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慢性腹痛的临床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探讨
2015-07-06胡刚湛汇胡如进
胡刚 湛汇 胡如进
[摘 要]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 CE)诊断不明原因慢性腹痛(The unidentified chronic abdominal pain, UCAP)的临床诊断价值和安全性,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间经胶囊内镜检查的107例UCAP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并汇总分析其临床诊断结果,考察CE对UCAP的诊断价值。结果:经胶囊内镜检查,75例患者检出阳性病变,32例未见异常,病变阳性检出率为70.09%,检查期间未见严重不良事件。以克罗恩病、非特异性肠炎、肠间质瘤、小肠溃疡等为代表的肠内病变是导致UCAP的主要病因。结论: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慢性腹痛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且临床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不明原因慢性腹痛;胶囊内镜;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5200(2015)03-071-03
不明原因慢性腹痛(UCAP)作为消化内科常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除可明显见于上消化道或大肠内的病变以外,隐匿于小肠部位的病变通过常规的胃肠镜、B超等很难被发现[1]。患者出现UCAP时,临床症状包括腹部间歇性钝痛、绞痛、恶心、呕吐甚至便血等,不具有典型性,经常规检查无法明确病因。使用小肠镜、胃肠镜等手段对UCAP患者进行检查时,患者所承受痛苦较大且顺应性差,老年人群、体质虚弱人群及儿童等并不适用。胶囊内镜由以色列GI公司开发并于2002年在我国开始使用,随后国产的CE(MOMO)凭借着其价格低、性能稳定的应用优势被国内广泛应用[2]。相对于常规的内镜检查或放射检查而言,CE的适用人群更广、且对于一些常规内镜无法检查到的病变也具有很好的检出优势。在本次研究中,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间经CE检查的107例UCAP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该内镜检查手段对UCAP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如下探讨。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消化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间收治的107例UCAP患者,其中男性65例,女性42例,年龄范围17~69岁,平均年龄?(39.65±8.71)岁,病程范围3个月~6年。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3]:(1)经钡餐、胃肠镜检查未见明显与腹痛相关的病变,间歇性腹痛持续间6周以上,满足不明原因慢性腹痛的临床诊断标准。(2)无食管狭窄、肠梗阻,未接受过食管癌根治术、胃切除术等,不对CE的正常排出造成影响。(3)无严重心脏病(特别是佩戴起搏器者)、胃肠蠕动缓慢或其它可影响CE运行及检查结果的基础疾病。(4)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接受该项检查,本文中的相关研究内容符合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排除标准:凡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中任何一条者,均不纳入研究范围。
2 检查仪器与方法
2.1 仪器
本次研究中所用仪器为国产OMOM CE诊断系统(重庆金科技集团生产)。CE尺寸为11.0mm×25.4mm,重5.0g,分辨力0.1mm,检测视角为140°,视距3.0cm,图像采集频率2~15帧/s,电池工作时间7~8h。
2.2 检查方法
检查前12h禁食,前8h禁饮,并于术前1~2h使用我院配制的肠道清洁液对患者进行肠道清洁准备,以为CE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对有消化不良或呕吐严重的患者,可考虑肌注临床剂量的胃复安或口服多潘立酮稳定病情,以防止患者呕吐时胃部和食管剧烈收缩导致CE运行受阻。患者吞服CE前30min,口服祛泡剂西甲硅油200mg。CE成功吞服并系好记录皮带后3~4h可允许患者进食适量的流体食物,在CE运行期间患者不可远离医院,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主治医师进行处理。
