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接触区”中MOOC跨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及启示
2015-07-08刘婷
摘要:MOOC以课程资源的高度整合、微传播手段的广泛应用以及知识信息的全球化共享,不仅带来了教育观念和模式的创新,也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启示。全球各种不同文化教育资源聚集于MOOC平台打造的新媒体“接触区”之中,在线教学作为跨文化传播的“文化波”,有效地规避了文化敏感与排异反应,在MOOC平台中原有的跨文化传播壁垒被打破,教师与学习者在日常学习与互动交流中完成对异质文化的认知,从而达到跨文化传播的理想效果。
关键词:接触区;MOOC;跨文化传播;共享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作为新型在线课程教育模式,于201 1年在高等教育领域与公众见面,随即引发了教育界和传播界对教育资源分享方式、教学形式、教学传播载体和文化传播模式的关注和思考。201 1年秋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Udaci工y知识实验室第一次在线开放了“人工智能课程”,之后该学院义相继推m了Coursera网站作为MOOC平台,2012年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联合开发了edX课程平台,短时间内吸引了超过一百万学习用户的注册和参与学习;英国名为Fu工urelearn的MOOC平台于2012年底建设完成;由1 1个国家联合加入的欧洲MOOC网站OpenupED在2013年4月正式推出1。中国大学也很快完成了加入MOOC平台的实践:清华大学作为国内首家加入MOOC平台的大学,使用edX平台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推出“学堂在线”;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也纷纷与国际MOOC平台签署协议,推出在线课程2。越来越多的国内大学认识到这种新型教育模式的优势,在MOOC建设方面跃跃欲试。
MOOC以其全方位、互动式、跨时空、多媒体、个性化等特点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固定模式,不仅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开拓出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新思路,代表着一种新型的知识分享方式和教学模式的诞生,同时也掀起了一场知识与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尤其对当前新媒体环境中跨文化传播给予新的启示。
一、新媒体“接触区”与文化协商
新媒体一方面改变着社会的媒体环境,打破了既定的、平衡的媒介生态,造成文化秩序的解构与社会权力的重新分配;另一方面也对受众产生刺激,使其主动或被动地做出反应,调整在媒介环境中的观念和位置,以促进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和媒介文化的生成。新媒体“接触区”便是构建这一新型媒介文化空间的基础。
“接触区”(Con工ac工 Zone)的概念源于后殖民主义理论,属文化研究范畴。后殖民主义理论学者指出,文化交往中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模式,越来越体现出相互交织、相互认同的协商图式。因此“接触区”这个非地理意义的空间概念,主要指的是在文化场域中异质文化相遇的空间,伴随着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交流而形成的对话地带13 J。这一地带具有跨文化性,是多元文化“相遇”、共同营造的公共空间,随着全球化文化交流的增多而自然形成。就MOOC而言,新媒体“接触区”就是指目前美、英等发达国家率先建立的一些网络在线教学平台,依托这些平台所形成的教学传播模式正是将全球各种不同文化教育资源聚集于新媒体“接触区”之中,利用远程在线教学的方式打破原有跨文化傳播的壁垒,在日常学习与互动交流中完成对异质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一方面,新媒体“接触区”的确立可以实现在这个场域内异质文化的双向交流。西方教育文化资源可以显尽所长,对我国进行文化输入,而我国本土知识与文化资源也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着逆袭。如果说过去我国教育传播在跨文化交流方面所达到的效果十分有限,主要由于文化“接触区”的构建存在困难,社会体制、语言差异、空间距离等障碍造成教育交流的不畅、对话的失语,那么如今新媒体文化“接触区”的开拓让原本滞塞的交流屏障轰然倒塌。在这一平台中跨国界、跨民族的教育课程和文化交流蜂起,改变了原有西方教育机构和教育传播的话语霸权与文化信息垄断。异质文化之间的教育交流与互动在新媒体时代变得更加频繁,也更趋于协商化,不仅跨文化交流在“接触区”中获得新的平台和空间,公众学习个体也被置于文化的“接触区”中进行身份认同。尤其是移动社交媒体的出现使教育和学习的“接触”更加生活化、更为方便和随意。
