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设计中动作设计与运动规律
2015-07-13陈成亮安徽大学230601
陈成亮 (安徽大学 230601)
动画设计中动作设计与运动规律
陈成亮 (安徽大学 230601)
动作设计在动画制作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动作方式直接影响到动画的制作速度和最终效果,以及影响动画展示给观众的感受,所以本内容主要是针对常见动画创作中遇到的各种动作的规律、动作影响因素、动作心理感受以及制作过程进行详细阐述,这些因素对整个动画创作中角色动作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在动画影片中有各种各样的角色,我们要让他们活起来,首先要让他们动起来,说到动,就要动的合理、自然、顺畅,动的符合规律。
动作设计;运动规律;动作节奏
一、动作设计与运动规律关系
在动画影片中有各式各样的角色,我们要让他们活起来,首先要让他们动起来,说到动,就要动的顺畅、自然、合理,动的符合实际规律。人的运动有人的运动的规律,动物运动有动物运动的规律,自然界的运动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动作虽然有年龄、性别、体型等方面的差异,但基本的规律是相似的。如果想制作出生动吸引人的动作,这就需要我们来探索他们的规律。
运动规律是动作设计的基础。人类活动有人类活动的规律,动物油动物的活动规律,自然现象中的变换运动也存在一定规律性。高兴时动作幅度大而快,比较舒展。情绪低落时,动作幅度可能较小且慢。如果是运动的环境不同动作也会有所变化,比如在平地上行走,就比较适合前面规律,如果是上楼梯或是登山,则动作有所改变。 只有掌握一定的运动规律,我们才能够制作出符合实际运动的动作。在动画创作时动作设计才能到位,让人感觉舒服和协调。
动画创作中的动作设计不能受运动规律束缚,动画动作往往有自己的特性。如果我们在动画创作中完全按照运动规律原则来设计动作,各种动画动作将千篇一律,失去生机。再拿走路而言,我们可以大胆进行动作的创新设计,比如可以用位置移动的办法来实现,采用近景拍摄,身体腰部以上出现在画面中,只做身体上下的位置移动,给人以行走的感觉,腿部隐藏在镜头之外,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动画制作的效率。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关键帧动画概括来表现运动规律的运动状态,并且提高运动节奏,给人感觉以超越自然的创造性。或是超越运动规律来刻画人物性格情绪。当运动的角色情绪低落时候,往往会低着头行走,脊柱并且呈向下屈缩状态,在走到废弃易拉罐面前还可能一只脚猛的将面前的易拉罐踢出去。如果人在悬崖边走路,两个手不一定进行前后的摆动,而是两手扶着悬崖,抓着石头攀爬行走,上面这些动作并不是按照人的行走规律来的。另外,有些动画片中直接用一溜烟的奔跑来形容跑的快。在人的跑步运动规律中,显然是不能变成一溜烟的。
二、运动规律对动作节奏的影响
1.运动规律是真实运动节奏的概括
运动规律是我们对常规动作的总结,这些常规动作存在一定节奏感。什么是节奏?在希腊语里的意思是“流动”。节奏在我们日常社会生活和自然界中无处不在,时间一切物体都是按照一定的节奏感有规律的变换运动的。节奏就是形态在空间和时间上达到恰当的配比。快慢与松紧弛是变换原则,动作节奏和运动的幅度、强弱、时间、张数等等方面有很大关系,动作节奏对于运动的十分重要的。任何一个或是一组动作都需要一个很好的节奏来实现。这样才能保持运动的平衡,并保持循环和谐的进入下一轮动作的运动。动作节奏是凭借我们的某一运动和整组动作来体现,即在连续不断的动作实现过程中产生韵律变化的形变,从而形成一个接着一个的优美、自然、生动、协调的运动。
2.动画设计的运动有其独特的节奏
我们在动画中往往需要提高运动的节奏的速度。如果完全按照真实的动作韵律节奏,动画失去了无限生机和活力,艺术创作受到极大的限制。动画也失去了本来的极度夸张的特性,动画创作成了完全的写实的复制。为进一步彰显动画艺术的魅力,我们可以放大夸张各种运动规律,或是超越运动规律,或是完全抛开运动规律节奏的束缚。比较快节奏的动作更容易体现动作的活跃性。完全的快节奏又失去了对比,让人产生视觉的疲倦感。慢节奏则显得舒缓,平和稳重。我们的动画动作往往通过动作的快慢来实现节奏的韵律变化。就是指动画片中的角色在完成某一动作时所需要的时间,在动画设计中,以帧为单位,如果完成动作的时间长,那么他所占的帧的数量就多,动作所需要的时间短,那么所占时间的帧数量就少。可以进一步夸张动作,可以让角色的脚变成类似车轮状态的突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后面还可以带一团灰尘,由于跑的快,突然停住后,还可以用一只脚做刹车状的动作。这些动作都是我们在动作设计时候加上的,正常的人走路是不可能有这种状态的。在动画创作过程中,往往通过改变节奏和运动幅度来创造幽默和生动感。动作往往被夸张变形状,通过夸张来制作幽默,更好的表达趣味性和生动性。可以说,动画设计动作设计参考运动规律,动作设计不依赖于运动规律,以最终动作生动鲜活为最终目标。
3.运动规律节奏是受动画艺术风格影响
运动节奏是受艺术风格的形式所影响的。版画剪纸等材料风格的动画不易采用快节奏的动作设计方法,这类风格的动作快节奏的动作制作难度比较大。人物动作风格,除了根据角色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必须在整体统一的风格中。动作节奏的设计要对全片艺术风格着手考虑,比如皮影风格的动画片要按照皮影的节奏来设计动作,就不适合用比较快节奏的动作风格,自然也不适合用比较写实的动作风格。要从画面、音乐、表现形式、实现材质样式等等。无论是什么风格,它都关系到整体动作细节的设计。人物动作的设计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突出性格个性,又符合艺术风格特色。
[1]翟丽莎.浅谈演员何如塑造角色[J].创新教育,2009(8).
[2]刘昆.动画中的奇幻类角色研究[J].《电影评介》,2012(11).
[3]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傅文彬.《浙江工艺美术》,2008(04).
[5]ZOE动漫社.超级动漫人物表情动作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6]张成忠.设计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生活中的很多运动都是具有规律性的,人有人的运动规律,动物有动物的运动规律,物体也有自己的运动规律,运动规律是动画动作设计中基础依据。但在实际动画动作设计中,如果完全按照运动规律一成不变,又显得过于呆板。动画动作设计时使动作入木三分,为进一步刻画鲜明的人物角色和充分表达剧本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