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第三方物流责任的风险控制
2015-07-09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朱 佳
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第三方物流责任的风险控制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朱佳
摘 要:近年来物流企业由于无资质、管理规范缺失等原因所造成的责任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不小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如何控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成为了物流行业亟待思考的问题。因此,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和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流程是当务之急,值得注意的是要特别重视人本管理。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物流风险 风险控制
2015年8月12日晚发生在天津港的爆炸,威力相当于21 吨TNT爆炸,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虽然最终的事故原因、伤亡人数、经济损失没有统计和调查完成,但是根据目前事故现场清理的结果显示,事发现场储存了大量危化品,其中包括储存于木箱和铁桶中的700多吨氰化钠。这些数据再一次将物流行业的安全责任问题推到了我们的眼前。通过互联网信息盘点,近年来物流运输造成的悲剧事件年年发生,例如山东东营的“毒快递伤人”事件。因此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杜绝物流行业因无资质经营、不规范收寄、野蛮分拣装卸等人为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成为当务之急。
1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物流概念源自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管理后勤军需物资的需要,因为管理手段运用恰当,战争结束后不少行业也采用了同样的作法。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将物流概念和操作制度从日本引入国内。所谓的简单来讲,物流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自然技术、风险管理实现各类物资资料在供给者向需求者之间的转移。现代物流业主要是指第三方物流,是专门为客户的物流作业提供管理、控制和专业化服务的企业,本身对货物没有所有权,不承担商品买方和卖方的责任。
近年来,在国民经济趋稳向好的推动下,我国物流业发展总体运行平稳良好,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物流学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97.8万亿元,工业品物流占物流总额的91.8%;社会物流总费用10.2万亿元,其中运输费用、保管费用和管理费用占比最大。从经营主体方面来看:2014年登记在册的大中型物流企业中,近80%为4A级及以上的企业;其中,1/3的企业主要从事运输型业务,1/6的企业从事仓储型业务;从资本结构看,近一半企业为国有及控股企业,1/3为民营企业,1/6为外资合资企业,集体企业所占比例最少。
从经营效益来看,2013年,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体与上年相比增长6.2%,其中综合性企业增速最大,仓储性企业增速为列第二,而运输型企业的营业收入不增反减。究其原因,运输型企业的收入下降是受大宗商品运输业务萎缩和“营改增”税率上升较高的影响。
从物流市场细分来看,2013年,我国航运、航空货运市场依然低迷,全年货运量557.6万吨;公路货运市场增速趋缓,公路货运量为355.0亿吨;铁路货运市场货运完成量与去年基本持平达到39.7亿吨。另外,从不同行业角度看,受扩大内需特别是网上购物的带动,电商、医药、汽车、冷链等与居民消费相关的物流市场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而生产资料相关的大宗商品钢铁、煤炭、化工等市场继续低迷。
2 第三方物流责任风险的识别
2.1 认识责任风险
责任风险是指因个人或团体的疏忽或过失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按照法律、契约应负法律责任或契约责任的风险。例如对运输企业的货车司机疲劳驾驶导致货物毁损或行人伤亡,那么货车司机、司机所在的运输企业就必须依法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由责任风险导致引起的一部分损失(如过失行为引起的损失)是可以通过商业保险的方式进行转嫁。
而现实的情况是我国没有独立统一的《物流法》,所谓的物流法只是物流活动所涉及的行业各类法律规范的总称。例如涉及销售方面的法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的“买卖合同”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涉及运输方式方面的法规有,如海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运条例及实施细则》、《集装箱运输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运条例及实施细则》,航空《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中国民用航空货物国际运输规则》等。零散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条例导致我国物流企业无法全面识别责任风险,无法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制度。