另一方面,新媒体“接触区”力求构建跨文化传播的“协商”模式。这种模式的形成要基于文化交流双方平等对话之上,缩短主导权利与弱势话语力量之间悬殊的“权利距离”。曾经由于文化背景、教育理念及技术手段的差距,我国课程教育始终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程度的鸿沟,在向外传播与交流中处于被动地位。目前缩短这一距离的最大动力就来白于新媒体“接触区”的构建,让不同文化背景与国家的教育主体与学习主体在这一公共课程空间内自由、平等地对话与交流,跨越了地域、种族、文化的障碍,充分营造一个以协商为主导气氛的公共平台和学习领域。这种学习平台的构建一方面有助于教育信息接收者打消文化芥蒂与心理顾虑,完成异质文化的接受和认知,另一方面也迎合当前年轻人对新媒体使用的依赖心理,增强学习主体的选择性和自主性,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刻板印象”4,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完成教育资源的跨文化传播。MOOC平台是新媒体“接触区”在教育领域的有效延伸,免费开放的在线课程资源包裹着世界各国多元文化,在MOOC平台中教师和学生完成课程讲授和学习的同时也实现了一次次有效的跨文化传播。
一 “接触区”中MOOC跨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
MOOC营造的在线课程学习平台是在以往的网络视频课程模式基础上的超越与创新:课程开放程度广、教学视频与环节灵活多样、提倡自主学习与建构学习,并且支持用户的移动在线学习,强调教学资源与学习心得的反馈与分享,都明显体现_Ln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尤其在为跨文化、跨地域的不同文化类型的教育资源的交流与传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体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创新:
(一)在线教学主体的多元文化构成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体构成相对单一,往往是由专业教师构成,代表的是本土文化与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与接受主体具有相同的文化基础,因此能够建立起比较一致的文化认知。即使有些大学开设了为数不多的国际课程,聘请外国教授讲学、交流等,也很难在短时间形成对异质文化的关注,这种跨文化传播的方式极其有限,收效甚微。MOOC则彻底改变了跨文化传播的载体,首先在教学主体的构成方面大力提倡多元与融合,美国有70多所大学加入三大MOOC平台,英国的Fu工urelearn也吸引了超过十所大学的加盟。清华大学作为国内最早的MOOC平台加盟大学,在其“学堂在线”平台中不仅容纳了清华大学的师资队伍,绝大部分的教师都来自于国内以及海内外的其它高校,有效地保证了课程教学主体文化背景的多元性。
如下表所示,在edX免费课程平台中输入关键词“China”进行检索,共检索到67门课程,包括关于中国的课程或由中国大学开设的课程。从开设课程的教学主体层面统计,美国高校开设的课程近2/3,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艺术等内容很感兴趣。中国大学加入edX平台之后也积极利用这个载体向外传播有关中国艺术、文化、历史、建筑、社会等各类课程。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也开设了5门该类课程,在课程资源分享与跨文化传播中起到推动作用。另外,加拿大、西班牙、瑞士也开设了少数几门关于中国的课程,更加丰富了教学主体的文化构成。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学主体在同一平台上分享教学知识资源的同时,也将其本身所承载着的文化价值观向外传播,这些教师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共同构筑了一个容纳多种社会价值观念与文化意识的集群,将原有跨文化传播者的群体范畴延伸到教育领域。
加盟edX的MOOC+台开i殳有关中国课程的统计表
(二)异质文化课程资源的共享与多向流动
MOOC平台中涵盖的大量课程资源由于其免费地分享与广泛地流动,达到了异质文化传播的理想效果。美国edX平台中开设的有关中国的课程,是由世界各国的教学主体将积累、归纳的关于中国的知识资源利用MOOC平台进行跨国、跨地域、跨文化传播,而且由于其本身带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不同,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也达到了异质文化传播和交流的目的。哈佛大学专门设置的ChinaX平台,就是向世界传播关于中国内容的课程资源。大量的课程资源被放置在同一个MOOC平台上,供学生免费获取和学习,在线教学实现了课程资源的流动,同时也实现了文化价值与观念的传递。
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目前共开设396门课程,覆盖42个学科和知识门类,面向全球开放。其中“文学与历史”类的课程带有比较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清华大学利用这一平台向世界传播带有中国本土文化内涵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形式进行的跨文化传播不像官方或主流媒体那样容易引起接受主体的排斥和偏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会对异质文化进行解渎和接受,从而达到跨文化传播比较理想的目的。
(三)跨文化传播方式的日常性与接近性
