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道德经》的生命伦理精神及其对鲁迅现代生命观的影响

2015-07-08王红娟彭希林

文教资料 2015年7期
关键词:贵生贵德道德经

王红娟 彭希林

(湖南工业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浅析《道德经》的生命伦理精神及其对鲁迅现代生命观的影响

王红娟 彭希林

(湖南工业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道德经》强调尊道贵德、贵生重生、无为自化、利而不害与现代生命伦理学“尊重生命”的宗旨和“自主”、“有利”、“不伤害”等基本原则相通,是“生命的大智慧”。它更是提出了“尊道贵德”、“返璞归真”、“柔弱不争”等命题,阐述了道德与生命内在联系的这一生命伦理的基本问题。《道德经》的“贵生重生”对鲁迅“贵生利己”现代生命观的形成影响深远,鲁迅把“贵生”观从关注个体生命上升到关注整个民族乃至人类发展兴衰相结合,是一种超越时空的理性精神。因为人的二重性(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的道德需要,鲁迅对“贵生”观有所创新,认为“贵生”包含了和个体与他人的利益关系,扩大了“贵生”的外延,深化了“贵生”的内涵。

道德经 生命伦理精神启示 鲁迅 生命观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只有五千言,它却总统道德、穿越历史、囊括天地,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明的起点,是中国文化的基源,哲学、宗教、伦理学、政治学、医学、文学等都能从《道德经》中找到根源。它被誉为“生命的大智慧”,强调尊道贵德、贵生重生、无为自化、利而不害与现代生命伦理学“尊重生命”的宗旨和“自主”、“有利”、“不伤害”等基本原则相通,《道德经》对于生命的关照与终极关怀,启示人们探寻生命的真谛,珍爱生命、善待生命,更要探索自然生命与道德生命的精彩。“贵生”这一理念源于《道德经》,“贵生重生”对现代生命伦理影响重大,“贵生”更是现代伦理学善待自己的根本原则。在现代生命哲学中,鲁迅生命观遵奉“贵生”,是现代生命哲学中“贵生”观的杰出代表。《鲁迅全集》中涉及“生命”相关词汇就达到了上千次,可以说,“生命”在鲁迅人文思想中占有重要的一席。然而,鲁迅尊崇的“贵生”不是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生命观,而是认为生命不仅是自然生命还是有道德的生命,是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注重人的自然生命和心理健康。可见,《道德经》中所蕴含的生命伦理精神对鲁迅生命观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生命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鲁迅先生所处的“现代生命伦理时代”倡导的“尊重自主”及“有利”“不伤害”原则也对鲁迅生命观有着重要影响。20世纪初期的中华民族处在各国竞争的危难困境中,鲁迅生命观遵奉的“贵生利己”有着极其深刻的时代意义,在处理人与他人的关系时,不是愚忠封建伦理纲常,而是站在有利于个体自由和民族振兴及人类发展的立场来判断 “贵生”的意义,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性,扩大了范围上升至人类发展,让鲁迅“贵生利己”的价值观得到超越。

一、生命启示:尊道贵德

《道德经》中究竟给了人们什么生命启示?经书中提出了什么样的伦理命题?这些命题与人们的生命又有何关系?又给鲁迅现代生命观带来了什么影响?对这些疑问的解答,我们将可以看出《道德经》给予人们的生命启示。

首先,要了解的是伦理核心——道德,它与人的生命有何种内在关联,人们应该如何道德地认知生命、对待生命,如何让人们的生命合乎道德,以有限的自然生命加以道德的滋养,从而迸发出更绵长、更和谐的道德生命光芒。这是个重大课题,从古至今哲人孜孜不倦探索着。《道德经》中第五十一章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1]这也是《道德经》对生命伦理基本问题作出的深刻且富有意义的解答:道生德蓄,尊道贵德。

这里说的“道德”,不是指的人们常说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而是富有更哲学意义的范畴。

“道”是宇宙万物造化的本源及根本规律,是一种本源性的力量,道生万物,并且分化于万物之中。“道”分化于万物之中的本性即是“德”。“德”是“道”贯穿于每个事物中并展现出来其内在本性,是“道”落实并具化到人类社会各生活领域的行为原则及具体道德情境中,体现为人们遵 “道”、从“道”而行的品行。所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从这上文阐述中可看出,人是由“道”而生,并且受到“道”的支配,人们如果希望健康地生存与发展,其行为须合乎“道”,遵循自然及社会各事物客观法则——“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这种“尊道贵德”并不是指通过外部社会道德规范,进行外在强制,而是一种内在生命的要求。《道德经》中的道、德是自然而然、理所当然的自律原则,顺从而行则生,逆其而行则亡,这也是人们及世间万物对于自身内在生命根源与自我本性的诉求与崇尚。

