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自然 涤荡心灵
——论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关系
2015-07-13牛晓静山西师范大学041000
牛晓静 (山西师范大学 041000)
走近自然 涤荡心灵
——论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关系
牛晓静 (山西师范大学 041000)
21世纪,距离1978年改革开放,经济制度发生天翻地覆变化那年中国又历经三十多年的历史变迁。几十年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商品经济给人们带来的趋利逐欲的价值取向逐渐与传统的伦理价值之间发生冲突,伦理异化下的世人心态发生扭曲。本文通过阐述自然美与社会美的关系来正确引导当今时代的文化时尚,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围。
自然美;社会美;自然;心灵
传统美学一般将美分为自然美、社会美、技术美和艺术美四大类,技术美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人的主观能动性符合了社会关系产生,艺术美是伴随着自然美的第三种表现形式即人类的审美意识的物化的出现而诞生,所以技术美和艺术美作为后来延伸出来的概念,从宏观角度来看,其实是可以归结到自然美和社会美之中的。因此,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角度,从观赏美的具体实物来看,一般人们将美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所谓自然美,是指自然景象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它能为人所观赏带给人享受,从而使人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社会美不单是指个人的行为、活动、事功和业绩,而首先是指整个人类的生长前进的过程、动力和成果。两者区别,举个简单例子,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大地变成了一片银装素裹的纯白世界,给人造成了一种美感,人们也自觉地将雪景作为审美对象,这就是自然美。东北地区人们利用低温等各种条件打造冰雕,为人们提供一种视觉享受,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这就是社会美。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只有达到高度契合,整个人类生长前进的过程才会加快,成果才会丰硕。这个规律不但使用于整个人类社会,同样贯穿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符号是自然和社会的枢纽,两者最初的联系就是靠符号记载从而传承。人类把出于本心,随心所欲的行为通过符号的不同表现方式记录了下来。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审美的需求不断提高,不再只满足于留存在头脑中的意识,而逐渐自觉地将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记录并保存下来,于是符号诞生,同时也促进了人类审美意识物化的发展,由此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由最初演绎的原始舞蹈、图腾等几种表现方式发展为如今上百上千种方式。其中,绘画无疑是最有力、最直观的形式之一。它通过自然灵动的线条、鲜妍明亮的色彩和变化不一的墨色给人提供一种美的享受。在这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它的存在从一开始是仅仅作为一种记录人类行为和社会生活的符号到如今发展为人类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过程中,人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慢慢确立了绘画应遵循的规范和模式,获得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成果。而其中“自然”作为中国自古以来的审美标准和判断,被各个时代艺术家推崇,并影响他们的绘画作品。虽然人类出现之前,自然已经横亘多年,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有自然界就会产生自然美。因为美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是要先培养人类的审美自觉,进而产生审美需求,然后运用各种审美方式形成审美意识的物化。这就是说,自然美的发现是以审美主体的培育加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审美需要的提升,审美对象的确立开始,并以此为标志。形式特质是自然美的优势,审美主体的不同或心态的迥异会使其情感内涵产生极大差别。当然,自然环境固有特质也会由于人们赋予的特殊象征形成不同的特定的文化情感。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一点用于自然美格外合适,自然美那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特性会使人摆脱了各种思想的包袱和烦恼,会使人心情得到很大程度的放松,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感受天地之道,不自觉地提升人们的心理境界。如今,依然有坚持“自然”原则的文人画家。自然是他们的信仰,一笔一墨优雅尽现。看他们作画,兴之所至,拍下几张玩味,细赏之下,韵味无穷,令人驻足不前,无法移开视线。在中华传统中,竹子是气节的象征,也是文人画笔下所爱,自他清逸古雅的腕底翩翩驶来,点染皴擦,浓淡干湿之间,各种生动的形象呼之欲出:风中摇曳的姿态飘逸洒脱,雨中傲然的神情挺拔坚韧。干净的线条,讲究的用笔便注定了他们的与众不同。加之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深爱,更是让每一幅作品文人气十足。
社会美的产生与社会事物的发展和人类审美意识的自觉紧密相关,而社会事物及其发展都是由一系列社会关系所决定,故社会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社会关系的美。而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人,社会的实体,掌控着他们与周围的一切联系,因此说社会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主要是人和人的关系,以及由人延伸的相关的和人与人的关系所引起的物和物的关系。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将社会美视为社会关系美,它的具体所指或者是人本身具备的人格美,或者是由此产生的社会环境美。社会美的产生实质上是由社会关系规定的,处于社会关系中人从人类整体历史上看并不是安乐悠逸,被动等待的,而是积极主动地在一定的目的指导下进行思考、对社会进步付诸极大热情和行动。当这种主观能动性即社会生产力符合这个时代或阶段的社会关系,或者是在已经认清当前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发挥这种主观能动性,就可能产生社会美。因而,社会实践活动的美实质就是指它的合规律性内容。也就是说,社会美的产生不仅在根本上是由社会的必然规定,而且有相对的自由性。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美的产生既是必然的又是自由的。而社会美既然是人为产生的,是自由与必然的统一,而这个自由是要在必然的大范围之中展开,如果超越了这个范围,社会美就有可能转变为社会危害,前人总结社会美总共三个特征,其中第二个特征是与社会功利性相联系,强调美是一种价值,美对人总是有用,如今这个趋势愈发盛行,愈发忽视人的审美自觉性,将审美意识的物化与个人利益紧密相联。