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应付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2015-07-07孙浩雄李靖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应付合理化教养

孙浩雄 李靖阳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1]。父母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和心理素质[2],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个性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李改、方平对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问卷研究表明,当代中国父母仍遵循着严父慈母的教养方式,教养类型可分为放任型、溺爱型、矛盾型、积极型4种[3]。郑林科研究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个性成长的预测作用,表明了积极的教养方式可以对子女个性成长产生较大作用[4]。现今对父母养育方式的常用问卷有:国内修订的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等[5]。应付方式是个体面对有压力的情境和生活事件时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是个体内在的因素(如个性特征、归因方式)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从而反映出对生活的态度[6]。Vailant等人认为,应付行为可分为自恋型、神经质型、不成熟型、成熟型4种,根据这4种类型,在测量时一般会使用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6个维度。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是研究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7]。主观幸福感受到人格、文化、家庭经济收入、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并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作用。严标宾、郑雪、邱林对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表明,积极情感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最明显,其次是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是由情感和认知两方面组成的[8]。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量方法比较多样,如Fazio的总体幸福感量表、Campbell的幸福感指数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等。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会使个体形成不同的认知特点和个性特征,从而产生不同的应付方式;教养方式也会塑造出个体特有的对事物的认知及情绪情感特点,从而对主观幸福感起到重要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应付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与预测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河北省某高校在读大学生为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发放问卷160份,其中男生80人,女生80人,年龄范围在19~26岁,有效问卷154份。

1.2 方法

1.2.1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9]是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Perris等人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原有81条目,含15个分量表,s-EMBU[10]是国内蒋奖等人经因素筛选,将原来的问卷进行简化保留了42条目,含父亲和母亲3个维度,分别是拒绝否定、情感温暖和过分干涉。各题都是1~4级计分。s-EMBU由被试通过回忆来作出条目评估,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2 应付方式问卷[9]包括62个条目,按是(1),否(0)评分,分为6个维度,即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

1.2.3 Diener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11]用来测量主观幸福感的认知维度,共5个项目,采用7点记分。1~7表示赞成到反对的程度:其中1表示“强烈赞成”,4表示“既不赞成也不反对”,7表示“强烈反对”,得分越高表示生活满意度越高。

1.2.4 Bradhum 编制的情感量表[9]用来测量主观幸福感的情感维度,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共10个项目用以描述过去几周的感受,均为是非选择题。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方法有相关及回归研究,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相关分析

2.1.1 父母教养方式与应付方式的相关 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与解决问题的应付方式呈显著正相关,父亲拒绝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的应付方式呈现显著正相关,母亲拒绝则与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的应付方式呈现显著正相关,见表1。

表1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应付方式的相关(r)

2.1.2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父亲、母亲情感温暖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父亲、母亲其他维度没有显著的相关,见表2。

表2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r)

2.2 回归分析

2.2.1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应付方式的回归分析 研究中首先将父亲教养方式和母亲教养方式分别作为回归自变量对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合理化、退避和幻想的应付方式分别进行了回归分析,见表3,结果表明,父亲教养方式对解决问题、幻想、退避、合理化的应付方式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他可以分别预测解决问题、幻想、退避、合理化中10.9%、8.6%、8.2%、8.2%的变异;对其他应付方式的预测作用并不显著。而母亲教养方式对解决问题、退避、合理化的应付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他们分别预测解决问题、退避、合理化中 7.9%、5.9%、4.8% 的变异,对其他应付方式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表3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应付方式的回归分析

2.2.2 父母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研究中将父亲教养方式和母亲教养方式分别作为回归自变量对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平衡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父亲母亲教养方式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分别预测生活满意度11.1%、8.9%的变异。对情感维度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表4 父母教养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父母教养方式对应付方式的影响

国内外研究表明,人的应付方式受到父母教养态度的影响,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是子女不良心理问题的危险因素,父母过多的保护、拒绝并不利于良好应付方式的形成,反而导致了子女消极应付方式的形成[12]。已有研究表明,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应付方式[13]。本研究结果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与解决问题的应付方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父母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应付方式中解决问题的形成,这说明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利于子女积极应付方式的形成。另外,研究结果发现,父亲教养方式中拒绝与自责的应付方式呈显著正相关,母亲教养方式中拒绝与幻想的应付方式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父亲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过多的拒绝会造成子女产生更多的自责,然而母亲过多的拒绝则会让子女产生更多采用求助的应付方式。究其原因是因为父母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不同。在父亲那里,个体更倾向于得到认可,父亲的拒绝则会让人倾向于采用自责的应付方式。在母亲那里,个体更倾向得到关爱,母亲的拒绝则会让人倾向于采用求助的应付方式。父母教养方式中拒绝与退避、幻想、合理化的应付方式呈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与倪保臻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3],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不良的教养方式会使子女形成消极的应付方式,并不利于子女的健康发展。本研究还将应付方式作为回归因变量,父亲和母亲教养方式分别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表明父亲教养方式对解决问题、退避、幻想和合理化的应付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母亲教养方式对解决问题、幻想和合理化的应付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父母亲拒绝的教养方式对个体使用不成熟应付方式的预测作用最显著。回归分析更进一步说明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应付方式的影响。

3.2 父母教养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已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有助于增加主观幸福感[14-16]。本研究发现,父母亲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的正相关,这一结果也说明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会让人对生活更满意。而其他维度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不良父母教养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的影响。另外将主观幸福感中的认知和情感维度作为回归因变量,将父亲教养方式和母亲教养方式作为自变量分别做回归分析表明,父母亲的教养方式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非常显著,这进一步说明了良好教养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不同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应付方式及主观幸福感是有影响的,结果还显示,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助于积极的应付方式并产生更高的主观幸福感。通过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应付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应付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不同影响,进而给家长提出可行的建议,改善父母教养方式、促进大学生建立积极的应付方式,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1]徐慧,张建新,张梅玲.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8,31(2):940-942

[2]曾昱,张灵聪.父母教养方式、人格与自尊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0):1556-1558

[3]李改,方平.大学生对父母教养方式的认知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7(3):61-65

[4]郑林科.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个性成长影响的预测[J].心理科学,2009,32(5):1267-1296

[5]程灶火,奚晓岚,陈媛媛,等.家庭教养方式问卷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6):711-724

[6]梁宝勇,郭倩玉.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4):200-203

[7]姜永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6):1460-1462

[8]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报告[J].心理科学,2003,26(5):851-855

[9]汪向东,王希林,马宏,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40-143,109-115,75-79

[10]蒋奖,鲁峥嵘,蒋苾菁,等.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26(1):94-98

[11]郑雪,严标宾,邱林,等.幸福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53-65

[12]王玉花,付潇潇.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2):2763-2765

[13]倪保臻,宋玉萍,井西学.家庭教养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6):916-919

[14]张志涛,王敬群,刘芬.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领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7):1080-1083

[15]李冬霞,林小荣,林春暖.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8)735-737

[16]刘莹,宋玉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价值观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7)1076-1078

猜你喜欢

应付合理化教养
Task 6
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
基于认知合理化的会计舞弊治理:研究基础与框架策略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教养方程式
The Most Beautiful English Sentences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基层微信工作群手中应付工作、心中应付群众
合理化建议为交通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