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密档案的影像化传播

2015-07-07牟彦彦

中国国情国力 2015年7期
关键词:解密

◎文/牟彦彦

解密档案的影像化传播

◎文/牟彦彦

开启真相的密码:解密档案

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纪录,“直接形成”说明档案具有文件的原始性,“历史纪录”说明档案在继承文件原始性的同时,也继承了文件的记录性,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正因为档案具备原始文件的记录性及历史的再现性,因而档案同时具有凭证价值的重要属性,并以此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和文物。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档案无一例外服务于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同时也体现着一定的权力和利益,为一定的统治集团所掌握。由于档案的内容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因此任何国家对档案管理都有一定的保密要求,一部分档案不对外开放,而多数档案则要在规定期满后才开放。而档案解密,是指在以前某个时刻不能公之于众的机密或绝密文件保密期解除或选择特殊时机公布。而“解密”的另一层含义也可以理解为对一些鲜为人知的事件以档案的方式还原真相。

解密档案的目的就在于让世人知道真相,而档案“触电”,即档案以影像化的方式,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广泛传播,则使档案本身所具有的强大威力呈几何倍数增强。如中央档案馆在卢沟桥事变77周年之际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了45名日本战犯笔供并举行了新闻发布会,40多家中外媒体的85名记者参会。随后,包括中央各大媒体在内的100多家电视台、700多家报纸、近1300家网站连续45天,围绕档案的主要内容进行报道,总量达到1万多条,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此次公布,堪称历史上档案宣传力度最大、规格最高、持续时间最长、影响力最为广泛的一次,有效地服务了中国外交大局,也进行了一次具有特殊效果的大规模的爱国主义教育。

解密档案影像化处理的价值与传播途径

档案“触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当档案遇上了电视,或者当电视发现了档案,二者结合,以电视节目这种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去解密档案,既点燃了电视人的创作激情,也刺激着观众的收视神经,没有什么比通过影像的方式探秘、解密真相更能够满足人们好奇心的了。

1.影像传播的价值不可小觑

照片档案是档案门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在影像视频手段不够发达的时期,照片是最生动的档案资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传播方式。

■ 硫磺岛战役之《父辈的旗帜》图片来源:http://group.mtime.com/zhejiang/discussion/347956/

美国《探索发现》频道曾经有一个关于二战的系列节目,其中一集是以一张照片来讲述硫磺岛插上美国国旗的历史。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广场,有一座巨型雕像,六名海军陆战队的士兵正奋力插起一面美国国旗。这座雕像是根据美联社记者乔・罗森塔尔拍摄的著名照片《国旗竖立在硫磺岛上》雕塑而成,它也是二战中最著名的照片之一。照片发表后,美国摄影杂志评价:“那一刻,照相机记录了一个国家的灵魂!”而纪录片讲述的就是 1945年2月23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希勒中尉率领的一支44人的小分队一路血战,用手榴弹和刺刀消灭沿途日军,终于冲上了硫磺岛制高点——折钵山山顶。他们随即升起了一面美国国旗。此时岛上战事正酣,日军仍在负隅顽抗,其炮火还不时从山中的工事里射出,而山顶升起的这面星条旗大大鼓舞了美军的士气。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山顶的旗帜,他们决定换一面更大的国旗代替刚刚升起的第一面国旗。于是指挥员命令779号坦克登陆舰紧急将一面更大的美军国旗送上岸。希勒中尉小分队中的6名官兵奋力将这面大旗插上山顶。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正好被美联社的随军摄影记者乔・罗森塔尔拍下来。

这一胜利旗帜的重要性使得这幅照片的价值变得非比寻常。照片发回国内的第二天,就发表在美国的报纸上,随即传遍了世界。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有100万家商店、30万个火车站、20万家工厂、1.6万家电影院、1.5万家银行和5000块巨型广告栏张贴过印有这幅照片的海报。美国邮政总局应公众的强烈要求,于1945年以这幅照片为基本图案设计发行了邮票,发行总数高达137万张。

战后,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战士以及他们的亲友和家属自发筹集了85万美元,准备以照片为母版制作一座雕塑。这一提议立即得到了千百万人的响应。1954年11月12日清晨,近7000人来到阿灵顿国家公墓参加了这座“美国海军纪念碑”的落成仪式。到如今,来此瞻仰的人已逾1亿人。参观者的心灵无一不被这座大型青铜士兵雕像所震撼。

一张照片,是新闻,也是档案,凝固的瞬间讲述了一段历史,而纪录片则以影像化的方式在多年后仍以震撼人心的方式向我们讲述那个放进档案柜里的历史。

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是人们希望自己能知道或了解更多事物的不满足心态。而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很少主动去检索档案。电视媒体替人们解决了检索档案的过程,在讲述档案背后故事的同时又以影像的方式链接了更多的信息。正是有了电视这种影像的表达,不仅揭开了由于时间关系而远离人们视线的历史事件的面纱,也寻找到引发那时那刻的历史瞬间激变的导火索,特别是还原人物性格于事件中,使得一些原本是碎片式的文字、纸片、褪色的照片都有了生命,人物在社会变迁中有血有肉,国家及个人的命运选择历历在目,使历史高山上的褶皱清晰可鉴,使岁月长河里的暗流血脉贲张,对历史的回顾也就更加回肠荡气,令人印象深刻。

