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转移人口的构成类型、地域特征与市民化意愿
2015-07-11郑循刚
赵 智,郑循刚
(四川农业大学 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611130)
一、引 言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开始步入新常态,下行经济压力使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面临着新的挑战,“要地、要工、不留人”的传统发展模式显然已不再符合时代要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已经被推向前台。2014年3月,党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表示到2020年要努力完成1亿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实现常住人口和户籍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0%与45%的城镇化目标。该文件完成了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新型城镇化的框架设计,直接吹响了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号角。然而,在勾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宏伟蓝图的同时,也需注意到,我国农业转移人口正面临着公共服务、土地、就业、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现实挑战,“身体进城,身份留村”的“伪市民化”现象日渐突出,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历史考验。
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通常被描述为经济适应、社会接纳、身份认同、文化交融依次与城市融合的过程,具体是指农业人口在经历生产生活地域的空间转移、职业与就业状态的非农转变、户籍身份的城乡转换后,逐步完成个人素质的综合提升、市民价值观念的塑造更新、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的升级转型等过渡,真正融入城市生产生活环境,并最终被城市居民所接纳的过程与结果[1-8]。拥有强烈的市民化主观意愿,是农业转移人口能够完成市民化进程的重要前提之一[9]。
制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因素较多,涉及城市发展水平与开放程度[10]、土地与户籍等政策制度压力[11-12]、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体特征差异[13-14]等多个方面。从资本要素禀赋的视角来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资本要素禀赋不足,或者说是资本占有程度不高[15],即农业转移人口无法获取足够的物质、权利、社会与人力资本要素,不能有效保障自身权益,进而完成市民化的进程,所以其市民化的内在动力不足、主观意愿不高。由此可初步作出判断:农业转移人口的资本要素禀赋水平于市民化意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正相关,农业转移人口所拥有资本要素的群体差异,很可能导致其市民化意愿出现分层。但遗憾的是,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分层的研究多是围绕代际展开[16-17],缺乏更加细化的群体分类,忽略了“什么构成类型、地域特征的农业转移人口会更加倾向于融入城市,不同群体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是否存在差异”等现实疑问,致使结论说服力受限。人口构成类型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人资本要素禀赋结构和水平,户籍地能够直观地描绘出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人文化地域特征、空间距离、制度身份等,而迁入城市则可以展现不同城市规模形成的城市入户政策、城市资源集聚度、城乡经济差异、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引入这三个概念进行分类剖析,能够尽可能地突破信息不完全、属性不确定性的群体特征限制,以便更加准确地判断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人市民化倾向。具体界定分类标准见表1。鉴于此,本文在实地问卷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实证考察农业转移人口的构成类型、地域特征(户籍地、迁入城市)差异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分层的内在关联,以期为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做出有益探索。
表1 农业转移人口类别界定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基本特征
(一)数据来源
文中所用的数据均源自于2015年2月~3月的实地抽样调查,调查城市选定为四川省的成都、南充、泸州和西昌等四市①调研城市的选择是基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基于四川省四大城市群划分的考量,筛选出其中成都(平原区)、南充(川东北区)、泸州(川南区)、西昌(攀西区)为其中代表;其次,从城市人口规模分层来考虑,成都(特大城市)、南充(大城市)、泸州(中等城市)、西昌(小城市)分别对应城市规模划定标准的不同层次;第三,从历史沿革和现实发展的角度来看,选定城市为区域的相对中心城市,在各自区域有着很强的代表性。因此,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背景下,对上述四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分层情况进行调查,能有效揭示出四川乃至全国的新型城镇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调查将城市常住人口中的农业人口和近三年失地农民作为一对一问卷访谈对象,范围涵盖不同人口构成类型(农民工、近年失地农民、农村籍高校在校生、进城个体工商户和进城私营企业主)、不同户籍地(本市、省内和省外)以及不同层次迁入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调查规模为该城市农业转移人口数量的万分之一。为了保证问卷的代表性,每个社区的问卷发放不超过3 份,力求达到样本分布的类型、行业和地域分布的基本均衡。问卷内容涉及受访者的个人基本信息、资本禀赋情况以及对现实问题的个人认知等方面,包含具体问题23个。调查共发放521 份问卷,回收问卷493 份,剔除16岁以下65岁以上、漏项、逻辑冲突、异常值等无效问卷22 份,最终形成有效问卷471 份(成都233 份、南充83 份、泸州77 份、西昌78 份),整体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40%。