“尊道”,就是指尊崇“道”这一万物本源与根本规律;而“贵德”,是指将“道”贯通融汇于生命个体中,并能展现出来的本性。“尊道贵德”并非是封建礼法所体现的人性忸曲的道德外在化、功利化,而是回归道家对于生命本质与生命理想状态的深刻诠释。鲁迅继承《道德经》的哲学意义层次的“尊道贵德”,不拘泥与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注重生命自我本性的道德诉求,反对违背自我本性的封建道德提倡新时代道德。他的“贵生利己”认为生命是作为人存在的前提,意义重大,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个体自身内在生命要求要遵循自然规律,爱惜身体,羸弱的身体在人类进化中必然淘汰,没有了“命”其他皆为空谈,奉行善待生命的伦理原则,鲁迅的此观点表现在:(1)对国人生命存在的关注。反对中国宗法文化制度对人的阶级压迫和人性的束缚。作品《故乡》中闰土对“我”喊得一声“老爷”和《少年闰土》中与“我”雪地扑鸟的活泼少年形成的反差。宗法制度对人性的摧残,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农民麻木愚昧的生活状态。反对中国封建伦理纲常对人性生命自由平等的扼杀。《祝福》中鲁四老爷因为祥林嫂没有“从一而终”又克死夫儿,认为是个不吉利的人,不要她碰祭祀物品,周围人的也摒弃嘲笑这个“不干不净”的女人,祥林嫂终日惶恐在痛苦中死去,控诉旧道德对生命的残害。(2)表现在人的生命怎样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作品《鸭的喜剧》中爱罗先珂家里的鸭子和其他动植物与人和谐相处的温馨场面,善待动植物的生命。《兔和猫》抒发爱憎之情。喜爱对人类有利的,同情弱小的兔子,憎恶大黑猫的凶恶,寓视社会现象,反衬黑暗势力凶残,希望让人类和与之相关的事物处于理想的生命状态中,珍爱自然界的生命。

二、生命蓄养:道生德蓄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可见道生万物,“道”是天下之母、万物之宗,具有生长性功能。而“德”则滋养、维护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在《道德经》中“德”的具体表现为“柔弱不争、抱朴守真、俭啬寡欲”等道德要求。

“尊道贵德”这一生命本质命题,它要求人们做到“柔弱不争、抱朴守真、俭啬寡欲”,从而达到蓄养生命、生长道德生命。以下我们对这三项道德要求分而论之。

(一)返璞归真

让生命合乎“道德”要求,是《道德经》生命伦理的核心。“抱朴归真”是这一核心的首要原则。《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中说:“道常无名,朴,虽小,万物莫能臣也。”[3]这里说的“朴”、“自然”都是指没有经过雕琢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也是“尊道”中生命之初的本源、本质所处的和谐有序、阴阳平衡的状态。

外在的社会环境,对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欲望牵引。人从出生后,从元初的“道”本质和谐有序、阴阳平衡状态,渐渐受到外部环境所扰,其行为常常背“道”而行,日积月累,逐渐演化成各种疾病。因此需要对生命蓄养,“德蓄之”,通过日常调整、保养,复归于真。

返璞归真后来被中医学和养生学发展为“不治已病治未病”等调治原则。在日常生活中有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合理科学的生活方式,真诚质朴、无欺无诈,无疚无愧、心志平和、阴阳平衡,容易形成健康的免疫机制,远离疾患。同时,人际交往时,以诚待人,与人为善,容易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良性环境,使得心情愉悦轻快,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虚伪狡诈、好用心机、故作姿态,容易导致焦虑、烦恼、后悔等到不良情绪甚至产生精神衰弱症,侵害人的免疫系统。

鲁迅曾这样说:“我们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4]关注人的生命存在,“贵生”观进一步凸显,生命不可“逆天道”,人应遵循自然规律。鲁迅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认为生命是自然的遵循自然规律,是新陈代谢的过程,优胜劣汰是自然竞争的结果。