跨文化传播的效果源于异质文化的差异与传播动因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德国文化人类学研究传播论派的学者格雷布尔认为,文化区域不论距离远近都能够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动因是由于神秘的“文化波”(Cul工ure Wave)存在5。这种“文化波”造成的人对异质文化的某种需求,使不同地理位置的文化主体互动,从而实现了跨文化传播。历史上商品交换或贸易往来可以增加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战争也是极其有力的“文化波”,交战双方在军事较量的同时亦进行文化方面的博弈。现今这些“文化波”要么消失殆尽,要么习以为常,很难成为跨文化传播有效的推动力量。而MOOC平台的出现,恰恰创造了一个新的“文化波”——在线教育,利用教育、分享、学习和反馈的机会进行文化传播与互动,从而完成跨文化传播使命。
在线教育这个“文化波”之所以能够对跨文化传播起到有效地推动和促进作用,主要在于其传播手段和方式的日常化与接近性。在跨文化传播中传播手段对传播效果形成直接影响,以教育作为主要目的的跨文化传播突破了以往战争、政治、经济等“文化波”形成的单调的、生硬的、形式化的传播手段。这种突破一方面表现在现代网络媒体和移动社会化媒体的广泛应用,利用人们普遍使用的日常化媒介工具在学习过程中完成文化传播的任务;另一方面学生对异质文化的接受是伴随着学习和分享最新知识资源而进行的,通过教育和学习进行的跨文化传播更贴近接受群体的心理预期,这种传播以与接受群体最具接近性的方式完成文化观念的渗透和交流。
(四)学习主体的文化差异排解
跨文化传播面临的最大障碍是文化传播主体与接受者双方文化差异过大而造成信息接受的抗拒和抵制。由于一种文化中伦理、道德、观念等根深蒂固的深层结构经过漫长时期的积淀代代相传,已经植根于文化传统中,是一个不易变动的层次,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容易引起传播的“敏感性”和“排异性”6。这种“排异”是文化主体与异质文化交流互动时进行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自我与“他者”的边界造成文化交流的障碍而难以消弭。其实障碍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文化主体在面对异质文化时已经明确意识到这是与自我不同的文化体系,因此敏感与戒备心理马上形成,如果跨文化传播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不会引起文化主体的强烈警觉,传播效果则比较理想和有效。
MOOC建构的这种传播方式就是消除文化敏感性、抵御文化戒备意识的有效途径,学习主体的首要目的是学习与反馈,在學习交流的过程中与教育主体建立起共享的意义,从而实现观念、经验、认知等方面的文化对接,达成意义上的共建与认同。传播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对教育主体和教学资源所携带的文化内涵产生理解甚至认同,而跨文化传播中可能引起的“排异”反应得以消除或降到最低,从而达到与异质文化的和平共处。哈佛大学专门开设ChinaX的MOOC.平台传播中国历史与文化,就是站在西方意识形态视点上解读中国文化并向全球传播,有近12%的中国学生注册该系列课程。
(五)新媒体“接触区”中的互动与反馈加强文化认同
MOOC平台除了进行大规模在线网络教育与学习之外,一个极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其基于新媒体“接触区”开辟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和反馈空间,也为教育学习参与主体进行身份认知提供契机。对白我的认知需要参照,即利用“他者”来反观自我的文化定位。在“接触区”中自我和他者的对话更为便利和频繁。学习者不再是被动地学习过程的接受者,而是转变为具有一定话语权和选择权的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在这个“接触区”中教育主体可以接收到来白于学生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也可以了解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隐含的问题。他们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和课程教师进行交流和对话,和其他学习者形成讨论组分享学习心得,还可以获取相当丰富的课程知识资源。这些都是学习主体进行自我文化定位的“他者”,在与教师、同学的在线沟通中参照作用被强化。需要注意的是,他者不再是异质文化特征分明的存在,而是进入新媒体“接触区”中的所有教育文化个体。在MOOC平台的教学体系中每个参与教学的个体独立性都被放大,由于大部分个体的虚拟身份,加强了他们参与对话的主动愿望,同时降低了意见表达的顾虑,每个个体在形成自我的过程中义充当着他者的角色,既在自我知识学习与文化定位中摸索,也为他人提供参照。跨文化传播的理想状态不是以一种文化征服另一种文化,而是在文化的交流互动中以“他者”文化作为参照,反观自身文化的差距,从而为自我文化身份认知和定位提供依据。
三、跨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对我国MOOC建设的启示
我国MOOC平台的建设以2013年5月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加盟美国edX为标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广泛关注和参与。我国高校不仅要在丰富课程资源、提升技术水平、开发多样化的共享平台等方面尽快与世界接轨,也要意识到MOOC作为跨文化传播新形式可能实现的文化交流与互动的有效影响,因为“传播是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7,我們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积极推进以下几方面的建设,以实现在线教育与文化传播的双赢。
(一)教学资源开发的本土化与全球化视野
