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2015-07-08拜玉贤明彩兵

文教资料 2015年7期
关键词: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

拜玉贤 明彩兵 刘 晖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拜玉贤1明彩兵2刘 晖2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难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高校急需培养能够适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本文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分析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建议,以期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环境工程专业 应用型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市场要求存在不匹配,应用型创新人才严重不足。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应用创新方面的能力还没被完全挖掘出来,较难适应工作需要。这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分不开。国内学者关于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刘黎等[1],王昱[2]等分别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转型发展、兰州理工大学的水利工程地质学课程为例研究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周诗彪[3]等认为创建较佳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开放式实践教学环境有助于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沈萌红[4]等以机械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认为应制订以创新理论为先导、多层次创新实践为支撑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案,构建较完整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杨海和罗相巧[5]提出应发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地方高校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潜在功能;张金萍[6]等提出高校应与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组成利益共同体,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张清祥[7]提出通过构建各类实践教学平台能够全面提升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质量;陈国华[8]认为校企协同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唯一途径。借鉴前人的研究,本文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分析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以期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1.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界定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相对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界定,除了要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之外,还要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对应用型人才的提升,比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更高,介于学术型人才和职业型人才之间。近年来,由于大学扩招,一方面毕业生明显递增,另一方面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总体上说明了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难以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与就业需求存在结构性短缺。因此培养适应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成为摆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则是指高校为了培养所谓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尝试各种方案,从中积累经验与教训,然后对这些经验进行抽象,从而上升到理论高度,最终形成可以参考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样式或标准。目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很难有一个统一标准。创新意味着变化、差异化,这需要高校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需要。

2.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滞后

高校的管理层和领导对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理解还不够全面,还没有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纳入教学体系中。高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规划与人才培养通常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衡量高校人才培养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就业率。许多高校为了学校名气和扩招生源,只是简单地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并没有真正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创新能力。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不能发挥其创新思维,往往难以给就业单位带来长期效益,也就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高校的教育还是普遍遵循“循规蹈矩”的教育模式,并不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才的培养理念没有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革,不利于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

2.2 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取决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还与专业老师的指导密切相关。很多高校由于扩招和经费不足,从事应用型创新人才教育的教师并不充足。一方面,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创新思维的专业教师不到位。另一方面,由于专业教师数量有限,高校还安排了思政老师、辅导员从事应用型创新课程的教学工作,并不能细心地指导学生。还要就是学校外聘的企业兼职教师并不能全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只是在高校中挂虚名,不能实在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严重影响了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2.3 培养模式形式单一

近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但从众多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和实施情况看,一些实践课程形同虚设,无法有效实施或者无法有效监控是否实施;绝大部分的课程是以模拟软件方式进行,并不能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有一些课程是以实验室的形式进行,并不能通过校内实践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还有就是以课题项目形式开展,学生往往是通过网上拷贝资料完成,并没有落实到实践的调研活动中,更不用说创新能力。高校的培养模式都以校内培养为主,就算是到校外实践,也只是走马观花,并不能真正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践活动中。

3.完善措施

3.1 坚持将素质教育作为指导思想

正确的指导思想是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关心人、全面培养人、全面发展人的活动。高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因此应将素质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坚持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德为先培养学生的德育发展,使其成为高品质的人才;以能力为重,就要优化教学方案体系,丰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发展,就是要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全面提高综合素质。高校坚持素质教育的人才理念,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切实关心学生的日常所需,教导学生,听取学生的意见,力求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3.2 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教师队伍

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支综合素质高、经验丰富、思维能与时俱进的专业教师队伍落实。高校应充分重视对教师队伍的选择,引进一批经验丰富的优秀名师;加大对现有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老师的素质;应定期召开教师交流会、到外校吸取成功教学模式等方式加强对教师团队的培训。将进行室外指导的教学任务纳入教师岗位考核中,提高教师的指导积极性;提高负责应用型创新人才教育的教师的薪酬补贴,保证教师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能够得到充足的薪酬,有助于教师认真负责地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教师队伍还应定期听取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以便及时调整备课内容,以求更好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实行多元化的培养模式

现在很多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以校内为主,这根本不能满足学生对理论和实践的需求,高校的人才培养应实行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学生性格各异,高校可以开设各种特色班实施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应认真领悟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投入精力备课,激发学生投入学习、主动探索的创新思维;制订校外实践的教学方案,由本校老师带队到校外进行实地调研学习;实行校企合作机制,根据课程需要,让学生有计划地到企业进行实践,有利于学生将学习理论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在模拟软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制订应用型创新活动课题项目研究计划,让学生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实行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不断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

3.4 积极开拓校外实践基地

为了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和提高其应用创新能力,高校除了要建立本校的实践基地、交流中心,还应积极开拓校外实践基地。通过与环保部门的合作,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政府部门的运作中;通过与环保研究机构中心的合作,吸引优秀的研究人员参与到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中;通过与杰出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优势,能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和实践;通过与国外学习的交流合作,给学生提供到校外学习的机会,开拓学生的眼界和思维。通过多种方式的校外实践合作方式,组成学校、政府、企业、国际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多实践格局,拓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参与实践的覆盖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1]刘黎,黄云生,马义华.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实践——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转型发展为例[J].市场论坛,2014(8):50-53.

[2]王昱,赵廷红,郑健,范严伟.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地质实践模式研究[J].管理科学,2014,43(12):51-53.

[3]周诗彪,肖安国,黄小兵,陈远道,郝爱萍,陈贞干.创建开放式实践教学环境 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J].广州化工,2014,42(5):142-143,146.

[4]沈萌红,黄方平,张惠娣,钱孝华.创新理论为先导,应用实践为抓手——机械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3):338-341.

[5]杨海,罗相巧.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2):103-105.

[6]张金萍,项义军,杨慧瀛.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商业经济,2014(10):127-129.

[7]张清祥.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10):74-76.

[8]陈国华.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12):186-187.

猜你喜欢

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装备环境工程
探讨环境工程工业污水治理中常见问题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分析
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