(二)样本基本特征
表2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描述
在471个调查样本中,男性在性别结构上占据了优势,男性样本有307人,占总数的65.18%;年龄段的选择上,调查以20岁以上、60岁以下的中青年适龄劳动力为主,占总数的92.15%;在民族结构上,汉族比例超过九成,达到92.36%,其他受访者为彝、羌、藏、回等少数民族,占比为7.64%;婚姻属性中,未婚样本比重为27.39%,已婚比重为68.8%;受教育水平上,初中文化程度的受访者最多,占到样本比重的36.73%,其次是中专/高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样本,比重分别为22.72%、21.66%,受过专科以上高等教育的受访者仅有89人,不到总量的五分之一(18.90%);样本中的独生子女有106人,比例为22.51%;政治面貌上,党员和团员比例分别达到9.13%、13.59%(表2)。
(三)样本市民化意愿的交互分析
“我问农民工在外过得怎样,他们当我面就哭了。……他们很难完全融入当地,很多待遇是不平等的,不只体现在社会公共服务,还有企业薪酬。所以,他们说,多数人想回家……①摘自2015年3月7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关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谈话[18]。”,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谈及一段与农民工的交流经历时充满感触,从侧面折射出了农业转移人口心理抗拒市民化现象背后的辛酸与无奈。本次调查也显示,农业转移人口的整体市民化意愿并不高,表示愿意的受访者仅为23.40%,而表示不愿意的受访者比例则高达近六成(59.40%)。因此,有必要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分层状况进行细致描述,立体描绘不同农业转移人口所处的尴尬境地,期望初步探索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不高的原因所在。样本市民化意愿的人口构成类型、地域特征及其分解见表3。
表3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层次分解
1.人口构成类型与市民化意愿。市民化意愿表现最积极的类型应属进城个体工商户,27.30%的受访者表示今后愿意成为城市居民,在城市长久地安居乐业;与此同时,进城私营企业主的市民化意愿表现的最不积极,仅有12.50%的受访者认为将来倾向于留在城市,明确表示不愿意成为市民的比例却高达75.00%;农民工、近年失地农民、农村籍高校在校生的市民化意愿则介于二者之间。原因在于,私营企业主多数拥有相对较高的资本要素禀赋,能够从容地游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市民化对于资本要素禀赋水平的边际影响递减,一纸城市户籍变得可有可无;而个体工商户生计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迁入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个人与迁入城市间关系相对紧密,更加容易倾向于融进迁入城市。
2.户籍地与市民化意愿。省内的受访者愿意成为市民的比例最高,达到了26.60%;而本市的农业转移人口明确表示不愿意成为市民的比例最高,达到了63.40%;省外的“骑墙派”最多,有24.10%的受访者表示要视情况而定。原因在于,近年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持续加大,近郊农村土地经济潜力的逐渐发掘,以及农村公共福利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城乡间的福利差距逐步缩小,甚至在某些农村经济活跃地区(如成都郊区)经常出现城乡户籍“逆向福利反差”的现象,“当个城乡两便的农民也不错,为什么要做市民”的看法普遍存在,致使本地农业转移人口对市民化的直接需求有所降低。然而,区域中心城市相对完善的硬软件设施,对于外乡人还是具有相当的吸引力,看好城市发展前景并愿意加入城市大家庭的外地受访者相对较多,尤以文化相近的省内农业转移人口为最。
3.迁入城市与市民化意愿。特大城市中受访者的市民化意愿要明显高于其他层次城市,明确表示愿意成为市民的比例为26.61%,表明特大城市的资源与人才相对集聚,难免对周围城市的发展产生磁吸效应,今后的城市发展规划中需更加关注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宏观统筹。
三、变量与模型
(一)变量说明
本文基于四川省471 名农业转移人口的实地调研数据,参照市民化的理论内涵、现实表现以及相关文献资料[19-20],选择物质资本、权利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个人特征五维度的13个具体指标为自变量(x1 至x13),以市民化意愿作为因变量(y),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 回归模型模拟变量之间的统计关联。模型变量、变量的定义与描述情况参见表4。
表4 变量的说明与描述
(二)多元有序Logistic 模型
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属于由低到高的有序类别变量,所以选择多元有序Logistic 模型来分析农业转移人口构成类型、地域特征与市民化意愿分层之间的内在关联。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表达式为:
等价于:
式(1)、(2)中,j 表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三个层级,分别用1、2、3 表示,y 为因变量“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xi表示k个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第i个自变量,αj表示截距项,βi表示回归系数。