3 数据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集后,录用Excel建立数据库。随后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进行回顾性汇总分析。
4 结果
4.1 患者主诉症状
单纯腹痛14例;腹痛合并腹泻、恶心或呕吐21例;腹痛合并发烧、呕吐7例;腹痛、便血、腹胀5例;腹痛、腹泻、便秘6例;腹痛、消瘦、便血4例;腹痛、纳差15例;腹痛伴腹泻、便血11例;腹痛、腹泻、消瘦8例;腹痛、食欲差、消瘦13例;腹痛、便血、消瘦3例。
4.2 CE检查的一般情况
107例患者中105例一次完成CE吞服,2例高龄患者经多次尝试后完成吞服。吞服后,所有患者腹内均未感异常,无加重腹痛的症状出现。CE在体内的数据记录时间为6h 57min~8h 13min,拍摄图片帧数为39546~66704,平均约53125张。CE到回肠末端51例,达回肠中段7例,到达盲肠49例,98例于4d内将CE排出体外,9例于7d后排出体外,考虑与患者胃肠蠕动强度和患者的饮食等有关。检查期间,无记录皮带脱落、CE故障及患者因身体不适终止检查的事件出现,所有患者经CE获取的图片有效、可靠。在不良反应方面,检查期间除2例患者因吞咽时用力过大导致食道轻微不适以外,未见其它不良事件。
4.3 病变阳性检查结果
由表1可见,小肠溃疡、非特异性肠炎、小肠间质瘤及慢性回肠炎是导致不明原因慢性腹痛的重要病理原因,基本以小肠内病变为主导病因。其中有32例患者经CE检查,仍未见与慢性腹痛显著相关的阳性病变,建议其转往其它医院行单气囊或双气囊小肠镜检查,CE阳性病变检出率为70.09%(75/107)。
4.4 治疗结果
依据CE检出的阳性结果,分别对患者行针对性的临床治疗。75例阳性结果患者经治疗,患者的慢性腹痛症状均得到显著缓解,证实CE的阳性检查结果确实为慢性腹痛的主要病因。
5 讨论
在消化内科临床,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OGIB)、UCAP等均是较为常见的病症,因其发病机制复杂、病因繁多,使得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据临床统计,UCAP患者经多次腹部彩超、肠镜等检查后,能明确病因的患者不足60%,器械侵入所带来的痛苦也使得部分患者因无法耐受而放弃继续检查[4]。钡餐、CT作为临床诊断消化系统疾病常用的放射手段,仅对消化系统狭窄或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精度,对胃肠道粘膜水肿、血管畸形等隐匿性病变的诊断能力较为有限。电子胃肠镜是临床诊断上消化道疾病最常用的方法,对食管内、胃内常见的病变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精度,由于该类检查方法产生的痛苦较大且无法一次性完成全消化道的检查,对于高龄、体质虚弱及病因隐匿的患者并不适用[5]。在UCAP的病因方面,既往大量临床报道称小肠部位的病变是UCAP最重要的病因,即提示我们结合下消化道检查将能显著提高临床对不明原因腹痛的诊断精度[6]。CE自2001年经FDA批准用于临床以来,国内外消化道疾病的临床诊断现状均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改观,主要体现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诊断能力方面。相对于传统的内镜检查,CE借助胃肠的自然蠕动即可完成对全消化道的检查,整个检查过程中对患者产生的痛苦极小,可适用于绝大多数患者。
在本次研究中,使用CE对107例UCAP患者进行了病因检查,结果显示非特异性肠炎、小肠间质瘤、小肠溃疡等为主要病因,与赵娅敏等[7]进行的类似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对病变阳性检出结果进行分析可见,克罗恩病、美克尔憩室及小肠血管畸形等被临床认为导致OGIB和UCAP重要隐匿性危险因素,经CE也均被检出。美克尔憩室、克罗恩病高发于小肠部位,受肠内褶皱和特殊解剖生理结构的限制,传统方法很难检出,CE在诊断上述病变方面则具有显著的优势。小肠血管畸形在临床上虽不多见,但常规消化内镜和肠镜检的检出率较低,因该类病变比较隐匿,使用传统方法检查时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因此,目前临床已将CE推荐为克罗恩病、小肠血管畸形等疾病临床初诊和病情监测的首选。Seidman和Rossini等[8-9]使用CE对UCAP进行的临床诊断结果显示,小肠病变是导致UCAP的重要病因,CE对小肠病变的整体检出率可达45%~82%,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相符率为35.00%~55.000%,本研究中CE对UCAP的阳性病变检出率则为70.09%。虽然CE对小肠内病变和多数的隐匿性病变均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但受肠内清洁程度、腹内气体、肠内复杂生理结构及胃肠蠕动强度等的影响,少部分患者经CE检查依然无法检出病因。