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儿童歌唱现状分析

2015-07-10肖眉雅

艺术评鉴 2015年2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音乐课堂

摘要:培养新一代具有健康情感、品格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是中国21世纪一项巨大的工程。对于人健康情感的培养,无疑音乐教育是最有力的工具,而歌唱又是情感教育最直接的方式。因此,研究分析我国儿童歌唱现状,探讨我国学校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理性地分析当今中小学校歌唱教学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我国儿童整体歌唱水平。只有高质量、真正具有情感性和歌唱性的唱歌活动,才能使儿童在美好的唱歌活动中感受、体验人类美好的情感,真正起到陶冶情操提高儿童素养的作用。

关键词:儿童歌唱 音乐课堂 歌唱现状 中小学生

歌唱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无论哪一个民族、哪种社会、哪个国家,唱歌都是人们最喜爱、最乐于参与的艺术活动。可以说大多数人在一生的成长经历中,歌唱伴随他们的幼年、童年、少年……一直到老。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贫困国家,歌唱都是儿童成长过程中自我情感宣泄的需要,不仅如此,歌唱活动给予他们相互交流、与社会交往的机会。美好的歌唱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高品位高质量的歌唱活动将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使学生在歌唱活动中完善性格,并使他们在歌唱活动中愉快地度过他们的童年和少年。

一、中国儿童歌唱现状

当今中国经济的繁荣对中国艺术文化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中国艺术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也广泛影响着儿童文化艺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就儿童歌唱艺术活动而言,其参与和表现形式可谓丰富多样。这些歌唱活动包括了从全国不同考评委员会的儿童考级,到全国上下各级各类儿童歌唱大赛、文艺表演,可以说数不胜数。这些丰富多彩的歌唱活动既丰富了儿童课余文化生活,满足了儿童成长过程中与人交往和情感表达的需要,同时也鼓舞着热爱歌唱的儿童不断实践自己的歌唱梦想。

参与歌唱表演活动是需要具有一定的歌唱技巧的,中国儿童的歌唱技巧怎样获取?他们从哪里学习歌唱?毫无疑问,中国上亿的儿童首先是在学校的音乐课堂里学习歌唱。2011年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校《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规定,学校音乐教学内容包括“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歌唱属于“表现”领域。《标准》明确在这个领域包含了唱歌、综合艺术表现以及读识乐谱,其中唱歌内容比重最大,特别从小学到初中阶段,因为歌唱是最易引起少年儿童,特别是低段学龄儿童学习兴趣的内容。那么,孩子们在学校学习歌唱的情况如何?他们在学校的音乐课堂上能获得相应的歌唱技能吗?《标准》对“表现”领域的唱歌教学提出:小学1~2年级能够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有表情的声音演唱,并要求能够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3~6年级能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并要求演唱要有准确的音准和节奏;7~9年级要求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在合唱中积累演唱经验,进一步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

“歌喉是每个人都有的乐器,歌唱正是每个人都可以参加的音乐活动,是进行普及音乐教育的切实可行、又有实效的途径。”音乐教师们为上好所有学生的唱歌课是格外的用心,常常根据不同学龄段学生的学习内容设计歌唱活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有一首儿童很喜欢的歌曲《小红帽》,为了让学生能准确地体会歌曲的内容和情绪,老师们往往课前会为孩子们准备一系列的道具:小红帽的帽子、大灰狼的头饰,还有多媒体展示的森林场景,可谓用心良苦。但由于学校教育是班级制教学,一个班级往往在五六十人,又因为学校音乐教学内容较多,分配给唱歌教学的时间有限,对于课标提出的准确的音准、节奏、正确的呼吸、自信有表情的演唱等等要求较难达到。学校音乐课堂唱歌教学出现了教师费尽心机,学生获得的歌唱技巧却微乎其微的尴尬状况。

热爱歌唱的孩子们在学校又怎么能进一步学习唱歌呢?目前我国大部地区学校的音乐教学除了课堂以外都开办了第二课堂(课外兴趣班)。第二课堂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第二课堂开有器乐、歌唱、绘画等兴趣班,有进一步学习唱歌愿望的学生通过选修第二课堂课程进了学校合唱团或声乐学习班,这里成为他们进一步提高歌唱技巧的艺术园地。在这里学生们能有较多的时间专门歌唱,享受唱歌带给他们的快乐,这里能成就他们通往音乐的天堂。

