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教育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2015-07-11刘敏希周海燕

中国临床护理 2015年3期
关键词:受检者慢性病针对性

刘敏希 周海燕 杨 渤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健康宣教得以顺利铺开,并且取得很大的进步[1],具有覆盖面广、形式多样等特点。健康宣教模式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现在的以促进健康为中心。但是目前我国居民的整体健康理念仍偏低,特别是在农村及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绝大多数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十分淡薄,不健康的行为和不良生活方式仍然十分普遍,这使得健康宣教的任务极其艰巨[2]。如何更好地进行健康宣教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宣教日益增长的需求是目前医务工作者的一大难题。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是因人而异的。为此我院体检中心提出针对性教育,把受检者以个人、群体进行分类健康宣教,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3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12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男性111例,女性101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55.3±18.1)岁。

1.2 方法

1.2.1 基数数据收集

在实施针对性教育前,请受检者填写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3](内容包括症状管理和共性管理两大方面)及抑郁自评量表[4]。

1.2.2 实施针对性教育

1.2.2.1 体检前

结合流行病学研究及人群特点,制定全面而有针对性的宣传资料。在普及健康理念和知识的同时,青少年的健康宣教资料主要侧重于眼睛保护、每日运动量、饮食方式等方面。中青年则注重对生活习惯、饮食方式、健康价值取向等的教育。老年人群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宣教资料主要为这类疾病的自我管理和教育。根据此次受检者的不同年龄发放相应的宣传资料。

1.2.2.2 体检中

教育专员收集受检者个人的生活习惯资料,包括吸烟、饮酒、熬夜、每日运动量、定期专科门诊咨询基础疾病情况等方面。首先向他们介绍关于他们基础病的相关情况,如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等,结合他们的基础病情况,指出他们日常生活中生活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生活理念,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1.2.2.3 体检后

建立分级健康档案。由教育专员根据受检者的检查结果,以病情分级(A类)和健康素养(B类)进行分类,对健康档案进行分级,共设置1、2、3级。A1级档案:受检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同时病情较重可能危及生命,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A2级档案:受检者基础疾病少,机体有代偿能力,病情相对稳定,但是如果不加以注意,可能进展为A1级,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肺气肿等。A3级档案:受检者年龄小,疾病轻,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代偿能力减弱,将会发展为A2级,如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等。B1级档案:健康素质低,文化程度低,对健康的了解度不够,运动量少,存在不良的生活方式,心理素质差,生病后压力大,很有可能诱发疾病的发生,需要以疾病为中心进行教育,也需要以促进健康为中心进行教育。B2级档案:具有一定的健康素质,但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纠正本身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和不健康行为,缺乏运动,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他们提高健康价值取向。B3级档案:受检人群本身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相当的认识,同时注重个人生活方式和行为。

分级按期电话回访。根据不同的分级健康档案,由两位教育专员分别对A类和B类的受检者进行定期回访,1级档案每月回访1次,2级档案为每2个月1次,3级档案为每3个月1次。首先是明确问题,充分和受检者交流,帮助受检者知悉疾病的本质、治疗方法。其次是表达情绪,由于生病后人的心理负担会增加,加之疾病所带来的系列症状也困扰着受检者。通过教育,帮助受检者疏导内心的担忧、抑郁等不良情绪,让受检者没有后顾之忧。第三是设立目标,急性期患者以控制症状、缓解疾病为首要目标。慢性病患者以稳定病情、去除诱因、避免急性发作为目标。根据受检者自身基础疾病制定切合实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目标。第四是制定计划,让受检者明白,制订的计划要循序渐进,具有可行性。

1.3 评价方法

①通过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由受检者对自己在接受针对性教育后的症状管理和共性管理进行评分,包括对情绪、疲劳、疼痛、血压、血脂等方面管理的自信心,以及按照医嘱服药、坚持运动、合理膳食、健康作息的配合度等,每项以1~10分进行测量,1分表示没有信心,配合度不够,10分表示完全有信心,可以完全配合。②抑郁自评量表包括20个项目,采用1~4级评分法,发生的频率依次为从无、偶尔、经常、持续,得分后转换为标准分。标准分≥53分提示受检者存在抑郁,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症状越严重。

表1 实施针对性教育前后受检人群的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

表1 实施针对性教育前后受检人群的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

注:#与教育前比较,P<0.05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实施针对性教育6个月后,受检人群的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比教育前提高,受检人群的抑郁评分明显下降。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在实施针对性教育后,受检者的症状管理、共性管理能力均提高,抑郁程度则降低,而且随着教育时间的延长,效果越好。但是在实施教育3个月后,研究对象除共性管理评分较教育前提高外,症状管理和抑郁评分和教育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通过电话回访能够有效提高受检人群对医嘱的依从性、矫正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实施教育6个月后,随着受检人群的依从性增加,共性管理评分进一步升高,这也使得症状得到控制,研究对象对疾病所带来的不便和心理压力也得到舒缓,所以抑郁评分降低。

一直以来,健康体检被认为是能够让受检者早发现、早诊断、早防治疾病的有效措施之一[5-6]。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和要求不断提高、医学模式的不断改善,体检中心职能和内涵已经逐步从筛查疾病转变为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是指对群体或者个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然后为他们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并且对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的全过程[7]。发现新的健康问题后再次进行监测、分析、评估、干预,通过循环运行的健康管理来提高管理对象的健康水平。针对性教育可以作为健康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促进服务对象向健康方向发展,从而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帮助他们摆脱亚健康状态。

[1] 姜莹,丁辉.我国健康教育现状与发展展望.实用预防医学,2007,14(6):1956-1958.

[2] 赵加奎,刘惠琳,魏晓敏,等.国内外健康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3,8(1):32-34.

[3] Lorig K,Stewart A,Riter P,et al.Outcome measures for health education and other health care interventions.California:Thousand Osks Sage Publication,1996:41-44.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196.

[5] 陈湘玉,谢玮伟,王毅,等.精细化管理保障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护理管理杂志,2010,10(9):615-616.

[6] da Costa SP,Paz AA,de Souza EN.Evaluation of nursing records on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Rev Gaucha Enferm,2010,31(1):62-69.

[7] 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1.

猜你喜欢

受检者慢性病针对性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探讨体检受检者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