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2015-07-07张丽华施国春
张丽华 施国春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不断深入的经济领域改革带动了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在固有的工人和农民阶层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中产阶层,所谓的中产阶层是指占有一定的知识资本及职业声望资本,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具有谋取一份较高收入、较好工作环境以及条件的职业就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具有一定的支配权;具有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社会关怀的社会地位分层群体[1]。综合现有研究,可以从职业、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受教育程度以及自我认同几个角度对中产阶层进行界定,即中产阶层是职业中产阶级,收入水平在中等以上,消费水平达到小康标准,受过高等教育,并且认为自己拥有中等或更高的社会地位[2]。尽管有学者认为我国中产阶层比重小,群体边界不清晰,还没有形成稳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认同[3],但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的转型以及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中产阶层队伍得到了发展和壮大,逐渐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中产阶层的规模、现状、消费方式、社会功能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审视这个群体的时候,研究者们发现中产阶层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4]。中产阶层存在着普遍的“地位焦虑”[5],他们强烈地感受到竞争所致的紧张和焦虑;他们自我认同偏下,缺乏安全感[6];他们心理负荷超载,经常为乏力、头痛、嗜睡、脱发以及精力不够而感到苦恼;他们情感冷漠,人际关系疏远。已有研究及其现实表明,我国中产阶层在中国现阶段面临着职业、生活、精神等各个层面的压力,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基于中产阶层的社会地位、身心状况以及关于我国中产阶层的研究现状,本研究选取辽宁省教育科技和经济两界中产阶层为调查对象,从生活满意度、总体幸福感、工作倦怠和心理健康状况4个方面系统深入地探讨了中产阶层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中产阶层的心理健康促进策略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采用两阶段计划取样的抽样方法在辽宁省按一定配额抽取教育科技和经济两界365名中产阶层作为调查对象。教育科技界181名被试,经济界184名被试,男被试165名,女被试200名,年龄22~73岁。所有调查被试均符合中层阶层操作定义的标准。
1.2 方法
1.2.1 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7]由 Diener,Emmons,Larsen及Griffin编制,包括5个题项,要求被试对其生活的满意程度以及与理想生活的接近程度进行评价。量表采用李克特7点计分方式,从1到7分别对应“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因此量表得分越低,表明生活满意度水平越高,理论得分范围为5~35分。该量表初始重测信度大于0.8。本次测量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8。
1.2.2 总体幸福感量表(GWB) 为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查工具,用来评估受试对幸福的陈述[8]。本量表共有33项,其中前18项也可独立使用,量表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91~0.95间,重测信度为0.85.本次测量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2。
1.2.3 SCL-10 是在SCL-90量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简版形式 (Nguyen,Attkisson,Stegner,1983)[9],由6项抑郁症、2项躯体和2项恐惧焦虑构成,量表的信度为0.92,本次测量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 0.89。
1.2.4 工作倦怠量表 是由 Schaufeli和 Maslach所编制,并经李超平、时勘修订的工作倦怠量表[10]。此量表有3个维度,分别是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低成就感,共15个项目。量表采用7级评分,其中低成就感分量表的全部项目为反向计分。3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 0.88、0.85、0.87。本次测量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 0.85、0.81、0.88。
1.3 统计处理
本研究使用SPSS 17.0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
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s)
表1 不同性别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s)
注:*P <0.05,**P <0.01,***P <0.001;生活满意度得分越高表明满意度水平越低,下同
