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视域下的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
2015-07-09李雪宁李宝艳
李雪宁,陈 文,李宝艳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州 350002)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放在显著位置,并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要实践者,因此,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增添生态文明素养,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美丽中国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美丽中国建设的提出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人们也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十八大纵观全局,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美丽中国”这一伟大构想。
(一)美丽中国建设提出的背景
美丽中国,内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美好前景,既是对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反思,也是反思后的科学构想。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空气污染、水污染、耕地污染等问题尤为突出。2013年,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指出,中国500个大中型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这四座城市,因为PM2.5引发多种疾病造成的过早死的人数达到8500多人。中国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地下水只有3%。此外,中国现有耕种土地受重金属污染,共约1.5亿亩[1]。由此可见,我们已经为传统粗放的经济发展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提出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是我们对传统发展方式反思后的美好憧憬。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党的十八大把握人类文明发展大势,结合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格局,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这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整体战略发展的一个部分,是总揽国内外大局做出的战略抉择。
(二)美丽中国的内涵
“美丽中国”是新概念,但其理念并不陌生。
美丽中国首先是自然之美。天蓝,水清,山绿,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当代中国广大普通民众对美丽中国最直观的解读。泱泱中国,雪域高原、浩瀚海疆、奔腾江河、苍茫草原、江南水乡……处处都是美丽迷人之景。卢岑贝格将自然描绘为“美丽迷人、生意盎然的盖娅”[3],自然之美不仅在于她迷人的外表,更在于她内在的活力。自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不仅能够保持生态系统本身的可持续性,而且也能够支持人类的可持续性。
美丽中国其次更是人文之美。美丽一词,是形容一种使各种感官极为愉悦的接近完美或理想的境界,也可以形容一个人从内心散发出来的魅力。建设美丽中国,也是在建设魅力中国。美丽中国,美在自然,也美在文化,更美的是人。人文之美,是人的内在之美,是传统的传承与光大之美,是人际之间的和谐之美,是人对自然遵从与关爱之美。美丽中国的提出,要求人们更加注重个人从内到外的全面发展,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建设美丽中国视角下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的必要性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当代高校德育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贺信指出:“生态文明源于对发展的反思,也是对发展的提升,事关当代人的民生福祉和后代人的发展空间。”[4]而当下,我们要扭转粗放型经济带来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进而构建“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中国,这不仅是体制机制的转型问题,也需要价值理念的转变。虽然当前我国GDP居世界第二,但若不转变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将无法使经济既为当代人又为后代人谋福,将无法保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转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就要从价值观开始,尤其是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然而,在传统的大学教育中,更多的是强调专业课程的学习与教育,生态文明理念培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大学课堂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育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综合性人才,这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是高校拓展德育内容的需要
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价值引导和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价值观念与道德行为的过程。“要清除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只有通过每一个人内心的革命性变革。”[5]只有为人的道德价值观注入生态性内涵,将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向人与自然伦理关系拓展,使之成为人的内在价值,人类才能真正做到保护自然。伦理的生态向度,不仅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觉悟,也是人类伦理的进步。道德统摄了人类生活的文化和自然两大方面,生态伦理和人际伦理构成了完整的伦理学。目前我国高校德育主要在人际伦理方面,人际伦理教育已经很成熟,但生态文明教育却较为滞后,既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将高校德育拓展到生态伦理已经势在必行。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新时期,“以人为本”作为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越来越为国家和社会所关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了人的思政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良好的生态文明道德素质和生态文明理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尺之一。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张扬,专业素质有较大的提高,具有开放的思想和广博的知识面,但大学生对于人与自然的认识广度和深度都较为缺乏。因此,通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理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的四位一体路径
大学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积极践行者,要努力构建一个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链”,打造一个信息交流网络共享平台,营造一个践行空间,联接一个辐射通道,探寻一条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之路。
(一)构建一个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链”
“链”是对事物之间表现出的环环相扣的关联关系的形象描述。生态文明教育中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链”的三个主要环节,其中教育影响是指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一切“中介”的总和,包括了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方法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链的结构是复杂的,可以是直线链,也可以是立体网状模式,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融合。
以提升教育者为重点,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将生态文明素养加入高校教师的聘用条件中,从源头上保证高校教师队伍生态文明素质的稳步提高;同时引进生态科学专业教师。另一方面开设高校教师生态文明意识再教育课程,提升已聘用教师的生态文明素质。
