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护理预防新生儿脐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07-12陈丽娟
陈丽娟
改良式护理预防新生儿脐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陈丽娟
目的对改良式护理干预模式在脐炎疾病新生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 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82例临床确诊脐炎新生儿, 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41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儿接受改良式护理干预, 而后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脐炎疾病控制效果90.2%明显优于对照组68.3%;家长对脐炎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7.8%;住院接受治疗时间(6.11±0.73)d明显短于对照组(8.94±1.60)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式护理干预模式在脐炎新生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值得关注并推广。
改良式护理干预; 脐炎; 新生儿
脐带是胎儿在母体内获取营养和排泄废物的主要通道,在婴儿出生后需要对脐带进行结扎和切断处理, 7d之后就会脱落。而脐带在发生脱落前脐残段被细菌入侵可能性较大,进一步繁殖就会引起急性炎症, 导致脐部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出现, 并带有一定的臭味或脐周皮肤发红[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改良式护理模式在脐炎新生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 对本院收治的脐炎新生儿展开了分组护理,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脐炎新生儿, 抽取其中的82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41例, 对照组新生儿中包括男25例, 女16例;新生儿日龄1~9 d, 平均日龄(4.1±0.6)d;脐炎发病时间1~5 d, 平均发病时间(2.0±0.3)d;观察组新生儿中男24例, 女17例;新生儿日龄1~10 d, 平均日龄(4.3±0.5)d;脐炎发病时间1~4 d, 平均发病时间(1.8±0.2)d。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日龄、性别比例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新生儿经临床诊断确定患有脐炎;②脐炎疾病发病时间在5 d以内;③新生儿日龄在10 d以内;④新生儿均为足月产儿;⑤新生儿体重水平正常;⑥排除伴随其他疾病的新生儿;⑦新生儿家长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是接受改良式护理干预, 主要内容包括:①预防感染:保证新生儿的身体清洁, 每日洗澡, 避免污水对脐部造成污染, 洗澡后更换衬衣。保证勤换尿布, 勿遮盖脐部, 脐纱方取下之后不必采用纱布进行包裹, 不要用厚塑料布覆盖。婴儿所用的眼药水, 扑粉、油膏、沐浴液、浴巾等一定要保证是新生儿专用的, 避免发生交叉感染。②消毒隔离:a.母婴同室病房应该保持清洁且安静, 对产妇及婴儿的休息与睡眠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保证病房内阳光充足, 空气新鲜, 每日进行2次通风, 每次通风时间在20 min左右。b.每日对病房内的空气进行2次消毒处理, 每次消毒时间控制在1 h。c.每月进行1次病房空气培养, 对物体表面、消毒剂、医护人员的手微生物进行一次监测并记录。d.地面保持清洁, 每日采用浓度为0.2%的过氧乙酸拖地2次。e.喂奶前后和换尿布前后应该嘱咐母亲或家属洗手。f.指甲应该剪短, 避免将新生儿抓伤。g.出院后对床单进行消毒。③指导喂养:责任护士向孕产妇介绍母乳喂养的有关知识, 产后立即让新生儿开始吸吮母亲乳房, 保证尽早获得足够乳汁, 让新生儿能够吃到免疫物质含量极高的初乳, 使婴儿的抗病能力显著增强, 从而使脐炎的发生率降低。④母婴同室管理:向家属及产妇宣传各项规章制度, 减少探视人员, 冬天外来探视人员应该嘱咐其不能够直接接近新生儿, 家人或亲属患有感冒疾病时应该谢绝其探视与陪护, 以免使新生儿发生感染的机会增加。对于存在传染病的产妇应该采取相应的有效护理措施与消毒隔离手段进行防护。
1.4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新生儿的脐炎疾病控制效果、家长对脐炎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住院接受治疗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
1.5 疗效评价标准[2]临床治愈:脐炎症状彻底消失, 脐部周围皮肤表现恢复正常;有效:脐炎症状明显减轻, 脐部周围皮肤表现有显著改善;无效:脐炎症状没有减轻, 脐部周围皮肤的表现仍然存在明显异常。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家长对脐炎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对照组新生儿家长中对脐炎治疗期间护理感到满意有36例(87.8%),观察组新生儿家长对脐炎治疗期间护理感到满意有41例(100.0%)。观察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新生儿脐炎疾病控制效果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脐炎疾病控制效果90.2%明显优于对照组68.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脐炎疾病控制效果比较[n, n(%)]
2.3 两组住院治疗时间比较 对照组新生儿住院治疗时间为(8.94±1.60)d, 观察组新生儿住院治疗时间为(6.11±0.73)d。观察组住院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
3 小结
在新生儿顺利分娩之后, 如果不能够及时将脐带上的纱布去掉, 会有以下危险级隐患:①对脐带彻底消毒操作产生障碍;②会遮盖脐带周围皮肤, 对血液循环造成影响, 并不利于对脐带周围皮肤情况进行观察;③易吸附灰尘, 为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条件, 使感染几率增加, 程度严重时细菌及毒素会进入到新生儿的血液循环, 导致毒血症或败血症[3]。应用改良式护理干预模式在脐炎新生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
[1]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354-355.
[2]王菊飞.81例新生儿感染原因的分析及预防.实用护理杂志, 2010, 17(14):125-126.
[3]吴金京, 尹湘毅, 丁艳, 等.医院消毒灭菌质量管理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1, 16(11):842-84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4.117
2014-11-04]
450052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