t P生活满意度 16.25 ±6.14 16.54 ±6.52-0.43 0.项 目 男中产阶层(n=165)女中产阶层(n=200)669总体幸福感 79.20 ±8.63 75.78 ±9.08 3.67*** 0.000心理症状 15.70 ±5.35 16.82 ±5.38-1.98* 0.049工作倦怠 2.41 ±0.91 2.46 ±0.89-0.53 0.60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中产阶层女性和男性被试生活满意度、工作倦怠没有显著差异(P>0.05);男性总体幸福感高于女性(t=3.67,P<0.001);男性被试心理症状低于女性被试(t=-1.98,P<0.05)。
2.2 不同年龄阶段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
本研究将中产阶层被试分成两个年龄组,成年前期组(22~44岁)和成年后期组(45~73岁),两组心理健康状况的得分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组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s)
表2 不同年龄组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s)
t P生活满意度项 目 成年前期组(n=242)成年后期组(n=123)0.000 17.84 ±6.60 16.57 ±5.95 1.80 0.074总体幸福感 76.63 ±10.07 80.46 ±13.26-3.08** 0.002心理症状 17.04 ±5.72 15.74 ±5.43 2.08* 0.038工作倦怠 2.54 ±0.87 1.99 ±0.85 5.77**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成年前期组和成年后期组被试生活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成年前期组被试总体幸福感显著低于成年后期组(t=-3.08,P<0.01);成年前期组心理症状和工作倦怠显著高于成年后期组(t=2.08,P<0.05;t=5.77,P<0.001)。
2.3 不同婚姻状况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
不同婚姻状况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得分及其差异,见表3。
表3 不同婚姻状况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s)
表3 不同婚姻状况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s)
项 目 未婚中产阶层(n=119) 已婚中产阶层(n=196) 离异丧偶中产阶层(n=50)F P生活满意度 19.08 ±6.76 16.47 ±6.47 19.48 ±6.03 8.03***0.000总体幸福感 78.85 ±11.52 75.01 ±5.61 78.04 ±9.99 8.16*** 0.000心理症状 16.49 ±4.98 16.26 ±5.48 17.04 ±5.85 0.43 0.653工作倦怠 2.58 ±0.89 2.19 ±0.91 2.42 ±0.96 6.90**0.001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婚姻状况中产阶层心理症状差异不显著(F=0.43,P>0.05),但生活满意度、总体幸福感和工作倦怠差异显著(F=8.03,P<0.001;F=8.16,P<0.001;F=6.90,P<0.01)。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已婚被试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未婚和离婚丧偶被试,未婚和离婚丧偶被试生活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未婚被试总体幸福感显著高于已婚和离婚丧偶被试,已婚被试总体幸福感显著高于离婚丧偶被试;未婚被试工作倦怠显著高于已婚被试,离婚丧偶被试工作倦怠与未婚和已婚被试没有显著差异。
2.4 不同受教育程度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
不同受教育程度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的得分及其差异,见表4。
表4 不同学历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s)
表4 不同学历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s)
项 目 大专及以下(n=120) 本科(n=120) 研究生(n=125)F P生活满意度 15.67 ±5.43 17.87 ±6.75 17.35 ±6.61 4.01*0.019总体幸福感 83.31±10.68 78.40±9.81 75.03±7.77 23.61*** 0.000心理症状 14.81 ±4.32 15.97 ±4.91 17.19 ±5.63 6.99** 0.001工作倦怠 2.11 ±0.95 2.40 ±0.93 2.55 ±0.908 7.06**0.001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受教育程度中产阶层生活满意度、总体幸福感、心理症状和工作倦怠差异显著[F(2,362)=4.01,P< 0.05;F(2,362)=23.61,P< 0.001;F(2,362)=6.99,P< 0.01;F(2,362)=7.06,P<0.01],多重比较分析表明,大专及以下被试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本科和研究生被试,本科和研究生被试生活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大专及以下被试总体幸福感高于本科和研究生被试,本科被试总体幸福感高于研究生;研究生和本科被试心理症状显著高于大专及以下被试,研究生被试心理症状显著高于本科被试;研究生和本科被试工作倦怠显著高于大专以下被试,研究生和本科被试工作倦怠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2.5 不同界别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
教育科技界和经济界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得分及其差异,见表5。
表5 不同界别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s)