学校的第二课堂(歌唱兴趣班)除了给学生提供学习歌唱的场所,同时也担当起为学校培养表演文艺骨干的任务。学校第二课堂中的优秀者通常会在校内的各类庆典活动中表演独唱、重唱、合唱等节目。可以说学校第二课堂让爱唱歌的孩子的音乐天赋得到很好的发挥,在这里他们(特别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不会产生另交学费带来的焦虑情绪,无论怎样他们可以像小鸟一样自由快乐的歌唱。其实,除了能得到参与第二歌唱课堂或学校合唱团的学生,学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渴望获得同样的机会,但是学校师资有限不能满足所有孩子的愿望。

社会办学以及少年宫等校外艺术活动场所,是当今幼儿及中小学生继学校音乐教育之后的又一学习园地。相对于学校歌唱教育而言,这里能提供给孩子们更为专业化一些的一对一或一对二三(一师一生或一师二三生)的声乐教学。这种社会办学现象已在大中小城市广为普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几年很多县城也逐渐兴起。社会办学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专门学习歌唱的场所,确实弥补了学校不能提供给一部分有特殊歌唱才能的学生渴望一对一学习歌唱的缺陷。从近二十年的儿童声乐考级以及各类儿童歌唱大赛看到,能参与到这些大赛或声乐考级中的儿童,绝大多数是经过少年宫、社会各类歌唱培训班、家庭教师专门的培训的。这部分孩子的家庭一般来说经济收入稳定,他们能得到父母的大力支持,因此他们的歌唱技能较其他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孩子而言略胜一筹,也由于参与社会考级、比赛等艺术实践的机会较多,其歌唱表现能力也高于未受专门训练的孩子。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受过一定专门声乐训练的孩子在社会考级及各类歌唱比赛中,往往由于父母的期望值较高和自我要求高而承受来自家庭的或自我的一些压力。

除了学校、社会办学,如今对儿童歌唱产生极大影响的应属媒体。由于媒体对流行歌手的宣传和流行音乐的大力推广,对当今儿童歌唱审美的影响远远超过学校。我们常常在各种场合看到中小学生模仿流行歌手的演唱,他们没有任何歌唱技巧也无所谓歌曲所要表达的何种情感,却一味模仿歌星的嗓音、动作以及服装、饰物。爱唱歌是所有孩子的天性,除了少数可以获得少年宫、社会各类歌唱培训机构学习机会外,绝大部分中小学生只能在校接受学校的音乐教育,当学校歌唱教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时,模仿歌星的演唱就成了他们学习歌唱的唯一途径。

模仿歌星的演唱对儿童来说利弊并存,但可以肯定地说弊大于利。对儿童来说模仿是最便捷的学习方式,他们想唱就可跟着歌星们的音响模唱,这种自由的歌唱儿童的情感得到了宣泄,但歌星的演唱大都非常个性化,如今很多流行歌手真声的、大力度的演唱方法,如果模仿他们的唱法对儿童稚嫩的嗓音来说是有害的。因此,为了所有爱歌唱的儿童,应加强学校音乐课堂唱歌教学来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

二、关于儿童歌唱技巧与音乐表现的问题

如前所述,如今中小学生学习歌唱除了部分学生到各类社会音乐学习班、请家庭教师外,学校就是大部分学生学习歌唱的主要途径。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唱歌教学是非专业性质教育,但乐于表现的中小学生对歌唱有着强烈的兴趣,很多学生爱到痴迷。遗憾的是,多数学生并没有在学校的音乐课堂学习掌握到基本的歌唱技能技巧,以至于他们在演唱歌曲活动中不能很好地去表达歌曲的感情,很多学生不懂得轻声有气息支撑的歌唱,有的学生歌唱时常常大声直白的喊叫,男孩表现得更为突出。学生歌唱时的这种不自然的表现,应该与我国中小学音乐课普遍不太强调歌唱技能训练有关。导致中小学生歌唱各种问题的根源,是否又与我们一向认为的中小学音乐唱歌教学是学生最愉快而放松的时候,如果再严格地强调歌唱发声的技能,音乐课似乎就没有那么令学生感到快乐了。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为提高教学质量举办了多届优质课评奖活动,一些参与评课的教师在唱歌教学环节中的发声练习往往只体现一种形式。当然在一些常规课堂中,我们有的老师在某些唱歌课中会认真选择该课所需的练声曲进行训练,其目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歌曲的演唱,但遗憾的是能按不同学段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运用练声曲训练中小学生的歌唱技能的教师为数不多。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将小学到初中分成了三个学段:小学1-2年级为一个学段,3-6年级为第二个学段,初中三年为第三个学段,“3个学段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呈现前后衔接、逐段递进、完整有序的内在联系。”中小学音乐课,特别是小学阶段唱歌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果从小学低段开始到中学阶段,唱歌教学能根据国家课标的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训练按前后衔接、逐段递进来安排教学,中小学生的歌声应该会在现在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会更加悦耳动听。