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不再只是单纯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更在意的是满足了人们审美需求来赚取利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开始全力推进经济改革,加快国内市场化的步伐,市场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代名词之一,这次的改革不单实施于社会经济领域,也涉及文化领域颇深。我国文化领域开始转型,艺术作品不再只是政治工具,为领导阶级服务,也开始进入了市场化,比之先前只为政治工作到更多考虑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一政策对我国以后的艺术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中国画家的生存方式开始转变,并且逐渐多样化,他们在文联、美协等组织机构中的收入日渐微薄,投稿作品或者参加展览的费用也不容乐观,由此,下海成为一时风潮,画家们开始纷纷抛弃原来职业,开始经商,也有大批画家转而从事影视艺术、画廊在内的工作;另一方面,商业化在出版领域中逐渐渗透,一大批出版社开始商业化运作,不再只偏重追求纯艺术,更加关注大众的爱好和口味,同时随着社会市场化、商业化的深入发展,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文化日渐发达且不断扩张,导致艺术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商业消费品。画家的创作为了迎合大众的爱好和艺术趣味,不惜降低自己的艺术标准,逐步调整自己的艺术方向,创造出来的作品虽日益被大众接受和喜爱,有些甚至一度成为人们炙手可热的抢手货,但作品给人们呈现的状态也越来越浮躁,越来越虚无,越来越庸俗,古人作品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感受现在在这些画家作品中已慢慢消失,那些自然本真的虚静状态也难在画家中寻觅到,那些表现真实自然的作品也很难见到,呈现在人们眼中的许多作品日渐功利和苍白。如果照这种形式一直发展下去,国画经历过一段喧嚣热闹后必然会在世界艺术历史中沉寂。这种现象是市场化刚发展不健全急于求成的结果,一部分人借着时代趋势大胆前行,导致产生了社会经济改革下急功近利的畸形儿,是近百年来彻底摒弃中华文明与又一次发愤图强、实现民族文化复兴进程中的复杂心态碰撞出的怪胎,也是推进文化强国战略途程中走捷径的一种正常现象。总之,这种现象占据了那个时代中国的画坛。现如今,不仅没有抑制的苗头,反而依旧如此,甚至比之前繁衍得更加厉害。为此,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宣扬绘画中自然本真状态,保持艺术的高品位,防止绘画再次陷入市场化与庸俗化的泥潭无法自拔。
美作为一种特殊价值形态,它的价值不仅在于给人带来利益,也不单单是纯粹的政治或道德工具,它还可以通过愉悦人的身心,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从而使人的境界提高,达到有利于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目的。人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健康成长,会天然地跟自然界有一种亲和力。自然美也可以培养人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可以使人获取知识、活跃思维、激发情感。上述提及,社会的实体是人,社会美是社会关系的美。人们通过各种关系的确立来哪一些行为是美的,善的,哪一些是恶的,丑的。社会美本身是没什么错误的,只是利欲熏心的人们为了一己之私,扭曲了本性,创造一些低俗作品,给人们提供一个错误的欣赏态度和价值取向。艺术家亦是如此,通过各种艺术学习和交流活动逐渐在心中形成自己的一套审美原则,并且通过他的作品将其思想表达出来。至于作品流于浮华还是保持本真,取决于艺术家主体。钱穆曾说:“能使一己之欲向上流,乃见人情,乃见天道。天道即本于人之天性。自天性向下流,则有人情,又有物欲。故物欲亦在天性中,但非天性即尽在物欲中,性则公,欲则私,则有上下流之别。”所以,一流的、天才的艺术家灵感源于自身生命体的生物代码,也就是本能。二流、三流艺术家创作只为自己私欲。艺术家要肩负起正确引导人们人生观、价值观的重担,不要沉溺在利益关系中,失去本心。“自然”是我国古代被世人一直遵从的审美标准、美学原则,其思想观念来源于老庄的自然之道,老庄思想提倡人们回归到平静忘我的自然本真状态。古往今来,各个时代的艺术家们都秉承着这一遵旨,从魏晋时代开始,谢赫提出的“气韵生动”到文人写意画中的“忘我”“物化”“虚静”“平淡天真”。这些实则是老庄思想在艺术中的体现。画家们在这种哲学思想的指引下审美水平不断提升,作品愈发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审美趣味,表现出超脱世俗的高远境界,促使他们深入探究物象内部精神价值。这种思想不但影响着绘画,还贯穿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唐代李白提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意思是文艺作品像刚出清水的芙蓉花朴实无华,但依旧明艳动人。也比如指文艺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样自然清新。这两句诗赞美韦太守的文章毫无雕琢装饰,也表示了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的艺术追求——这是李白推崇的文章风格,反对装饰雕琢,鼓励以自然本真对抗矫揉造作,以追求自我叛离社会规范,向生活本身的形而下还原来实现心灵的超脱,李白自己的作品也正是如此,后人也经常引用这两句评价李白作品。
当今时代错综复杂、矛盾丛生,市场经济发展繁盛对物质的追求和欲望不断膨胀,画家提倡将中华民族传统经典文化发扬光大,通过分析自然美与社会美关系来阐述“自然”对后代画坛的影响,透视当今在真与利的撞击思维模式下所引起的共鸣,捕捉其放射出的光芒,反思当代画坛创作表现性情的尺度,以避免一任感情泛滥而导致美术责任的流失,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的家园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面对一切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的社会现实,本文试图建构起以“自然”为美的艺术思想体系,将矛头直指弄虚作假、沽名钓誉的欺世者,明确地确立以自然为美的审美体系,肯定人的感官性情,反对技法纯熟下的矫揉造作,肯定人的自然流露,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迎合了时代需求并致力于将其发扬光大,为当下艺术创作提供标准和原则。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 出版社.北京:中华书局,2009.2.
[2]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6.
[3]李泽厚.《美学三讲》[M].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0.
[4]崔大华.《庄学研究》[M].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92.7.
[5]张斌.《丰子恺诗画》[M].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10.
[6]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