难之交》以传统的基督仁义朋友观开篇,以抛弃宗教虔诚的朋友观而结束。
(二)感性及理想 友谊关的破灭
伦尼·波顿受过大学高等教育,出身上层社会,有着贵族的血统,但经济实力却在逐渐衰退,需要自谋生路。伦尼·波顿作为当时社会没落贵族的代表,固守传统的友谊观、价值观、生活方式,对现实的生活存有幻想,认为这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充满真情,无界限的乌托邦式的美好世界。
伦尼·波顿秉承传统的对朋友的界定,把爱德华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因为他们之间有太多的共同点:同乡——他们都是暂住在日本的英国人;同姓——都姓波顿;共同的兴趣爱好——打桥牌;相同的身份地位——都是高级俱乐部的会员。伦尼·波顿执着地坚守理想朋友观,坚定地相信外表和善是内心和善的外在表现。所以当伦尼有困难的时候,他自然而然想起了这样一个看似最有朋友缘的人。他坚信这么和善的一个人也肯定是乐于帮助别人的人。即使当爱德华说出“眼下恐怕不能帮你忙了,你再过三十五年再来找我”这样奚落的话语时,伦尼依然天真地认为爱德华不是不想帮他,而是爱德华不了解自己的处境,于是说“再不找份差事就要自杀”的话,以为自己的情势如此艰难,爱德华定会帮他。所以他稍作迟疑但还是答应了爱德华提出的不合情理的约定——如果自己能游过三英里多路的激流,爱德华就提供他一个差事,认为这是爱德华给自己的一次机会。伦尼明知道自己身体状况已经很虚弱,但没有任何怀疑地遵守了约定,也让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爱德华话语中对他的嘲讽、鄙视,伦尼都不愿意去相信,甚至他选择不相信自己而天真地相信他所谓的朋友,一方面说明他真的是走投无路,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坚守理想的朋友观,只看见人性世界的善良,而忽视了隐藏在人性中的丑恶,纯粹地相信了友情不受利益之左右。伦尼·波顿之死也是纯粹理想朋友观的终结。
(三)现实及残酷友谊关的冲击
作者穷尽美好的词汇对爱德华·海德·波顿进行华丽包装,呈现给读者的爱德华·海德·波顿是一个行为举止得当、家庭和睦、笑容和蔼可亲、为人和善、奋发自强、菩萨心肠的六十多岁瘦小、脆弱的慈祥老人。他的心地实在是太好了,以至于一只苍蝇都不忍心伤害。然而他的内心就像百万富翁亨利·马丘林,“他要割对方身上的那一磅肉,非得排除一切障碍割下来不可”“他不仅要毁掉你,还会在毁掉你之后哈哈大笑”。
当他的朋友伦尼露难时去他的办公室请求帮助时,他没有像一个真正的朋友流落出关切的样子,相反很淡定冷漠,就像一个普通的老板在询问一个前来求职的人,程序式地问了几句如“你能做什么”“你以前做过什么”这些再普通不过的面试问题。当他知道伦尼什么都不会之后就笑了,明确地表明自己帮不了什么忙,而且还奚落了一番伦尼,让伦尼再过三十五年去找他。
当爱德华知晓伦尼如果再不找到工作打算自杀的时候,他又打量了伦尼,知道伦尼的身体由于长期的酗酒和纵欲已经完全垮了,根本就不能胜任什么工作时,但他还是问“你除了打牌,难道什么也不会干吗”?这话语里面没有关心,只有冷漠和嫌弃。当他听到伦尼说还会游泳时,爱德华觉得不可思议,这是多么牛头不对马嘴的答案。但就是伦尼的这个回答让爱德华冒出一个念头——和伦尼约定,让伦尼答应游过水流湍急的河流,就给他一份工作。事后,他还依照着约定的时间到河对岸去接伦尼,但伦尼再也没有出现,并且尸首无存。
爱德华的朋友观是现实且残酷的,他和伦尼之间做了一个早知道结局的约定,用这样一种文明体面的君子之约结束了伦尼卑微的生命。因为他知道伦尼别无选择肯定会接受这一约定;其次他判断了伦尼的身体情况,知道伦尼的身体根本不可能游过河对岸去,甚至有可能是有去无回;第三,自己的公司根本就没有多余的职位提供给伦尼。在他的骨子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不容许他去怜悯一个弱者。因为爱德华自己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辛苦挣来的,所以他的价值观决定了他不会去同情那些游手好闲之人,尽管这人是他的朋友。对待伦尼这样生活经营不善的人,他觉得根本不值得帮助,与其给他帮助施舍还不如让他自生自灭。所以他把伦尼的生死交给了命运,让大自然来淘汰这个弱者。
(四)超脱且无奈朋友关的确立
作者首先以第一人称旁观者的身份介绍了自己的不太熟悉的朋友爱德华·海德·波顿。随着故事的发展,故事的主人公爱德华·海德·波顿以第一人称继续讲述与伦尼之间的事情。第一人称角色的转化,使读者在读文章的时候,仿佛在面对面地聆听一个真实的故事,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和现实感,同时作者运用反讽、对照、影射等写作技巧。
读者在文章中,虽然是隐形的,但其实是无处不在。在读作品的时候,读者感觉是在同作者和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对话,而不是简单地阅读。作者欲向读者描述一位被大家都认为是好人的爱德华先生,一个很容易被别人误认为是朋友的人,因为他的人品实在是太好了。这样的人是大家都愿意交往的,是作为朋友的最佳人选。这样的一个人如果是表里如一,那该多好。但偏偏却不动声响地谋害了一个把他当成朋友、信任他的人。文章的一开头,作者以自述的口吻说道:“我发现,认识一个人的时间越长,我就越感到困惑。”其实一般情况下,不是认识一个人的时间越长,越了解一个人的。作者一直在观察周围的人,但却一直没有弄明白谁才是值得信赖的朋友,作者想超脱,但无奈地陷入了迷惘的状态。