表5 不同界别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s)
t P生活满意度项 目 教育科技界(n=181)经济界(n=184)17.20 ±6.08 16.76 ±5.87 0.70 0.480总体幸福感 77.56 ±9.36 81.35 ±11.92-3.39** 0.001心理症状 16.29 ±5.00 15.78 ±5.29 0.95 0.344工作倦怠 2.48 ±0.86 2.26 ±0.79 2.50*0.013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教育科技界和经济界中产阶层生活满意度和心理症状没有显著差异(t=0.70,0.95;P>0.05);教育科技界中产阶层总体幸福感显著低于经济界中产阶层(t=-3.39,P<0.01);教育科技界中产阶层工作倦怠显著高于经济界中产阶层(t=2.50,P<0.05)
3 讨论
3.1 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和男性中产阶层的生活满意度和工作倦怠差异不显著,男性总体幸福感显著高于女性,男性心理症状显著低于女性,从总体上来看,中产阶级女性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性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结果与陈学金等人研究结果一致,男性教师比女性教师具有更强的总体幸福感[11],男性企业员工幸福感高于女性[12],但与刘丽婷和胡海燕等人研究结果存在部分一致,男性教师在去个性化维度上高于女性教师,但在其他维度上差异不显著[13]。男性教师在躯体症状上低于女性教师,其他维度上两者没有显著差异[14]。之所以产生上述心理现象可能源于性别角色[15]和社会分工[16]的冲突以及两性身心发展特点。从性别角色和社会分工矛盾来看,中产阶层的女性要和男性一样面临着残酷的职业和社会竞争,同时她们还面临着性别文化的挑战。尽管中国目前已经逐渐的形成了有利于两性协调共享发展的制度和文化环境,但绵延数千年的传统性别文化还依然有着它内在的惯性和制度文化的滞后性,这样的特性影响着按性别平等要求发生变化的公共政策的速度和幅度,因此制约着女性享有真正性别平等的机会和资源供给,尤其当机会与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发生矛盾时,以男性的需求满足为中心的传统文化取向的负面作用就更加突出[17]。其次,中产阶层女性面临着更强的家庭-工作冲突[18]。根据家庭工作冲突的补偿理论,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是负向的,当个体在工作领域有高水平的卷入时,家庭领域的卷入水平就将降低,相反,在家庭领域卷入水平升高,工作领域的卷入水平就将降低[19]。因此,一个职场优秀的女性不能回避她作为妻子、母亲等家庭角色的存在,她们通常在家里承担了大量的家务劳动,这种精力消耗巨大。因此中层阶层的女性作为社会人与家庭人的双重角色,在无法释放的疲劳与时间压力下经历着更多的心理煎熬,产生巨大的焦虑和压力,易发心理问题。从女性特有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女性比较敏感,情绪容易纠结[20],对一些问题看法容易做不良暗示等个体特征容易导致女性产生心理压力。
3.2 不同年龄阶段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成年前期组和成年后期组被试生活满意度差异不显著,成年前期组被试总体幸福感显著低于成年后期组的被试;成年前期组被试心理症状和工作倦怠显著高于成年后期组被试。总体趋势表现为成年前期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成年后期组。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王蓓、姬杨等人对高校教师及其他领域被试总体幸福感研究表明,年龄大组(36岁以上)被试的总体幸福感要高于年龄小组被试(36岁以下)。李景平等人对公务员工作倦怠研究发现,31~40岁公务员的工作倦怠程度最高[21]。仙游等人对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发现,40岁以上教师的心理健康情况要比31~35岁教师好[22]。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与年龄的复杂关系可能源于不同的年龄标志着生理机能状况、心智成熟程度、生命周期阶段和社会经历的不同,这些不同对生活满意度总体幸福感、心理症状和工作倦怠的影响也不同,甚至作用方向完全相反[23]。随着中产阶层年龄的增长,人生经过历次实践,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得到了不断的增加,心智逐渐成熟,适应力逐渐增强,个体逐渐学会了调节个人与社会、行为和观念、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将自己的情绪波动调控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将个人特性和社会特征逐渐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和积极地生活以及生命的感知能力。这些因素极大地提升了成年后期组中产阶层的总体幸福感,降低了心理症状和工作倦怠出现的概率。相反,成年前期的中产阶层由于经验欠缺,职业取向不稳定、职业期望过高过于理想化、缺乏相应的应对工作压力的方法和技巧,不容易做出大的成就,面临着升职、照顾父母孩子等诸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因素都将可能是导致中产阶层成年前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的原因。
