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熵”理论洞见下伊丽莎白的情感变化

2015-07-13柯建华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430070

大众文艺 2015年12期
关键词:沃尔特无序伊丽莎白

柯建华 唐 诗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430070)

“熵”理论洞见下伊丽莎白的情感变化

柯建华 唐 诗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430070)

热动力学中,衡量热力系统排列方式的单位叫熵,通常被用来形容混乱的程度,意指宇宙万物均起源于一定价值与系统,然后持续朝着混乱与荒芜不可逆地发展。巧合的是,《菊馨》中伊丽莎白的情感历程几乎可以与熵理论下的状态相一致。本文采用熵的理论,用其分析《菊馨》,分别通过熵的孤立封闭的运作条件,无序混乱特点,去人性化本质,和不可逆性等理论对伊丽莎白的情感变化进行解析。得出结论,工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使人类情感与和谐关系被损耗和侵蚀。同时将读者引入对二十一世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反思。

菊馨;熵;情感变化;工业文明;混乱无序;不可逆

一、封闭系统内的紊乱

美国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首次将“熵”的概念引入文学与历史领域,认为人类社会与熵都是由众多独立小系统组成的一个封闭系统。故事开头“她被困在震颤的黑色车厢与树篱间,显得很不起眼”,接着,盼着丈夫的同时,“女人再次朝对面的铁轨望去”,这里她被所谓“工业”孤立了。丈夫沃尔特“无情的”晚归使得“伊丽莎白·贝茨看着那令人烦闷的人流,然后走进了屋子”,此时,孤立她的是门与封闭的房间。类似的例证为伊丽莎白提供了增加其“熵值”的环境。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封闭系统的熵值不会下降,永久的无序运动正是其特征。最开始的时候,“她的脸平静而又镇定”,可当她后来听说丈夫的酒局之事,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愤怒愈加明显……爆发了……”随着愤怒的加深,她甚至认为丈夫肯定都从家门前走过然后故意没进家门去了酒局。在第一章的结尾处,“此时,愤怒夹杂着恐惧在她心中回荡”。从愤怒到恐惧,此刻的伊丽莎白的熵值便到了一个小高峰。第二章,听到里格利先生关于沃尔特含混的话语,伊丽莎白已然多少感知到了不详,然而,她非但未表现消沉,却反倒安慰里格利先生“他们会把他抬回来的(因丈夫喝醉)”。至此,伊丽莎白呈现的均是不正常反应,情绪的紊乱得到极致体现。

二、穿梭在“马赛克”中的虚无

丈夫沃尔特的尸体被抬进后,起初,她“心脏停止跳动了片刻,然后又快速跳起来,简直快让她窒息了”,随着熵的运动也越来越剧烈,于是她甚至呈现出一种怪异的心理状态:沃尔特的母亲越哭声音越大“这让伊丽莎白感到解脱“。此时的伊丽莎白可能产生了身份错位——她将自己的身份投射到了自己的婆婆身上,当婆婆越哭越大声,她也感到自己的情绪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当菊花瓶被碰倒,她立即冲向花瓶碎片而不是刚刚被抬回的丈夫尸体。很显然,她的行为是反常的。这进一步揭示了伊丽莎白的“放空”,与熵的理论中的虚无状态不谋而合。

故事接下来的文字不仅与熵理论的内容——“孤立”——相吻合,同样契合于熵理论的形式——马赛克。当触碰到沃尔特的尸体,伊丽莎白觉得“他现在死了,他一定觉得做个丈夫这事很糟。她感受到,在另一个世界里,对于她,他宁愿做个陌生人。”——这是想象力,潜意识与现实的拼贴。另一个例子出现在当伊丽莎白看着死去的丈夫的脸庞时:“事实是多么地致命……两人之间什么也没有,然而从前他们却在一起”。这里便是过去与现在的穿梭。

三、熵的去人性化本质

回顾伊丽莎白对孩子的态度变化,一开始,她对儿子仅仅是要求严格,一旦发现自己的语气过于严厉,她还会“试着缓和……更温柔地说道”;后来,当女儿晚归,“她的母亲斥责她”,这一回,伊丽莎白没进行任何安慰或弥补;随着等候丈夫归来时长的增加,她愈发对他们冷淡:当女儿兴高采烈地让妈妈给她闻闻菊花香,伊丽莎白“觉得这简直无法忍受”“这位母亲暴躁地从围裙带里拿出花来”;

这与熵运动的去人性化本质相一致。社会批评家杰里米·里夫金在他的著作《熵:一个新的世界观》中说技术时代让机器替代大量人力,人类的工作量看似减少了,但实际上,这种“减少”是以加剧的能量消耗为代价的。能量守恒定律认为封闭系统内的总能量是不变的,因此,科技越发达,人类得到的能量越少。同理,伊丽莎白的“能量”也被工业的“入侵”侵蚀着——丈夫的不出现代表工业对他们生活的“参与”,因此,她的能量以及对孩子的耐心被持续消耗,从而加速其冷漠。

四、不可逆转的悲剧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最大特征便是不可逆性,这预示着世界结局的悲剧性。

在沃尔特的尸体被抬进来之后,从孤立,封闭,到无序到紊乱,再到无精打采,到虚无,但直到脱去死去丈夫的衣服,仔细打量与抚摸丈夫的身体,伊丽莎白才察觉自身这种状态的变化。整个觉醒的过程中,“她陷入了无限的恐惧”,“触碰丈夫尸体时她有种奇怪的情绪……觉得与灵魂完全孤立了”借此她找到了自己最开始的状态。随着熵值的增加,伊丽莎白也自然而然经历了熵变的最后阶段——虚无:“她如此徒劳……他对她简直就是陌生人……两人之间曾经什么都不存在……他一直都是离开的”“在他死前很久,两人之间就毫无希望了”。沃尔特赤裸的尸体在对于使伊丽莎白清醒的问题上起到了刺激的作用。因此,直到那时她才意识到她与丈夫的分离与孤立其实早已产生。熵变的不可逆性导致“这是一个她必须跨越的,无边无际的鸿沟”。

结尾如熵变的悲剧结局所预示的那样,经历了孤立,混乱,无序以及虚无,沃尔特的死以及广至整个工业社会致使她明白“生活就是她现在的主宰,但死亡是她的终极主宰”,因此“她屈从了生活”,并“带着恐惧和羞怯畏缩了”。

结论

最后得出结论,工业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使熵值的增加更加放肆,随之而来的是能量的耗损,人来的能量,情感,理智,正常感受与关系都被都被提升的熵所剥夺。从等待丈夫归来到耳闻噩耗到触碰丈夫尸体,这正是一个无序化的过程。因此,伊丽莎白内心的熵变终将其引至虚无状态——一个不可逆的悲剧。

猜你喜欢

沃尔特无序伊丽莎白
车身无序堆叠零件自动抓取系统
环境无序性对消费者多样化寻求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沃尔特·司各特诞辰250周年:他绝不只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小说家
朱姆沃尔特:武库舰残影
英国皇家海军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
肖像绘画的回归——伊丽莎白·佩顿
云的自传
Reflections on Elizabeth Bishop’s The Fish
远行
列车5点22分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