档案大规模“触电”,是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的。据统计,近20年内从中央到地方,以“档案”为题材的电视栏目或者是系列节目不少于20个。纵观这类档案解密或揭秘的节目,不难发现其共同点——均是利用了档案鲜为人知的特点,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或借助“当事人口述”,或主持人讲述,或情境再现等影像表达的方式,以剧情纪录片的手段,在历史事实真实、人物真实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时间顺序,着力设置悬念和情节,在人物上赋予性格,在叙事过程中讲究节奏,形成了“档案”类的节目模式。

2.根据内容选择适合传播的途径

一段文字记录,一张褪色照片,一件伟人使用过的物件,都是档案的保存状态,那么相应历史真相的解密传播在现今“互联网+”的时代就有多种途径。

展览、网站发布、宣传海报、微电影、主题动漫及主流媒体的报道,都是可选择的方式和途径。其原则是根据所要传播的内容进行渠道和平台的选择。同样的内容选择不同的传播途径,在其形态做适当的改变之后对受众也更有针对性。

就目前的传播途径而言,尽管载体和传播模式的变化使得年轻观众“移民”至新媒体,但不变的是如何使内容和观众建立起物理和心理的联系,即内容依然为“王”。就新媒体特别是手机用户而言,在接受内容的同时,也在生产新的内容,也在为时下生活积累“档案”。那么互动性就成为新媒体时代传播的关键点。因此,以影像的方式讲故事就是解密档案最好的解码器,而档案的影像化传播也有其规律和特点。

解密档案的影像化手段

以影像的方式对档案进行解码,首先要从研究档案的学术心态转换为符合大众口味的故事化表达,这在电视人的表述中称之为“讲故事”。故事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故事的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的社会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也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

1.构成故事的基本元素

构成故事的基本元素可以借用新闻的基本元素即五个W和一个H,即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发生、之后又怎么样了。回答出这六个问题不难,但是要讲好故事也有技巧,特别是以影像的方式讲故事。以硫磺岛战役为例,纪录片通过对一张照片背后故事的解读,以影像的方式——战地记者拍摄的激战过程的珍贵影片,幸存者的战友及亲属的讲述,以五个W和一个H还原了照片剪影背后的历史细节:硫磺岛战役从1945年2月19日到3 月26日,美军全歼岛上2.2万日军,但美军也付出伤亡2.8万人的沉重代价。这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最大的一次伤亡,也是唯一一次伤亡总数超过日军的登陆战役。检验一个故事是否完整,五个W和一个H是最好的办法。

2.影像的叙事要特别讲究结构

结构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用具有视觉化的描述,结构可以认为是一个“鱼骨头”:故事从一个主人公的常态生活开始,一天他遇到了突发事件,于是不得不改变常态去完成一个非常态的任务。这时候就可以画出鱼头和鱼骨的主干,并且有了需要完成既定目标的任务——导演或者是编剧就不停地在主人公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设置障碍、冲突,一波三折地揭示已经埋好的问题和答案,于是大大小小的鱼刺就产生了,有的主刺上还布满小刺,每一对鱼刺就是一次正反方的较量,这就是故事的基本结构。在叙事的过程中也一定要找到对立的一方,否则,鱼骨上只是一半有刺,就无法构成势均力敌的对垒,故事的讲述也就失去了张力。

结构可以是单线也可以是多线索发展。硫磺岛战役的纪录片一条故事线是根据当时留下的影像资料和当事人的口述讲述当时的战事过程;另一条线索讲述记者是如何拍摄出这幅不朽的照片,因为前后两次插旗,事实上先后士兵有所不同,那么谁是真正的插旗者,记者的拍摄是否真实等,但故事的内容依然是不朽的照片和留名青史的硫磺岛战役。

3.人物命运举足轻重

在影像表达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问题是所有的故事都是人说出来的,如当事人或旁观者的口述,这似乎是无法避免的,其实可以通过结构变化的方式使之发生改变。

很多节目在采访当事人时以插入相关历史资料或情境再现的方式还原主人公的叙事内容,这样就可以达到叙事节奏的调整,特别是剧情式记录方法的引入,使平铺直叙的叙事有了变化,而旁观者的加入又使叙事的角度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得历史或往事更加有层次。

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事件之所以让我们念念不忘是因为事件中的人的命运由于事件而发生了改变,而性格决定了那个人在事件中的行为,由性格产生的动作决定了人物的命运,而命运的力量是最有震撼力的。

在还原事件和人物的过程中,影像的使用是非常灵活的,图片、文稿、实物等都是必要的叙事元素,而辅助的手段可以更多,新旧建筑的对比,3D影像的还原以及动画的使用,其目的就是将只是纸面上的信息幻化为一部精彩的故事片。

(作者单位: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

■ 编辑:马振东

猜你喜欢

解密
解密古陶瓷的“基因密码”
解密色彩趋势 探索潮流方向
解密电视剧 人世间
村村播工程解密乡村振兴制胜“密码”
切线问题核心考点解密
炫词解密
旨在为企业用户解密区块链的初创企业
炫词解密
炫词解密
解密湍流——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教授方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