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对营销道德建设的启示
2015-07-12纪峰
纪 峰
《弟子规》是儒家文化经典之一,是儒家文化的根。弟子规就是对“弟子”的各种规范,这里的“弟子”是学习圣贤的学子,可以指家中的孩子,可以指学校的学生,也可以指企业中的员工等等。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力行”、“致用”,一个真正学习圣贤的人必须从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点滴小事做起。《弟子规》就是对“弟子”在家、出外、饮食、穿衣、说话、为人、处世和学习等方方面面小事情的规矩。“无以规矩何以成方圆”,只有努力做到《弟子规》中的360句话的各项规定,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圣贤弟子”。根扎得好,才能够枝繁叶茂,所以《弟子规》历来都受到大家的重视。特别是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外日益盛行,在这场国学热中,众多仁人志士大力号召学习并践行《弟子规》,其中一些企业负责人就在企业中带领员工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并使得企业在经营管理和产品营销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当前,在企业营销的过程中,违背伦理道德的现象越来越常见,使得营销道德建设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非常严峻和急迫的一项任务。既然很多企业通过力行《弟子规》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那么《弟子规》对营销者的心灵净化,对现代营销道德的建设肯定有很多启示,本文在这方面将进行一番尝试。
一、“入则孝”
“百善孝为先”,孝长养一切德,孝是做人的大根大本。在这个世上,父母是最关心爱护我们的人,如果我们产生对别人的关爱之心的话,我们对父母产生爱戴之心是最可能最自然的事情。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不爱自己的父母,怎么可能去真心爱其他人呢?如果不孝敬父母而去爱其他人的话,那么对其他人的爱很有可能是假的,抑或是出于交易的需要,是利益的驱动。在营销中,我们经常说“顾客是上帝”,“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如果营销者真的是一个“孝子”的话,如果营销者真的把顾客当成自己的父母来看待的话,他怎么不去关爱顾客,关心顾客呢?怎么会采用各种伎俩来欺骗顾客呢?所以,真正的营销者应该努力做一个“孝子”,并真正把顾客当成自己的父母,这样才会避免营销中出现各种坑害消费者蒙骗消费者的事情发生,提高企业的营销道德水平。
二、“出则悌”
一个真正孝敬父母的人,一定会善待自己的兄弟姐妹的,因为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之间相互关爱和睦相处,如果兄弟姐妹之间因为财物言论等产生矛盾的话,父母是不会高兴的,让父母不高兴的事情怎么是孝敬呢?所以,“出则悌”是孝心在兄弟姐妹身上的拓展。另外,“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我们不但与自己的兄弟姐妹之间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对其他人也要看成自己的兄弟姐妹,正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在营销中,同事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都要遵从“出则悌”的原则,相互关心、相互爱护,领导多爱护员工,员工多关心领导,不要勾心斗角,不能相互利用相互算计,对经济利益看得淡一些,语言相互忍让一些大度一些,这样才能够有一个和谐的团队,更好地为顾客服务。另外,顾客也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也是我们关爱的对象,不能够欺骗顾客,不能损害顾客的利益。
三、“谨”
一个人的修养往往从举手投足和一点一滴的小事中透露出来。一个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姐妹的人,一个着力关心别人的人,其心灵的关注点在别人身上,怎么会在意自己的吃穿呢?“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对衣服和饮食不挑剔,不爱奢华,不贪口味,不酗酒。接物走路都中规中矩,彰显出内心的“正气”。营销中之所以出现一些不道德的现象,往往也和某些营销者追求奢华追求口腹之欲有关,也和他们内心的“邪气”有联系。营销者不得不“照照镜子”,反思一下自身的饮食起居、接物走路等细节方面的问题,来激发自己内心的“正能量”。
四、“信”
在现代的营销实践中,充斥着太多不诚信的现象,虚假的原料、虚假的包装、虚假的品牌、虚假的产品、虚假的价格、虚假的广告、虚假的商家,等等,使得人们在谈到“营销”两字时就联想到“骗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营销者怎么会留给人们这样的负面印象呢?“凡出言,信为先”,不管说话还是做事,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守则。“人无信则不立”,随着消费者遭受营销欺诈经历的增多,消费者会越来越认清营销者的真面目的,不再去购买这些商家的商品,转而忠诚于那些“言必行,行必果”的商家。那些靠造假贩假欺骗消费者暂时获利的营销者,最终会落得一个自食其果的下场。
五、“泛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大家都是头顶同一片天脚踩同一方土的,大家相互友爱,不要自吹自擂,不要自我标榜,不要谄富骄贫,而且多看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优点,不要老挑别人的毛病,多包容别人,同时在涉及到利益问题时要“与宜多,取宜少”,不断追求德学的提升。试想一下,这样的人谁不愿意去接近呢?这样的领导者哪位员工不喜欢呢?这样的企业哪位消费者不信赖呢?所以,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要“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不要不顾及道德伦理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良好的产品、品牌和企业形象是消费者非常看重的,是他们选择产品、品牌和企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如果营销者做到“泛爱众”的各项“规定动作”,那么得到的肯定是产品、品牌和企业形象的提升,得到的是消费者的拥护、爱戴、信赖和忠诚。
六、“亲仁”
现代的营销理念是考虑消费者和社会长远利益的一种营销理念,是通过满足消费者和社会长远利益来获利的理念。《弟子规》中也特别强调了对“仁”的理想追求。 “仁”这个字可以解读为两个人,也就是说,人在想到自己的时候,也要想到别人,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有仁爱之心的人,他是爱别人的。在营销中,营销者具有仁爱之心,他一定会像爱自己一样爱自己的客户爱自己的消费者的,不会把自己不接受的产品,千方百计地卖给消费者,在营销中更多地考虑消费者的利益,这与“顾客是上帝”的现代营销理念是一致的。“爱人者人恒爱之”,当营销者真心实意为顾客利益着想的时候,顾客是对营销者产生信赖从而产生忠诚的。
七、“余力学文”
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实践是第一位的,但是也要重视理论的重大作用。“弟子”必须在重视力行和践行的同时,在有余力的情况下,要学习理论,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在营销中,营销者要不断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经验智慧,不要认为传统文化是过时的东西。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人类智慧的宝藏,对我们的生活实践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需要我们不断地借鉴和吸收,来净化我们的心灵,来指导我们的营销实践,提升我们的营销道德。
八、小结
目前,营销中存在着很多不合乎伦理道德的现象,这些现象与营销者见义忘利目光短浅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想提升营销道德水平,必须从改良营销者的“心”抓起,这是根本性的。《弟子规》从“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几方面来修正人的心理和行为,使人们朝着“成圣作贤”的理想前进。这对营销者改变对营销的错误认识,提升人格修养,纠正营销中的不道德行为具有启发作用。(作者单位:宿迁学院)
[1]段俊平.《弟子规》是企业的安心良汤[J].现代企业文化 (上旬),2015(04):46-48.
[2]高冉.我国道德营销研究与实践现状总结 [J].经营管理者,2015(26):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