鲁迅的“贵生”观是科学的生命观,不再局限为《道德经》中的珍爱善待生命价值观,首先珍爱生命从关注个体的身体健康,发展成关注每个社会人的身体健康,也就是整个社会的健康,关系民族振兴的前途。国人“东亚病夫”的孱弱身体,是撑不起世界强国的称号,如果只注重生理身体,那么人将失去社会意义,人非禽兽,更应注重生命质量注重人的精神需求,继承了《道德经》中注重人精神需求,追求心情愉悦,道与德的相辅相成,这对于个体和民族来说很重要,是实现人生价值和民族价值的标准。鲁迅弃医从文是源于受到一部日俄战争的纪录电影片里,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而被日本军逮捕要枪毙,喜欢在场围观的也是中国人这类事实的刺激,认为即使有了强健的身体,对民族而言还是无望的。“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于是弃医从文,希望用文学改造国人的“国民劣根性”。“贵生”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可以延年益寿。鲁迅也是认同的。

道德是社会调控的主要方式,是个人自我完善的精神力量,是处理主体性与社会规范的关系,可以促进社会发展,满足每个人的个人需要。鲁迅价值观中,男女之间应平等发展,继承了生命阴阳平衡观,反对男权中心主义,抨击男性“妻妾成群”的“多妻制”主张一夫一妻制。反对封建“节烈观”,对女性的性禁锢,其中的“殉节”更是对生命的残害,对女性身心生命带来危害。反对媚俗的奴才处事原则,提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国家之间理应平等和谐相处。作品《拿来主义》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卖国主义的政策,对于传统文化和国外文化的处理方法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

(二)柔弱不争

何谓“柔弱”?在名词解释中,常指体弱,易感疲劳,易得病。而《道德经》则认为,柔弱是“道”的体现形式,发挥功性的方式,所谓“弱者道之用”。

《道德经》第四十章指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5]认为道的运动是循环的,但作用又是柔弱的,弱是其运动特点,是持久而不带有压力感的。第三十六章指出的“柔弱胜刚强”[6]与第四十三章指出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7]说明柔弱的一类事物往往更有生命力,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却能驾驭天下最刚强的东西。从调节心理角度来看,柔弱更胜于执刚。“柔”能保持恬静安适、心平气和;而执刚者易激化矛盾,增添无谓烦恼。

不争也是老子从天地自然中悟出的哲理。他认为,大自然默默地哺育万物,不争己功。因此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道德经》第七章指出:“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8]“天之道,不争而善胜。”[9]《道德经》“不争而善胜”这一事例启示人们,无私、利人的精神境界有益于个体的养生延寿、拓展生命,这就启发人们,只有付出和奉献才能更好地实现生命价值。

鲁迅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受其影响,而不拘泥与此,是有条件的付出与奉献。第一,“贵生利己”的价值观,理解为“利己”非利个人主义,而是利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是理所应当付出奉献的,也是实现每个人的生命价值。第二,鲁迅认为伤害生命,利于他人,也是可取的,摒弃了《道德经》中“贵生厚德”的核心。“贵生利己”已经外延扩大了,珍惜他人的生命而不顾自己的生命。也可以理解为:在特殊情况下,伤害生命,不利于自己,保护他人,已变成道德的,应该的,善的了。第三,伤害生命,不利于自己,使自己身处绝境,乃至牺牲生命是不道德的,不应该的,恶的,这一点与贵生厚德相一致。鲁迅反对没有意义的学生“请愿”,也从来不叫他人作牺牲,不伤生珍爱生命原则,站在人道主义立场看待革命,控诉中国宗法文化制度,用纲常伦理残害人的身心健康,让人麻木愚昧而不自知,甚至是一干人等的愚昧共同伤害触犯封建伦常的人,表现在用社会舆论压力伤害人即“人言可畏”来杀害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10]是对于生命已经附属在等级关系的表现,鲁迅反对此种附属“贵生”观,同样他是反对轻贱生命的行为,反对生命个体的轻生行为。

(三)俭啬寡欲

《道德经》第十二章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11]指出感官享乐对身心健康的危害,老子同时还提出了“治人事天莫若啬”。

老子尊崇“少私寡欲”的养生保健生活。这里指的“欲”是指感官享乐、名利财富等欲望。他认为,沉溺于声色滋味等感官享受,受制于名缰利锁,不仅会大大地损害身体,更会妨碍体悟大道。因此,老子倡导“少私寡欲”,恬淡俭啬。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指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12]目的是防止人们孜孜于名利财富而伤害身心健康。“俭啬寡欲”启示人们,生命是最宝贵的,一旦失去则不可复得,要做到去奢去贪,崇俭节欲,从内心认同俭朴廉洁等道德要求,并转化为自身品德。从而淡化人们对于一己之私欲的过分贪求,淡化小我,不为物累,以求得心灵的安和与精神的自由,正如《道德经》第十三章所指出的:“及吾无身,吾有何患?”[13]这样才可实现体悟大道的人生理想。

