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选:让汉字更好地走向世界

2015-07-06

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激光照排王选汉字

王选,江苏无锡人,1937年2月5日生于上海,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科协副主席等荣誉职务。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为更好地实现汉字激光拍照系统自动化,他带领科研团队刻苦钻研,反复研究,最后研制出了“华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授予他1995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授予他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在北京病逝,享年70岁。

王选语录

·我觉得经常是这样的,赶潮流往往不行,一个人最可贵的是把一个冷门的东西搞成热门。我们千万不要跟潮流,要预见到社会的需要,来锻炼和培养自己。

·当人们对一个新的构思说“Cant do”(做不成)时,最好的回答是“Doit yourself”(自己动手做)。

·一个好的科学家或企业家首先应该是一个好人,才能带领队伍。什么叫好人?季羡林先生曾说过,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更多就是好人。这一标准我觉得可以再降低一点:考虑别人与考虑自己一样多就是好人。

·“伏枥老骥”最好用“扶植新秀,甘做人梯”的精神实现自己“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今后衡量我贡献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发现了多少年轻才俊。

·中国古代有句话:“上士忘名,将名利彻底淡忘;中士立名,靠自己的成就把名立起来;下士窃名,自己不行就窃取人家的。”我做不到上士,但是我不会为了立名而去窃名。

·我觉得人们把我看成权威的错误在什么地方呢,是把时态给弄错了,明明是一个过去时态,大家误以为是现在时态,甚至于以为是能主导将来方向的一个将来时态。

·一个人一定要把他的事业,把他的前途,跟国家的前途放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当时选择这个方向,就是看到未来国家非常需要这个。

·一旦有了两种背景(跨领域的)以后,一下子就豁然开朗,我体会到美国控制论的提出者说的一句话,他讲:“在已经建立起的科学部门间的无人的空白区上,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在两个领域交错的地方,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我当时跨了这两个领域,给我一生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腹有诗书气自华】

王选的选择(节选)

@王宏甲

高考前填志愿,王选填了三个:北京大学数学系、南京大学数学系、东北人民大学数学系。家在上海,没有一个志愿填上海。那是一个对新中国无限憧憬的时代,胸怀祖国,奔赴远大的前程,是许多人心中真正的志愿。

“我一生中第一次大的抉择,发生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因为我选择了计算数学专业。”王选说。

这是决定一个19岁的青年将来干什么的重大抉择。当时,班上最热门的选择是纯数学,力学次之。计算数学,是一个分支学科,北大刚建立这门专业,连教材都还缺乏,可称冷清而荒凉。然而就在此时,王选看到了我国1956年1月刚刚制定的《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看到规划中把原子能、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列为重点发展学科。他毅然选择了计算数学专业。

1961年,王选做出了他成年后的第二次抉择:“从硬件转向软件,但不放弃硬件,而是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这其实是选择了“跨领域”研究。24岁的王选很快看到了这次抉择所带来的好处。“我已经搞了三年的计算机,本来,我以为自己是懂计算机的,现在忽然发现,只有了解软件,才真正懂得计算机,有种‘茅塞顿开之感。”王选把这当作“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

没想到就在这年夏天,饥饿加上连续的劳累,终于把他击倒。他的病辗转几家医院,持续数年,久治不愈,生命一天天虚弱。然而在病中,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卓越的总体设计,与北大许卓群、陈堃銶、朱万森等人一起,进军计算机高级语言编辑系统的研究,为我国推广计算机高级语言做出了宝贵的贡献。这一贡献被载入了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1975年,他38岁了,仍“病休在家”。人生还能做些什么?就在这年,王选做出了他一生中第三次重大抉择。

中国是印刷术的故乡。毕昇约在11世纪40年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第一代产品是用细胶泥刻烧成的泥字,后人又发明了木字、铜字、铅字等。活字印刷,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如今,随着电子、光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西方国家放弃了由我国毕昇发端的活字印刷术,采用了“照排技术”。当代印刷技术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将比过去一千年里产生过的作用更加显著,我国如果仍停留在铅印阶段,怎能跟上世界的步伐?

1974年8月,经周总理批准,我国开始了一项被命名为“748工程”的科研,分三个子项目:汉字通信、汉字情报检索和汉字精密照排。

当王选听说“748工程”,已是1975年,他最感兴趣的“汉字精密照排”,当时国内已有5家在研制,都实力雄厚。“病休”中的王选又能做什么?

