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纠错”不如“悟错”

2015-07-06刘爱芬

物理教学探讨 2015年4期
关键词:纠错培养能力自主

刘爱芬

摘 要: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频繁犯知识性错误。在纠错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常以讲授为主,使学生体验不足。长此以往,学生缺少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的机会。而以生本理论为基础的“悟错”教学则提倡将“悟错”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运用对比、矛盾和体验等方法,激发学生认知错误,进而改正错误,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悟错;自主;激发;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4-0005-3

1 “纠错”与“悟错”的辨析

物理课堂是问题的课堂,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难免会出错。学生出错,教师便马上进行纠错,这种现象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说明它已经成为目前高中物理课堂最常见的错误教学模式之一。然而,很多教师抱怨自己都讲了很多次,学生依旧没有吸取教训,屡教不改。究其原因,与现在这种教学习惯相关。教师亲自纠错,其实是缺乏对学生的信任,教师讲得越多,学生体验得就越少。教师剥夺了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机会。学生从来就没有自己思考过错误的原因,何来深刻的印象和真正的领悟。

作为以生本理论为基础的“悟错”,则是由教师运用对比、矛盾和体验等方法,激发学生认知错误、激活学生主观能动性、激起学生想要探究错误的来源、发现错误的原因及如何避免错误发生的途径。“悟错”与“纠错”恰好相反,“悟错”教学抵制教师直接讲出错误原因,倡导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从而找出错误的根源。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悟错”的过程,其实是学生经验被更正重组的过程,是构建概念及正确运用概念的过程,是学生智力和情感因素融合的过程。“悟”的本意是个体对于某种事物或意识形态已经掌握了真谛,理解内涵,这正是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悟错”更符合当今的教学理念。学生只有深刻认识自己思维过程存在的问题,所思所得才能与知识融为一体,最终沉淀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内化为素质和能力,让学生受益匪浅[1]。

2 “悟错”教学中的三种方法

2.1 “悟错”需要对比,对比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学生出现错误,很多情况是在举一反三时,把相似情景负迁移。认知心理学提到,选择性知觉是对刺激系统中最突出信息的关注,学生往往就只关注最突出的信息,忽视了其他的信息,从而导致知识迁移中出现问题。这其中,即有学生在审题时没有考虑全面,也反映学生对某些概念并没有真正理解,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片面或错误理解能延续到高中三年级,如果不及时让学生悟出其中错误,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极大[2]。

例题1 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下列两个电路图,哪个是内接电路?哪个是外接电路?对于一节普通的干电池,哪个电路图更适合?

错误解答:甲图是内接法,乙图是外接法。一节普通干电池内阻在几欧姆左右,滑动变阻器阻值也不会太大,所以本题用外接法,选乙图。

图1 电路图

原因分析:本题看似简单,很多学生也自认为可以区分内接电路和外接电路。他们只知道电流表接在电压表外部是外接法,反之为内接法,却忘记每个电路实验都有一个确定的研究对象,所以很多学生在这个概念上只是一知半解。本题对比“测量小灯泡伏安曲线实验”,研究对象不是电阻,而是电源。从这个角度分析,之前的解答与正确答案就恰恰相反。这道题目学生只关心内接和外接,没有看到本题是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这可以归结为学生审题时出现失误,其实也可以认为是学生概念模糊。很多学生可能直到毕业都不知道电路分析也要确定研究对象。

学生悟错,课堂问学生以下几个问题:

1)内接电路和外接电路如何区分?

2)研究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时,电流表相对于灯泡在电压表外部还是内部?

3)那次实验我们主要研究哪个电学元件?

4)本次实验我们又研究哪个电学元件?

5)两个电路图,哪个是外接电路?哪个是内接电路?

学生在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后,不但能发现错误,而且还可以加深对内接电路和外接电路的理解。

2.2 “悟错”借助矛盾,矛盾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学生解决物理问题容易受思维定势影响,容易用已学知识去套用新问题。这种解题思路有时能成功,而更多时候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错误。学生没有理清一个知识的来龙去脉,没有理解它的真实含义,没有理清它的适用范围,出错也在所难免。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得到相互矛盾的结果,学生印象会更深刻。

例题2 下列所列数据不属于交流电有效值的是( )