3.3 不同婚姻状况的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表明,已婚被试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未婚和离婚丧偶被试,此研究结果与我国绝大多数研究结果相一致[24]。已有研究表明,婚姻状况与生活满意度有着密切的关系[25]。已婚中产阶层的生活满意度得分之所以高于其他婚姻状况中产阶层的得分主要源于婚姻具有经济价值、精神价值和社会关系价值[26],这些价值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夫妻彼此相互供养和经济帮助,同心协力的婚姻家庭生活降低了生活的成本,增强了抗风险的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以婚姻为纽带的双方彼此相互理解、支持和安慰,增强了彼此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不良情绪能够在婚姻家庭中得到稀释和释放,让个体充分感到家庭的温暖。相反,婚姻解体人群(离异或者丧偶)的身心健康不如已婚人士,婚姻结束无论是离婚还是丧偶对于个体都是一件应激性事件,同时,伴随着婚姻的结束,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精神资源也在丧失,这些丧失都会降低个体的生活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未婚被试总体幸福感显著高于已婚和离婚丧偶被试,已婚被试总体幸福感显著高于离婚丧偶被试。一般认为婚姻具有上述的经济、精神和社会价值,因此夫妻双方更够在婚姻生活中获得情感和经济支持,婚姻能让个体感受到更强的幸福感。苗元江对公务员以及老年人幸福感研究表明已婚个体的幸福感水平要高于未婚个体,有配偶老人的幸福感要高于丧偶和单身个体[27]。但本研究结果略有不同,本研究结果与王蓓等人对高校教师幸福感研究结果一致[28],即未婚高校教师总体幸福感高于已婚高校教师的幸福感。
3.4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受教育程度中产阶层生活满意度、总体幸福感、心理症状和工作倦怠差异显著。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和不同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总体趋势表现为随着教育程度的升高生活满意度和总体幸福感下降,心理症状和工作倦怠水平升高,此研究结果与我国大部分研究结果和现状调查相一致[29]。高学历者成为现代社会身心问题的易发群体,不仅发生率高,而且症状严重[30]。高学历中产阶层之所以易产生心理问题主要由于期望和现实、能力和学历之间的矛盾。高学历的中产阶层往往对职业和生活有高期望,“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驱使他们总是追逐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的单位和岗位[31],但由于他们入职时间短,缺少经验,很难灵活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职业情境中,预期与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当他们无法实现目标并获得工作成就感时,他们通常会产生自我否定和自我认同危机。其次,学历和能力的冲突。高学历中产阶层在他们潜意识中还依然存在高学历等于高能力的意识,但在职业情境中,高学历不代表高的能力,学历只是一种学习经历的反映,并不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实际能力。学历高的员工如果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工作中,反而不如具有多年经验的低学历的员工,学历不高能力较强的中产阶层同样可以适应职场,并且表现出高的职业适应和职业的迁移能力。上述期望和现实、学历和能力、抱负和目标实现之间的冲突将会导致高学历的中产阶层严重的心理危机,因此加强对高学历中产阶层的心理援助是中产阶层心理健康促进策略中的重要环节。
3.5 中产阶层心理健康水平的界别特点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教育科技界和经济界中产阶层生活满意度和心理症状没有显著差异,教育科技界中产阶层总体幸福感显著低于经济界,工作倦怠显著高于经济界,由此可知,教育科技界和经济界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突出表现在总体幸福感和工作倦怠两个方面,此研究结果与我国许多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大量研究表明,教育科技界的教师工作倦怠严重[32-33],幸福感状况不容乐观,令人堪忧[34]。造成上述两届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主要源于两届中产阶层不同的工作境遇和工作性质。从教育科技界领域来看,无论是在基础教育领域还是在高等教育领域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许多新的思想观念正在猛烈地冲击着教师们所坚守的固有观念,每一个教师都会遇到新问题、新矛盾,产生新的压力。如果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和积极适应这些压力,就必然会产生抵触情绪,降低了职业的幸福感,滋生了工作倦怠。再加上教师超负荷的劳动量,背负着沉重的升学率和职称评定压力[35],势必会极大地扼杀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滋生更多的工作焦虑和厌恶情绪。从经济界领域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经济体制结构调整的深入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政治的宽松和清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文化的多样性为经济界中产阶层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精神的基础[36],上述因素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界中产阶层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成为了“先富起来”的一批人,进而他们的总体幸福感比较强。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54-256
[2]沈洪.我国中产阶级心理健康素质现状及其对策-以教师为例[J].教育科学,2012,28(6):66-70
[3]李培林,张冀.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J].社会,2008,28(2):1-7
[4]曾昱.中国中产阶层的社会心理亚健康状况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39-40
[5]周晓红.全球化、社会转型与中产阶级的建构-以中国为对象的比较研究[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49(1):61-69