1975年春,他拖着自己还很虚弱的身体,日复一日地挤公共汽车去中国科技情报所查阅外文杂志。从北大到地处和平街的情报所车费3毛钱,少坐一站可节省5分。面对许多资料,能抄的尽量手抄,抄不了的就复印……走到情报所,王选就已经使劲喘气了,但资料上的海外消息,像氧气一样可供他呼吸……“我常常发现,我是那些杂志的第一个借阅者。”

世界上第一台照排机是“手动式”的,1946年在美国问世。50年代,美国发展了“光学机械式”二代机。1965年德国推出“阴极射线管”三代机。1975年,英国正在研制的“激光照排”四代机即将问世。

再看我国,正在研制照排系统的5家,分别选择了二代机和三代机。王选则认定:不能研制二代机,也不可研制三代机,要直接研制西方还没有产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

他的选择似有凌云气概,可是,这有可能吗?endprint

由于我国基础工业落后,研发二代机、三代机都有一系列很难攻克的尖锐问题。王选其实是以别无选择的方式向自己的大脑要出路:他开创性地以“轮廓加参数”的描述方法和一系列新算法,研究出一整套高倍率汉字信息压缩、还原、变倍技术,从而使研制“激光精密照排”成为可能。

由于王选的选择曾被认为“梦想一步登天”,这使他想起“顶天立地”一词,后来的实践使他越来越看到,当代科研开发,就应该选择“顶天”的技术;欲“顶天”,就得选择技术上的跨越。因此王选“第三次抉择”最宝贵的地方,不在于选择了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而是选择了技术上的跨越。

(选自《人民日报》)

【操千曲而后晓声】

@王庆环

渴望『中国创造』新奇迹

“虽然已经9年了,但王老师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大家。”研究所副研究员、王选院士生前秘书丛中笑对记者说。她现在担任王选纪念陈列室主任。2007年2月13日王选院士逝世一周年时,由王选生前常用的会议室改造而成的“王选纪念陈列室”建成,包括那张一直压在王选案头、1979年首次报道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研制成功的《光明日报》也陈列在这里,它见证了印刷界“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重大时刻。

丛中笑介绍,因为设在办公场所,纪念陈列室不对外开放,但只要预约,都能来参观。当年支持和参与科研攻关的老领导、老同事们来这里时,王老师的夫人陈堃銶老师会亲自作陪,一起回忆过去大家奋战的点点滴滴。他的学生有时会一个人过来,说要和自己的“精神寄托”待上一会儿。还有研究所新来的师生和员工、来参加夏令营的高中生、方正的新员工和许多客户,都会到这里。参观者唏嘘老师走得太早,但能感觉到他们在这里获得更多的是正能量。

翻开陈列室的留言册,上面写满参观者的留言,“淡泊”“进取”“创新”“创业”“学习”是出现最多的词汇。在鼓励创业、崇尚创新的今天,王选院士的精神得到了人们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尤其是在他生前工作的地方——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他的精神正在传承。“王老师淡泊名利的精神对所里影响很大,他强调导师不要霸占学生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人出头。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肖建国的成果上他坚决反对署上自己的名字,与阳振坤合作的成果报奖时他坚持署名阳振坤排第一,他居后。他去世后,所里到现在还是这个传统。”丛中笑说。

“王老师一直强调,在应用科学领域,不能把获奖、发表论文作为目标,而是要把技术真正用起来。自主创新的技术转化成商品,在市场上居领导地位,才是科研的重要目标。”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汤帜教授对记者说。近年来,计算机所围绕计算机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应用,开展数字内容与信息安全技术研究和开发,继“告别铅与火”的电子出版技术、“告别纸与笔”的报业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告别磁带”的数字化视音频控制技术之后,又先后在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以及基于该技术的电子图书出版及应用、高端彩色打印控制技术、计算机直接制版机、数字喷墨印刷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成功转化为产品,打破了国外相关产品在我国市场上的垄断,不仅在国内获得广泛应用,而且成功进入国际市场,部分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些传统不仅是跟随王选院士成长的那一代人的坚守,还在年轻人那里得到认同。王勇涛助理研究员2011年来到所里,之前与王选院士并无交集,他说:“我特别欣赏王老师‘顶天立地的思想。他曾说,高科技产业要‘顶天,就是不断追求技术的新突破,要‘立地,就是把技术商品化,并大量推广、应用。”

潜移默化中,王选院士的精神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他的家乡无锡建成了王选事迹陈列馆,活跃在无锡中小学校里的多个“王选中队”和“王选团支部”,每年都会到这里举行团队活动。北京八十中学还设立了“王选创新实验班”。“这些班里的孩子对王老师的精神从知之不多到理解深刻,围绕王老师写的诗歌、排演的小话剧非常精彩。”丛中笑说。这些年来,她写了五本关于王选的书,以“王选的世界”为题,到大中小学以及企事业单位举办专题讲座上百场。“我看到太多的感动,有时觉得他们比我这个作者还要理解王选。我觉得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品质与成就为人景仰,更因为他的精神承载着这个时代最大的期待,那就是创新和更多的‘中国创造。”