毛泽东评价鲁迅为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一生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鲁迅继承了《道德经》中的“少私寡欲”在其一生中可见,他不受名利欲望的控制,不计个人得失以笔代戈,从事革命斗争,为革命事业作出杰出贡献,推动中国文化进步,是一名坚定的战士。“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14]更是鲁迅一生的写照,他默默无私奉献生命,帮助向上青年,把他们作为自己的弟子看,指导和教育他们,例如:孙伏园、丁玲、萧红、唐弢、柔石、殷夫、刘和珍、许广平、胡风、韦素园、台静农、金溟若等。许广平回忆第一次课堂上见鲁迅穿着的印象:“那褪色的暗绿夹袍,褪色的黑马褂,差不多成了同样的颜色。手弯上、裤子上、夹袍内外的许多补丁,炫耀着异样的光彩,好似特制的花纹。皮鞋四周也满是补丁。”[15]可见鲁迅生活艰苦朴素,恬淡俭啬,与《道德经》的初衷相一致,但是鲁迅反对“苟活”消极的态度,不思进取的生命终会在碌碌无为中逝去。认为生命是宝贵的,有限的生命要积极生活,为民族大义可以牺牲个体的生命而换取更多的个体生命自由和幸福,鲁迅非常珍惜时间,他说过: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以及时间就是性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的一生提倡积极的生活,使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最大的社会价值。

三、结语

《道德经》强调尊道贵德、贵生重生、无为自化、利而不害与现代生命伦理学 “尊重生命”的宗旨和 “自主”、“有利”、“不伤害”等基本原则相通,是“生命的大智慧”,它更是提出了“尊道贵德”、“道生德蓄”的重要命题,阐发道德与生命内在联系的这一生命化理的基本问题,并通过“返璞归真”、“柔弱不争”、“俭啬寡欲”等方式与途径进行生态蓄养。鲁迅生命观继承了“贵生重生”、“利而不害”等伦理思想形成自己的“贵生利己”的价值观并对“贵生”提出评判标准,有利于大义的伤生是可以的,即对伤害生命,利于他人和伤害生命残害自己的界定更细化,不仅仅是停留在个体生命自然层次而是将个体生命置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用民族的全人类的历史的大背景之中,突破了传统的普通的伦理观点,超越了国与国的界限,将个体生命的思考与民族和全人类的文明发展进程相联系,让生命的价值意义超越了传统保守的束缚,走向真正的生命自由。鲁迅吸收了“俭啬寡欲”为革命事业默默奉献,生活勤俭,但是他反对消磨度日坐以待毙的终老,而是提倡积极投入生活,清醒地认识到人生短暂,又交错着五味杂陈,应使有限的生命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

通过对 《道德经》中所带来生命伦理精神启示进行探究,尊道贵德、道生德蓄,自觉恪守道德,以及鲁迅“贵生利己”和“利而不害”“自主”等现代生命观的形成,激发人们对于生命的珍惜和热爱而得以愉纳。这不仅能为当代生命伦理学研究注入中华民族的智慧,为建构具有中国气质的生命伦理学提供丰厚的文化资源,而且有助于世人更自觉地、合乎道德地安顿自己的生命,确立有中国特色的整体健康观念,促进从个体心灵的和谐到人际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

[1]老子.老子[M].北京:万卷出版公司,2007:125.

[2]老子.老子[M].北京:万卷出版公司,2007:104.

[3]老子.老子[M].北京:万卷出版公司,2007:78.

[4]鲁迅.鲁迅作品选读·忽然想到节选[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8.166.

[5]老子.老子[M].北京:万卷出版公司,2007:99.

[6]老子.老子[M].北京:万卷出版公司,2007:87.

[7]老子.老子[M].北京:万卷出版公司,2007:106.

[8]老子.老子[M].北京:万卷出版公司,2007:18.

[9]老子.老子[M].北京:万卷出版公司,2007:182.

[10]孔丘孝经·开宗明义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11]老子.老子[M].北京:万卷出版公司,2007:29.

[12]老子.老子[M].北京:万卷出版公司,2007:108.

[13]老子.老子[M].北京:万卷出版公司,2007:13.

[14]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2:394.

[15]许广平.许广平全集[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贵生贵德道德经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青海贵德地区藏族面食与文化研究
一双布鞋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贵德县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易说道德经》
救救我
发展节水农业促进贵德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