无论是以教学为目的还是文化传播为目的,资源开发始终都是决定最终效果的重要指标。纵观我国目前开放的几个MOOC平台,与国外相比教学资源比较单一,多立足于本土将现有高等教育课程移植到平台上,缺乏全球化视野和前瞻性眼光。既然MOOC平台是全球共享的网络课程平台,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方面就要兼顾本土化与全球化两种视角的共融,这种“球土化”思维要求MOOC面向世界范围的学习者,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主体对教学内容和知识资源的需求,尽可能地在教学内容中融人本土文化的元素与内涵,既能吸引异质文化群体的关注,义能在教育传播的同时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哈佛大学的edX平台除了发布英语课程之外,还将部分课程翻译成汉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等,并且尝试利用You工ube之外的一些中国网站和社交媒体如优酷网、果壳网等发布视频,做到教学资源开发的全球化视野与世界性分享。
(二)教学方式的碎片化分享与微媒体传播
MOOC的教学表现方式是采用网络微视频进行知识的碎片化传播,并结合着交互式练习与交流完成课程学习。这种传播方式契合了当今微媒体以及微传播方式发展的趋势,移动社会化媒体崛起之后,微传播已经逐渐代替了原有的大众传播、整合化传播而成为越来越被受众认可的新兴传播方式,尤其在青年群体中具有广泛的接受基础。MOOC利用的便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微传播载体和碎片化分享方式,将传统课堂教学的45分钟甚至是90分钟的课程内容拆分、重组,制作成15分钟左右的微视频,以求在短时间里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提升学生在线学习的兴趣和关注度。知识碎片化传播的新趋势要求授课教师改变教学思路,充分考虑到网络媒体的多元诱惑,面对学习者的精力和关注点随意性较强的特点,在微视频的设计和呈现方面尽量错落有致、富于新鲜性和时尚感。教师通过案例导入、知识点串接以及设置问题等环节加强在线教学的现场感,并且利用布置习题、互动讨论以及交流反馈等方式调动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实现MOOC的教学目的与文化传播的效果。
(三)教学内容的本土文化观照与协商性表述
通过MOOC平台进行的跨文化传播实际上是一种“软传播”方式,与原有通过主流媒体宣传方式进行的“硬传播”相比,传播可信度与接收有效性更高,传播效果也更为理想。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加盟美国edX、Coursera和英国Fu工urelearnMOOC平台,本土知识资源向全球开放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学习主体层次更加多元,尤其是外国学习用户注册数量不断上升,要求课程内容和知识结构方面要体现出本土文化观照。教师在进行在线教学的同时也肩负着文化传播的意识和责任,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以及表现元素的选取上着重突出中国文化特质,融人我国文化意蕴的教学内容在当前MOOC.平台中并不多见,而这恰恰是我国面向世界进行在线教学与知识资源分享的有力支撑。
我国MOOC建设不仅要重视教学内容方面的本土文化拾取,在课程表述方式上也要体现出协商性与互动性。MOOC平台构建的是开放、自主、建构式的学习模式,大力提倡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因此教育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习者充分的自由度和选择权,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习者的学习体验,以协商取代单方面讲授,以翻转课堂和020混合模式调动学习者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双语教学或字幕翻译等方式进行多语言传播,更好地适应大规模学习群体在线学习的需要,推进教学创新与变革。
(四)教学效果的多视角反馈与跨文化交流
教学的意义在于学习者的收获和有效反馈,跨文化传播的意义也在于文化的运行与互动。教育本身也是一项文化活动,而且面向全球学习者开放的MOOC平台在跨文化传播方面的意义义尤为突出,因此学习者的反馈就成为MOOC教学效果评估以及跨文化传播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指标。在美国MOOC平台中的大部分课程都会开设讨论区,教师会频繁地登录讨论区以检查学生的讨论内容并及时回复学生提出的问题。由于MOOC完全突破了时间、空间和文化的界限,只依靠教师一人在线答疑和交流显然无法满足不同地域、时区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展开的讨论。美国在一些课程中尝试挑选几位在本校学习过这门课程并且成绩优异的学生作为讨论区的首席助教,另外面向全世界招募曾参与此门MOOC并且学习成绩较高的志愿者来担任“世界助教”,讨论区的工作由首席助教协助教师组织,由“世界助教”配合完成。 “世界助教”的广泛参与和全天24小时的无缝覆盖使这种机制运作顺畅,既满足了不同地域、多语种、跨时区学习者的需求,让教师从繁重的讨论区工作中解脱出来,义可以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世界助教”在讨论区中需要完成的除了课程内容的解答之外,由于其本身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念的差异在交流和互动中也提供了“他者”参照作用,学习者在思维的碰撞与观念的交锋中会加强对主体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因此“世界助教”在完成教学效果反馈和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是我国MOOC平台建设可资借鉴的有益尝试。