四、模型回归与分析
利用SPSS21.0 软件平台,对变量进行多元有序Logistic 回归分析,估计结果见表5、表6。文中共构建了10个模型,其中模型1 至模型3 就不同人口构成类型(农民工、失地农民、其他),模型4至模型5 就不同户籍地(本市、外地),模型6 至模型9 针对各层次迁入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分别对市民化意愿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模型10 则没有分类,而是将全部样本纳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为了保证样本量的合理性,增强回归结果的可靠性,回归分析中将一些外部特征类似的样本进行了简单归并,如把省内和省外样本合并为“外地”类别,又以土地经济联系、劳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属性为依据,把农村籍高校在校生、进城个体工商户和进城私营企业主合并成“其他构成类型”等。
表5 多元有序Logistic 模型回归结果——构成类型和户籍地比较
1.总体状况分析。从卡方、-2 对数似然值和显著性的情况来判断,众模型均通过了拟合检验,其中以模型1(农民工)、模型5(外地)、模型6(特大城市)和模型10(全部样本)的拟合效果为最佳。就整体样本而言(模型10),经济收入(x2)、消费支出(x3)、户籍性质影响(x4)、社保参加度(x6)、机关单位熟人数(x8)、公共文体参与度(x9)、性别(x12)和年龄(x13)对市民化意愿的影响较为显著,说明提高收入、节制消费、淡化户籍影响、增加社保覆盖率、加深社交深度、积极参与公共文体活动、女性和年龄相对偏小等方式或特征,会增加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认可度,使其更加倾向于加入城市大家庭、成为城市居民。原因在于,“开源节流”能够有效增加经济积累,有助于迈过留城的“经济关”;淡化户籍的行政色彩,增加社保的覆盖程度,能够有效改变资本要素的禀赋格局,降低市民化的社会保障风险;接触城市公共事务参与和管理人群的数量众寡,公共文体活动参与程度的高低,更是与农业转移人口的心理融入密不可分;至于年轻人和女性拥有较高迁居城市倾向的观点,则已普遍为大家所认同[22]。
表6 多元有序Logistic 模型回归结果——迁入城市比较
2.不同人口构成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1 的估计结果表明,消费支出(x3)、户籍性质影响(x3)、机关单位熟人数(x8)、性别(x12)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相对显著,说明消费节制、户籍影响小、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亲友多、女性的农民工更倾向于今后留在城市成为市民。相比之下,模型2 中,承包地面积多(x1)、社保参加度高(x6)、公共文体参与度高(x9)和适龄子女能够享受优质的教育(x11)对失地农民市民化意愿的正向推动作用更加突出,而对于其他类型的农业转移人口来说(模型3),经济收入高(x2)、机关单位熟人数多(x8)、年龄大(x13)能够显著提高其市民化意愿。说明部分土地尚余的失地农民对于现有承包地存在“鸡肋”心态,不再盲目抗拒市民化,只希望能从土地产权和社会身份的变更中获取足够的经济补偿。年轻的大学生、工商户、企业主们占有的资本要素相对有限,出于对土地价值的认知、对社会未来发展的判断抑或对城市现实生活的失望,很多不愿意轻易放弃农民身份,把农村作为自己城市打拼的最终退路,于是呈现出“其他类型”年龄越小,市民化态度越保守的局面。
3.不同户籍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4 的估计结果显示,经济收入(x2)、消费支出(x3)、户籍性质影响(x4)、机关单位熟人数(x8)、公共文体参与度(x9)和性别(x12)对本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相对显著,说明经济宽裕、消费节制、户籍影响小、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亲友多、公共文体参与度高以及女性的群体等情况,对本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助力更加突出。而模型5 的估计结果表明,除了经济收入(x2)、消费支出(x3)、户籍性质影响(x4)和性别(x12)的影响显著且方向与本地一致外,外地农业转移人口还受到高社保参加度(x6)、高文化程度(x10)和小年龄(x13)的正向影响,外地人需要广覆盖的社会保障来免除后顾之忧,需要更高的社会竞争力才能够立足他乡,所以呈现出社保参加度、文化程度与市民化意愿正相关的现象。
4.不同层次城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6 至模型9 的估计结果表明,特大城市的经济收入(x2)、消费支出(x3)、户籍性质影响(x4)、社保参加度(x6)、性别(x12)和年龄(x13),大城市的社保参加度(x6),中等城市的年龄(x13),以及小城市的户籍性质影响(x3)、公共文体参与度(x9)、性别(x12)的影响均相对显著,且方向与模型10 的总体样本回归表现一致。此外,大城市的大龄群体(x13)与小城市的承包地较少农户(x1),对于其市民化取向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小城市中的土地经济实现力相对较低,承包地少的农户“土地包袱”更轻,也更加愿意成为市民。
五、结论与政策含义
经过分析得出结论:(1)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总体偏低,仅23.40%的受访者愿意成为市民,而明确表示不愿意成为市民的受访者比重则高达59.40%。个体工商户、省内户籍、迁入特大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更加愿意成为市民。(2)总的来说,经济收入、社保参加度、机关单位熟人数和公共文体参与度等变量的影响为正,消费支出、户籍性质影响、年龄和男女性别的作用表现为负。