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演绎“知与能”在高中历史中的四重奏
2015-07-07黄雯婷
黄雯婷
摘 要:你是否也在为现代教育(课程)的改革摇旗呐喊?可我却被“学这些东西,能从中得到些什么?”问的哑口无言。社会功利化,时代快捷化,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遭到普遍的漠视:知识不等于能力。各种技能的流水线打磨和知识的杂乱无章的堆集让“高分低能”屡见不鲜。不过,在痛定思痛的关头,我们也在欣慰地瞥见曙光,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入手,浅谈“知识”与“能力”的相互关系和双赢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4-02
一、基于教育心理学的“知能”第一重奏
首先,两者所属范畴不同。大部分历史知识是有理有据的显性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伟大的历史人物、重要的历史事件、纷繁的历史现象和清晰的历史发展让学习有脉络可把;形成历史时空概念、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的技能则如骨架一般负责始动的平衡。而以个性心理特征为标志的能力,好比血液去供给行为活动,将相应心理过程概括化以求得相关的一般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等。
其次,两者迁移范围不同。知识一般只有在类似的活动行为或情境中发生迁移——遗忘是最大的讽刺;而能力可以在很多场合发生作用——是人类社会进化的独有载体。
最后,作为紧密相连的连环扣,知识和能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但如果将两者的密不可分视为等量齐观、同步增长,则会对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都有潜在的不良影响。能力的有效质变不会随着知识的无限量变而层出不穷,能力寓于知识多少是有条件的,知识的内容、分量、结构都不能置若罔闻。
二、寓于课程标准的“知能”第二重奏
作为指导学科教学的纲要式文件,课程标准上承课程计划的总括性,下启教材编制的具体化,还兼具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的使命,其表述成的三维目标,体现了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作为第一目标维的知识和能力,就高中历史而言,可以表述为“以历史知识为依托,进一步提升阅讀层次;通过各种主体感官或客体媒介来锻造获取史料信息的能力;也借助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全面、深刻、且有自我独树性的思维水准。”
历史学科的能力目标一旦优化为考试说明,以供具体测量时,也是能举一反三的。不管是对已有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还是对材料信息的获取和解读或是对历史问题的论证和探讨,归根到底都是对学生理解力、判断力、记忆力、表达力、创造力的考查,当我们把它们从卷面迁移到工作、生活中时,往往成为区别“能人”和“庸人”的溯源所在。
在信息爆棚的今天,对课程标准中语焉不详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不容忽视。作为信息资源丰富的学科,历史贯通古今、门类繁多,近年来,随着史学研究视野的不断扩展,传统的全球化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唯物主义史观已难夺人眼球,而生活史学(如2009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22题考查近代以来人们婚姻观念的转变)、风俗史学(如2010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21题考查中国古代饮茶风俗)和炙手可热的气候和环境史学(如2014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22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环境污染问题)等等研究方法相继涌现,一些更具人文色彩的新材料和营造的新情境难免将试题锻造的花哨无比。在这种情形下,对信息的认识、把握和理解是每个学生应该日积月累内化的一种“日用而不知”的能力,并且是可以通过其他教学活动资源(除教科书外)获取的,互联网信息并非洪如猛兽地吞噬我们的主流价值观,相反,开放地让学生去鉴别,或许更有助于弃恶扬善、去伪存真。社会,对于芸芸众生而言是适应,适应不是被动的服从,而是主动的顺应,只有这样才谈得上改造,它的起点就在于对“融入社会的能力”的锻造。
三、化于课堂教学的“知能”第三重奏
当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大多数学生在很多情况下沦为“观众”与“听众”时,对于知识点的消化往往停留在“听进去了”或是“看懂了”的层面,对教学质量的衡量也不过是“看哪位教师‘填鸭既快又多”“看哪位教师碾磨‘粗粮知识既精又细”而已。对能力的渴望在狂热追求知识的升斗里显得微渺无比,“高分低能”的悲哀让我们意识到有效课堂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学生将掌握的知识向能力迁移,外化为实施方案,即为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性学习、参与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学习均有其各自优势,加以合理组织达到内化能力的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已在教学实践中浅尝若干。比如,在必修一《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的一轮复习课上,我采用“图说历史,动静相宜”的教学理念。在基础知识回顾环节,用比赛计分制的方法,由学生讨论、归纳、表达以将知识梳理清楚。
在材料题板块,教师对材料进行点拨,让学生自己思考,圈出材料关键字,使之转化成一种学习能力,不仅仅满足或停留于起点的教学,而且推向前进去形成那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心理机能和智力水平,让学生终生受益,课堂充满思考的能量,在静中取效!
如此一动一静,在本是死气成成的古代史的知识海洋里,用专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甚至是合作的能力自由徜徉;也同样利用这些能力承载起浩大的知识宝库,让课堂更张弛有度!
四、赢于高考之巅的“知能”第四重奏
自2011年江苏历史高考出现“运用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述陈旭麓先生的观点”以来,历经2012年的“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历史认识的修正冶为主题进行论证”。和2013年的“论证罗斯福新政的机遇与挑战”,再到2014年的“就‘王韬课士的近代性进行论证”,历史小论文炙手可热,不仅分值逐年增加,字数限制也不断扩大,与其说这是提高试卷难度和区分度的表现,不如说这是一份试卷价值的意义所在。观点的阐述、史论的结合、逻辑的缜密、层次的分明、表述的贴切,都是能力迁移出常规知识的体现,如果平时我们不放手让学生去表达表现,临场时,学生一旦瞟到划了格子的答卷,很可能在答题之初就在心理上忐忑不安,心理的败阵往往是思维混乱的引子,这样的临考感觉是极其糟糕的。
说细了讲,一个对知识点毫无体系感的学生,是很难在答题时清晰剖析“经济的缘由、政治的始末、思想的演化、社会习俗的变迁”等方面的要素的,只能将知识点杂糅堆积,而可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是不讲条理,难成大器的。一个在平时历史学习中,不善于用历史学科语言表述,论述口语连篇,难登大雅之堂的学生,也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难以得体交际,而陷入窘境。可见,在基础知识勇攀高峰时,灵感、逻辑、创造性都是超越一切平铺直叙的历史的关键跨越。
溯古探今,泱泱辞海,将能力的塑造、发展与深化寓于知识的宝库中,从而更推动知识的前进、生活的完满。历史好比一杯鸡尾酒,要调制的好,不仅需要知识这口越陈越香的葡萄酒,还要佐以其它的能力——果料和高超的手艺必不可少,如此啜一口,方能满口留香、回味无穷!
知识关乎进步,能力关乎超越;知识是存在的外化,能力是永恒的延绵;知识只能看到一座山峰就是一座山峰,一条河流就是一条河流,能力却能在一座山峰中发现一道风景,在一条河流中领悟一种历史!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2] 李政涛.教育的灵魂在哪里.回到原点.时代冲突中的教育理
念.刘铁芳主编.
[3] 霍永昶.转变观念,推进历史课程教学改革.淮阴师范学院教
育科学论坛,2007年第4期.
[4] 侍建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文教资料,
2008年11月号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