在当今文化传播日益频繁、文化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跨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对传播目的和效果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MOOC作为近几年出现的新型教育模式和知识分享平台对于跨文化传播方式的拓新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立足于全球化视野、整合高校教学资源、创新在线传播的技术手段与表述方式、加强跨地区、跨文化学习者之间的文化互动,是确保MOOC作为跨文化传播新方式进行文化“软传播”的有效方式。学习也是一种文化的运行模式,MOOC在推动世界文化流动和運行方面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l】 J Malliga P.A Survey On MOOC Providers For Higher Educ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gagement&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3.
7(1):962-967.【2】 edX. Schools and Partners 【LB/OL】. https://www.edx.org/sc.hools- partners.2014-07-10.【3】 Mary L Pratt. Imperial Eves: 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lturation[M】.
London&New York: Rou工 Ledge,1992.【4】约翰·维维安.大众传播媒介(第七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10.【5】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6.【6】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礼2004:1 1.【7J单波.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l): 103-113.作者简介:
刘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与文化传播(17060296@qq.com)。
the Innovation and Inspiration in the Way of MOOC Cross-Cultural Cormuunication through“Contact Zone- in New Media
Liu ting
(School of Media,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7)Abstract: MOOC with high level of the curriculum resource integration. the widely application of the micro transmissionmethods as well as the globalization of knowledge sharing, not only brings the innovation of education concept and mode. but alsoprovides a new enlightenment fo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Various cultural educational resources all over the world gatheredin the contact zone in new media. which was built based on MOOC platform, and took the online eaching as culture shock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effectively avoid the cultural sensitivity and rejection,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rrier is broken through MOOC platform, teachers and learners can understand different cultures completely in their daily study and communic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ideal effect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Kevwords: Contact Zone; MOOC: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haring
收稿日期 : 2015年6月2日
责任编辑:赵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