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百忧解治疗对脑梗死后抑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2015-07-11孙兴华武文鹏李虹霖
张 倩,孙兴华,武文鹏,李虹霖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的最常见类型,具有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均高的特点。脑卒中后常可并发神经精神系统并发症、泌尿系统并发症、呼吸系统并发症、消化系统并发症、循环系统并发症以及全身并发症。其中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与脑卒中事件相关、临床表现抑郁心境的情感障碍性疾病[1-2]。研究表明,卒中后抑郁已经成为影响脑卒中复发和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卒中后抑郁使脑卒中患者躯体疾病治疗复杂化、影响肢体及语言的康复[3]。笔者于2013 年3 月至2014 年6 月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采用针刺结合百忧解治疗,并与百忧解治疗对比研究,通过观察其临床疗效差异,从而为脑梗死后抑郁的临床治疗寻找新的途径。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来源于2013 年3 月~2014 年6 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二病房住院及门诊就诊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60 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入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 例,其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龄43 岁~74 岁,平均(59.4 ±8.2)岁;病程1 ~6 个月,平均(3.8 ±2.6)个月。对照组30 例,其中男20 例,女10 例;年龄41岁~75 岁,平均(61.7 ±8.4)岁;病程1 ~6 个月,平均(3.5 ±2.3)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脑梗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Ⅲ》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4]。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脑梗死”和“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②且经脑CT 或MRI 检查示有责任梗死病灶;③脑梗死为首次发病者;④年龄40 ~75 周岁;⑤病程14 天~180 天;⑥入组时HAMD 抑郁量表(17 项)总分≥17分,且≤24 分,其中抑郁情绪一项≥2 分;⑦入组时HAMA 焦虑量表总分≤21 分,其中抑郁心境(第6 项)评分≥2 分,焦虑心境(第1 项)评分<3 分;⑧患者自愿,且签署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进展性卒中者,或脑梗死后脑出血者;②有自杀倾向者;③严重焦虑(HAMA 总分>21 分);④继发于其它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的抑郁发作及伴严重精神病性症状者;⑤合并未控制的高血压及其它严重肝、肾及代谢系统疾病者;⑥已知的酗酒或药物依赖者;⑦合并有造血系统疾病,不适合针刺者。
2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两组均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10 版)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低颅内压、钙离子拮抗剂等处置,并视患者既往史进行调整血糖、调血脂、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同时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中有关“中风-中经络”针刺治疗,即主穴:内关、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配穴:口角歪斜者加地仓、颊车;上肢不遂者,加手三里、肩髃、合谷;下肢不遂者,加阳陵泉、环跳、风市、阴陵泉。
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针刺配合盐酸氟西汀(百忧解)治疗。针刺取穴:水沟、神门、太冲、神庭、印堂、四神聪。操作:水沟用雀啄法,以眼球充泪为佳;太冲用泻法,强刺激;神门、神庭、印堂、四神聪用平补平泻。针下得气后留针40 min,期间行针3 次,1 次/天。同时给予盐酸氟西汀(百忧解)20 mg(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口服,1 次/天。
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盐酸氟西汀(百忧解)20 mg(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口服,1 次/天。
两组疗程均为4 周。
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 项评分、采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 软件完成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
5 结果
5.1 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治疗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AMD 评分变化比较 (分)
5.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1)。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1)。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比较 (分)
5.3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 指数评分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后Barthel 指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提高,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1)。治疗后,治疗组Barthel 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 指数评分变化比较
6 讨论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5],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降低、悲观、思维迟缓和思维内容障碍,从而引起多系统的临床不适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出现厌世和自杀等行为。研究表明,脑卒中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抑郁发生率呈正相关。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神经功能恢复与抑郁症状相互影响。目前,有关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大多数学者认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可能是神经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治疗以抗抑郁药物和心理干预为主[6]。脑梗死后抑郁属于中医学的“中风”、“郁证”等范畴[7-8]。脑梗死后抑郁的针灸治疗应着眼于脑神功能的调整。中医学认为,“脑为元神之府”,“头者,精明之府”,“心主神明”。《灵枢·海论第三十三》说:“脑为髓之海。”历代医家有“病变在脑,首取督脉之说”。可见,脑与督脉关系密切。故调理督脉乃调阴阳之本。本研究中,水沟和神庭属督脉腧穴,水沟具有醒神之功,神庭即指脑为元神所藏之处。神门为手少阴心经的穴位,是心经的原穴,能益心安神、通经活络。太冲穴属肝经,为肝脏原气留止之处。《灵枢·经脉》说:“肝足厥阴之脉,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太冲穴具有平肝潜阳、行气解郁之功。印堂为头部奇穴,循行于督脉之上,具有通窍定志、醒神安神之功。四神聪为经外奇穴,能健脑益智,可用于多种神志病的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Barthel 指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 <0.01),且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说明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在予以脑梗死规范的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针药联合治疗,能够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抑郁症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 孔妍,唐强,刘波.针刺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76 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8):26-27
[2] 姜磊,赵军.针灸结合药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1):15-17
[3] 盛国滨,高琛,于景坤,等. 头部电针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3,30(3):125-126
[4] 陈彦芳. CCMD-3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 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90
[5] 潘林平,陈国成,黄仕沛.卒后舒郁煎对中风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3):90-92
[6] 杨婧,张捷,范竹青.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8):54-58
[7] 武娟,周智梁,徐嘉营,等. 调神通络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30 例[J].河南中医,2014,34(3):415-416
[8] 马力颖,宫树丰,霍金.于氏头针为主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5):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