2.2 第三方物流风险的识别
第三方物流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 第三方物流与托运人
(1)物流安全性风险
这里指的是被交托运输的物资资料可能发生灭失和毁坏的可能,产生环节主要存在于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和配送环节。造成的原因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例如台风、地震等不可抗力、火灾、车祸等,还有暴力野蛮装卸、偷盗等。
(2)物流及时性风险
延时配送往往会带来违约责任。在JIT原则的要求下,物流企业延时配送往往导致客户索赔。而造成延时配送的原因既有可能是人为的主观原因,也有可能是天气等客观原因。但是不管原因是什么,依据合同,只要无法按时送达,承运人都将承担赔偿损失的义务。
(3)物流准确性风险
一般而言,错发错运往往是由于管理不善等人为原因造成的,例如手工制单字迹模糊、信息系统程序输入出错、操作人员马虎等。
2.2.2 第三方物流与分包商
此类风险的发生源自于物流企业无法独立完成整个物资的仓储、运输、配送过程,需要通过分包协议把承揽的货物托付给其他物流企业,由此产生各种不确定性。其中,最主要的风险包括传递性风险和诈骗风险。传递性风险产生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与铁路、民航、邮政等公用企业之间关于赔偿标准的差异,由于国家对公用企业制定的赔偿责任限额普遍低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所造成的。所以一旦委托运输或仓储的货物毁损,第三方物流企业就需要向客户支付赔偿的差额部分。另外,我国物流行业良莠不齐的现象严重,尤其是一些个体户运输业者缺乏诚实信用,在配载货物后,往往会连人带车消失不见,引致诈骗风险。
2.2.3 第三方物流与社会公众之间
任何一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会因为自身的市场行为对社会造成影响,随着我国物流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三方物流对社会公众的影响范围和深度在不断加强。主要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物流点设置在居民区,货车的频繁进出、停靠会造成交通不畅、尾气排放不达标、噪声扰民的风险;缺乏科学、合理的储存方式和运输方式会引起危险品泄漏风险,将随时随地给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3 第三方物流责任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
3.1 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的必要性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风险管理经历了传统风险管理阶段、现代风险管理阶段和全面风险管理阶段,其中,全面风险管理是现代风险管理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近年来国际风险管理领域最受推崇的思想,是全方位、全新思维的风险管理方式。
众所周知,风险是有成本的,企业风险成本包括风险损失成本(比如财产损失、责任损失)和风险控制成本(安保级防火防盗设施的支出等),此类成本的出现会减少企业的利润和价值,所以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是企业的当务之急。加之,各种市场体系、法律制度建设的日益完善,增加了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社会压力,例如市场监管部门、企业股东、评级机构等。
3.2 国外第三方物流风险管理的发展经验——以美国联邦快递为例
联邦快递隶属于美国联邦快递集团,是一家国际性速递集团,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的田纳西州,致力于为顾客和企业提供运输、电子商务以及商业运作等全面服务。联邦快递集团通过有效的管理运营模式,在同行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翘楚。
通过回顾联邦快递公司的发展史,我们发现该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卓有成效。
3.2.1 FedEx的运营战略方面
联邦快递遵循“成本领先、业务调整”的原则从人力资源成本和配送成本两个方面着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并且适时的业务调整使得联邦快递能在某些不利的市场环境下取得非常良好的业绩。
同时,联邦快递十分重视电子商务在公司业务发展中的作用。为此,花费大量资金建立呼叫中心为客户提供实时查询包裹状态的服务。为了全面监控包裹投递的全过程,要求对每一个包裹进行不少于10次的扫描,扫描后的数据会通过货车上安装的仪器传输到联邦快递公司600余个快递站中的一个。呼叫中心的工作人员则可以通过操作服务器和终端,搜索查询服务器上的各类数据信息。
3.2.2 FedEx的客户关系管理方面
(1)CRM从管理员工开始
风险管理归根到底是人的管理,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也与人力资源密不可分。所以联邦快递在“选人、用人、育人、留人”方面,有自己独到的方法。例如,为员工创造一个有安全保障、愉快的工作环境;提供员工较高的福利待遇和发展空间,只有这样员工才有动力更加热爱公司、在工作中更有责任感,才能为客户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借此确保公司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和业务,这样便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
(2)客户信息系统