(3)就具体分类而言,存在一些与整体样本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方向相左之处,不同类型中失地农民的承包地面积偏多、子女入学层次较高和其他类型的个体年龄偏大,不同户籍地中外地农业转移人口的文化程度较高,不同层次迁入城市里大城市的个体年龄偏大和小城市的承包地面积较多,均对各自类别的市民化意愿产生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为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意愿,使得今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之路更加笃定而顺畅,有关部门在制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应从户籍、土地、社保、住房、收入分配等制度改革入手,逐步提高物质资本、还赋权利资本,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权益保障制度体系,解除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有能力脱离农村融入城市,做到“搬得出、稳得住”。第二,将“生存形态”与“发展内在”有机融合起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专业素养和就业层次的同步提升与互动发展,还需打破各自文化交际圈的封闭性,积极鼓励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居民的日常交往,提高他们对迁入城市的心理认可度和发展责任感,着力培植人力资本、增加社会资本,努力实现“融得入、有提升”。第三,关注不同群体的市民化需求,分层制定市民化政策,如:做好安置与宣传工作,减轻失地农民对农用土地得失以及今后生计着落的顾虑,重视异地和新生代的农业转移人口的融入渴望,提升他们的人力和社会资本存量,拓宽他们的城市发展空间等。第四,因城制宜施行市民化政策,强化城市经济发展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良性互动,把“摊大饼”与“蒸小笼包”有机结合起来,适度控制特大城市的人口流入规模,做到大中小城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1]杨春华.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0,(4):80-84.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与顶层政策设计[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3]申 兵.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难点及对策[J].中国软科学,2011,(2):1-7,15.
[4]余京津.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影响因素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5):16-17,35.
[5]邱鹏旭.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认识和理解[EB/OL]. (2013-03-13)[2015-07-12].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313/c40537-20778267.html.
[6]魏后凯,苏红键.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3,33(5):21-29.
[7]殷 俊,陈天红.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武汉市的调查数据[J].西北农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5):102-108.
[8]姚 嘉.外来人才社会融入问题研究——基于浙江舟山的调查[J].江西社会科学,2014,(10):211-215.
[9]刘传江,程建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J].人口研究,2008,32(5):48-56.
[10]李 萍,谌新民.迁入地就业容量与就业风险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以广东省为例[J]. 中国人口科学,2011,(2):57-65.
[11]辜胜阻,刘江日,李洪斌.中国城镇化的转型方向和配套改革[J].中国人口科学,2013,33(3):2-9.
[12]黄忠华,杜雪君.农村土地制度安排是否阻碍农民工市民化:托达罗模型拓展和义乌市实证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4,28(7):31-38.
[13]徐建玲,刘传江.中间选民理论在农民工市民化政策制定中的运用— —基于武汉市436 位农民工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15(2):56-61,68.
[14]姚植夫,薛建宏.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学刊,2014,(3):107-112.
[15]王竹林.农民工市民化的资本困境及其缓解出路[J].农业经济问题,2010,(2):28-32.
[16]钱文荣,李宝值.初衷达成度、公平感知度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基于长江三角洲16 城市的调研数据[J].管理世界,2013,(9):89-101.
[17]洪名勇,钱 龙.欠发达地区农民工留城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J].西北农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2):56-61,68.
[18]郑春平,鹿 伟,刘伟伟. 李克强:我问农民工在外过得怎样 他们当我面就哭了[N/OL].现代快报,2015-03-08[2015-07-12]. 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308/13537958_0.shtml
[19]许传新.农民工权益保障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1,(3):73-83.
[20]周 蕾,李 放.农民工城镇化意愿分层:代际与婚姻的视角[J].财贸研究,2012,(4):40-48.
[21]刘传江,周 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J].人口研究,2004,28(5):12-18.
[22]何 雄,陈 攀.农村女性迁居城镇意愿状态的实证分析——以鄂州“黄石”仙桃三地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1):9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