关于本研究中28例患者经CE检查结果阴性的原因,考虑有以下原因:(1)病变处于肠道褶皱或拐角处,CE视野有限,无法发现病变。(2)肠道内蠕动缓慢,CE未达到病变处即停止工作。(3)肠道内清洁不够充分或患者检查期间进食量过多,影响CE视野、掩盖病变。为满足消化道病变的临床诊断需求,单气囊小肠镜(Single-balloon enteroscopy, SBE)和双气囊小肠镜(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 DBE)的应用弥补了CE的很多缺陷,一些经CE检查未见异常的患者行SBE或DBE检查时仍可见阳性病变。SBE和DBE因具有操作可控性强、视角可调、灵活等优点,其检查结果也已被消化临床公认为“金标准”,国外大量临床研究[10]均指出DBE对消化道疾病的整体诊断精度优于CE。陈飞
等[11]对CE和DBE对UCAP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CE的阳性病变检出率为52.00%而DBE则为82.00%。但郭晓燕等[12]进行的关于CE和DBE诊断UCAP临床价值的研究结果则显示,CE的阳性检出率为73.91%,DBE为60.18%。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除与所选样本病理属性差异有关以外,与操作者的操作水平也有较大关系。此外,相对于CE而言,DBE或SBE对患者产生的痛苦较大且检查结果受操作水平影响显著,在广泛的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CE的临床优势更为明显。截至到目前为止,除少数患者行CE检查时发生体内滞留以外,未见CE引起死亡、消化道损伤等严重不良事件。在本次研究中,也仅是有2例患者表现为消化道轻微不适。
纵观本研究,UCAP患者行CE检查具有较高的阳性病变检出率,检查期间未见严重不良事件,虽CE的检查结果不及DBE或SBE精准,但由于其具有安全、简便、痛苦小的优点,仍可推荐作为UCAP诊断的首选方案。
参 考 文 献
[1] 史芸,钟慧闽.胶囊内镜在慢性腹痛中的诊断价值[J].中化消化内镜杂志,2008,14(8):867-870.
[2] 杨丹,刘爱民,杨美华,等.胶囊内镜对老年患者不明原因腹痛的诊断价值[J].重庆医学,2011,40(3):737-738.
[3] 阮洪军,郑卫华,张骏,等.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J].医学研究杂志,2008,37(5):105-107.
[4] 林睿,王邦茂,朴美玉,等.OMOM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 江苏医药杂志,2013, 39(19):2298-2299.
[5] 戈之铮.正确认识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8,20(4):206-207.
[6] 赵公芳,柳利明,黄华,等.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腹痛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19(10):926-927.
[7] 赵娅敏,刘锦涛,余细球,等. 胶囊内镜在慢性腹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7):1149-1151.
[8] Seidman EG.Wireless capsule video-endoscopy:an odyssey beyond the end of the scope[J].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 2002, 34(4): 333-334.
[9] Rossini FP, Pennazio M.Small-bowel endoscopy[J].Endoscopy, 2002, 3(1)4: 13-20.
[10] Li F, Gurudu SR,De Petris G,et al.Retention of the capsule endoscope: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 of 1000 capsule endoscopy procedures[J].Gastrointest Endosc, 2008, 68(1):174-180.
[11] 陈飞,刘文天,张浩,等.胶囊内镜和双气囊小肠镜对不明原因腹痛的诊断价值[C].第十届国际治疗内镜及消化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汇编,苏州,2010:168.
[12] 郭晓燕,董蕾,李璐,等.胶囊内镜与双气囊内镜不明原因腹痛患者诊断价值的对比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44(8):615-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