建立一套完整的客户信息系统是客户满意的基础,联邦快递有一系列的自动运送软件,如Power Ship、FedEx Ship和FedEx Internet Ship,利用这套系统,客户可以方便的安排取货日程、追踪包裹并确认运送路线、列印条码、建立并维护寄送清单、追踪寄送记录等,联邦快递还利用这套系统了解客户打算寄送的货物。
3.2.3 FedEx的服务体系
联邦快递认为只有为客户提供高效率服务才是长久维持客户关系的关键,为此开创了行业最早的“隔夜送达”业务、增值服务。当然,优质客户服务的提供和实现是需要配备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的,以隔夜送达为例,其核心是快递包裹中央处理中心的建立,以及全美空运服务网络的设计;在提供增值服务方面,联邦快递主要提供送修、仓储、流程简化这三方面的服务。
3.3 全面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
3.3.1 物流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和步骤设计
按照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按照以下图示所示的顺序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
图1 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3.3.2 制度化管理理念的确立
风险事件的存在与否将风险管理的目标划分为损前目标和损后目标。针对损前目标,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确立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方案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针对损后目标,需要事先安排好商业保险、免责条款、灾备等方式转嫁或减少企业的损失。
按照风险管理的定义,风险管理是一项流程,根据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判断,未来的物流企业将提供更多的增值业务(送货上门并安装等)以及个性化(定制路线、预约送货、物流过程即时查询)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加完美的服务体验。运输货品的多样化、多规格化及运输方式的多元化都对物流企业的工作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科学的工作流程不可或缺。
3.3.3 通过风险分析发现高风险源
风险识别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基础,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高发风险源主要存在于货物的保管和运输、客户的维护管理和服务、员工的培育和管理。从风险管理的经验来看,这些风险源的出现或增加所引起的风险将使企业蒙受损失。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建立全面的风控机制对客户、员工、物资这三大重点事项进行监管,有的放矢地进行管理,以减少风控成本的盲目支出,同时很好地降低企业损失。
3.3.4 加强物流保险在第三方物流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商业保险是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现代化物流企业普遍采用的风险管理手段,根据商业保险公司多年来风险保障的实践操作经验,可以帮助物流企业跟踪了解客户的行业背景及发展趋势,根据物流企业的需求按照行业特性的不同制定并更新风险管理指导手册。中小型物流企业由于资金实力、管理经验以及人力资源配置的限制,导致公司在风险管理意识养成、管理工作流程和制度建设方面相对落后,亟需商业保险公司发挥自身的风控优势,帮助企业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识别、评估、预警和评估反馈机制。同样的,在损前管理方面,保险公司可以借助价格手段检验风险管理是否有效。例如,在物流企业仓库防火安全检查时,根据物流企业是否按照自动断电系统、自动喷淋报警系统、是否悬挂禁烟标志等项目,来决定是否承保或是否以优惠费率承保。
3.3.5 人的管理是重中之重
纵观物流活动的全过程,我们发现物资的流动无法脱离人的作业用,缺少了人力的管理和运作,会影响物资的正常流转。因此,人本管理是物流企业发展的根本要求。从风险管理角度出发,物流企业管理转型要着重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首先,就现实情况而言,我国物流企业中(尤其是中小型物流企业、民营物流企业)除了少部分管理层以外,大部分的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和文化素质不高,对物流活动中(如何仓储、如何配送等)的风险隐患缺乏相应的认知,亟需企业加对员工的风险意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强化;其次,物流从业人员应当具有多样化的专业背景和开放的思维,因为物流流通过程中产品属性的不同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综合评价;第三,在转移风险,减低赔率的管理过程中,同样需要有熟悉保险业务、懂得物流运作的专业人才对相关风险进行预测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平.基于风险管理视野推进物流企业管理转型[J].物流技术,2013(11)
[2]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13—2014)[N].现代物流报,2014(05).
[3] 胡月.我国民营快递企业出现的经营阵痛问题及破解之策——美国联邦快递成功案例的经验与启示[J].对外经贸实务,2012(06).
中图分类号:F29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6(c)-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