对于如此广大的非专业性质的基础音乐教育,唱歌教学是否应该强调歌唱的技能技巧?是否应该真正重视通过歌唱技巧来表现音乐?这是一个属于更加专业的话题,如果课堂一旦强调歌唱发声的技能技巧,再将部分时间用于嗓音训练似乎音乐课就没有那么令学生感到快乐了。“歌唱是人的本能,是每个人进行音乐体验、实践和表现的最原本的手段和方式,这是不容否定和怀疑的。”这是一个值得我们中小学音乐教育探讨和面对的一个问题。

以柯达伊命名的教学法是当代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柯达伊的教育体系有着深刻的教育哲学思想,其高标准的艺术水准和审美要求成为世界学校音乐教育的追求目标。这位在音乐教育领域有着非凡成就的音乐教育家认为“通往音乐天才的最好途径是人人都能接受嗓音训练,这个方法不但对有特权的人而且对广大群众开放。”这一观点明确告诉我们,学校音乐课应承担起培养中小学生歌唱技能技巧的责任。“如果音乐是一门人文学科,就必须从理性加感性的角度去接近它,......我们从不怀疑音乐教育的情感功能,但我们相信情感一定有某种有持久价值的理性来支撑。”我们从这些有着深刻教育哲学思想和观点以及科学的态度中得到启示,中小学生歌唱要真正表情达意,真正感知歌中深刻的内涵,按不同学段有计划地、循序渐进的理性的嗓音或发声技能训练,是中小学生走进音乐、深刻体验音乐情感的重要途径。

事实是,专业与非专业人士的歌唱、成人与儿童的歌唱都需要良好的歌唱技巧。歌唱情感的准确表达是建立在一定的歌唱技巧上的,要很好地表现歌曲的内涵,是必须具有一些演唱技巧的。对中小学生而言,国家教育权威部门颁布的《标准》也对不同学段提出了相应的歌唱技巧要求。演唱歌曲本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学校音乐课就应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逐步获得唱歌所需要的各种基本技巧。从低年级开始学习感知有气息的歌唱,逐步懂得学习运用气息的歌唱,并将歌唱呼吸技能教学贯穿于始终(具体到如运用气息支撑练习连音、跳音、音量变化等声音运用的技巧)。同时低年级必须从轻声歌唱开始,也应从低年级开始逐渐引导儿童使用头声歌唱,使学生在长期的歌唱实践中逐步懂得运用声音技巧,并运用一定的声音技巧表达不同歌曲的情绪和情感。

要全面提高我国中小学歌唱教学水平,必须首先提高师范院校学生的整体演唱与教学水平。作为培养教师的师范院校有必要开设“儿童歌唱教学法”,以培养师范生将来更好地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更确切地说用更科学的观念和方法去指导儿童的歌唱。面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以及家庭之间经济收入差别大的问题,掌握歌唱技巧不能成为高收入家庭孩子的特权。对于家庭经济收入低下、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广大儿童,努力提高课堂音乐教育水平,使贫困地区学生也能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那些热爱歌唱的贫困家庭的孩子,学校就是他们所有的希望,是通向歌唱之路的唯一途径。我们只有将培养音乐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不仅注重培养高师音乐学科学生具有较强的歌唱能力,更应重视培养高师学生懂得运用物理学、儿童心理学、生理学等一系列科学知识进行儿童的歌唱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廖乃雄.音乐教学法[M].北京:中央音乐出版社,2005.

[4][匈]爱尔左波特.索尼.柯达伊教学原理与实践[M].高建进译.北京:中央音乐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肖眉雅,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音乐课堂
巧用动画歌曲优化音乐课堂
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巧用语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