惟有身份卑微的人,才最有可能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作者毛姆从小失去父母,天生口吃,这样一个人是非常渴望亲情渴望友情,但在交友时却总是遭到鄙视、背叛和嘲讽。所以作者对朋友满怀希望但现实却又让他倍感失望。作者向往人性的美好,但也明白人性中物质性的存在,明白具有明显社会性的人是很难摆脱物质的枷锁,达到纯粹善良的境地。所以作者在文章安排中交织不同类型的朋友观,自己却始终处于旁观者的角色,超然其上,但也无可奈何。
三、友谊观的缘起
朋友的社会性特征,必然会让朋友观受到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历史因素、道德观念的左右。正如作品中的人物当时处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这个时期的英国正处于维多利亚女王和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经济上,海外贸易急剧增长;在政治上,贵族的经济实力逐渐下滑而中等阶级的实力却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思想上,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自由主义盛行;在社会生活方面,家庭被看成是道德的基础,对性却采取压抑的态度,性快乐被看成是邪恶的表现。爱德华·海德·波顿和伦尼·波顿虽有共同点,但他们的社会性特征却让他们貌合神离。
从身份地来看,伦尼·波顿受过大学高等教育,毕业后即使没有稳定工作,依靠英国家里寄来的钱财,在海外的生活也甚是惬意,打桥牌,住大饭店,坚守贵族的习性,过着体面的上层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出身上层社会,有着贵族的血统。但好景不长,家里就不给他经济上的补助了,可见家里的经济实力已经不如先前。因为保守的贵族实力已经开始削弱,伦尼·波顿也成了没落贵族的缩影,他的命运也是不劳而获依赖家族的贵族二代的必然宿命。而爱德华·海德·波顿却是新兴中产阶级的代表。他白手起家,在英国当时应该属于实力雄厚、富有冒险精神的海外贸易商人,他通过海外贸易的收入已和上层绅士的收入相当,成为新晋贵族,理所当然地过着绅士般体面的生活,在心里面也鄙视依赖家族、没有正当工作的传统老派贵族伦尼·波顿。两个人表面看似一样的贵族生活方式,一样的绅士,实则是大相径庭。
从坚守的道德信仰来看,爱德华·海德·波顿有个太太,胖胖的,上了点年纪,笑眯眯的,他还有两个女儿。这显然是一个和睦友爱的家庭,也可以看出,爱德华·海德·波顿是一个极具家庭观念的人,秉承维多利亚时代的传统,重视家庭。而伦尼·波顿却不是,在女人问题上很放纵。根据爱德华对伦尼的描述“生活上有点放荡”。同时伦尼长期酗酒,三十五岁看上去像五十岁。爱德华·海德·波顿的时代,对性的态度是最严格的。所以在爱德华·海德·伯顿这样一个六十岁的老人看来,伦尼·波顿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是不能容忍的,也是不能接受的。在这样一个受进化论的影响下的功利商人眼里,伦尼·波顿活着还不如死去,伦尼的死亡也是社会发展进化对弱者淘汰的必然结果,不值得惋惜和怜悯。
四、结语
此时读者不仅会迷茫,谁才是值得信赖的朋友,和自己一起打牌一起笑谈的人不是朋友么?为什么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作为朋友不伸手相助,反而置他人于死地?还如此地绝情、默然、毅然决然。读者会重新审视自己的朋友观,会怀疑自己的朋友观。在小说中,毛姆并没有给读者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放之四海皆准的朋友观,而是客观地向读者展现不同人物的心理特点和建立在不同价值观基础之上的朋友观。纵观全文,纯粹的朋友观和现实的朋友观在小说中激荡,朋友该活着还是该死去在读者心里摇摆,善与恶在人性中交错。小说已经结束,故事已经落幕,但文字带给人的震撼却永存,不管是对毛姆同时代的人还是当代的人,不管是对高雅的还是粗俗的人,不管是卑微的人还是高贵的人,不管是相信朋友的还是怀疑朋友的人。
[1]刘崇顺.试谈人性、阶级性和“带着阶级性的人性”[J].学术争鸣,1982:67-71.
[2]毛姆著.冯亦代等译.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274-278.
[3]胡鸿志,刘琳.尘世的锋刃——评毛姆的《刀锋》[J].名作欣赏,2010(07):64-66.
[4]郭增花.马克思伦理根基人性观的特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06):1-3.
[5]谢素科,黄虎.近代早期英国海外贸易商发展因质与贡献[J].求索,2011(06):254-255.
[6]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学院出版社,2012:271-274.
作者:陆春霞,硕士,江苏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研究。
编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本文为盐城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11YCTCJY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