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运动员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设计

2015-07-12

关键词:入门课程内容运动员

张 琼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3)

优秀运动员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设计

张 琼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3)

在《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的指导下,结合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特点,以“简单、实用、够用”为原则,重新设计适合义务教育阶段优秀运动员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以便提高优秀运动员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分三个专题进行设计,即“信息技术入门”、“信息加工与表达”和“网络与信息交流”,不同专题有不同的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其下又设有若干个学习模块。

优秀运动员;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0 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传统的读、写、算等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2012年5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出台了《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1],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46%的优秀运动员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58.82%的优秀运动员没有学习国家规定的全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2]。绝大部分教学单位能够按照义务教育的要求开设12课时的文化教学课,主要开设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音乐或美术等课程[3]。有的省市优秀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或者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是教材沿用普通义务教育通用的信息技术教材,在优秀运动员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学习效果非常不理想,导致优秀运动员的信息素养很差,在以后的继续升学,日后的工作学习中都处于劣势。目前适合优秀运动员学习特点的信息技术教材非常缺乏。本文旨在《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的指导下,结合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特点,以“简单、实用、够用”为原则,重新设计适合义务教育阶段优秀运动员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内容。

1 课程目标

课程总目标是提高优秀运动员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以及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通过本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激发优秀运动员探究与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拓展优秀运动员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能力,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创造性地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优秀运动员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了解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甄别不良信息,对网络虚拟世界中的人际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

2 课程内容框架

课程内容的设计结合优秀运动员学习时间有限、不能系统规范化学习等特点,按照专题、模块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同时,在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遵循“简单、实用、够用”的原则,考虑到优秀运动员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从信息素养培养角度,选择的学习内容尽量浅显易懂,又是今后学习工作必要掌握的知识内容。优秀运动员还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学习自觉性不是很强,在多媒体信息处理工具选择上,尽量选择目前主流的、耳熟能详、简单又适合优秀运动员掌握的工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分三个专题,有“信息技术入门”、“信息加工与表达”和“网络与信息交流”,不同专题有不同的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其下又设有若干个模块。

信息技术内容框架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入门(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信息加工与表达(培养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网络与信息交流(培养网络生活生存的基本能力)。

“信息技术入门”专题让优秀运动员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主要介绍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了解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组成,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知识,培养优秀运动员日常学习生活中主动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安全使用计算机的意识等。“信息加工与表达”专题是培养优秀运动员获取传输信息、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侧重信息的创造过程及利用过程,能够编辑多种媒体信息,能够利用各种媒体进行简单表达。“网络与信息交流”专题培养优秀运动员网络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让优秀运动员通过常见的网络体验,感悟网络魅力,能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交流,能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培养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安全责任意识。

3 课程内容描述

3.1 “信息技术入门”专题

“信息技术入门”专题有四个模块,分别是介绍信息的表示与存储、计算机硬件与常用数码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安全等。不同的模块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信息技术入门课程模块与学习内容

通过“信息技术入门”专题学习,优秀运动员对计算机软硬件知识有了全面了解,能够基本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并要求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这些都是信息技术的入门知识,将为学习后续课程内容打下良好基础。

3.2 “信息加工与表达”专题

“信息加工与表达”专题有五个模块,分别介绍对文本、表格、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不同的模块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如表2所示。

文本、表格、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非常常见。掌握对这些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是信息社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也是优秀运动员信息素养培养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而且,这些常用的多媒体工具软件,都是目前最主流、简单实用的工具软件。学习并使用这些多媒体工具软件,运用图片、声音、文字等多种媒体,灵活地表达想法和创意,对优秀运动员来讲,很有吸引力。

3.3 “网络与信息交流”专题

“网络与信息交流”专题分为信息网络、信息获取、信息交流等三个模块,具体内容如表3所示。

“网络与信息交流”专题三个模块的学习,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网络生活生存的基本能力。让优秀运动员学会运用常用远程通讯工具进行合作学习,学会在网络中与人沟通交流。

4 总结

优秀运动员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设计,以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规律为依据,以“简单、实用、够用”为原则,旨在提高优秀运动员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培养优秀运动员良好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表2 信息加工与表达课程模块与学习内容

表3 网络与信息交流课程模块与学习内容

[1]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S].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2012-05.

[2]李杰凯,尹菲菲,程文广,张薇,高健,姜玉玲,等.中国优秀运动员普九义务教育特殊规律及标准的研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J].2004(2):8-12.

[3]李先国,孙麒麟,毛丽娟,等.对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的反思[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3):17-20.

[4]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13年修订)[M].江苏省教育厅,2013-03-18.

[5]张彦,苏红旗,于双元,刘桂山,王永滨,等.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李 强]

2014-12-18

张琼(1979-),女,福建闽侯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计算机课程教学研究。E-mail:1906069853@qq.com

G42

:A

:1671-6876(2015)01-0079-03

猜你喜欢

入门课程内容运动员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注重细节,表现均衡的4K入门之选 Acer(宏碁)HE-4K15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学习和自己的相处之道 独木舟的入门 CANOE
几何入门,四个“重视”
拒子入门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