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要点分析
2015-07-13陈忠法缙云县文化馆321400
陈忠法 (缙云县文化馆 321400)
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要点分析
陈忠法 (缙云县文化馆 321400)
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所以要对群众进行文化教育活动。在文化事业建设中,群众文化是最重要的部分,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就是:全面进行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要通过文化馆老员工了解文化馆建设的经验,对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进行讨论,得出有效建设文化馆的决策,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
群众文化;文化馆建设;新形势
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事业与文化工作者,在我国目前新形势背景下,要想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就要将群众文化工作重视起来,因为群众文化是实现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精神支柱,文化事业的大力发展,可以将国家综合实力体现出来。要更好的发展群众文化工作,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树立起社会风尚,并且在社会逐步完善的基础上,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建设要有利于和谐社会历史进程。我国城市群众文化还处在发展中,虽然在新形势下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还存在问题,所以,要根据群众文化发展的需要对问题进行解决。
一、群众文化的建设
(一)文化队伍的壮大
要想群众文化建设得到加强,就要将群众文化队伍稳定并壮大起来,群众文化建设管理的重要力量就是社区的管理干部,他们可以对群众文化进行组织策划与管理,所以要想将群众文化队伍壮大起来,就要对社区文化活动的骨干与积极分子进行发现、挖掘与培养,还要建立起社区管理干部队伍,其年龄与专业技能等方面要统一,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得管理人员可以与群众人员更好地交流,保证广大群众可以参与进来,并且给予支持,管理干部要对群众的生活待遇进行重视,使群众的收入能与当地的物质水平一致,群众只有受到了物质保障,文化生活才能更加丰富,使物质享受过渡到生活享受中,管理人员要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开发其潜能,发挥其天赋,对文化建设进行推动1。
(二)坚持传统文化
近年来,中国开始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中国将外部经济贸易引进来的同时,也将外国的文化渗透到中国文化中,而群众文化是群众风俗习惯与节日文化的形成,对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有着不利的影响。所以,要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如游园、茶艺等,而群众人文、历史知识等,都是由群众文化的发展程度来决定的,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可以使群众更好地对其进行掌握。要在群众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本地文化深入到群众中,可以开展一些知识讲座等,要教育群众崇尚科学,将迷信破除,对社会公德进行倡导,还要开展环保活动,使群众可以在活动中接受到社会主义道德的教育,群众的文明素质得以提高,公德、环保意识得以强化2。
(三)加快群众文化建设步伐
在新形势下最重要的是将群众文化工作的地位与作用认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文化进行建设。目前文化建设存在着资金投入少、设施薄弱、保障不全面、队伍不够稳定等问题,所以,要对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更加重视,将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下去,对文化体制进行改革,使和谐社会的建设得到推进。随着群众物质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进行享受已经是群众最重要的追求,要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起来,使群众可以更方便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更平等地对文化进行享受,和谐社会的建设也会加快3。
(四)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要想将群众文化工作更好地进行开展与建设,就要打造出良好的文化环境,设置文化活动场地,如群众文化馆、艺术馆等,要对群众广泛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进行提高,要将先进文化、优秀文化、文明教育等渗透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使群众的娱乐审美健康化,群众的关系更加和谐,科学文化知识得以传播,要使群众更多的进行情感沟通与思想上的交流,将群众文化活动作为一个载体,积极的对文化站等文化场地进行组织与指导,文化活动的开展要以青少年、妇女等为主题,使全体人民都可以积极的参与进来,人民的文化娱乐活动更加丰富,群众可以受到文化活动的熏陶和启发,这对群众有着良好的教育作用,使其可以心胸开阔、和谐相处,要对群众之间的矛盾进行化解或者减轻,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努力4。
(五)协调群众文化的建设
要想群众文化能够更好、更快、更持久的发展,就要使城乡的文化能够协调发展,要对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重视起来。由于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占有各方面的优势,文化设施较为健全,如:图书馆、文化馆等,还可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在文艺节日开展文化艺术团体演出等,使得城市群众有着较为丰富的文化生活。而农村或偏远地区经济落后,农村群众没有文化生活与活动,文化设施较为落后,没有较强的组织力量,一些乡镇还没有建立文化站,使得城乡文化发展不协调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所以,要对乡镇进行文化站建设经费的投入,使得农村基层文化站得以全面建设,要选出一些较为优秀的文化工作人员,在乡镇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使农民可以积极的参与进来,使城乡文化协调发展5。
二、群众文化的发展
(一)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内、国际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政治与经济在不断的变革,文化领域的变革也是其中之一,群众文化不断的向市场文化与产业文化发展起来,逐渐受到重视,人们文化消费需求越来越高,面对人们城市生活的方式、审美的情趣、文化口味的变化、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群众文化必须将现代元素融入,并对其进行革新。从国际文化形式来看,一些西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就是文化产品,将城市的绿化、建筑、现代的科学与民间的艺术融入到群众文化中,能够满足人们的文化艺术需求,为社会创造财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其发展趋势是发展规模的拓展6。
(二)渗透性社会化特点的体现
一个地区文化的总体特征是由该地区群众文化体现的,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呈现逐渐开放的状态,开明的政治与开放的经济带来百花齐放,当城市中群众文化得到一定发展时,就会向其他城市传播,当城市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就很难将其进行突破,于是就会汲取其他城市的文化与发展经验,城市与城市之间进行文化的交流、结盟、相互进行借鉴,使城市之间的文化能够相互渗透,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
结语
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应该受到重视,要建立起群众文化工作队伍,坚持传统文化,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要对城乡文化发展进行协调,达到全国人民文化齐发展的目的。
注释:
1.刘晓雨.论群众文化的美育功能[D].郑州大学,2014.
2.葛秀姣.群众文化志愿者在群众文化实践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音乐大观,2014(17):163-163.
3.李玉芝.营造呼和浩特市群众文化大势的思考[J].前沿,2012(23):216-218.
4.贾卫国.新时期构建基层群众文化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5.刘惠.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读与写(上,下旬),2015(5):320-320.
6.邱翠青.浅谈农村群众文化的现状及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