[6]李春玲.中产阶层的现状、隐忧及社会责任[J].人民论坛,2010,318(2):14-17
[7]熊承清,许远理.生活满意度量表中文版在民众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8):948-949
[8]陈彤.中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J].兰州学刊,2009,12(6):120-122
[9]Bethany L,Brandand Pamela,C Alexander.Coping with inces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ollections of childhood coping and adult functioning in female survivors of incest[J].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2003,16(3):285-293
[10]李超平,时勘.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3,35(5):677-684
[11]陈学金,邓艳红.近年来教师幸福感的研究评述[J].教育学刊,2009,1(3):15-19
[12]徐宁.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工作幸福感:理论与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29(17):130-134
[13]刘丽婷.我国中小学教师近10年职业倦怠性别元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12(8):972-974
[14]胡海燕,张丽华,李凤杰.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9):1342-1344
[15]吴维平.性别角色教育相关概念及性别角色发展理论研究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12(12):28-32
[16]史界,张先亮.女权主义视角下性别分工的反思和突围[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6(6):36-38
[17]叶文振.中国女性心理健康:现状,原因和对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12(5):166-169
[18]白光林,宋联可.女性员工家庭工作冲突对职业高度影响研究-来自江苏三地的调查[J].现代管理,2011,12(1):45-248
[19]Greenhaus J H,Beutell N J.Sources of conflict between work and family rol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5,10(1):76-88
[20]孟凡杰,张岗英.员工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17(11):948-949
[21]李景平,鲁洋,李佳瑛,等.公务员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以X市Y区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2012,42(1):144-150
[22]仙游,邱秋金,李佳瑛.莆田市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J].都市家教,2010,12(4):120-121
[23]骆为祥,李建新.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年龄差异研究[J].人口研究,2011,11(6):51-60
[24]李莹.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J].社科纵横,2013,28(7):80-82
[25]袁萌,王宁,袁冬莹,等.不同婚姻状况对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12(7):34-36
[26]王秀玲.论婚姻社会功能的嬗变及其价值回归[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0(20):156-158
[27]高红英,苗元江.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因素[J].江西社会科学,2008,29(11):198-201
[28]王蓓,苗元江,黄海蓉,等.高校教师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1,28(3):49-54
[29]陈黔,庄永春,席阳.不同学历护士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西部医学,2010,12(12):2371-2372
[30]魏海茹,杜义敏,安翠霞,等.社会支持与孕妇总体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0):1487-1489
[31]张俊杰,姚本先,方双虎.城市居民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及其相关研究[J].卫生软科学,2009,23(4):458-460
[32]王锦斌.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探析[J].高教与经济,2009,22(3):58-61
[33]胡海燕,张丽华,李凤杰.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9):1342-1344
[34]陈学金,邓艳红.近年来教师幸福感的研究评述[J].教育学刊,2009,1(3):15-19
[35]周慧倩.中学教师幸福感现状调查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11):36-40
[36]周晓虹.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J].江苏社会科学,2002,12(2):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