【问渠那得清如许】

王选的选择原则

王选人生第一次选择是关于学科专业的选择。他看到了我国1956年1月刚刚制定的《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看到规划中把原子能、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列为重点发展学科。为了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他不顾当时这个学科还很薄弱,毅然选择了计算数学专业。他的第二次抉择是在已经研究了三年的计算机之后。本来,王选以为自己是懂计算机的,面对时代发展的需要,他忽然发现,只有了解软件,才真正懂得计算机,于是坚定地选择了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王选面对国家发展的需要和时代发展的状态,在面对巨大压力的情况下,毅然做出了人生的第三次选择,选定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激光照排系统进行研发,从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王选的远大志向

伴随着电子、光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交流和传播的规模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西方报业和出版业普遍采用了“照排技术”。1946年,美国人发明了手动光学照相排版机,印刷界称为一代机;几年后,光学机械式照排二代机又在美国出现;20世纪60年代,德国人制造出了“阴极射线管”式照排三代机;1975年英国人在实验室开始了激光照排的研究。当代印刷技术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而我国如果仍停留在铅印阶段,为了跟上世界的步伐,国内已有5家在研制,他们分别选择了第二代机械式照排机和第三代阴极射线管照排机。王选则认定:不能研发二代机,也不可研发三代机,要直接研制西方还没有出现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正是这种远大的志向使得他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顺利研发成功。

坚持科技创新

王选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他在推动高科技创新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作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他对科技创新一直高度关注。他主持研发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时,开创性地以“轮廓加参数”的描述方法和一系列新算法,研究出一整套高倍率汉字信息压缩、还原、变倍技术,从而使研制“激光精密照排”成为可能,实现了印刷革命,实现了中国出版印刷行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使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处于世界的前列。他的这种追求不懈的科技创新精神,成为中国自主创新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杰出典范,对科研人员起到了很好的启发和示范作用。endprint

扶掖新人

曹操五十作《龟虽寿》,虽“烈士暮年”,仍“壮心不已”。王选则以为,“伏枥老骥”最好用“扶植新秀,甘做人梯”的精神实现自己“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一次演讲中,王选如是说:“我们的中年教师,包括我们的博士生导师,都是靠自己奋斗过来的,都是苦出身,所以我们一贯倡导我们的年轻人做出的成果没有做什么工作,导师就不署名。当然,外面宣传报道‘在王选领导下……我承认我剥削年轻人最多,但是由于大家都知道我并不是主观上要去剥削年轻人,所以对我也比较谅解,(笑声)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的潮流,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王选认为,在这方面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年轻人能够出成果,特别要反对“马太效应”,尤其在中国,中国论资排辈的势力还是有的,崇尚名人,什么都要挂一个名人的头衔,要打破这种风气是需要努力的。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请运用王选这个人物素材,围绕“选择”“创新”“志向”“扶掖新人”这四个话题,各写一个200字左右的语段。

参考示例:

1.选择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次选择,每次选择都意味着一次机会的把握。一个人的选择,决定了他的方向和他能达成的成就。正确的选择可以造就生命的灿烂,错误的选择有可能毁掉生命的梦想。王选的三次人生选择,其实正说明了这一点。面对人生的第一次专业选择,他没有盲目追热门专业,而是有远见地选择了计算数学,为他以后从事计算机方向奠定了基础。而第二次的软硬件结合更是让他如虎添翼,更为他后来研究、开发激光照排系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每一次选择都会让我们明确人生的方向,坚定信念,守护自己的兴趣爱好,把握社会的发展方向,这样的选择才能让自己做得更好。

2.创新 早在商汤时期的《盘铭》中就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诗经·大雅·文王》中也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后来的《大学》中也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中国从来都不缺乏创新的基因。面对开发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这个世界级难题,王选能打破传统思维和当时的固定模式,开创性地以“轮廓加参数”的描述方法和一系列新算法,从而为实现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领衔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志向 一个人是否具有远大的志向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明代学者王守仁说:“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不以立志为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甚至认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王选面对中国研究者学习研发第二代第三代排照系统的做法,直接将目标定位为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第四代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才做出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可见,一个人的志向是否远大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成就高低。

4.扶掖新人 一个成功的学人要想推动学术和事业的不断进步,一定不会固步自封,而是能积极地扶掖后进,让学术得以发展,让事业不断进步。王选的第四代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研发成功后,他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居功自傲,而是积极扶持后辈,他强调导师不要霸占学生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人出头。肖建国的成果上他坚决反对署上自己的名字,与阳振坤合作的成果报奖时他坚持署名阳振坤排第一,他居后。北大到现在仍保持着这个传统。正是这个传统使得北大的计算机专业一直在世界排名前列。endprint

猜你喜欢

激光照排王选汉字
小小班干部
——王选
1979年7月27日: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诞生的那一刻
时代楷模 创新典范
——王选与我国第二次印刷技术革命
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最后一滴雨
第五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1987年5月22日 中文日报首现激光照排系统整版输出
王选不走