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托比艺术的四个阶段
2015-07-13首都师范大学10000
辛 宇 (首都师范大学 10000)
马克·托比艺术的四个阶段
辛 宇 (首都师范大学 10000)
对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马克·托比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对他的艺术创作阶段进行很好的梳理与归纳。本文根据东方元素在托比作品中的体现,试图分析与梳理马克·托比艺术的四个阶段,这将为了解马克·托比的艺术创作阶段与生涯提供一个范式。
马克·托比;创作阶段;白色书写;水墨绘画
马克·托比(Mark George Tobey,1890- 1976)被认为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先驱者,对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影响深远的艺术家。他的特殊性在于其作品中具有诸多东方元素。马克·托比一生的创作主要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一、早期艺术阶段(1917-1933)
马克·托比曾在一次采访中说:“(我的作品中的)两面神(暗指东西文化)随处可见,我试图通过一段可怕的时间来使二者取得融合。”他的作品经过很重要的探索并随之发展成熟。而这种发展也是伴随着他对东方艺术与文化的不断深入理解而熟稔。
像阿西尔·戈尔基、杰克逊·波洛克一样,托比作为一位自学成才的艺术家,他的艺术风格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托比早期作品是写实的,他的第一个个展于1917年在曼哈顿的诺德勒画廊举办。由于托比的写实画作并不能受到当时美国艺术市场的欢迎,托比在创作中遇到了瓶颈。1918年托比加入巴哈教之后,并决定开始远赴欧洲、东亚旅行。这段时期托比拜访了巴哈教圣地、游历了土耳其、阿拉伯等东方国家。他对东方有了第一次具体可感地接触。
1922年受到朋友的影响,托比从纽约搬到了西雅图并开始在康沃尔郡学校任职。他此时的风格可以从1924年创作的《埃德加·艾姆斯女士的肖像画》作品中初探端倪。通过这幅作品可以看到早期的托比是一位追求类似于野兽派鲜艳大胆的色彩,同时兼具娴熟的写实技法和扎实的绘画功底的艺术家,这幅肖像画中的女士是一位研究东方的女学者,图中背景中出现了日本浮世绘的元素。同时,在一个夜晚,托比在一个点燃蜡烛的教室里提出了立体主义的个人发现,他通过设想一只苍蝇在房间中四处围绕他飞舞,并通过这只昆虫移动的轨迹想象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线条和路线,形成了一种大规模的空间感,这为他之后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依据。
二、白色书写阶段(1934-1955)
1934年托比游历了中国和日本,终于使得他的艺术创作出现了巨大的转机。在这趟东方旅行中托比更加深入了解东方艺术,并接触了东方思想。他看到东方与西方艺术存在巨大差异。此时的他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作品中需要借助某种东方性的元素才能够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真正的契机在1935年,托比在英国道尔顿大厅开始试验通过一些小画纸,在黑色的底片上进行白色的网格编制。正是这种尝试,托比灵机一闪,创作了《百老汇》《欢迎光临》《百老汇规范》三幅极具代表性的油画作品,这标志着托比最负盛名的“白色书写”绘画风格的开端。所谓白色书写就是通过白色颜料的线条对整个画面进行错落有致、随意舒张的覆盖。它给人一种白色编织网般地审美感受。其中最出名的《百老汇》正如托比认为:“来自我接受的中国书法的冲动使(百老汇)传达的川流不息的人与车以及整个充满活力的光景没有了形式上的束缚。”虽然托比表现的并不是东方意象,而是一种非常美国式的光景,白色与黑色的交织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明暗关系的变化使得我们仿佛穿梭在纽约的车水马龙之中。
直到1944年托比在纽约的维拉德画廊个展中首次正式使用了“白色书写”作为自己的风格特征。托比在这次画展中对于白色书写的作品具有了更加大胆的尝试和发展。1950年以后托比对于白色书写的创作有了新的认识。结合东方禅学和本身的宗教信仰,托比将自己投入到一种生命能量在画布上的冲动宣泄,进而充满形而上。《八月的边缘》《白色旅行》《圣歌》均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三、水墨绘画阶段(1956-1959)
水墨绘画(Sumi-Ink Painting)的创作标志着托比对东方艺术进入一个深层次的摸索期。虽然白色书写带来的荣誉和成功取得反响,使得1956年托比获得了古根海姆国际艺术奖。但是此时的托比并不满足于现状,继续加强对东方风格的研究。这次他的创作开始采用来自日本的黑水墨技法,除去白色书写借鉴东方的形式与意味,托比这次从材料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所谓的墨绘也就是采用黑水墨这一原料在画纸上进行书写,通过水墨挥洒在画布上的线条形成强烈的动感和肆意发挥的自由延伸。
实际上,从托比认识滕白也,并学习了第一堂书法课之后,托比就开始对东方的书写工具有了兴趣。托比对于水墨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功课,留下了很多的草稿,他通过水墨和毛笔这两大材质做了大量的练习和研究。1953年的《水墨研究第6号:自画像》体现出托比对于东方水墨在画作中的使用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这一期间,托比除了继续创作白色书写风格的作品,还创作了一系列无题的水墨作品。因为运用到了黑水墨这一媒介,托比在白色书写中常常用到的白色线性笔触变成了黑色。之后通过对东方文字进行拆解,又将东方文字部首符号化,创作了一系列名为“书法静物的作品”。水墨风格并没有白色书写那么广为人知是因为它的市场反应冷淡,没有让托比在纽约赢得更多受众的欢心。
四、晚期综合性表现(1960-1976)
晚年的马克·托比在享受大量的荣誉和财富之后移民到瑞士巴塞尔,进行了人生最后一次高峰创作。托比这一时期的创作多变、多产、多元并且加入了更多的色彩。作品呈现的形式不再是油画、墨画的形式,还大胆出现了版画、钢笔画、雕塑。现在大部分的作品都产于他的晚期。如在《曼达林和花》作品中,先前浑厚、虚幻、深沉的底色被玫瑰红所替代、线条如杂草般肆意生长。作品少了一些形而上、多了一些生活情趣。没有托比早期白色书写时期的厚重和深沉。但是画面与构图变得更为直接和大胆,传达出托比对人生更多的思考。
托比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书法的笔触、日本黑墨的挥洒、阿拉伯字体的描绘、巴哈教和禅宗的思维。使得他晚期的作品出现了一种集成。托比一生都非常痴迷东方艺术,他甚至在自己的工作室中收藏了一定数量的东方作品。托比的艺术一直遭到美国同时代艺术家一定程度的“雪藏”,似乎是时代的染指。
辛宇(1991—),男,湖北省恩施人,工作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职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市场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