A.交流电表的示数

B.灯泡的额定电压

C.电容器的耐压值

D.保险丝的额定电流

错误解答:课堂上教师强调一般情况下,电学参量给出的值是有效值。学生在选择时排除B和D有把握,而A和C比较犹豫。考虑到交流电随时间改变,更多学生会选择A。

原因分析:不是所有电学参量数值都指有效值,学生首先缺乏总结的习惯。一般电学元件的额定电压、电流、功率、电表测量示数等都是有效值。其中交流电表的示数,很多学生认为既然交流电变化,示数也应该变化。解决方法也很简单,让学生用一个交流电压表测量教室里的插孔,让学生自己读数,学生就知道A选项不能选。至于C选项,如果电容器耐压值是有效值,那些峰值很高而有效值很低的交流电,电容是无法承受的。这种矛盾方法可以用于其他问题,如人体安全电压36 V也是最大值,路标70 km/h指机动车瞬时速度都不能超过它。

学生悟错:针对A选项,让学生用一个交流电压表测量教室里的插孔,通过学生读数与自己设想的矛盾让学生亲身体验。

针对C选项,设计几个问题:

1)电容器的耐压值是不是有效值?

2)是否存在峰值很大,但有效值较小的交流电?

3)这种交流电电容器能否承受?

4)电容器的耐压值指什么值?

5)变式:人体安全电压指什么值?

6)路标70 km/h指什么速度?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能意识到自身问题,并达到知识的强化。

2.3 “悟错”依靠体验,体验激励学生对方法的重视

物理教学注重学生的思考,注重理论的推导。整节课完全由教师讲授又显得空洞,难以让学生信服。有时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会更直接形象。例如,高中物理《自感》这一课,全部通过理论教学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借助实验往往会事半功倍。当然,光做实验而不从理论深度进行探讨,学生只看表面,不注重实质也不行。最好是学生先从理论出发,再用实验论证,使学生在体验科学的研究过程中,不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能领悟方法的重要。

问题1:一个铁块和一张纸,谁先落地?

错误解答:学生面对这个问题,会觉得比较困惑,答案也多样。

1)按照生活中的现象:铁块先落地,纸后落地。

2)按照理想情况:两者都做自由落体运动,一起落地。

原因分析:部分学生更相信生活现象,生活中基本都是重的物体先着地,轻的物体后落地。也有一些学生受预习影响,认为两者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因此一起落地。其余学生苦于理论与实际不相符,不知如何选择。

学生悟错:根据学生的回答,设计不同的实验现象。如果大部分学生说一起落地,则让铁块与平放的纸一起下落。如果学生普遍认为铁块先着地,则把纸揉成一个团再放手。尽量不让学生猜到。

设计问题:

1)两个物体在空中受几个力作用?

2)两个物体所受阻力有什么区别?

3)为什么纸团可以与铁块一起落地?物体下落快慢由什么因素决定?

4)没有阻力作用,轻重物体下落速度又会怎样?

再借助牛顿管实验,学生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的体验,能够对这部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解。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充分体会到科学研究方法的强大。

3 “悟错”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3.1 给学生创造“悟错”的机会

教师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哪些方面易犯错,易犯什么错,为什么会错等。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了如指掌,是进行“悟错”教学的前提。教师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现错误的环节。忽视学生的错误,学生就失去“悟错”的机会,也失去成长的良机。同时,教师应预设教法,针对学生犯错,去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错误,掌握真知,避免再错。

3.2 给学生提供“悟错”的时间

教师不能因为学生错就着急,直接否定学生的回答,或再加以指责。这都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不能怕学生出错而直接选择正确的教法,绕过学生的错误,不代表学生就不会犯错。教师更不能学生一错,自己便要求学生放弃最初想法而按自己的思路理解。相反,学生越是犯错,越说明学生存在问题,更要让学生尽情表达、畅所欲言。对待学生离谱的回答,不打断,认真听,耐心等,慢慢引,给予充足的时间。学生在这种“悟错”过程中往往能体会深刻,也能在这种方式下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3.3 给学生带去“悟错”的快乐

“悟错”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师也要避免一成不变的教法。在“悟错”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独立思考、小组探讨、师生讨论、实验研究等多种方法。学生在不同的情景和组织形式中不仅学到知识,纠正错误,提高自学能力,还能够体会到“悟错”教学带来的欢乐。

“悟错”教学体现现代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思想。教学中,不怕“错”,错是为了不错,错能加深正确概念的理解。教师能充分让学生“悟错”,学生既能学得扎实,也能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当给学生充足的“悟错”时间,让学生体验“悟错”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白孝忠.运用“悟错”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3,(09):2.

[2]刘成华.对物理教学反思的探索与实践[J].物理教师,2006,(12):4.

[3]刘桂枝.顺学而导补全原解——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拉船模型”纠错策略[J].物理教师,2013,(12):25.

(栏目编辑 赵保钢)

猜你喜欢

纠错培养能力自主
“双减”背景下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参省”之“参”读音纠错
关注学生发展,从作业批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