完善教育内容与方式。在教育内容上,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中。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与环保部门要密切配合,制定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统一规划,出台相关教材、辅导读物;另一方面,于课堂教学中,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重点强调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课程中突出强调可持续发展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着力强调我国相关的环境保护法等。在教育手段方法上,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开展生态环保教育活动,组织生态文明实践课程;同时,生活即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要在生活中进行,加强对大学生生活的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引导。
以提高受教育者生态文明素质为目标。列出一些与生态文明有关的书单建议学生假期阅读,例如《寂静的春天》《人类的极限》等等。鼓励在校大学生特别是非生态环境专业的大学生学习生态相关知识,积极参加生态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形成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和坚定意志。将生态文明价值观引入大学生的科学研究,对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和评价,既要有社会和经济目标,又要有环境和生态目标。
(二)打造一个信息交流网络共享平台
十八大闭幕后,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教育部社科司在全国10所观测点高校,对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状况开展了广泛和深入的调研,80.5%的同学能够认识到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环境形势,96%的学生赞同十八大关于“五位一体”新战略和美丽中国伟大构想,但仅有24.55%的学生能清楚知道“世界环境日”,在回答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中,大多学生仅停留在浪费水电、粮食,乱扔垃圾等方面。同时调查发现,大学生获取生态文明相关信息的渠道更倾向于人人网等大学生经常访问的网站[6]。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具有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意愿,但对生态文明了解程度较浅。
开放性的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养成开放性的个性,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是高度开放的,而网络也是高度开放的,把网络与生态文明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发挥其隐性生态文明教育功能。
高校通过注册大学生经常接触的网络平台,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在宣传内容上,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升华到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将人际伦理拓展到生态伦理,强调人对自然的道德;在宣传形式上,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引导学生紧跟时代潮流,关注全球环保信息,就网络上一些生态文明模范事迹或者是生态破坏现象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思潮的碰撞中,学会如何辨伪存真,并在讨论中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水平,用协调性和动态发展的生态思维方式搭建网络生态文明信息共享平台。
(三)营造一个践行空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课堂说教、口头的言传,而是要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培育,根本落脚点就是为了引导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取向。
以校内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为主。心理学家布兰德(Brand)认为,日常生活领域的环境行为与不同的情境有关,因此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影响学生的生态行为,同时组织指导学生参与到学校生态环境的建设中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学校要积极鼓励学生自发成立环保社团,通过组织类似“建设美丽中国,从建设美丽校园开始”生态践行活动,提醒大学生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
以校外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为辅。学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到生态环保企业、生态工业园区、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参观考察,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生态优势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深入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了解了生态文明的现实意义,每一个人对于生态文明的认识在内心有了根本的转变,才会端正态度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学校要充分挖掘各方面的资源,利用学生到社会实习的机会,结合在校园中学习的生态文明知识,对外部环境形成更全面、更客观的认知。
总之,从校内到校外,从学习到生活,为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搭造一个践行空间。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联系,让大学生切实感受生态文明就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四)联接一个辐射通道
以班级为结构单元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现在大学班级一般由相同专业的20~30人左右组成,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班级同学拥有相同的专业背景,对生态文明认识水平基本相近,并且同学之间关系密切,便于开展活动时的情感交流;在活动主题、内容、形式等的策划过程中,可以结合专业的特色,顾及到每一个同学的实践感受,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成效好。
以环保社团为引领集聚共同兴趣、共同追求、共同奋斗的环保爱好大学生,形成具有凝聚力量的学生社团。在班级组织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后,同学对于是生态文明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升,为社团的集聚奠定了群众基础。学生社团将各院系不同专业的这类环保爱好者组织起来,所组织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可参与性非强,同时社团中具有丰富经验的实践者,又可以影响社团成员。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环保社团能够发挥普遍教育作用,能够结合专业优势并发挥公益主题的号召作用。
以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锻炼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能力,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寒暑假是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最佳时期,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重要平台。高校要将生态文明理念培育融入到社会实践中,丰富学习实践渠道,如生态公益劳动、生态志愿者等活动,不仅强化了生态文明意识,也肩负起了传播生态文明的责任,有利于生态文明意识的普及,最终又可以反过来增强大学生培育生态文明意识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从班级到社团,从社团到校园,从校园到社会,连接一个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体的从点到面的生态文明理念传播辐射通道。
[1]中国环境污染现状分析[EB/OL].金投网,2014-08-0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卢岑贝格.自然不可改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57-63.
[4]徐立明.华东交通大学科学用电用水年省千余万[EB/OL].科学网,2011-10-25.
[5]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M].荀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
[6]王包泉,陈云,何有华.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