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发挥第二课堂优势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的探析

2015-07-08陈叶

文教资料 2015年7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创新型素质

陈叶

(石家庄铁道大学 学生处,河北 石家庄 050043)

高校发挥第二课堂优势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的探析

陈叶

(石家庄铁道大学 学生处,河北 石家庄 050043)

在我国高等教育持续改革的今天,创新型拔尖人才的批量培养已经成为各高等教育工作者之间的热点话题。借鉴国外经验和已有基础发现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补充作用是实现该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首先介绍了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的必要性和显著意义,其次给出了目前我国各高校第二课堂存在的现实问题,再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最后对其进行了展望。

高校 第二课堂 创新型拔尖人才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明确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重要战略主题。”不难得出:要适应当前世界快速发展的形势,加快推进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就必须批量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也可以说创新型拔尖人才的批量培养是世界各国高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持续改革的今天,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与时俱进转变 “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现状为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实践教育,使得教育与市场需要对接、与时代需要对接、与社会需要对接[1]。

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和办学经验也可以得出:要突出高校的实践教育,除了重视第一课堂外,还必须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补充作用,明确第二课堂也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阵地。然而对高校第二课堂的利用恰恰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弱项,使得我国大学毕业生和不少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的整体差距仍然明显,造成我国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远大于财富之间的差距。例如:宏观方面[2],相对于我国近千所高校,英国仅有140多所高校,但是英国的高校为世界培养了4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科研成果对全世界的贡献高达12%。微观方面[3]: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制订了“本科研究机会计划”,以此提升本科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经过调查发现:这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在第二课堂中的实践及成长,其建设理念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因此,对我们来说:50年后的今天,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第二课堂对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不是太早而是太迟。

二、必要性及显著意义

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一般来说,大学生的素质可以分为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包括学习素质、创新素质、科研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思想素质、人文素质等,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等[4]。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可以得出:第二课堂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的意义显著。

1.第二课堂是思政理论实践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校风、学风建设的主要载体之一。

第二课堂即学生在第一课堂外的生活中基于各种教育资源,自愿以多种形式和渠道获得知识与信息,广泛开展专业竞赛、文艺活动、社团活动、科研活动、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实践活动,展现个性、提高能力,形成特长,养成良好的品质与作风并从中得到锻炼的活动过程。可以说,第二课堂有利于学生广泛接触各种活动并使他们切身体会到思想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增强他们的实践感悟和人生体验,从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一般来说,一所学校第二课堂活动的丰富程度,直接反映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程度及办学水平,也体现着该校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5]。

2.两类课堂的相互补充,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第一课堂常常以标准化、专业化的知识为主题,在模块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高度强地、系统地接受各种专业知识[6-7]。而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突破第一课堂固有的教学模式,利于他们触发灵感,产生顿悟,扩展和发散思路,摆脱束缚,产生新的思维活动并实现创新和突破。可以说:第二课堂的实质是第一课堂的展示与拓展。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把在第一课堂学到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并得到充分发挥和深化,为以后的专业技能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间甚至师生间的科研交流,活跃学术氛围,造成不同思想的强烈碰撞,从而产生互补效应,迸发出创新思维,为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3.培养与市场对接的人才,促进就业。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高新企业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造成人才供需不平衡等结构性的矛盾。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促进其就业是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高校的目标之一。在此前提下,可以基于第一课堂的优势,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补充作用,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其培养为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这些人才正是各用人单位所需。也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快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

随着第二课堂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学生对第二课堂仍然不够重视。

虽然很多学生看重实践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但小学、中学以来对笔试的丝毫不减的固有思维模式仍然延续,加上不少高校第二课堂的改革刚起步,有些甚至还没有起步,学生认为第二课堂活动只是走形式,对自己没什么好处,而且要浪费时间参加。还有一部分学生本身没有特长,不愿参加活动,只注重学习造成整体效果不佳[8]。

2.高校缺乏稳定的专职第二课堂师资队伍。

目前各高校第二课堂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辅导员、班主任和极少数热心的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则由于自身知识结构和水平、阅历和时间精力有限,对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指导有限;班主任和专业课教师一般需要同事从事教学和科研,也没有太多精力用于第二课堂对学生指导,加上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常常需要经费开支和虽然获得了业绩但不能纳入职称评审或者晋升,造成他们的兴趣不浓厚。因此,培养一支稳定的专职第二课堂师资队伍强化第二课堂建设变得日益紧迫[9]。

3.缺乏完善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投入相对不足。

目前各高校的第二课堂主要由课程和活动组成。课程常常由教务处负责,活动往往由学生处或者校团委负责。因负责部门相对独立,使得课程与活动本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机制在实际过程中二者常常出现间隙、相互割裂。另外,调查发现高校对第二课堂的经费支持严重不足,加上相关教师参与度低,也导致第二课堂实施效果不佳[10]。

四、建议

1.构建优良平台。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形成了以课堂学习为中心,大力构建平台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如推进学科竞赛,强化专业思想;加强学生科研,培养科学精神;深化社会实践,培育实干精神;加强社团指导,营造特色文化[11]。

2.完善运行机制、提供各项保障。

各级部门应该应健全组织、加强监督、建立长效机制,科学合理地制订培养计划、等政策,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学生培养计划。提供时间保障、场地保障、师资保障、经费保障。同时建立一系列激励机制,重点建设建立一支品学兼优的创新型指导教师队伍和一批有特色的第二课堂,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健全适应学校特点的相关制度,实现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

3.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在探索、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逐步建立集课题实践性学习保障、内容和质量监控于一体的“模块化、项目式”的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体系[12]。由于第二课堂常常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需要尽量采用客观、明确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多主体、多角度地参与评价,将学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成果展示、学习效果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等因素作为评价标准,把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结合起来,注重过程评价方式代替注重结果,正确反映学生水平及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创新能力及水平的提升。

五、结语

充分发挥好第二课堂的补充作用是高校主动适应社会经济需求、加速创新人才培养、贡献社会、发展自身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着力点之一,它对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服务社会的意义显著。我们坚信:随着各级部门越来越重视,各高等教育工作者持续努力,第二课堂的蓬勃发展将会越来越近。

[1]吴湘锋,陈娜,鲁云花.高校实践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黑龙江教育,2014(7):44-45.

[2]兰莉芸.第二课堂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支撑的思考[J].集美大学学报,2013,14(3):74-76.

[3]曾德芳,王珺婷,骆新容.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24(10):93-96.

[4]刘奇.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6):41-42.

[5]侯慧贤,苏娜.深化大学生第二课堂建设的原则和机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72-73;83.

[6]杨雪莲,赵振军,冯佳,鲁周,孙嘉怡,刘进平,王家法,何凤美,贺华丽.多样化第二课堂教学模式激活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热情[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7):202-205.

[7]李丽琴.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5.

[8]罗香怡,刘国庆,车立新.整合第二课堂提升就业竞争力[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27(5):81-84.

[9]欧海燕.高校第二课堂综合素质教育平台的构建与创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9):29-31.

[10]王怡,吴倩,陈强.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培养行业卓越人才[J].中国轻工教育,2013(5):76-78.

[11]吴昌东.基于多元化考核的学生第二课堂建设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36):42-43.

[12]袁以明,何照清,赵天鹏,连升炯.基于第二课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 [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6):102-103.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创新型素质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第二课堂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